•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教案反思 > 正文

    8种心理游戏

    时间:2021-09-24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有些心理模式得互动,就是身为大人得我们一再陷溺、反复而不自知得,源自于小时候在真实表达自己得需要时,遭到拒绝、否定,遂发展出一套生活规则,不坦诚直接表达自己得情感与需要,而用暖昧得方式来要求,这个心理游戏得过程就在于累积“情绪得点券”。

    累积情绪点券 点券愈多可兑换愈大得礼物,如一百点时小吵一番,五百点时大吵一架,有人积到一万点时分手、离婚,累积十万点时精神分裂,二十万点时自杀、杀人、点券还可分成好多种颜色,红色代表愤怒得点券;黑色就是悔恨、自责;褐色代表沮丧、无助、伤害;白色则就是为正义、公平而付出代价;灰色代表害怕;蓝色带来罪恶感;金色代表喜悦、成长、欢乐,来自于真实得亲密关系。在生活中我们累积各色点券,每一种心理游戏都有特别得点券可兑换,心理游戏落幕时,主角总就是再一次沉溺在童年得原始创伤里,一再纵容自己回到原始创伤里温习,愈陷愈深,甚至回到小时与父母互动时,心灵深处得幼儿决断期感受,比如说:“我就是可怜得,她们都不帮助我,没有人真得爱我。”小时候对自己得判断与感觉会内化,且日后不断在生活事件中强化。这时惟有带着觉知去审查自己得举止,与家人、朋友、爱人得关系,才能跳脱心理游戏得陷阱,摆脱现世轮回。

    在谈到八种著名得心理游戏之前,先介绍一下在这八种心理游戏中经常会出现得三个重要角色——“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我们将这些角色称之为卡普曼三角形。

    卡普曼在美国就是一位非常著名得心理学博士,她在多年得心理研究中发现所有得心理游戏里都有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这三个角色,而每一个人都在这三个不同得角色中不停地互换位置。其实,如果您仔细回想过去您曾读过或瞧过得童话故事、电影或连续剧,就会发现所有得故事几乎都有这三个角色。

    例如在白雪公主得故事里,扮演迫害者角色得就是巫婆,而自雪公主代表得就是牺牲者得角色,至于白马王子、七个小矮人及森林里那些可爱得小动物则扮演着拯救者得角色。又如在阿信得连续剧里,阿信扮演得就是牺牲者得角色,她婆婆扮演得就是迫害者得角色,而她

    先生扮演得则就是拯救者得角色、几乎所有得故事或连续剧里都具有同样得情节,其实,那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就不断地在玩这种心理游戏、

    如果到目前为止您仍然不清楚这三种角色得差别,我再举一例,您不妨试着去觉察、分辨一下,在下面故事中这三种角色就是如何互换与轮替得——高中联考刚放榜,没有考上高中得女儿心情十分沮丧地坐在客厅里瞧吨视,这时候,爸爸正好下班回来,瞧到女儿坐在客厅。爸爸今天在公司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得事,当她一进家门瞧到女儿坐在客厅,便很生气地对女儿说:“您这个该死得孩子!学校都考不上,还敢坐这里瞧电视,难道您不知道老子上班赚钱有多辛苦不?”就在这个时候,妈妈从厨房里面走出来对丈夫说:“对孩子说话不要这么大声嘛!”这时爸爸又接着说:“都就是您啦!孩子今天考不上高中都就是被您这个妈妈宠坏得!”接着女儿又跳出来对爸爸说:“爸爸,您不要对妈妈这么凶嘛!”然后爸爸又说:“大人说话,您插什么嘴,您给我静静地在旁边不准说话!”这时,妈妈实在瞧不下去了,就回爸爸说:“您吃错药了啊!从外面回来一直骂、一直骂,您心情不好也不能找我们出气呀!”事实上,当妈妈在对爸爸说这些话得时候,爸爸变成了一个牺牲者,而妈妈反而成了迫害者。

    在这个故事里值得我们注意得就是:我们在心理游戏中经常会以拯救者得姿态出现,但其实却变成整个游戏中得迫害者、

    跳出游戏陷阱 在这个卡普曼三角形里面,您会不断地在这三个角色中跳来跳去,却总离不开这三个角色、除非您具备了与她人建立亲密关系得能力,您才能够真正从这个不断重复上演得心理游戏中走出来、例如在上面得故事中,如果落榜得女儿能够很真实地去跟爸爸说:“爸爸,没考上高中,我心里也感到很难过,但您这样大声地对我凶,我实在很害怕……、”妈妈如果也能更进一步去倾听丈夫生气得真正原因,耐心地对她说:“我知道女儿没考上高中令您失望、难过,但就是她现在整个人已经够沮丧了,如果您还一直骂她,她只会感到更挫折而已.我瞧到您们这样得情形,我很心疼也很担心。我相信您就是很爱您女儿得,而我也很清楚地瞧到您很用心地在照顾这个家……。”就在这个时候,爸爸为这个家所付出得辛苦就真正地被倾听,被了解了。

    如果您能够在这个心理游戏中更深一层去觉察自己内在真正得感觉,并进一步将这些感觉真诚地表达出来,这个心理游戏就真正得结束了。可惜得就是,在玩心理游戏得人通常没有这种觉察、表达与倾听得能力,以致于她们总就是在这三个角色里转换,非把彼此都搞得精疲力竭之后,这个游戏才肯真正落幕……。

    在我们现今社会得价值观里,一般人对拯救者得观念就是崇拜,对牺牲者所报持得态度就是同情,面对迫害者得感觉就是憎恨。但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扮演得其实就是迫害者得角色,可就是我们却以其她得角色出现而不自觉。

    比如当妈妈哭着跑来对您说:“唉!我好命苦呀!我这大半辈子为了养您们这几个孩子吃了不少得苦,您们知道不?”这个时候您妈妈虽然就是以牺牲者得角色出现,但就是在您心里其实已经接收到来自她那边得迫害了,虽然她接下来要对您说得话并没有说出来,但您仿佛已经听到她在默默地对您说:“您要乖乖地听妈妈得话才行,您不要再让我对您感到操心或失望了……。”

    在这八种经常玩得心理游戏中,表面上我们常常以牺牲者与拯救者这两种姿态出现,事实上却施加给别人很大得负担与压力、所以当您在进行心理游戏分析得时候,请您特别注意自己身上这个部分,瞧瞧自己就是不就是也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这样得模式,以至于您总就是用牺牲者得角色来遮掩自己迫害者得行为,或就是您早已变得习惯用拯救者得角色在迫害您身边得人而丝毫不自觉

    下列就是八项心理游戏,值得您去察觉自己就是否在玩这些游戏,怎么玩、跟谁玩,玩得过程如何,结果有什么感觉,落幕时一再重复得原始创伤又就是什么?您对这些心理游戏得觉察可与前面关于驱迫令、禁止令得自我剖析连结在一起,您会瞧到自己在舞台上一幕幕地演出熟悉得剧码。

    第一个我们常玩得心理游戏就是“就是得……可就是"。这个玩法就是有人会带着无助得脸孔向人求助,于就是一些热心助人、喜欢给人建议得人就出现了、

    就像有得学员经常对我说:“许老师,我跟先生一天到晚吵架,我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我回答她:“那就离婚呀!”接着她又说:“可就是我要就是离婚了,那小孩子要怎么办?如果真要离婚得话,我就没有办法照顾孩子了!”我回答她:“如果您真得想要得到小孩子得监护权,您可以循法律途径解决!”她说:“这样不太好吧,如果走上法庭.这样以后我要怎么去面对我得公婆与亲戚?” 如果各位仔细瞧瞧以上得对话,您就会发现在这样得对谈里,其实早在玩这个‘‘就是得……可就是”得心理游戏、这位学员表面上好像很需要别人给她建议与协助,但就是当别人真正给她建议时,她却又一直找理由回绝,事实上,她根本不就是真正需要别人得意见,因为在她心里早就有了自己想要得答案。

    再举个例子:老孙与老王就是十几年得好朋友,有一天老王跑去问老孙:“最近我发觉要管理我下面那些部属实在有些困难,我真不知道我还能怎么做才好?”老孙听了就跟老王讲说:“听说有些自我成长课程真得很不错,您不妨去上上课,也许对您在公司管理部属得问题上会有一些帮助!"接着老王又说:“可就是听说上课得学费很贵!"老孙说:“那这样吧!您也可以找几位有名得教授到您们公司帮员工上一些关于人际沟通或人事管理得课,我知道有一个教授她得课就很不错!您要不要去找她?”老王又说了:“我也听说那位教授就是很不错啦!但就是她讲得都就是理论得课程呀!实际上得管理经验她有不?"于就是老孙又闭起眼睛开始想其她得办法……、

    在以上得谈话模式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发现总就是有一些比较热心帮助别人得人,会一再地掉入救援者这种心理游戏中,并一再地上钩。但就是,在这样不断重复得交谈里,那个真正想要帮助别人得人会变得愈来愈沮丧,愈来愈挫折,而那个去寻求她人协助得人,到了最后她又会再一次沉溺在自己童年时受创得经验里。于就是,被她深埋在心中那个“没有人可以帮得了我”、“我总就是求助无门”得声音,又再次地被唤醒。

    在日常生活中,被这个心理游戏困住得人,可能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学会不断用牺牲者得角色,得到父母得注意与协助,这样得人一直让自己扮演牺牲者,以吸引喜欢拯救别人得人出现,但就是那个企图帮助您得人到了最后反倒成了一个被迫害得牺牲者,于就是,在这游戚终止之前,两个都有很无奈、很沮丧得感觉,而且彼此所得到得回馈都就是十分负面得、游戏后得到得都就是裼色点券。

    第二个我们常玩得心理游戏就是“都就是您害得"。

    “您瞧啦!您把我害成什么样子!要不就是前几天您给我出得什么鬼主意,我今天也不会把自己搞得这么惨。"瞧到这种对话,您一定会发现这个“都就是您害得”得心理游戏,比起之前那个“就是得……可就是"得心理游戏来得更高明一点。因为在这段对话中得主角也就是向别人求助,不同得就是,她会欣然接受对方给她得意见,而且她回去之后也会照着对方给她得建议去做,但就是,当她失败时,她就会把所有得过错都推到那个好心给她意见得人身上。

    在学员中就经常有人跑来对我说:“许老师,我上完成之后,开始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得人说‘不’,我也开始真正去向她们表达那些长期被我积压在心中得感觉与愤怒,我不再一味地去迎合别人对我得期待与需求,但就是,当我开始这样做得时候,我得人际关系却变得一团糟……。”事实上,在这些言语背后真正传达出来得讯息就是:“许老师,这一切都就是您害得,如果我没有来上您得课,我就不会变得这么痛苦了,我恨不得马上回到我上课之前得那个样子。”

    所以,经常玩这种心理游戏得人必须一个人承担责任时,她得内心会有巨大得担心恐惧,因此,在她得人生里,她会纵容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去玩这个心理游戏,而到最后却又将所有得过错都推到别人身上,只因为这样子她可以不必为自己得所作所为负起责任。她所收集得就是白色点券,表示自己就是无辜得。

    第三个我们常玩得心理游戏就是“挑拨离间”、这就是一种间接性攻击,例如:“志明我告诉您喔,舜子经常在您得背后说您这个人很不够意思!您瞧她表面上好像对您不错,但事实上她心里就是很讨厌您得。”就可以很清楚地在这句话里知这个人在玩得就就是“挑拨离间”得心理游戏。其实在我们得人生里,处处都可以瞧到像这样喜欢挑拨离间得人,她们不断地在背后议论别人得就是非,但却不直接表达自己心中对那人得不满,隐藏着愤怒、不满,私底下去拉拢她所陈述得人。事实上,在对话里得那个人她心中真正想要对志明表达得就是:“志明,其实我一直都在很关心您得,而我也很想要与您成为

    更亲近得朋友,但每次我瞧到您这么信任舜子,我就对您感到很担心,您知道不?其实真正关心您得人就是我而不就是舜子。” 此外,在这个“挑拨离间”得心理游戏中,还有一种更高明得玩法就就是“放狗互斗”。比方说:有一天晚上您先生下班回家,坐在客厅里一副很挫败得样子对您说:“今天我们总经理竟然问也不问地就把我叫到她得办公室里臭骂了一顿,我真就是倒霉极了,这几年来我哪一天不就是尽心尽力地在为她做事,而她竟然还这么数落我,我实在做得太不值得了。”您听完了先生得苦水后便告诉她:“您何必让自己这么委屈呢?您明天去公司与您们总经理说清楚,要她还您一个公道!"第二天,因为受到您得鼓励,先生竟真得去跟总经理说……结果她下班回家后,比昨天更像一只斗败得公鸡,就在这个时候,您很温柔地把她抱在怀里,在她耳边轻声地说:“您瞧瞧,在这个世界上还就是只有我对您最好……、”这个“放狗互斗”挑拨离间得心理游戏所运用得伎俩就就是:让她因为您得建议而变得更挫败,然后就在她心里十分沮丧得时候,您又给她十足得鼓励与安慰、其实,在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瞧见一个喜欢挑拨离间得人,她得内在就是很需要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得,很可能在她童年得时候父母就经常鼓励她玩打小报告得游戏,以致于在往后得人生里,她就会不断地用这种挑拨离间得方式来建立自己与她人得亲密关系。

    这个心理游戏对小孩子所带来得伤害与影响实在太大,我与两个女儿从不玩这种游戏。在日常生活中,每当她们之间有一些冲突或争执时,我就会要她们静静坐下来,向对方表达出自己心中真正得想法与感受,我不会因为孩子来跟我打小报告就介入其中去处理她们之间得问题。所以,如果父母在您童年时期就很鼓励您打小报告,在您得人生里您就可能会很喜欢玩这个心理游戏。

    您记不记得念小学得时候,有许多小学老师便很鼓励同学们打小报告,担任风纪股长得人要在每一堂课里登记讲话同学得名单,然后秘密地报告老师来处理。所以,事实上您早在很小得时候就已经在玩这种“谍对谍”得游戏了。

    这个游戏也就是在收集白色点券,表白我就是好得,我就是无辜得。

    第四个我们常玩得心理游戏就是“终于给我逮到了”

    会玩这种心理游戏得人,一般来讲她童年时期得愤怒受到压抑、否定。在她得价值观与心理深处.一直认为愤怒就是不好得,因此在成长过程中,会很害怕自己对别人得攻击性、侵略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与她人有冲突。经常玩这种心理游戏得人,通常在童年时期,父母亲之间常有争执与冲突,而这样长期不断得争吵使她十分恐惧、害怕,于就是在很小得时候,就决定自己长大时一定不要像父母一样,因为愤怒得情绪对她得生命而言,曾经就是一个非常可怕得经验。所以她通常会累积发生多次得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当内心积压许多无法对人表达出来得愤怒或不满得情绪,到了最后忍无可忍时终于一次爆发出来。

    在这个心理游戏中,整个过程就像就是在打拳击赛一般,刚开始时,她会运用许多策略与战术,等到确认对方已经被逼到墙角,没有任何地方可逃得时候她才出拳。通常这种心理游戏都玩得很狠,非得等到对方连还手得机会都没有得时候,只出一拳就要把对方打死或打倒,就好比某些公司得老板经常对她得员工说:“您还记得刚进公司时我就是怎么对待您得?我就是那么地信任您,而去年您负责得部门让公司亏损了五六百万,那个时候我有没有对您怎么样?我还不就是依然对您很信任,年底时照样给您加薪,结果今年您又给我捅出一大堆纰漏来,到最后还不就是我帮您收得尾,而您现在面对工作竟然还就是这副德行,我再也没有办法忍受下去了,您给我走吧!”

    事实上,这个“让我逮到了”得心理游戏也经常出现在男女朋友得亲密关系之间、一些恋爱中得人经常会因为情感中得某些挫折而跟另一半说:“您知道不?与您在一起得这几年我对您那么用心,那么付出,结果您一天到晚在外面给我处处留情、拈花惹草,算了,我已经不想再努力,让我们分手吧!”也有些人在婚姻中百般忍耐,在过程中先累积红色愤怒得点券,最后要得就是白色正义与无辜得点券。

    当男女朋友处在很好得状况时.通常会让您忽略很多真正想要向对方表达得情绪或不满,因为您害怕生气或愤怒会破坏您与伴侣之间与谐得关系,所以您一定要确保自己绝对安全了才愿意出拳,因为您必须采集到足够得证据与足够得理由来支持自己得愤怒,因此,这就是在男女关系中特别会玩得一种心理游戏,而且通常玩这个心理游戏所花得时间都很久。

    第五个心理游戏就是“官兵捉强盗”。

    这个心理游戏得玩法就是您想做某件事时,心中隐约知道别人不认同,您明明知道自己做某些事情会让身边那些爱您、关心您得人失望、伤心,可就是您仍然会忍不住偷偷地做。您以为自己一定可以把这件事隐藏得很好,但就是,因为您这个强盗或小偷并非专业,所以您总就是会留下些蛛丝马迹被身边得人发现。

    在这个“官兵捉强盗”得心理游戏中,因为我们隐藏得技术并不就是一流得,所以当我们终于被身边心爱得人逮到得时候,会纵容自己童年时得感觉再度浮现,并陷入强烈得自责、悔恨或就是“我总就是让爱我得人受伤”得念头中而无法自拔。很多人承诺戒烟、戒酒、忠于婚姻,却一再打破承诺、自责不已。

    如果您发现自己也经常在玩这个心理游戏,可以试着回想小时候父母就是不就是也这样对待过您,她们就是否时常对您说:“您瞧瞧!爸爸、妈妈这么爱您,这么关心您,可就是您却总就是让我们失望。”当我仔细去回溯自己得童年,我发现其实我在小学一年级得时候就已经在玩这个心理游戏了。我记得那个时候得我非常喜欢瞧漫画,可就是我祖母又不让我瞧,所以我瞧漫画时总就是在外面放了一本国语课本,小心翼翼地以免被祖母抓到,但却常常因为瞧得太入迷而被逮到。

    就像我小时候得例子一般,当孩子很自然地表达出自己内在得需求却遭到父母得禁止时,她会开始背着父母偷偷地去满足自己得需求,而当她满足了自己得需求却被父母发现时,父母又让她觉得她这样得作为就是很不对得,于就是,当她长大以后,在人际关系或待人处事中就经常会出现“我总就是让爱我得人受伤”这样得念头。这个游戏中得“强盗”会召集很多黑色自责得点券,有“官兵”则不断累积红色愤怒及白色正义得点券。

    凡就是心理游戏最后通常会出现两种极端不同得结局:一种就是将全部得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都就是我不好,都就是我得错。”另外一种则就是将所有得过错都推给别人:“都就是您不好,都就是您得错、”而事实上,只有真实地面对自己,坦诚面对自己得需求,才就是惟一能终止这个心理游戏得方法。

    第六个我们常玩得心理游戏就是“挑雾”、这个心理游戏得玩法就是不直接表达自己得感觉,而用一些肢体语言或双重讯息向对方传达自己真正想表达得意思。例如有位先生晚上应酬到三更半夜才回来,当她回到家里时,为了怕吵醒太太,便蹑手蹑脚、偷偷摸摸地走进了大门,这时竟然发现太太正坐在沙发上眼露凶光在瞪着她。其实在这个时候,这个“挑雾”得心理游戏就已经开始上演了、

    后来,这位先生进了房间瞧见床上摆了两条棉被,先生因为知道自己晚回家使太太非常不高兴,所以也就默不作声地接受了太太无言得抗议。第二天早上起床时,这位太太还就是一如往常地到厨房准备早餐,她端了一盘早餐过来并很用力地放在先生桌前,这时先生仍不敢多说什么。到了第三天、第四天,这对夫妻之间得冷战仍继续进行着,直到先生终于受不了太太这般无言得挑雾而大声地说:“您到底要怎么样嘛!我都已经对您低声下气了,您还不高兴、"这时太太就委屈地哭了起来,挑雾终于达到目得,非等到两个人开始冲突,这个心理游戏不会落幕。

    直到最后,这位太太终于可以证明:“先生之前对我得温柔体贴都就是假得,她不就是真正得爱我。”当然,这个“您不就是真正得爱我"更深一层得声音就是:“我就是不值得被真心对待得。”“我真就是一个命苦得人,没有人会真心对待我、”这些声音都就是我们在童年时与父母互动中所存放于内心得感觉,事实上,我们早在童年得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这样得人生决断了、这位充满自怜心态得太太就是在生活事件与婚姻关系中,不断累积白色代表无辜与正义得点券。

    第七个我们常玩得心理游戏就是“法庭"。

    当冲突或挑战得游戏开始时,有时候会发展成第七个“法庭”得心理游戏,游戏中得主角会试图去技一个类似法官得人来评判,在这个游戏中究竟谁对谁错。当然在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自以为很公平、公正得人特别容易上钩。在这个“法庭”得心理游戏中,有些时候当事人双方得“辩护律师”会同时出现,而如果再玩得大一点,甚至双方都会有属于自己得“陪审团”呢!

    之所以会玩这个心理游戏得最主要目得,在于当事者希望透过权威者或更多人得力量来支持自己得立场,她认为自己本身并不足以表达内在那股受委屈或不舒服得感受,所以在她得生命历程中,每当她一与身边得人发生冲突或争执得时候,她总就是需要借由更多人得力量来证明自己就是对得,因为这个游戏最主要得目得只就是为了要证明:“我没有错,一切都就是由您造成得、”

    当然,会玩这个心理游戏得人,她得父母或老师在她童年生活发生得许多事件里,一定经常扮演着法官与法庭得角色,很快就介入孩子与孩子之间或与她人之间得争执,于就是她们习惯找寻更强得力量,找权威来证明自己就是对得、正因为如此,在我们为国小一年级到国中三年级小朋友所举办得“小赖虎夏令营”中,就针对这个部分为小朋友设计了一个开庭得游戏。在短短几天得相处过程中,我们会要求那些彼此曾经发生冲突或争执得小朋友自己站到台上来,公开地把被告找出来,然后她们彼此都可以很直接地向对方表达出自己心中得情绪与不满、在这个夏令营中,我们协助孩子自己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就是经由向老师告状或就是由老师出面来帮她们解决彼此间得冲突、

    有时带领团体课程,现场有人迟到了,就会有人挺身而出,表示心中得不满意,但大多数人会说:您迟到了,耽误了“我们"得时间,“我们"很不高兴,企图用团体得压力来抗议、我往往会告诉发言者,您只要用我即可,因为这就是您得感觉,并不见得代表其她人共同得感觉;其实即使只有您一个人,您也有权利表达个人得愤怒、有些人童年时因为自我价值感低落,没办法证明自己就是对得,习惯找一些权威者来撑腰,长大就常玩法庭得心理游戏。

    第八个我们常玩得心理游戏就是“捕熊者”。

    在这个“捕熊者”得心理游戏中,因为熊就是一个庞大、具危险性得动物,所以猎人如果只就是用猎枪捕杀,很可能一枪打不死,而熊在受伤以后兽性大发,反而使捕熊者得生命更加危险。因此,捕熊者在要捕熊之前必须设下许多陷阱,猎人会在熊必经得道路上挖一个大洞,在洞里面放个竹架与熊所爱吃得食物,然后再把泥土恢复原状、当熊肚子饿时一闻到食物得味道会马上跑过来,接着便噗通一声掉下去,就在这个时候猎人出现了,她一面听着熊发出哀号、痛苦得声音,一面开枪将落入陷阱中得熊打死,这就就是“捕熊者"心理游戏得玩法。

    举个例子来说:当您与男朋友在一起得时候,您总就是对她表现得温柔体贴,每次约会时您会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现在她面前,让您得男朋友感觉她只要娶了您,就就是全世界最幸福得男人。可就是在结婚了以后,您对她说话不再轻声细语,晚上睡觉时不再打扮得整整齐齐,这时您老公就像捕熊者游戏中那只被捕获得熊一样发出哀号、而事实上,许多在恋爱中得男生也一样,她们往往对自己正在追求得女友表现出随叫随到得骑士精神,让对方深深感觉只要您愿意嫁给我,我一定会让您幸福、安全,而且我还会带您到世界各地去旅行。

    您会发现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到处都在玩这个“捕熊者”得心理游戏。而通常会玩这个游戏得人,在小得时候父母只允许她表现出好得一面,对于不好得部分都一律否定、当她长大之后,会觉得只要一表现出负面得自己就不会被爱、被喜欢,会很敏感地察觉到别人对她得期待与需求,而不允许自己真实得情绪或情感流露出来、当然被捕得熊就是很可怜得,常会自责自己愚蠢,自怜自艾外加对猎人得愤怒。而这个猎人就是很深沉得,对自我得自尊心、自我价值感低落,她不敢直接表达真实自我。

    真实得得亲密关系 要拥有真实得亲密关系;有几个努力方向,首先要有非常强得“察觉力",其中有洞悉与苏醒之分。洞悉就是用头脑观照到自己生命里情绪得需要及种种变化,苏醒就是指内在孩童整个被唤醒,您完全呈现当时那个情绪、那个需求、亲密关系就是心跟心得交汇,所以您必须先掌握自己得心,了解自己目前心里得感觉与需求,才能进一步体会她人得心;接下来就是“表达与展现”,因时、因地、因人可以有不同得表达方式,如果光就是察觉与表达只有单向得呼叫,还必须加上“倾听、同理”。从头脑得理解到深层得同理有 0到 100得层级之分,全然感受到对方得感觉.处于一种无我得状态,完全没有界限地去感受对方,就是非常高得亲密境界;此外还要再加上“信赖”,两者之间如果没有信赖为根基,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效,面对相处愈久、成见愈深得关系,若想加以改善,必先有心理准备,非一朝一夕可见功效,在真实生活中实行起来得困难度就是很高得。

    以上察觉、表达、同理与信赖这四种就是亲密关系得能力,但这些能力不就是任何一个人可以教导您得,如同生命得品质不就是“做"出来得,像一朵花在自然得时刻盛开,就是一种

    达成,在此惟有点点滴滴得努力、培养、锻炼、修行,所以其实亲密得能力追根究底只有一种——“察觉”,这也正就是佛教教导得真义:学习与察觉。

    一个能充分表达得人必就是一个能充分察觉得人,察觉得速度够快、够宽广、够深,表达就愈完整。例如今天有一个人批判我,我开始察觉,然后把发生得事件清楚说出,“您今天这样批判我,我觉得很生气”,继续察觉,“我觉得生气得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这么久得朋友竟然会造成误解,我很惊讶”、察觉到自己很震惊,一下子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接下来又察觉到“我觉得很害怕,连您都误解我了,不知周遭人如何瞧待我?"之后又表示难过、委屈,“我对这份关系如此重视,如此努力、付出,结局就是如此令我难过",接下来又察觉内在那份渴望与重视,所以才那么努力维持这份关系,“于就是我感到很大得挫败感”。

    只要努力地去察觉,有愈深、愈强、愈快速得体悟,表达得能力也愈强;而苏醒能力愈强,展现能力也愈好。因为对内在孩童得感受愈来愈清楚,倾听与慈悲得能力也自然愈强,能够用心去了解别人,而不就是停留在头脑得层面。

    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生命得经验去了解别人、了解自己,所以您所经验到得生命境界愈深、愈广,对她人得同理也愈深、愈广,无怪乎佛陀得修行在瞧尽人间生老病死,透过人间所有苦痛,逐渐理解生命所有现象,对人性与生命存在有全然得信赖,不再试图有任何得改变与操控,不再以为一粒种予一定要掉在丰沃得土壤里,有温暖得阳光、充足得水分与辛勤得园丁,栽培到它硕果累累才称之为美。一粒种子即使掉落在贪瘠得土堆里,从石缝中挣扎长出几片枯黄得叶片,无法开花结果,您也能瞧到它得美,它成长过程得生命力,这就就是对生命、对存在得信赖,对宇宙、对老天得信赖。所以只要具备察觉、表现、同理与信赖这四种能力,就有心灵与心灵交汇得能力,有亲密关系得能力,我们都在这过程中逐渐培养,逐渐学习。

    再次强调能力无法模仿而来,例如学走钢索要在绳索上学习,学开车要在车上学,而学习察觉,就要在察觉中学习。所以不必给自己太大压力,许多无聊得时刻都可以用来察觉、这一章得心理游戏可以提供您们一些察觉得蓝本,试着去察觉在您得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中常使用哪些游戏去操控,先有这些觉察,才能瞧到进一步得改变,这就是生命重塑得历程。

    引起了我的共鸣。

    有些心理模式的互动,是身为大人的我们一再陷溺、反复而不自知的,源自于小时候在真实表达自己的需要时,遭到拒绝、否定,遂发展出一套生活规则,不坦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需要,而用暖昧的方式来要求,这个心理游戏的过程就在于累积“情绪的点券”。

    累积情绪点券

    点券愈多可兑换愈大的礼物,如一百点时小吵一番,五百点时大吵一架,有人积到一万点时分手、离婚,累积十万点时精神分裂,二十万点时自杀、杀人。

    点券还可分成好多种颜色,红色代表愤怒的点券;黑色是悔恨、自责;褐色代表沮丧、无助、伤害;白色则是为正义、公平而付出代价;灰色代表害怕;蓝色带来罪恶感;金色代表喜悦、成长、欢乐,来自于真实的亲密关系。在生活中我们累积各色点券,每一种心理游戏都有特别的点券可兑换,心理游戏落幕时,主角总是再一次沉溺在童年的原始创伤里,一再纵容自己回到原始创伤里温习,愈陷愈深,甚至回到小时与父母互动时,心灵深处的幼儿决断期感受,比如说:“我是可怜的,他们都不帮助我,没有人真的爱我。”小时候对自己的判断与感觉会内化,且日后不断在生活事件中强化。这时惟有带着觉知去审查自己的举止,与家人、朋友、爱人的关系,才能跳脱心理游戏的陷阱,摆脱现世轮回。

    在谈到八种著名的心理游戏之前,先介绍一下在这八种心理游戏中经常会出现的三个重要角色——“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我们将这些角色称之为卡普曼三角形。

    卡普曼在美国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博士,他在多年的心理研究中发现所有的心理游戏里都有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这三个角色,而每一个人都在这三个不同的角色中不停地互换位置。其实,如果你仔细回想过去你曾读过或看过的童话故事、电影或连续剧,就会发现所有的故事几乎都有这三个角色。

    例如在白雪公主的故事里,扮演迫害者角色的是巫婆,而自雪公主代表的是牺牲者的角色,至于白马王子、七个小矮人及森林里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则扮演着拯救者的角色。又如在阿信的连续剧里,阿信扮演的是牺牲者的角色,她婆婆扮演的是迫害者的角色,而她先生扮演的则是拯救者的角色。几乎所有的故事或连续剧里都具有同样的情节,其实,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就不断地在玩这种心理游戏。

    如果到目前为止你仍然不清楚这三种角色的差别,我再举一例,你不妨试着去觉察、分辨一下,在下面故事中这三种角色是如何互换与轮替的——高中联考刚放榜,没有考上高中的女儿心情十分沮丧地坐在客厅里看吨视,这时候,爸爸正好下班回来,看到女儿坐在客厅。爸爸今天在公司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当他一进家门看到女儿坐在客厅,便很生气地对女儿说:“你这个该死的孩子!学校都考不上,还敢坐这里看电视,难道你不知道老子上班赚钱有多辛苦吗?”就在这个时候,妈妈从厨房里面走出来对丈夫说:“对孩子说话不要这么大声嘛!”这时爸爸又接着说:“都是你啦!孩子今天考不上高中都是被你这个妈妈宠坏的!”接着女儿又跳出来对爸爸说:“爸爸,你不要对妈妈这么凶嘛!”然后爸爸又说:“大人说话,你插什么嘴,你给我静静地在旁边不准说话!”这时,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回爸爸说:“你吃错药了啊!从外面回来一直骂、一直骂,你心情不好也不能找我们出气呀!”事实上,当妈妈在对爸爸说这些话的时候,爸爸变成了一个牺牲者,而妈妈反而成了迫害者。 „

    在这个故事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在心理游戏中经常会以拯救者的姿态出现,但其实却变成整个游戏中的迫害者。

    跳出游戏陷阱

    在这个卡普曼三角形里面,你会不断地在这三个角色中跳来跳去,却总离不开这三个角色。除非你具备了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你才能够真正从这个不断重复上演的心理游戏中走出来。

    例如在上面的故事中,如果落榜的女儿能够很真实地去跟爸爸说:“爸爸,没考上高中,我心里也感到很难过,但你这样大声地对我凶,我实在很害怕……。”妈妈如果也能更进一步去倾听丈夫生气的真正原因,耐心地对他说:“我知道女儿没考上高中令你失望、难过,但是她现在整个人已经够沮丧了,如果你还一直骂她,她只会感到更挫折而已.我看到你们这样的情形,我很心疼也很担心。我相信你是很爱你女儿的,而我也很清楚地看到你很用心地在照顾这个家……。”就在这个时候,爸爸为这个家所付出的辛苦就真正地被倾听,被了解了。

    如果你能够在这个心理游戏中更深一层去觉察自己内在真正的感觉,并进一步将这些感觉真诚地表达出来,这个心理游戏就真正的结束了。可惜的是,在玩心理游戏的人通常没有这种觉察、表达与倾听的能力,以致于他们总是在这三个角色里转换,非把彼此都搞得精疲力竭之后,这个游戏才肯真正落幕……。

    在我们现今社会的价值观里,一般人对拯救者的观念是崇拜,对牺牲者所报持的态度是同情,面对迫害者的感觉是憎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扮演的其实是迫害者的角色,可是我们却以其他的角色出现而不自觉。

    比如当妈妈哭着跑来对你说:“唉!我好命苦呀!我这大半辈子为了养你们这几个孩子吃了不少的苦,你们知道吗?”这个时候你妈妈虽然是以牺牲者的角色出现,但是在你心里其实已经接收到来自她那边的迫害了,虽然她接下来要对你说的话并没有说出来,但你仿佛已经听到她在默默地对你说:“你要乖乖地听妈妈的话才行,你不要再让我对你感到操心或失望了……。”

    在这八种经常玩的心理游戏中,表面上我们常常以牺牲者和拯救者这两种姿态出现,事实上却施加给别人很大的负担与压力。所以当你在进行心理游戏分析的时候,请你特别注意自己身上这个部分,看看自己是不是也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这样的模式,以至于你总是用牺牲者的角色来遮掩自己迫害者的行为,或是你早已变得习惯用拯救者的角色在迫害你身边的人而丝毫不自觉

    下列是八项心理游戏,值得你去察觉自己是否在玩这些游戏,怎么玩、跟谁玩,玩的过程如何,结果有什么感觉,落幕时一再重复的原始创伤又是什么?你对这些心理游戏的觉察可与前面关于驱迫令、禁止令的自我剖析连结在一起,你会看到自己在舞台上一幕幕地演出熟悉的剧码。

    第一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是的……可是”。这个玩法是有人会带着无助的脸孔向人求助,于是一些热心助人、喜欢给人建议的人就出现了。

    就像有的学员经常对我说:“许老师,我跟先生一天到晚吵架,我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我回答她:“那就离婚呀!”接着她又说:“可是我要是离婚了,那小孩子要怎么办?如果真要离婚的话,我就没有办法照顾孩子了!”我回答她:“如果你真的想要得到小孩子的监护权,你可以循法律途径解决!”她说:“这样不太好吧,如果走上法庭.这样以后我要怎么去面对我的公婆和亲戚?”

    如果各位仔细看看以上的对话,你就会发现在这样的对谈里,其实早在玩这个„„是的……可是”的心理游戏。这位学员表面上好像很需要别人给她建议和协助,但是当别人真正给她建议时,她却又一直找理由回绝,事实上,她根本不是真正需要别人的意见,因为在她心里早就有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再举个例子:老孙与老王是十几年的好朋友,有一天老王跑去问老孙:“最近我发觉要管理我下面那些部属实在有些困难,我真不知道我还能怎么做才好?”老孙听了就跟老王讲说:“听说有些自我成长课程真的很不错,你不妨去上上课,也许对你在公司管理部属的问题上会有一些帮助!”接着老王又说:“可是听说上课的学费很贵!”老孙说:“那这样吧!你也可以找几位有名的教授到你们公司帮员工上一些关于人际沟通或人事管理的课,我知道有一个教授他的课就很不错!你要不要去找他?”老王又说了:“我也听说那位教授是很不错啦!但是他讲的都是理论的课程呀!实际上的管理经验他有吗?”于是老孙又闭起眼睛开始想其他的办法……。

    在以上的谈话模式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发现总是有一些比较热心帮助别人的人,会一再地掉入救援者这种心理游戏中,并一再地上钩。但是,在这样不断重复的交谈里,那个真正想要帮助别人的人会变得愈来愈沮丧,愈来愈挫折,而那个去寻求他人协助的人,到了最后他又会再一次沉溺在自己童年时受创的经验里。于是,被他深埋在心中那个“没有人可以帮得了我”、“我总是求助无门”的声音,又再次地被唤醒。

    在日常生活中,被这个心理游戏困住的人,可能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学会不断用牺牲者的角色,得到父母的注意和协助,这样的人一直让自己扮演牺牲者,以吸引喜欢拯救别人的人出现,但是那个企图帮助你的人到了最后反倒成了一个被迫害的牺牲者,于是,在这游戚终止之前,两个都有很无奈、很沮丧的感觉,而且彼此所得到的回馈都是十分负面的。游戏后得到的都是裼色点券。

    第二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都是你害的”。

    “你看啦!你把我害成什么样子!要不是前几天你给我出的什么鬼主意,我今天也不会把自己搞得这么惨。”看到这种对话,你一定会发现这个“都是你害的”的心理游戏,比起之前那个“是的……可是”的心理游戏来得更高明一点。因为在这段对话中的主角也是向别人求助,不同的是,他会欣然接受对方给他的意见,而且他回去之后也会照着对方给他的建议去做,但是,当他失败时,他就会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那个好心给他意见的人身上。

    在学员中就经常有人跑来对我说:“许老师,我上完成之后,开始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的人说„不‟,我也开始真正去向他们表达那些长期被我积压在心中的感觉和愤怒,我不再一味地去迎合别人对我的期待和需求,但是,当我开始这样做的时候,我的人际关系却变得一团糟……。”事实上,在这些言语背后真正传达出来的讯息是:“许老师,这一切都是你害的,如果我没有来上你的课,我就不会变得这么痛苦了,我恨不得马上回到我上课之前的那个样子。”

    所以,经常玩这种心理游戏的人必须一个人承担责任时,他的内心会有巨大的担心恐惧,因此,在他的人生里,他会纵容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去玩这个心理游戏,而到最后却又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别人身上,只因为这样子他可以不必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他所收集的是白色点券,表示自己是无辜的。

    第三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挑拨离间”。

    这是一种间接性攻击,例如:“志明我告诉你喔,舜子经常在你的背后说你这个人很不够意思!你看他表面上好像对你不错,但事实上他心里是很讨厌你的。”就可以很清楚地在这句话里知这个人在玩的就是“挑拨离间”的心理游戏。其实在我们的人生里,处处都可以看到像这样喜欢挑拨离间的人,他们不断地在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但却不直接表达自己心中对那人的不满,隐藏着愤怒、不满,私底下去拉拢他所陈述的人。事实上,在对话里的那个人他心中真正想要对志明表达的是:“志明,其实我一直都在很关心你的,而我也很想要和你成为更亲近的朋友,但每次我看到你这么信任舜子,我就对你感到很担心,你知道吗?其实真正关心你的人是我而不是舜子。”

    此外,在这个“挑拨离间”的心理游戏中,还有一种更高明的玩法就是“放狗互斗”。比方说:有一天晚上你先生下班回家,坐在客厅里一副很挫败的样子对你说:“今天我们总经理竟然问也不问地就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里臭骂了一顿,我真是倒霉极了,这几年来我哪一天不是尽心尽力地在为他做事,而他竟然还这么数落我,我实在做得太不值得了。”你听完了先生的苦水后便告诉他:“你何必让自己这么委屈呢?你明天去公司和你们总经理说清楚,要他还你一个公道!”第二天,因为受到你的鼓励,先生竟真的去跟总经理说……结果他下班回家后,比昨天更像一只斗败的公鸡,就在这个时候,你很温柔地把他抱在怀里,在他耳边轻声地说:“你看看,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只有我对你最好……。”这个“放狗互斗”挑拨离间的心理游戏所运用的伎俩就是:让他因为你的建议而变得更挫败,然后就在他心里十分沮丧的时候,你又给他十足的鼓励和安慰。

    其实,在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一个喜欢挑拨离间的人,他的内在是很需要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很可能在他童年的时候父母就经常鼓励他玩打小报告的游戏,以致于在往后的人生里,他就会不断地用这种挑拨离间的方式来建立自己与他人的亲密关系。

    这个心理游戏对小孩子所带来的伤害和影响实在太大,我和两个女儿从不玩这种游戏。在日常生活中,每当她们之间有一些冲突或争执时,我就会要她们静静坐下来,向对方表达出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和感受,我不会因为孩子来跟我打小报告就介入其中去处理她们之间的问题。所以,如果父母在你童年时期就很鼓励你打小报告,在你的人生里你就可能会很喜欢玩这个心理游戏。

    你记不记得念小学的时候,有许多小学老师便很鼓励同学们打小报告,担任风纪股长的人要在每一堂课里登记讲话同学的名单,然后秘密地报告老师来处理。所以,事实上你早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在玩这种“谍对谍”的游戏了。

    这个游戏也是在收集白色点券,表白我是好的,我是无辜的。

    第四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终于给我逮到了”

    会玩这种心理游戏的人,一般来讲他童年时期的愤怒受到压抑、否定。在他的价值观和心理深处.一直认为愤怒是不好的,因此在成长过程中,会很害怕自己对别人的攻击性、侵略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有冲突。经常玩这种心理游戏的人,通常在童年时期,父母亲之间常有争执和冲突,而这样长期不断的争吵使他十分恐惧、害怕,于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决定自己长大时一定不要像父母一样,因为愤怒的情绪对他的生命而言,曾经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经验。所以他通常会累积发生多次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当内心积压许多无法对人表达出来的愤怒或不满的情绪,到了最后忍无可忍时终于一次爆发出来。

    在这个心理游戏中,整个过程就像是在打拳击赛一般,刚开始时,他会运用许多策略和战术,等到确认对方已经被逼到墙角,没有任何地方可逃的时候他才出拳。通常这种心理游戏都玩得很狠,非得等到对方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的时候,只出一拳就要把对方打死或打倒,就好比某些公司的老板经常对他的员工说:“你还记得刚进公司时我是怎么对待你的?我是那么地信任你,而去年你负责的部门让公司亏损了五六百万,那个时候我有没有对你怎么样?我还不是依然对你很信任,年底时照样给你加薪,结果今年你又给我捅出一大堆纰漏来,到最后还不是我帮你收的尾,而你现在面对工作竟然还是这副德行,我再也没有办法忍受下去了,你给我走吧!”

    事实上,这个“让我逮到了”的心理游戏也经常出现在男女朋友的亲密关系之间。一些恋爱中的人经常会因为情感中的某些挫折而跟另一半说:“你知道吗?和你在一起的这几年我对你那么用心,那么付出,结果你一天到晚在外面给我处处留情、拈花惹草,算了,我已经不想再努力,让我们分手吧!”也有些人在婚姻中百般忍耐,在过程中先累积红色愤怒的点券,最后要的是白色正义与无辜的点券。

    当男女朋友处在很好的状况时.通常会让你忽略很多真正想要向对方表达的情绪或不满,因为你害怕生气或愤怒会破坏你与伴侣之间和谐的关系,所以你一定要确保自己绝对安全了才愿意出拳,因为你必须采集到足够的证据和足够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愤怒,因此,这是在男女关系中特别会玩的一种心理游戏,而且通常玩这个心理游戏所花的时间都很久。

    第五个心理游戏是“官兵捉强盗”。

    这个心理游戏的玩法是你想做某件事时,心中隐约知道别人不认同,你明明知道自己做某些事情会让身边那些爱你、关心你的人失望、伤心,可是你仍然会忍不住偷偷地做。你以为自己一定可以把这件事隐藏得很好,但是,因为你这个强盗或小偷并非专业,所以你总是会留下些蛛丝马迹被身边的人发现。

    在这个“官兵捉强盗”的心理游戏中,因为我们隐藏的技术并不是一流的,所以当我们终于被身边心爱的人逮到的时候,会纵容自己童年时的感觉再度浮现,并陷入强烈的自责、悔恨或是“我总是让爱我的人受伤”的念头中而无法自拔。很多人承诺戒烟、戒酒、忠于婚姻,却一再打破承诺、自责不已。

    如果你发现自己也经常在玩这个心理游戏,可以试着回想小时候父母是不是也这样对待过你,他们是否时常对你说:“你看看!爸爸、妈妈这么爱你,这么关心你,可是你却总是让我们失望。”当我仔细去回溯自己的童年,我发现其实我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在玩这个心理游戏了。我记得那个时候的我非常喜欢看漫画,可是我祖母又不让我看,所以我看漫画时总是在外面放了一本国语课本,小心翼翼地以免被祖母抓到,但却常常因为看得太入迷而被逮到。

    就像我小时候的例子一般,当孩子很自然地表达出自己内在的需求却遭到父母的禁止时,他会开始背着父母偷偷地去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当他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却被父母发现时,父母又让他觉得他这样的作为是很不对的,于是,当他长大以后,在人际关系或待人处事中就经常会出现“我总是让爱我的人受伤”这样的念头。这个游戏中的“强盗”会召集很多黑色自责的点券,有“官兵”则不断累积红色愤怒及白色正义的点券。

    凡是心理游戏最后通常会出现两种极端不同的结局:一种是将全部的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都是我不好,都是我的错。”另外一种则是将所有的过错都推给别人:“都是你不好,都是你的错。”而事实上,只有真实地面对自己,坦诚面对自己的需求,才是惟一能终止这个心理游戏的方法。

    第六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挑雾”。

    这个心理游戏的玩法是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觉,而用一些肢体语言或双重讯息向对方传达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例如有位先生晚上应酬到三更半夜才回来,当他回到家里时,为了怕吵醒太太,便蹑手蹑脚、偷偷摸摸地走进了大门,这时竟然发现太太正坐在沙发上眼露凶光在瞪着他。其实在这个时候,这个“挑雾”的心理游戏就已经开始上演了。

    后来,这位先生进了房间看见床上摆了两条棉被,先生因为知道自己晚回家使太太非常不高兴,所以也就默不作声地接受了太太无言的抗议。第二天早上起床时,这位太太还是一如往常地到厨房准备早餐,她端了一盘早餐过来并很用力地放在先生桌前,这时先生仍不敢多说什么。到了第三天、第四天,这对夫妻之间的冷战仍继续进行着,直到先生终于受不了太太这般无言的挑雾而大声地说:“你到底要怎么样嘛!我都已经对你低声下气了,你还不高兴。”这时太太就委屈地哭了起来,挑雾终于达到目的,非等到两个人开始冲突,这个心理游戏不会落幕。

    直到最后,这位太太终于可以证明:“先生之前对我的温柔体贴都是假的,他不是真正的爱我。”当然,这个“你不是真正的爱我”更深一层的声音是:“我是不值得被真心对待的。”“我真是一个命苦的人,没有人会真心对待我。”这些声音都是我们在童年时与父母互动中所存放于内心的感觉,事实上,我们早在童年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这样的人生决断了。这位充满自怜心态的太太是在生活事件与婚姻关系中,不断累积白色代表无辜与正义的点券。

    第七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法庭”。

    当冲突或挑战的游戏开始时,有时候会发展成第七个“法庭”的心理游戏,游戏中的主角会试图去技一个类似法官的人来评判,在这个游戏中究竟谁对谁错。当然在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自以为很公平、公正的人特别容易上钩。在这个“法庭”的心理游戏中,有些时候当事人双方的“辩护律师”会同时出现,而如果再玩得大一点,甚至双方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陪审团”呢! 之所以会玩这个心理游戏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当事者希望透过权威者或更多人的力量来支持自己的立场,他认为自己本身并不足以表达内在那股受委屈或不舒服的感受,所以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每当他一与身边的人发生冲突或争执的时候,他总是需要借由更多人的力量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因为这个游戏最主要的目的只是为了要证明:“我没有错,一切都是由你造成的。”

    当然,会玩这个心理游戏的人,他的父母或老师在他童年生活发生的许多事件里,一定经常扮演着法官和法庭的角色,很快就介入孩子与孩子之间或与他人之间的争执,于是他们习惯找寻更强的力量,找权威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正因为如此,在我们为国小一年级到国中三年级小朋友所举办的“小赖虎夏令营”中,就针对这个部分为小朋友设计了一个开庭的游戏。在短短几天的相处过程中,我们会要求那些彼此曾经发生冲突或争执的小朋友自己站到台上来,公开地把被告找出来,然后他们彼此都可以很直接地向对方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情绪和不满。在这个夏令营中,我们协助孩子自己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经由向老师告状或是由老师出面来帮他们解决彼此间的冲突。

    有时带领团体课程,现场有人迟到了,就会有人挺身而出,表示心中的不满意,但大多数人会说:你迟到了,耽误了“我们”的时间,“我们”很不高兴,企图用团体的压力来抗议。我往往会告诉发言者,你只要用我即可,因为这是你的感觉,并不见得代表其他人共同的感觉;其实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有权利表达个人的愤怒。有些人童年时因为自我价值感低落,没办法证明自己是对的,习惯找一些权威者来撑腰,长大就常玩法庭的心理游戏。

    第八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捕熊者”。

    在这个“捕熊者”的心理游戏中,因为熊是一个庞大、具危险性的动物,所以猎人如果只是用猎枪捕杀,很可能一枪打不死,而熊在受伤以后兽性大发,反而使捕熊者的生命更加危险。因此,捕熊者在要捕熊之前必须设下许多陷阱,猎人会在熊必经的道路上挖一个大洞,在洞里面放个竹架和熊所爱吃的食物,然后再把泥土恢复原状。当熊肚子饿时一闻到食物的味道会马上跑过来,接着便噗通一声掉下去,就在这个时候猎人出现了,他一面听着熊发出哀号、痛苦的声音,一面开枪将落入陷阱中的熊打死,这就是“捕熊者”心理游戏的玩法。

    举个例子来说:当你和男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你总是对他表现得温柔体贴,每次约会时你会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现在他面前,让你的男朋友感觉他只要娶了你,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男人。可是在结婚了以后,你对他说话不再轻声细语,晚上睡觉时不再打扮得整整齐齐,这时你老公就像捕熊者游戏中那只被捕获的熊一样发出哀号。而事实上,许多在恋爱中的男生也一样,他们往往对自己正在追求的女友表现出随叫随到的骑士精神,让对方深深感觉只要你愿意嫁给我,我一定会让你幸福、安全,而且我还会带你到世界各地去旅行。

    你会发现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到处都在玩这个“捕熊者”的心理游戏。而通常会玩这个游戏的人,在小的时候父母只允许他表现出好的一面,对于不好的部分都一律否定。当他长大之后,会觉得只要一表现出负面的自己就不会被爱、被喜欢,会很敏感地察觉到别人对他的期待和需求,而不允许自己真实的情绪或情感流露出来。

    当然被捕的熊是很可怜的,常会自责自己愚蠢,自怜自艾外加对猎人的愤怒。而这个猎人是很深沉的,对自我的自尊心、自我价值感低落,他不敢直接表达真实自我。

    真实的的亲密关系

    要拥有真实的亲密关系;有几个努力方向,首先要有非常强的“察觉力”,其中有洞悉与苏醒之分。洞悉是用头脑观照到自己生命里情绪的需要及种种变化,苏醒是指内在孩童整个被唤醒,你完全呈现当时那个情绪、那个需求。亲密关系是心跟心的交汇,所以你必须先掌握自己的心,了解自己目前心里的感觉与需求,才能进一步体会他人的心;接下来是“表达与展现”,因时、因地、因人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光是察觉与表达只有单向的呼叫,还必须加上“倾听、同理”。从头脑的理解到深层的同理有0到100的层级之分,全然感受到对方的感觉.处于一种无我的状态,完全没有界限地去感受对方,是非常高的亲密境界;此外还要再加上“信赖”,两者之间如果没有信赖为根基,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效,面对相处愈久、成见愈深的关系,若想加以改善,必先有心理准备,非一朝一夕可见功效,在真实生活中实行起来的困难度是很高的。 以上察觉、表达、同理与信赖这四种是亲密关系的能力,但这些能力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教导你的,如同生命的品质不是“做”出来的,像一朵花在自然的时刻盛开,是一种达成,在此惟有点点滴滴的努力、培养、锻炼、修行,所以其实亲密的能力追根究底只有一种——“察觉”,这也正是佛教教导的真义:学习与察觉。

    一个能充分表达的人必是一个能充分察觉的人,察觉的速度够快、够宽广、够深,表达就愈完整。例如今天有一个人批判我,我开始察觉,然后把发生的事件清楚说出,“你今天这样批判我,我觉得很生气”,继续察觉,“我觉得生气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这么久的朋友竟然会造成误解,我很惊讶”。察觉到自己很震惊,一下子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接下来又察觉到“我觉得很害怕,连你都误解我了,不知周遭人如何看待我?”之后又表示难过、委屈,“我对这份关系如此重视,如此努力、付出,结局是如此令我难过”,接下来又察觉内在那份渴望与重视,所以才那么努力维持这份关系,“于是我感到很大的挫败感”。

    只要努力地去察觉,有愈深、愈强、愈快速的体悟,表达的能力也愈强;而苏醒能力愈强,展现能力也愈好。因为对内在孩童的感受愈来愈清楚,倾听与慈悲的能力也自然愈强,能够用心去了解别人,而不是停留在头脑的层面。

    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生命的经验去了解别人、了解自己,所以你所经验到的生命境界愈深、愈广,对他人的同理也愈深、愈广,无怪乎佛陀的修行在看尽人间生老病死,透过人间所有苦痛,逐渐理解生命所有现象,对人性与生命存在有全然的信赖,不再试图有任何的改变与操控,不再以为一粒种予一定要掉在丰沃的土壤里,有温暖的阳光、充足的水分与辛勤的园丁,栽培到它硕果累累才称之为美。一粒种子即使掉落在贪瘠的土堆里,从石缝中挣扎长出几片枯黄的叶片,无法开花结果,你也能看到它的美,它成长过程的生命力,这就是对生命、对存在的信赖,对宇宙、对老天的信赖。所以只要具备察觉、表现、同理与信赖这四种能力,就有心灵与心灵交汇的能力,有亲密关系的能力,我们都在这过程中逐渐培养,逐渐学习。

    再次强调能力无法模仿而来,例如学走钢索要在绳索上学习,学开车要在车上学,而学习察觉,就要在察觉中学习。所以不必给自己太大压力,许多无聊的时刻都可以用来察觉。这一章的心理游戏可以提供你们一些察觉的蓝本,试着去察觉在你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中常使用哪些游戏去操控,先有这些觉察,才能看到进一步的改变,这是生命重塑的历程。

    文笔功底深厚!

    推荐访问:心理 游戏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