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读观后感 > 正文

    驻村疫情期间帮扶事迹

    时间:2021-10-06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驻村疫情期间帮扶事迹

    突破了从机关做派向基层作风转变的“思想关”,冲破了从普通话向地方方言转变的“语言关”,突围了蚊虫叮咬的“跳蚤关”,适应了独具农家特色的“饮食关”。下面是豆花问答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驻村疫情期间帮扶事迹资料,欢迎参阅。

    材料一

    不舍昼夜,日夜兼程,只为那里早日改变贫困的面貌……

    当你来到太白县靖口镇散军塬村时,你会被在这里驻村帮扶的宝鸡市农业农村局工作队员们深深感动。正是他们的无怨无悔、辛勤付出,换来了散军塬村今天致富奔小康的新图景。如今,当你行走在太白山巅这个偏远山村时,你会看到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现代种养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善,经过美化、绿化、净化的秀丽山村与周边生态完美融合、相得益彰;你还会感受到村民因为鼓起来的腰包而喜笑颜开,向善向上的追求和热情悄然迸发。

    散军塬村坐落在秦岭腹地、太白县西部边界的靖口镇,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村落。以前,它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村,100多户的小山村,2016年在册贫困户就有33户108人。这里底子薄、基础差、地处偏远、资源缺乏扶贫压力不小,镇上的干部们提起这个村,都会皱起眉头。可是自2016年市农业农村局派驻工作队驻村扶贫以来,它成为了市级产业脱贫示范村,村里的每一个人都亲身感觉到了明显变化,2018年底,帮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106人,脱贫31户104人,剩余贫困户1户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3%,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2019年,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3588元增长到9200元,增长率达到156.4 %,全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无返贫。

    深入鼓足信心 激发源生动力

    散军塬村总面积12.5平方公里,群众因地而居,分散居住在两梁一沟之中,耕地面积715亩,人均仅有耕地1.7亩,其它均为林地和荒山,主导产业以蔬菜、花椒、核桃为主。工作队进驻以前,由于长期受人才、思想、环境制约,贫困户我行我素,等、靠、要思想严重,长期以来依赖政府救济,胸无大志,不思发展,发展动力不足,扶贫阻力很大。工作队进驻后,一改以往走马观花式的扶贫方式,常年吃住在村上。他们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与村组干部和群众手拉手、心连心,打成一片,研究剖析存在问题,召开群众大会宣传讲解国家扶贫政策。深入田间地头、贫困户家中拉家常,有针对性地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确立脱贫产业和目标,激励他们抓住机遇,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工作队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认可,与群众关系近了、对全村实情清了,从一个“外来户”逐步变为了散军塬村的“新村民”,群众对工作队的顾虑逐渐打消了,愿意听从工作队指导发展产业了。正如村书记说的:“以前由于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少,村组干部工作信心不足,工作队进驻后,我们思想观念转变了,带领群众产业发展底气足了,信心有了”,贫困户郭得权以前是村上扶贫的老大难,妻子、女儿患病,欠外债近十万元,自我造血发展动力严重不足。现在变化很大,在工作队帮助下,学习母猪养殖技术,当上了远近闻名的“猪倌”,不仅还清了外债,每年还平均增收近万元。用他的话说,就是“以前生活没信心、无目标,遇到事情也不知道找谁商量,现在工作队来了,有技术难题、有产业发展意愿就找工作队,觉得有靠山了,脱贫信心也足了”。在散军塬村,象郭得权一样的贫困户不少,经过一年又一年的精心帮扶,工作队变成了带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有了领路人,贫困户发展产业信心更足、目标更实,全村产业发展更有奔头,致富奔小康的步子更加坚实。

    “123”精准帮扶 夯实产业基础

    群众脱贫致富,产业兴旺是根本。在市农业农村局系统大力支持下,工作队把发展产业增收脱贫作为散军塬村脱贫攻坚的突破口。首先,帮助村上制定了“立足实际,充分挖掘架豆、花椒、核桃三大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拓宽路子,新发展土猪、中蜂养殖两大产业;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贫困户主动脱贫致富”的产业发展思路。工作队不但会想、会讲,更会做,他们把走访贫困户作为必修课,迈开双腿、甩开膀子,逐户了解每个家庭的生产生活状况,记录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因村制宜、综合分析,探索总结了一扶、二引、三带的“123驻村帮扶方法”。“一扶”:针对贫困户思想境界扶志,激发产业脱贫的源生动力。组织贫困户学习产业发展典型,邀请优秀职业农民现身说法,引进来学、走出去看,扶强贫困户的精气神。

    “二引”:全力“引智”、“引项目”,解决农业科技知识和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一是引智育人才。工作队牵头创办了“雨露”扶贫夜校,邀请有关专家陆续开办花椒、架豆、核桃栽培种植,中蜂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班,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学习种养技术。二是引项目育产业。借助行业优势,驻村工作队为全村争取中蜂养殖、架豆加工等产业项目共6个,涉及资金237万元,引导全村发展以架豆产业为主,花椒、核桃、中蜂、土猪产业为辅的扶贫产业群。“三带”:“部门帮带、党员带领、集体经济带路”。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局机关帮扶力量,为每个贫困户落实了帮扶联系人,实行“一对一”产业精准帮扶;每任期工作队员一到位,就及时把党组织关系转到村上,和村组党员一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名党员至少包抓一个贫困户,带领贫困户发展产业;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工作队协助村上成立了散军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采取村党支部+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加强“五项保障” 稳定脱贫致富

    散军塬村主导产业有600亩架豆,300亩花椒,300亩核桃,作务传统良好,产品质优价廉,是村民的“摇钱树”。但是,由于连年重茬种植,病虫害频发;霜冻、阴雨交替发生,一场灾害全年减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好产品无好价;想扩大规模发展,“兜兜”里没本钱;村集体家底薄,带动群众发展产业能力弱。2016年以前,生产技术薄弱、自然灾害频发、产品销售不畅、发展资金缺乏、集体经济不强这“五只拦路虎”成为村民稳定增收脱贫的主要障碍,防返贫、稳脱贫是工作队的重要任务。面对这“五只拦路虎”,他们迎难而上,深入调研现状、逐个破解难题,建立、加强了“技术、风控、营销、资金和组织”五项“防返贫、稳脱贫”保障机制。

    一是加强技术保障促进生产管理。工作队积极引进市农科院雄厚技术力量,在村上组建架豆试验站,引进新优品种,指导防治架豆病虫害,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攻关和培训。近几年,共开展各类技术培训50多场次,培训贫困群众近600人次,群众反响良好,全村贫困户种养技能大幅度提升。二是加强风险防控保障促进防灾减灾。与中国人保财险太白县分公司及时对接,引导贫困户与保险公司达成种植保险协议,并协调局机关帮扶干部积极伸出援手,自费为贫困户捐赠保费945元。

    生产季节结束后,为群众争取到自然灾害赔付金3.2万元,弥补了雨涝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三是加强营销保障促进产品销售。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引导村、组与秦西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购销协议,实行订单生产,村民自产蜂蜜全部由秦西公司高于市场价格收购。积极拓展架豆销售渠道,对架豆进行初加工,制成豆干销售,通过秦西公司代销,产品受到南方客商抢购,提升了产品附架值,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四是加强资金保障促进产业提升。指导贫困群众用好金融扶贫政策,加大产业投入,增加群众收入。运用金融小额信贷、互助资金协会、产业扶持项目等资金,为贫困群众和村集体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

    2016年以来,工作队共为36户贫困户联系争取小额扶贫贴息贷款372万元,依托这些资金新发展扶贫产业共计1000余万元。五是加强组织保障促进集体带动。针对集体经济薄弱的实际,积极协助村两委开展集体产权改革,指导“村两委”顺利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股权量化等重点工作,成立了散军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了,怎么发展、怎么壮大成为最棘手的事,工作队又按照“做好两端、促进中间”的思路,及时为合作社量身订制了“做好生产服务、发展架豆加工、组织产品销售”发展规划,全力推动散军塬村集体经济发展驶入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工作队目标订得高,工作落得实,不仅要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更要为散军塬村留下致富奔小康的长久产业。他们为村集体牵线搭桥,引进陕西秦西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新建中华蜂养殖产业示范园一个,吸纳全村贫困户入股成为股东。近几年,还先后争取扶贫资金近80万元,指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建成架豆加工车间和交易大棚,当年建成当年见效,提价帮销贫困群众架豆5万斤,带动群众发展架豆主导产业的同时,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2万元,积蓄了持续发展壮大的力量。

    “辛勤酿蜜只为百花香”,几年来,工作队始终以《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学习样板,突破了从机关做派向基层作风转变的“思想关”,冲破了从普通话向地方方言转变的“语言关”,突围了蚊虫叮咬的“跳蚤关”,适应了独具农家特色的“饮食关”,习惯了以大集体生活为主的“生活关”,折返于农村与城市,颠簸于平川与太白山巅,穿梭于白天与夜晚,为的是贫困群众褪去贫困,生活绽放幸福。正是驻村工作队员一任一任的付出,让散军塬村褪去旧的“妆容”,呈现新的面貌,一个架豆产业示范村、中蜂养殖示范村正精神焕发、阔步迈进新时代。

    材料二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村提前谋划新一年的工作目标,筹备发动“春季攻势”,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影响和挑战。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提前结束假期,第一时间回归工作阵地,率先组建了党员疫情防控先锋队、防疫情战贫困青年突击队、新冠肺炎知识宣传队,成立了“\\村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在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谢--的带领下,工作队会同村两委迅速统一思想,明确防疫扶贫“两不误”的工作思路,按照“减少流动、防止聚集、加强防护、搞好宣传”打好疫情防控战,按照“不停不等、巩固提升、相时而动、再创新高”打好脱贫攻坚战。通过抓好“四个聚力”,一边筑牢疫情防控阵地,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一边巩固提升前期成果,开创脱贫攻坚战新局面。

    聚力主动作为,践行使命担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村驻村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使命担当意识,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上精准发力。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工作队协调村两委及时进行动员部署、明确职责任务,迅速把党员、乡贤、青年学生等组织起来,设立了疫情防控网格员,构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有村民发热咳嗽,工作队果断上前,身先士卒入户排查,并送上基本生活用品;出现物资紧缺,工作队多方争取发动,得到爱心人士的大力响应,迅速募集口罩、酒精、一次性手套、喷雾器等防护用品和方便面、饼干、矿泉水等生活物资。

    聚力网格服务,明确包保责任。针对个别村民思想认识不高、理解支持不够,少数村民听信谣言、过度恐慌等情况。工作队和村两委分片包干,进行网格化包保,包保到户、责任到人,争做疫情防控的排查员、服务员、宣传员、信息员。采取调查走访、入户排查、电话核实等方式一户不落、一人不差摸清底数,开展分级分类、针对施策。在排查的同时积极宣传防控知识,引导群众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安排,科学防护,杜绝麻痹大意,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建立包保服务对象日报告制度,落实好出入管控,引导村民放弃走亲访友、婚丧宴席等聚集性活动。通过发动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切实做到个人防护和健康守护。引导广大群众就近就便就业。

    聚力产业发展,提升脱贫质量。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扶贫工作的影响,工作队针对一般群众和贫困人口外出就业受困的情况,充分利用扶贫工厂的阵地优势,瞅准时机大力宣传动员,创新“企业+农户”的合营模式,支持扶贫工厂务工,同时鼓励边务工边参与扶贫工厂的经营,获取合作分红效益。一方面为工厂的顺利开工提供了充足的人员保障,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就业难题,保障贫困人口的务工收益。充分利用村集体收入,谋划推动在户外实施无需人员聚集的一些村容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等项目,引导滞留在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参与家乡建设。盘活村里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结合村已建成百亩薄皮山核桃基地,种植不影响山核桃生长的矮杆农作物,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修建产业扶贫基地,发挥温室大棚作用,种植蔬菜、瓜果;抓住冬春之交的好时节,在房前屋后空余地上栽植软籽石榴、五月鲜桃,发展庭院经济。

    聚力补齐短板,严防返贫风险。充分利用疫情防控期间返乡人口多的特殊机遇,利用网格员信息摸排,结合脱贫攻坚以来的原有基础,逐户核查研判分析,发现返贫、致贫的风险点,优化原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调整精准帮扶措施,修订\\村2020年脱贫攻坚年度工作方案。针对无法外出务工,想在家创业的群众,积极对接金融机构,申请小额贷款。针对因疫情无法及时足量买到饲料的养殖户,积极联系帮助他们把饲料运回来。针对产品滞销的种植户,通过微信等平台对接资源,采取送菜上门等方式拓展销路。同时腾出时间,逐步实现了“扶贫手册”、边缘户信息登记表的电子化和数据库化,动态管理贫困人群和有返贫风险人群的即时信息。

    细节描写突出。

    **镇驻村帮扶工作事迹材料

    根据上级要求,为切实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镇党委高度重视,认真筛选,成立了**村帮扶工作队,积极帮助该村制定发展规划,筹措引进资金,实施扶贫项目,开展技术培训,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驻村帮扶队入驻**村后,立即组织调研。在入户调查摸底中做到“四深入四了解四明白”。一是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村经济发展状况,村民增收渠道,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等,明白该村今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二是深入党员、村干部家中,了解村“两委”班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白搞好村级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三是深入科技示范户、文明户家中,了解文明村、文明户的创建情况,了解农村学习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科学知识,试用技术,法规法纪教育等情况,明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工作重点;四是深入上访户、有矛盾纠纷的农户家中,了解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明白如何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影响和制约**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急需解决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结构调整

    滞后,村民纯收入趋缓,集体经济薄弱。大多沿袭传统的一季小麦,一季玉米的单一种植模式,粮食作物所占比重大,经济作物少。由于结构单一,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先进收入增加更少。村集体无经济来源,更谈不上办福利公益事业。二是精神文明建设有待加强。村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年轻人中多数是初中或者小学毕业,并有少数文盲,高中毕业生很少。村民安于现状,进取精神不够。加上**镇钢制家具产业较为发达,初中毕业后,都能在附近企业找份工作,养家糊口。没有文化活动中心,村民文化生活贫乏,单调。

    针对调研情况,驻村帮扶队立即向镇党委作了专题汇报,研究制定了《**村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我们按照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努力实现“让班子强起来,使队伍聚起来,把新村建起来,帮群众富起来”的工作目标。具体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帮助村两委干部在议事中的规范程序,在办事中健全制度;重点细化落实村情民意恳谈两会制度,村两委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党员发展制度等。组织党员深入开展以提高素质,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党员的热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动力;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为党组织输入新血液,解决老远老龄化和青黄不接的问题,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执政

    基础,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围绕本地实际,采取走出去学与请进采教相结合的办法,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使每个党员掌握1-2门试用技术,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积极帮助村支部加强兵青妇等群众性组织建设,建立机构,完善组织,创新载体,开展活动,营造氛围,增强活力。二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史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帮扶工作队积极向镇党委定期不定期的汇报**村的情况,得到了镇主要领导的大力关怀和支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村两委提供必要的帮助,有效缓解了办公经费难的问题。三是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帮扶工作队全年共协调修路项目资金40余万元,完成主干道修建1300余米,目前仍有2条水泥路正在规划建设,建成通车后,即可实现村内道路的全覆盖

    在**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的领导下,**镇的驻村帮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方法缺乏创新意识、工作安排不够细化等,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努力解决改进,务求驻村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教育引导群众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更新观念,转变旧的生产生活方式,用于接收新思想,新事物,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改善生活质量。

    二是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确保村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完

    成。采取向上级部门争取、号召社会捐助、群众自筹等办法,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确保涉及全村群众利益的项目顺利落实。

    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团员、青年、妇女等组织的作用,在全村开展帮扶、帮带活动,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实际困难结合起来。用科学发展观统一广大党员的思想,充分发挥党团员在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四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和“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活动,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民思想文化阵地。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教育和政策教育,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

    五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驻村帮扶工作对和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勇于创新,扎实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实实在在的为群众生产生活办几件事。

    中共**镇委员会

    2011年6月3日

    很久没这么认真的写文章了!

    推荐访问:帮扶 疫情 事迹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