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读观后感 > 正文

    散文|故乡印象

    时间:2021-09-12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散文|故乡印象

    故乡的记忆是遥远的,但又是亲切而牢固的。有人说,人一上年纪,问他昨天吃的什么,可能半天想不起来,但聊起儿时的趣事,却能条清缕晰,记得清清楚楚。现在看来,还真是那么回事。

    我的故乡是个大村,古称阳阿,今叫大阳。人民公社时,仅西大阳就有九个生产小队,东大阳更不用说,光是生产大队就分了四个。近两万人的村子,每天早上出工,生产队长粗声大嗓的吆喝声刚停,那边就有人开始挨门逐户收饭。因为,人们劳作的地块,距离村子足有十多里之遥。

    故乡村子虽大,但却安静祥和。三面环山,一面傍河,东西布局,逶迤近十里,就像一个身材修长的睡美人,静静地躺在这块有着两千六百余年文明史的土地上。所傍河流,古称阳阿河,等到我们这一辈记事时,阳阿河的称谓已经无人提起。小伙伴们要去逮蝌蚪,打水漂,只要说一声“河边去”,大家马上心领神会,河边集中,从未有人在河字前面冠以阳阿二字。那时,还无环境污染一说。蜿蜒曲折的一条河流,水是清的,沙是净的。清澈见底的河道里,水草茂盛,不时能够看见蝌蚪摆着细尾,自由自在穿行其间。河边常有婶子大妈在洗衣服。只见她们麻利地支起一块石板,把搓揉过的衣物放在上面,拿起棒槌使劲捶打一会儿,再在河里漂洗干净,随手晾在身旁一尘不染的青草地上,花花绿绿,一簇一片,太阳一照,煞是好看。东西大阳交界之处,是片宽阔的河滩。人们在河滩上种上了杨树,据说是加拿大杨,可老百姓管它叫钻天杨。钻天杨这个树名的确形象。记得一九六三年,我刚去巴公上初中时,这片杨树也才刚刚栽下,每隔一个月回来拿取生活费,路过河滩,都会惊喜地发现,亭亭玉立的小树,又长高了一截。等我念完三年初中,已经成林的一大片杨树,身躯伟岸,高大挺拔,相互较劲,直指云天,使人不由得想起伟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诗句。风儿吹过,离着多远都能听到树叶哗啦啦的声响,似在拍手欢迎我这个即将返乡投入广阔天地,争取大有作为的懵懂青年。

    那时的故乡美则美矣,但是实在太穷。村里没有任何企业,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全靠土里刨食,眼巴巴盼着年底凭工分分红。而大多数情况是,平时有个大事小情,都需要花钱,不得不找村里支书主任说着好话提前预支。等到年底,往往是满怀希望化为泡影,高兴而去,空手而回。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全年每人只能分到五斤麦子,然而即使这区区的五斤麦子,也早在端午、中秋提前发放过了,害得不少人家大年初一只好用玉米面煮疙瘩代替饺子。好在那时大家都在生产队里讨生活,要穷一起穷,倒也穷得坦然,谁也不笑话谁,谁也不怕谁笑话。

    时间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人们的观念开始有了些许转变。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公社派驻西大阳的包村干部是个明白人,力排众议,把村子北面一个废弃多年的煤矿重新开了起来。在那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一类奇谈怪论甚嚣尘上的大环境下,这可是一件离经叛道的事。但是,煤矿给大队带来的利益是实实在在的,公社的人装聋作哑,不加干涉,老百姓更懒得去管闲事。于是,这个煤矿便默默地生存了下来,乃至后来升格为公社管辖的企业,亦即现在的中窑煤矿。

    真正的破局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私营企业大量涌现。大阳原本就是煤铁之乡,冶炼铸造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铁矿富集,煤炭资源储量大,埋藏浅,便于开采,于是,个人集体一齐上,开煤矿、炼生铁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用处处挖坑,遍地冒烟形容当时的情形,一点也不为过。那时我已从部队转业,有时从城里回村,时近傍晚,离着十多里地,就能看到家乡方向像燃着火烧云,半边天都被映得通红。及到近前,沿河二十多个小高炉一字排开,烟雾缭绕,喷着火舌,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我敢断定,当年大炼钢铁也不会有现在这个阵势。

    小高炉小煤窑为家乡带来了畸形的繁荣。大大小小的煤老板、铁老板应运而生,歌厅、酒楼这些原本城里才有的高消费场所,也在故乡的繁华地段生根,而且生意火爆。五里长街,随时可见衣着暴露、浓妆艳抹、操着外地口音的年轻女子招摇过市,惹得本地人们频频侧目,流露出复杂的表情,是艳羡?是鄙夷?是欣赏?是迷茫?不得而知。人们的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茶余饭后的话题,几乎全都转移到了谁家最近赚了大钱,哪个一贫如洗的光棍汉,一夜之间变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老板。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更是触目惊心。河滩上的钻天杨早被砍伐一光,取而代之的是堆得山样的炼铁废渣。水清草美的小河干涸了,阳阿河真正成了《大阳志》里的一个典故。各家各户的自留地,不管有煤没煤,都被挖得坑坑洼洼,反正不用审批,没人举报,也没人干涉。龙王爷越来越不待见大阳这块地面了,光顾的次数越来越少。有时好不容易看见乌云压了过来,可就是干打雷,不见半个雨点,一阵风刮过,马上云开日出,又是一个大晴天。原因么,人们自然心知肚明。那么多土高炉,炭火烘着,烟尘排着,温室效应不来光顾那才怪呢!但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人们又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至于重蹈覆辙,效仿上辈,成群结队前往龙王庙祈雨去吧!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幸家乡也有警醒的时候,警醒于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理念的振聋发聩!一天,村里战友打电话告诉我,家乡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并把旅游业确定为兴镇富民的支柱产业。当时我还有过隐隐的担心,这一发展战略能行吗?远方的游客会来吗?要是大老远来了,让人家看什么?虽然我知道,家乡确实文化底蕴丰厚,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但是长期偏居一隅,藏在深闺人不识,要想将她打造成一张响亮的旅游名片,引来八分游客,谈何容易,仅仅前期开发所需大量资金一项,就是一个天大的难题,那可是真金白银啊!没有想到的是,家乡的人们硬是主动走出去,放低身架,招商引资,生生用真诚和热情打动了北京的投资集团,一下引资五亿元,堪称大手笔,创造了令人叫绝的奇迹!接下来,全镇上下一条心,大家齐努力,仅仅用了两三年时间,家乡就实现了华丽转身,面貌巨变,用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大阳古镇的名头从此走出了太行山,叫响了全中国。每年国庆、春节长假,中央电视台播放各地著名旅游景点新闻时,总少不了大阳古镇。四面八方的旅游团队慕名而来,投入古镇热情的怀抱。人们穿过高悬《阳阿古镇》牌匾的城楼,徜徉在青石板铺就的老街上,探访幽幽古巷,参观明清风格的宅院,品尝只有这里才能吃到的美味馔面,往往流连忘返。状元府、天柱塔、汤帝庙、龙树等等景点更是让人啧啧称奇。如果有幸晚上来游,还可观赏到打铁花表演。铁匠身穿背心,头裹毛巾,左手舀上滚烫的铁水,高高抛起,右手迅疾挥舞板子用力向外打去,只见一簇簇铁花在夜空中绽开,似火树,像银花,映得大地如同白昼,比起城里时新的烟花,多了几分粗犷,添了几分野性。尤其令我叹服的是,家乡的人们竟然从历史典籍中挖掘宝藏,发现了赵飞燕这个身轻如燕,据说能在人们掌中跳舞的汉代老乡!于是,泽州县上党梆子剧团排演了新编历史古装戏《香山舞娘》,古镇成立了“飞燕艺术团”,文化大院旁边装修了《燕瘦楼》,赵飞燕俨然成了家乡旅游的代言人。历史上,赵飞燕也许确有此人,但多以红颜祸水、红颜薄命对其贬斥。但是,心地善良、宽容厚道的家乡父老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一个容貌出众的弱女子,面对赫赫皇权,能有几分抗力!随波逐流不是她的错,红颜祸水的骂名更不应该由她来背!于是人们赋予了她美的化身,把她当成了大阳人杰地灵的佐证,奉为了家乡值得对外夸耀的历史名人。

    应当承认,自己常年在外工作,对于家乡通过实施旅游兴镇战略,到底产生了多大经济效益,确实知之甚少,也没有下功夫打听求证。因为我一直认为,数字是枯燥的,而且恕我直言,我们现在的统计数据,多多少少掺有水分,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过分叫真。我更喜欢跟着感觉走,喜欢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自己判断绿色GDP给家乡带来的变化。高兴的是,近年来,自己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反倒多了亲近家乡的时间。每月总有那么几天,不是应本村战友之邀,回到家乡把酒小聚,要么就是陪同身边好友或者邻居,畅游古镇,当一回义务解说员,尽一次地主之谊。回去的次数多了,看到乡亲们脸上的笑容多了,一些奇怪的想法也就时时在心中萌动,有时,竟然怀疑起诗仙李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判断是否正确。不是吗,没有近距离亲近、体察事物的内在变化,哪能见微知著,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怎么能说置身事外,反倒能够识得庐山真面目呢?当然,我也清楚,这是一种强词夺理的质疑。之所以产生这种怪诞的想法,也只能用对故乡爱之太深来解释。于是,我便一次次发自内心地向家乡送上衷心的祝愿,祝愿我魂牵梦萦故乡,真如浴火重生后的凤凰,能够乘时代之雄风,鸣时代之新音,展翅腾飞,越飞越高,越飞越远,飞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触动了我的心。

    对于70年代的人们来说,过去的贫苦生活一直是心中难以摆脱的情感纠葛。记得我读小学时穿的衣服都是二个姐姐扔下的旧衣服,好在我的母亲是裁缝虽是旧了些却也能改出一番新颖式样来,还不至于穿出去让别人笑话我男不男女不女。我的书包是由碎布头凑起来缝制而成的,那些布头是父亲替别人裁剪衣服积攒下来的边边角角。不过那倒成了一种标志,让学校的同学们和老师都知道我家有人做裁缝。逢年过节或秋收时父母也会给孩子们做衣服,但他们只会从姐姐那里排起,我在家里是老三自然每次都排不上。因此我一直盼望着她们的衣服变小,但每次父母替他们做衣服时又总是故意做的大一些,好让孩子们多穿几年。

    夏天到了,孩子们偎依在母亲跟前缠着要做一件白衬衫,央求半天母亲说夏热炎炎穿差一点不要紧只要凉爽一些就好,要不等到冬天给你做一件棉衣吧!孩子们等啊盼啊,终于等到白雪飘飘天气转寒,可是父亲又对孩子们说不管衣服怎样破旧穿着能暖和就行。看着孩子们失望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母亲便讲起火龙袍的故事,说过去有一财主家的长工没有棉衣,冬天仅穿着一件破旧褴褛的衣衫。财主搞不明白为何长工在天寒地冻的旷野间干活而不觉得寒冷呢?于是问长工,长工说他这件衣服是祖传的火龙袍......这个故事我听了好几年,它也陪伴我越过好几个冬天。直到我读初一时我才穿上一件家里单独为我做的棉衣。

    故乡的生活虽为清贫却很温馨,幼年的我常于夏夜的社场间听老人们唱民间小调,那些曲调委婉柔和总能将人们劳作的疲惫拉进一个可以心情愉悦的天地。老街上有一个叫王武成的老头就特别会唱,他能唱出的曲目很多,有十劝郎,摘石榴,手扶栏杆等。我相信故乡的村民之所以终日辛劳还能活得惬意快乐与这些小调大体有着某种牵连,虽然歌曲中描述的都只是理想与期盼,但却能在这些村民的心中埋下一颗颗情感种子。不难看出这样的歌声一代代传下去,一代代唱下去,必定会让这里村民的心中存下这样一些歌,他们在劳动之余哼吟着歌曲自然就会忘记劳作的辛劳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我家住在西场队的老街,顺着街道向北走就到了围河,围河上有一座年代久远的古桥,记得桥南边不远就是这个王老头家,那时许多孩子总会往他隔壁吴嫂家跑,因为她家有一间磨坊。这个吴嫂也会唱小调,但是她唱的小调凄凉哀怨不如王老头委婉动听。这个王老头在我的印象中无论是个头还是面貌总是与众不同,至于特别在哪里我倒也说不清楚。现在想起来或许是当年我没有见过他穿过火龙袍的缘故吧。他的老婆我倒是很怕的,乡村妇女大都端庄沉稳,而她却每天嘻嘻哈哈口无遮拦,老街上的村民们都很害怕她。我曾在《磨坊》一文中写过“张大娘家砖砌房,锅砍他妈会打场,吴嫂只在磨前转,上街下县贺四娘。”锅砍他妈就是指王老头老婆,她和张大娘吴嫂都是邻居。生产队长勤大爷总是说乡村孩子起的名字不是叫什么军就是叫什么国的,她却很奇怪把儿子叫什么锅砍子,害的我每次上工点名总叫得别扭。其实不仅他儿子的名字古怪还有王老头家的来历街坊也不清楚。

    我认识王老头是在卢集饭店,这个饭店影象对我来说尤为深刻,它的开始时间要比我出生的年代还要早,我之所以对它的印象比较深主要是饭店的旁边就是卢集商店,我爷爷就在那个商店里上班。饭店中有一部分职工都是老街的村民,他们见到我总是特别的客气,那倒不是我爷爷与他们有多么熟,而是因为我父亲是支书的缘由。饭店的门脸不大,院子倒是不小,院中有很多的酱油缸,染料池,也有一个与吴嫂家差不多大的磨坊,只是这个磨坊要比吴嫂家那个要繁忙的多,因为附近的村民常常来这里磨面碓臼。这个饭店是卢集大队的公有财产,除了领导人是村干部以外其他都是老街的村民,那时间疯三娘负责做豆腐,张建才负责染料坊,亮二爷负责烧菜,只有王老头一人主做面食。他早上炸油条晚间炸馓子,至于中午就是蒸懒龙卷子的时间了。

    我经常跑到哪里偷看他蒸卷子,雪白的面团按进一个木制磨具内,再由他熟练的手轻巧一翻就把面剂放到笼屉上,那个木制磨具约二尺来长,中间有一道道横隔,卷子蒸好时在表面都会留下一个个方格,记得每一方格要卖二毛钱。像我们自已家做的卷子一般都用连根倒面,就是未出麸皮的面,那种面做成的卷子吃起来口感粗糙。因此母亲偶尔也会让我到王老头那里买上几段改善一下生活。而当我每一次去买时他都会从卷子的一头切给我,因为卷子的两头没有方格整体上显得要稍大一些,他也知道我的父亲是支书。

    大队饭店这些师傅有固定工资,自然家庭条件就很优越。王武成穿着蓝咔叽中山装棉袄,这种服装是当时最为流行的,王武成看到村民们穿着打着补丁的衣衫时,也会嘲讽的讲起火龙袍故事,但他讲的和我母亲有所不同,母亲说的火龙袍故事情节主要突出衣衫单薄的长工是靠智慧战胜财主的。而王武成却倾向于财主上了长工的当,换上长工的火龙袍在野外被冻死的情景。

    记得故乡是81年分产到户,当时我家分来的土地约有十几亩,逢麦口稻市家里的农活基本上都要全家上阵,孩子们干活不踏实,干累了总是偷奸耍滑。即使当时流行的口号总是说劳动最光荣,但我们这些孩子们还是疑惑,为什么这些光荣的人们每天汗流浃背而生活还那样贫困呢?是的,直到今天我们仍旧还能听到那些赞叹劳动人民的优美词章,可是当这些劳动者们看到城里的生活繁华舒适时,他们质朴憨厚的心中依旧还会升起一个个疑问。这些农村人文化水平基本上都不高,他们的衣服褴褛满面风尘,仅仅为刚刚分到土地有了可以支配的财产就欣喜若狂。由此他们开始起早摸黑的苦干盼望着早一点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看到他们自家的粮囤越来越高他们显得既得意忘形又可伶兮兮。城里终究是城里,农村当然还是农村,最终他们还是找不到可以向城里人显耀的东西,唯一值得称颂的还是他们那种淳朴敦厚的情怀与健壮豁达的人格。

    想通了很多之前困扰我的问题。

    推荐访问:故乡 散文 印象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