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正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杂谈|地震中的父与子

    时间:2019-02-06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如何正确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行亲情熏陶〗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学校、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对孩子的人格教育。缺乏对孩子人格的正确引导教育,让智力教育与人格教育出现了倒挂现象,使得孩子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他们的心里,分数才是自己唯一的追求,而对于有恩于自己的父母、师长,他们没有任何的感激之情。

    孩子不懂得感恩,变得冷漠与自私,是家庭、学校、社会感恩文化长久缺失造成的,我们现在所缺失的正是感恩文化,如今我们要找回它们,不仅要从学前教育开始,通过情感心理的发展和培养逐步潜移默化,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的努力,重新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因为,只有让学生对社会对环境及周围的人心存感激,他才能幸福愉快,才能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才能在遇到困难时得到更多的帮助,从而走出大写的人生之路。

    作为学校,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明白亲情的流失与亲情教育的失位与学生的感恩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作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和感恩意识的培养。

    “德育无闲人,人人都育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学资源,找到切入点,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亲情教育。特别是语文教师,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亲情赞歌,应引导学生好好赏析,进行亲情熏陶,激发他们的人生感悟,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意做到这一点。如《钓鱼的启示》中给儿子道德力量的父亲,《地震中的父与子》等,都是进行亲情熏陶的好教材。同时我还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因虚荣心作祟而嫌弃父母贫穷的现象,让学生对照文本谈谈自己对父母的态度,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亲情的洗礼。其次,推荐、引导学生阅读包含亲情感恩内容的作品。其作用往往胜过老师的空洞说教。

    〖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创设想象情境,激活文本灵性〗

    长期以来,为什么语文教学中会出现学生厌学、费时而效率低下的现象呢?很多教师都将责任推倒了学生的身上,对此我们作为教师能否做一个换位思考,不要把所有原因都推到学生的身上。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容易得到的书,莫过于课本了。但读课本的感觉比较复杂,像一种奇怪的果子,刚开始品尝时有一点甜,你可以结识一些新鲜的故事 ,但这种喜悦很快就会消失。你要学生字,要听写,要背诵,加之无穷无尽的考试和考试之后的惨痛记忆……涌上舌尖的就是不尽的酸楚和苦涩了。

    语文课本常常不是使我们的孩子更爱文字,而是怕它了。

    教学本身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应将两者放到同一环境下,平等地审视和对待。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构建者。

    文本意义的实现必须靠学生通过阅读对它进行具体化,以学生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去填补文本的“空白”。以前,人们总是认为意义是作品所固有的,学生只不过是通过阅读得到它而已。但接受美学认为,文本一旦和学生发生关系成为审美对象,它就不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成为学生在感悟、阐释后形成的情感与形象。这种情感与形象,很难判断哪是文本本身,哪是读者的再创造,这两者已经水乳交融了,难分彼此了。如果我们把语文课上得枯燥乏味,感动不了学生的心,学生打不起精神来,便会出现“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就要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与许多饱满的人物形象沟通、交流,会使他们在探究的乐趣中打开知识的大门。

    文本包蕴着很多空白之处,教学中将这些空白挖掘出来,不但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那么,如何挖掘文本的空白之处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给学生创设一种基于文本的想象情境,充分地调动学生生活与情感的积淀,通过想象将课文的语言与学生的生活连接起来,补充“空白”,激活文本的灵性。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首先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感受地震前后的情景;接着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畅谈自己的体会。如:学生在联系“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这几句品读时,学生便想象这位年轻的父亲是如何耐心、细致、温柔的对妻子说话、安抚,在安抚亲人的同时他又是如何想、如何做的,在读句子展开联想的同时,抓住从文中的动词去体会父亲的爱。此时,学生已分不清自己。是课文中的角色还是现实生活的我了,从而进入“使我之心即入乎唐人之心,而又使唐人心,即为我之心”的境地。

    〖小练笔的巧妙设计〗

    常有学生抱怨作文不好写,没内容可写,教师也常常苦于无从着手训练。最近一单元的教学,常常涉及到小练笔。我发现小练笔设计好了,不正是作文训练的着力点吗?

    小练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小练笔的机会。

    今天我上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同样有个小练笔: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的写下来。这篇文章中的父与子都很了不起,父亲的表现课文中描述的非常仔细,而儿子的勇敢和富有爱心却不太详细,这一练笔正是对课文未尽情节的拓展,学生只要依据课文内容,对文中略写的情节进行拓展,在读中想象、体会,在写中巩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的练笔主要针对的是故事性很强,情节生动有趣,学生很容易被故事情节吸引,而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却未必了解的课文,这是一种拓展课文情节式的小练笔。

    〖浅谈新课改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阅读教学方面〗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研究典型课例,研究学生的需求,总结以往的经验,强调教师的反思,重视导学策略研究,力求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服务,初步总结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导学策略:

    师生合作再现情景。自编自导,创设情景;师生互动体会感情;自主设计朗读方式;还原情景亲身体验。

    设身处地,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体验文中角色的内心世界,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在讲《难忘的一课》时,“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文章的主要线索,我们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当时的感受,在课本上,一笔一画地书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

    发现空白,展开想象。启发学生发现文章的空白之处,根据课文的前后联系,通过想象,补充空白,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便于把握作者的整体思路。《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父亲营救儿子时,儿子在干什么?父子相见后,家长,警察、救火队长等他们又是怎么说的,这两个场面在文中是空白,通过启发、引导,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提出不同的意见,引发讨论。在教学中,教师故意提出或者借助学生的问题,引发两个或几个不同的意见,让观点不同的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或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辩论,最终达到自悟的学习。

    〖寻找天平的平衡点·跳出文本〗

    文字作为传承文明、表达思想的载体,其本身就蕴含着一定的人文内容。没有意义的文字是不存在的,所以语文教学就无法回避对内容的了解及人文的渗透、情感的冲击、知识的记忆。如果说文本凝聚着作者所有的情感,是作者呕心沥血创作的结晶,那么,阅读体验就是读者对作者的思想不断解读的过程和结论。正如作家们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要以为小学课文简单,其实,作者同样无法限制读者的阅读体验。但是事情往往是极具两面性的,文本提供的内涵总是以一定的材料为载体的,所以读者的品尝结果也是一定范围内的自由,不可能将甜的说成苦的,将黑的说成白的,只能是在情感基调一致的基础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感受和个性体验。“文本价值”和“个性体验”似乎成了鱼和熊掌,从理论上说是相当辩证的,但从实践操作层面上看,又成了“手心手背都是肉”的两难抉择。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对“个性体验”与“文本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一次再梳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自己变成局外人,摆脱课文的束缚,作冷静的评价。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围绕“了不起”,教师呈现三种不同的结局,来促使学生对课文中“伟大的父爱”作更为深入的理解:

    第一种结局:这位父亲不顾其他父亲以及警察的劝阻,坚持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徒手挖掘38小时,最终拯救了自己的儿子和其他 14个孩子。(原文)

    第二种结局:这位父亲不顾其他父亲以及警察的劝阻,坚持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徒手挖掘38小时,最终找到的只是儿子血肉模糊的尸体。

    第三种结局:这位父亲不顾其他父亲以及警察的劝阻,坚持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徒手挖掘38小时,最终不但没有救出儿子,连自己也被余震中坍塌的房子压死了。

    通过对文本的改写实现对文本的再认识与重构。通过三种不同的结局,让学生在想象、争论、阅读中对文本有了进一步认识和提升,对这位父亲的爱有了更深认识,更深的体验到了那种情景下的父爱的了不起,使学生产生一种看似模糊却相对深刻的认识。这是文本和学生个性体验的有效融合,是文本和创新的特殊和谐。

    〖以合理的建构来设计阅读教学·教学过程──整体架构,立体推进〗

    新课程标准为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人们对阅读教学的探究更加活跃,近年来不断地涌现了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如,研究性阅读、自主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体验性阅读、鉴赏性阅读……但无论什么样的阅读改革,其目的都是为了追求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理性的分析,合理的建构来设计阅读教学。下面我就结合课例谈几点浅见。

    结构复杂、程序繁杂、氛围嘈杂、留于形式、花样多实效少是近年来阅读教学比较常见的课堂景观。那么,该如何给阅读课“减肥”、“瘦身”,设计有效性的教学过程呢?

    1、删繁就简,整体架构:

    就是以课文中的或情感变化、或情节发展、或人物行为、或文章结构为主线,抓住一两个重点内容进行板块式教学。这样做的最大优点在于避免了教师面面俱到的分析,避免了烦琐的串联式提问,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本校一位语文教师就是以“一条主线”、“两个板块”整体规划。一条主线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两个板块就是“父亲的了不起”和“儿子的了不起”。再借助探讨深究、细读推论、听中感悟、感情朗读、想象写话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父子的伟大之爱。这样设计,就把对教材的线性梳理变成了立体式的整体架构,在综合性言语实践活动中,既训练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同样的 40分钟,却取得了普通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教学实效。

    2、全息阅读,立体推进:

    所谓全息阅读,就是从课文中找出一处或两处最能折射全文的语段,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文中表现父亲形象的内容有:父亲悲痛欲绝,但又重新挺立的画面;父亲不听劝告,坚持挖废墟救儿子的画面;父亲孤军奋战,伤痕累累的画面。在这三个内容中,第三个内容是最重要的,一是因为这段话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能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二是这段话具有很强的辐射力,由这一小段完全可以辐射前面父亲在绝望中重新挺立、人们再三劝阻父亲依然坚持等画面。因此,只要抓住这个内容,即抓住“他挖了 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段话作为文眼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先从时间上读出父亲的累,然后试着用朗读表达这种累;再从“没人再来阻挡他”研究人们产生这一变化的缘由,体会父亲的孤独和苦闷;接着从父亲的惨样读出父亲沉甸甸的爱和饱含血泪的情;最后深究父亲的精神支柱,提升形象。这样的阅读过程是立体推进的过程,语言层层叩问,情感步步推进,人物形象渐渐丰富,学生心中的精神丰碑自然高耸──课文所有的重、难点都在教学中迎刃而解。如此有效的教学成果,无不得益于教学者这种线路清晰、脉络清明、主旨凸显的有效性设计。

    推荐访问:震中 与子 杂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杂谈 地震中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父与子教学反思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