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实习报告 > 正文

    【克服阅读教学中的两个偏向】克服嫉妒心理教学设计

    时间:2019-02-01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现行的阅读教学存在两个偏向,一是只重“悟道”忘记“学文”,二是只重“学文”放弃“悟道”,这是阅读教学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文道兼得,形式内容兼顾,才能走出误区,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悟道学文文道兼得

    “因文悟道”,“缘道学文”是我国历代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文”即语言形式逐渐发展演进,“道”的内涵与外延更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现代的观点审视“文以载道”,“道”应是文章负载的社会生活、百科知识、思想感情等,即文章的思想内容。但是这种基本思想合乎语文教学规律,直至今日仍具有普遍意义。然而,阅读教学实践中,在处理“文”与“道”关系的问题上,却普遍存在着两个偏向,致使阅读教学始终未能走出费时低效的怪圈。只有克服这两个偏向,阅读教学才能走出误区,提高教学效益。

    偏向之一:得“道”而忘“文”

    以“道”为着眼点和落脚点,把“道”的获取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止步于所获取的“道”的准确、全面、深刻,而忽视对“文”的探究和学习。这是偏向之一。虽然这种偏向已经引起理论上的注意,并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但还依然严重存在。以下一个教学片断很有代表性:

    师: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呢?请同学们看看这座桥在设计和建造上有哪些特点。(播放赵州桥录像片断;生述赵州桥特点,略)师:课文第2段具体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从中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引读第2自然段)师:哪些词句写出了桥的雄伟和坚固呢?(生读,师巡视)师:让我们先欣赏赵州桥的雄伟气势吧!(打出桥面抽拉片,师抽动车马行人过桥的长片,生述哪些词句写出桥的雄伟,略)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桥的坚固呢?(生述略)生质疑:桥下没有桥墩子,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怎么会牢固呢?师:这个问题提得好。看老师做个实验。(师在两长方体立柱上平放一马粪纸板,上压重物,纸板下凹。又把那马粪纸板弯成拱形,两端分别撑在立柱底部,上压重物数块,不见纸板下凹)生甲: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拱形桥上面压的分量可以超过平面桥。生乙:古代劳动人民设计这种拱形桥真不简单。师:是啊,赵州桥设计成这种拱形桥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这种打破常规的做法叫做--生:创举。师:小桥洞有什么用处呢?请读有关语句。(打出赵州桥泄洪图投影)生甲:发大水的时候,河水可以从小桥洞流过,对桥身冲击就小多了,而且可以节省石料。生乙:李春真聪明。师:他是石匠,是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

    这是《赵州桥》第2自然段教学的全过程,其优点显而易见:教学思路明晰,教法灵活多样,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等等。通过教学学生学到什么呢?学生清楚地知道赵州桥设计的特点和优点,深刻理解了这样设计的科学依据,充分认识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不错,学生确实学到不少关于赵州桥的知识,并接受了一次形象的思想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了的民族自豪感。然而,这就是阅读教学的全部目的吗?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这一门学科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⑴但是,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学生学到语文知识了吗?词句、朗读得到足够的训练了吗?中年级段的训练得到应有的重视了吗?没有。那么,我们将通过什么途径去学习掌握这一本领呢?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教学片断几年前就作为成功的教例见诸某教学期刊,不久前经过他人的一番改造又在另一刊物上粉墨登场,可见,这种满足于“道”的获取,忽略“文”的学习的偏向是何等根深蒂固!

    与此相关的是十分盛行的披文入情说。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披文以入情”是就文学鉴赏而言的,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因而,“披文以入情”对阅读教学来说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必不可少,但这绝不是阅读教学的终点。以为披文入情就船到码头,大功告成,是对刘勰理论的误解,也是对语文教学的误解。

    所以产生把“道”的获取作为唯一目的的偏向,有深刻的原因:一、传统语文教学的影响。我国历代的语文教学,学文与读经、读史混为一体,而没有独立的语文学科,虽然主张“因文悟道”、“缘道学文”,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道”始终着眼点和落脚点,这与历代士子求学是为了求官,要为帝王和圣贤立言有关。1903年语文就从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混合教学中分离出来,而以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专职的,但传统的影响却绵延至今。二、对学科性质的认识模糊。独立设科,就赋予语文学科与传统的混合学科截然不同的本质属性--工具性,虽然这早已写进大纲,但并未被所有人所认识,时下,有人以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为由,对“工具性”大加鞭挞,这就是很好的证明。更何况对学科性质即使有了正确的认识,要有效地转化为实践,也还有漫长的路程要走。三、现行阅读教学理论的缺陷。在阅读实践中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阅读,一是文章阅读,通过阅读,学习百科知识,磨砺思想,提高认识,促进智力的发展;二是语文阅读,通过对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的阅读,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和语文经验,学会运用语言的本领。在语文教学中,两种阅读都需要,课外主要引导学生进行文章阅读,而课内则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然而,现行的阅读教学理论却笼统地认为:“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⑵无视语文阅读的个性,把一切阅读都视为文章阅读。有了这种理论作为依据,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满足于对“道”的获取,就理所当然。四、对教材的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语文学科性质赋予语文教材“例子”的功能,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负载的内容,即认识社会生活,学习百科知识,接受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更要凭借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训练语文能力,培养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教学时就会把读“文”仅仅看作取“道”的途径,过河拆桥,得“道”而忘“文”。

    偏向之二:学“文”而弃“道”

    与此相反,有人片面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片面理解语文教材的“例子”功能,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往往出现一种急近功利的偏向,表现在:一、缺乏对课文语言的充分感受体悟,理性介入太快。如,中年级课文《雨中》,文字优美,情味浓郁,格调清新,是一篇借以学习语言,陶冶学生性情的好教材。可是,教这篇课文的重点段时,有位老师只是让学生读一遍,马上抽象出总分的构段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完整的课文“大卸八块”,然后各自为政,进行训练。如,教《爬天都峰》,有位老师就进行了以下的训练:①出示课题后,集中教生字、新词,并默写。②教第1段,学习用“四素”法写一篇文章的开头。③教第2段,学用“天都峰真奇妙”的句式说话。④教3、4段,用“人称在前,人物说的话在后”的方式写话。⑤用“一会儿……一会儿”、“终于”、“居然”造句。⑥用“像”写一个比喻句。⑦仿照“乐呵呵”的词式写词语。⑧学习分号的用法,给一段话加标点……

    不错,这两个教例都强化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力度,尤其重视了语言学习的归宿--语言运用的训练,但是,这样教学显然存在很大的失误。语文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学习语言并非语文教学的唯一目的,进行语言训练时,必须渗透思想教育、情感的熏陶。从语文素质的构成系统来看,语文素质不仅仅是掌握语言操作技巧,还应是人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以及审美情趣、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人格因素的合理建构。单纯进行语言训练,而忽视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将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有失偏颇。对于这一点,人们已逐渐形成共识,本文不再赘述。就学习课文语言而言,这样教学是否有效呢?我们认为,也未必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为:

    其一,切断了语言学习的必经之路。掌握书面语言一般需要经历感受、理解、内化、运用的过程。感受理解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表情达意的工具,这一工具独特之处就在于,载体和负载物不可分离,离开对课文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感受和理解,就无法领悟课文语言运用的优劣。内化是学习语言的关键。学生书面语言的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将外部的书面语言内化为主体内部的语言的过程,尤其是要把课文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因为它是构筑语言能力大厦的建筑材料。而上述教法甚至完全忽视了语言材料的积累,更不用说吸收内化。切断语言学习必须经历感受、理解、内化的过程,而让理性过快介入,或把课文肢解成为“零部件”,让学生对形式或“零部件”进行机械的、东施效颦式的模仿运用练习,其所得只是死的缺乏鲜活的生命力的东西,难以形成语言能力。

    其二,忽视了情感在语言学习中的中介作用。对课文语言的记忆是内化语言的基础。《学习的革命》一书指出:“大脑的情感中心,也是很紧密地与长期记忆存储系统相连。”“高度情感因素的内容,我们都会很容易记住。”⑶这就告诉我们,学生一旦被课文表达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所打动,那么这种情感就能成为记忆内化语言的催化剂。当抽象的理性认识过早取代生动具体的感性体悟时,当完整的血肉丰满、情文并茂的课文只剩下支离破碎、韵味全无的“零部件”时,学生的学习往往是冷漠的、无动于衷的,其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其三,违背了语言学习必须借助语境的客观规律。在语境中学习语言事半功倍,这是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对书面语言的学习而言,一篇篇文章中的情节、人物、思想、情感以及百科知识就是最佳的语境。这也就是为什么学习书面语言必须凭借一篇篇课文,而不能单靠翻阅一本本字词典的缘故。而上述的教法,则把一个个词语、句式等语言形式从内容中剥离出来,孤立地训练一番。离开语境学语言,必然事倍功半。

    文道兼顾,相得益彰

    “文”与“道”互相依存,“悟道”与“学文”相辅相成。这是语文学习的一条重要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摆正“悟道”与“学文”的关系,才能改变阅读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益。

    1.因文悟道,力戒到此为止。学习课文时,不能单纯围绕思想内容兜圈子,止步于对思想内容的条分缕析,阐幽发微,而应当在引导学生理解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的同时,注重对课文语言的学习,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具体做法是:①初读阶段,侧重认读感知训练。主要训练内容有:学会生字新词,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词义;读几遍课文,要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初步了解课文概貌。②精读阶段,侧重揣摩品味训练。语言品味从揣摩书面语言意义的生成机制、领悟语言在特定语境中是怎样被具体运用的这方面入手研读课文,而领悟这一点无论如何都离不开课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因而,品味领悟课文语言运用的精妙所在的同时,也深化理解课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③巩固阶段,侧重迁移运用训练。精心选择听与说、读与写的结合点,并以读写结合为重点,把从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表达方法、修辞手段等迁移运用于新的语境中,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迁移运用不独在这个阶段进行,有时在精读阶段,可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运用训练,以便使理解运用互相促进,只是在巩固阶段,对迁移运用所有侧重而已。④教学全程,重视语料内化训练。内化不同于机械的积累,结合语境的积累才易于被内化。阅读教学过程促进语言材料内化的途径,一是诵读,“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也,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⑷二是在学文的各个环节,把积累与感知、品味、运用结合起来,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

    2.缘道学文,力避急近功利。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切不可就语言学语言,进行单纯的语言技巧的演练,而应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学习、情感的熏陶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有位老师教《难忘的一课》就是这样:一、音乐激情。先播放音乐电视《七子之歌》,随后以“七子”是什么意思为楔子,简要介绍台湾1895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到祖国的怀抱的历史。指出,“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不但唱出了澳门也唱出了台湾等祖国的儿子对母亲的一片深情。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课,让学生把课文读两遍,找出文中最能体现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拳拳之心,最能体现“我内心的灵魂”的一句话,即“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二、依线理脉。依照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分别在哪里出现的思路,给课文分段。三、读写品议。接下来的教学,就围绕这句话引导学生深入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展开全面的听说读写的训练。比如教第三部分,老师就设置了以下的训练。①写。课文这部分的内容有,“我”看见教室墙壁上挂着的孔子、郑成功、孙中山、诸葛亮的画像就眼睛湿润了。这些自己司空见惯的画像为何让作者双眼润湿,学生往往无法理解。教学时,老师让学生回顾从社会课或其他途径所了解到的,说说画中的人各是什么人,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出我们民族哪种品质或精神。然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位,用几句话写出他是什么人,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出我们民族的哪种品质或精神。②品。文中有“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一句,有人认为“画上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表达得很罗嗦,只要说“中国的伟人”就清楚明白,为什么还要加上“我们”和“自己”呢?你这样认为吗?为什么?③议。“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用陈述句该怎么说?课文为什么要用反问句?④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四、总结升华。结束时,老师再次诵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对课文所表达的爱国情感加以总结升华,三言两语地介绍台湾的现在并预见它的将来,最后深情地说道:“我们热切期盼祖国的儿子台湾与母亲早日团圆,热切期待早日聆听他深情地唱一声:我回来了,母亲!”再次播放《七子之歌》。在这四个教学步骤中,第三步是重点,其首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值得借鉴的是,老师借助音乐导入、深情的讲述、有感情的朗读等途径,把语言的学习置于浓郁的情感氛围之中,与披文悟意,披文入情熔为一炉。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促进了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又深化了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领悟,文与道兼得,形式与内容兼顾,一举两得,相得益彰,从而大大增强了教学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施茂枝《阅读、阅读能力试解》,载《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年11期。

    2.施茂枝《阅读教学新思维》,载《福建教育》2000年1.2期合刊。

    附注

    ⑴《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192页。

    ⑵《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505页。

    ⑶〔美国〕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著,顾瑞荣陈标许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报12月,第2版,99页。

    ⑷唐彪《读书作文谱》,转引《语文学习》,1998年第11期,第6页。

    推荐访问:偏向 克服 两个 克服阅读教学中的两个偏向 青少年阅读偏向 克服生活中的一个障碍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