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实习报告 > 正文

    怀念母亲课堂实录 [《怀念母亲》课堂简录]

    时间:2019-01-28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一、课前谈话

    师:我叫曹晨曦,知道:“晨曦”什么意思吗?

    请大家互相介绍一下我们的同学,如唱歌唱得最好的……

    生介绍

    师:我也向大家介绍一个人,这是个老人,2008年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写给他的颁奖词是这样的,录音响起。

    知道是谁吗?为什么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呢?

    生:……

    师:德国留学回来后,季羡林在北大创建了东方语言文学系,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所以被评为……其实,季羡林被评为……不仅因为学识,还因为他高尚的品格。

    一、揭题导入,奠定基情

    1、 师:今天我们学习季羡林80多岁写的文章《怀念母亲》

    师板书课题后,生齐读。

    师:让我们恭恭敬敬地再读一遍。

    [思想开了小差,因为想起张祖庆老师写的《语文教学岂能一张脸》,呵呵]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线

    1、师:课前我们预习过,这4个词你会读吗?

    幻灯出示:真挚 朦胧 奔丧 弃养

    指名读

    师: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生没有提出。

    师:“弃养”是什么意思?

    生:“弃养”就是“去世”

    师:不是所有的人去世都叫弃养,弃养是指养育我们的父母亲去世。

    生再读词语。

    [对重点词语的教学,我觉得有点形式化,读一读四个词语,理解一下“奔丧”,感觉帮助学生读懂课文这一环节还做得不够。当然,可能是城里的学生基础比我们乡下的要好,或者这是优质课评比,为了能出彩些,课堂中不能呈现亮点的环节尽量简单些。]

    2、师:这篇课文说的怀念母亲和我们说的有什么不一样?

    不急,让我们好好读读课文,把相关的段落划出来交流。

    生: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

    师板书:生身母亲

    祖国母亲

    师:作者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幻灯出示第一段,生齐读。

    师:是啊,同学们,在20多岁的时候他的生身父亲就离开了他。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如此怀念自己的生身母亲。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这样的整体感知会不会显得仓促了些?能否再理一理作者的文路,让学生在整体上有个比较完整的感知后再导入第二段教学?]

    三、品读思母之痛

    1、自由读,思考:作者为什么怀念生身母亲?

    生:因为6岁就离开了母亲,回来也就两次……

    师:季羡林在家的时间少,少到什么程度?

    生:……

    2、 师:同学们再读第二自然段,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生1:为什么说少了母亲的孩子灵魂不全?

    生2:抱憾终天之恨的恨,恨什么?

    生3:为什么数十年如一日呢?

    师:我们还是听听季羡林是怎么说的?(录音响起,文字材料补充《赋得永久的悔》)

    字幕徐徐上升,老师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认真听。

    3、 师:听过这段内心独白,你又明白了什么?

    生1:季羡林想到大学毕业赚到钱让母亲活得更好,想不到母亲不在了。

    师:这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生2:……

    师:这就是终天之恨。

    生3:……

    师:……

    [文字材料补充得好处,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此处,可以说是有效的拓展突破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曹老师的课感非常好,在课堂上,她一直都是这么亲切,这么大气,这么有条不紊地一句一句地和学生进行对话。她的每一句话都讲得非常合理,仿佛是随心所欲,其实是精雕细琢,进行了充分的预设。]

    师:在季羡林的心中,母亲是无法回报的,所以就留下了恨,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指名读,读得一般。

    师:有点走进去了,我也想读一读,可以吗?

    师范读。

    师:同学们,还有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还是读得一般。

    生齐读。

    [指导朗读的时候,孩子们为什么会读得不是很好?即使是老师在范读之后也进步不大,我想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丧母之痛离学生太遥远,他们的情感还没引起共鸣;二是在感悟文本体会情感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停留在表面的感觉,因为对文字的触摸感觉还缺乏深度。]

    四、品读念国之切

    1、师:1935年,季羡林远到德国留学,在他的换年中除了生身母亲还有祖国母亲。现在请同学们读他的四则日记,看看哪些词句写出了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之情,写出自己的感受。

    2、汇报交流:

    师:你从哪则日记里读出了怀念?

    生1:11月18日,……

    生2:11月16日,……

    师:我的心里为什么是酸的,有点凄凉?

    生:……

    师:为什么这凄凉是甜蜜的,浓浓的?

    生:……

    师:这种感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生:……

    师:为什么在这样的沉静的夜晚会回响起呢?

    生:……

    [老师在此处连连追问,会不会问得太多了?]

    师: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说,这就叫“触景生情”。(板书)谁来读读这段凄凉和沉静交织在一起的情景?

    名读,师生合作读,师前生后。

    师:课文还有没有类似的写了触景生情的感受?

    生读11月28日。

    师:什么样的景色触发了季羡林的情?

    生:……

    师:看来无论是沉静的夜晚还是风雨之夜,都能勾起对故国的想念之情。

    4、 读写结合,写了不同的情况季羡林对祖国的思念(音乐响起,非常美的音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写,大约4分钟左右后交流

    生1:我仰望星空,满天的星星就是我的母亲,那就是她在那里看着我,看着我,使我想起……

    生2:……

    生3:我站在窗前,看到小树在母亲身旁成长着。我现在开始想家,想得无法忍耐。

    [以“触景生情”为训练点,进行读写结合,抓住了教材的特点,体现了训练的意识,学生写得比较好,可见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感觉对日记的教学没落实到点上,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课堂教学中感悟多,语言触摸太少,比如落实到某些关键词的教学就比较少。]

    师:……想得简直不能忍耐。(板书:不能忍耐)

    请大家再看看,你从这些日记中看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季羡林每天都在思念母亲。

    师:请大家回头读第二自然段,你发现哪些句子就是写这种难以忍耐的疼痛?

    生:……

    齐读第一段,

    [回头再读第二段,此时的感情又有了一个升华的过程,好!]

    5、师总结

    五、板书设计

    怀念母亲

    生身母亲————————祖国母亲

    不能忍耐

    推荐访问:课堂 怀念 母亲 《怀念母亲》课堂简录 怀念母亲课堂实录 怀念母亲课堂同步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