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发言稿 > 正文

    【《画风》教材札记】札记

    时间:2019-05-24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和写文章一样,教学也不光要有“凤头”似的入手点,“猪肚”似的着力点,还要有“豹尾”似的结局点。我们时刻都应该在教学中设计能帮助学生发散思维的切入点,特别是结尾的时候围绕一个中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他们拓宽视野,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想法的转变是从听了这样一堂课后产生的:

    一位教师在教学《一面五星红旗》时,环环紧扣那位外国老板态度的变化,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入情入境地进行着感悟、体会。教学即将结束,老师抛出了这样一个拓展问题: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何感受?当即就有学生站起来说那个中国人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老师再问:还有其他看法吗?紧接着学生们开始各抒己见,有的说那个外国老板心地善良;有的说好人会有好报;有的说这样做有利于国际友谊的发展……

    乍一看,整堂课在这精彩纷呈的感受中圆满的结束了,这也体现了读中有思,读中有感。其实回头细细一想,在教学中时时围绕着外国老板态度的变化,也在逐层体现着那个中国人深深的爱国之心,这种爱国热情已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内心深处。而这位老师在课末的设计显得有些画蛇添足,在为了拓展而拓展的同时,还扭曲了文本的原本目的。

    放眼看去,如今的课堂上都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每一篇课文结束时都在引导学生们谈自己的感受,有甚者泛泛而谈,显得毫无针对性,没有起到多大的意义。我认为完全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当时的兴奋点,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思考拓展。

    案例一:针对题目拓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5课《画风》)

    读课题后,学生自主质疑。经过思考,学生提问如下:1.为什么画风?2.画的是什么风?……乍看所罗列出来的这两个问题是几乎没有什么价值的,但是在熟读课文,进行自主释疑时却令人意想不到:

    1.为什么画风?

    生:因为他们想让自己的图画更美一些。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就写到: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从这一段你想到了什么?

    生:在表扬这三个孩子会动脑筋。

    生:也有可能是他们突然想到的,画风没有什么原因。

    生:他们想挑战自己,并且画出了风也说明他们很善于动脑筋。

    ……

    师:这三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爱动脑筋。

    生:在别人的启发下能积极动脑。

    生:很会观察。

    2.画的是什么风?

    生:画的是微风。

    生:因为是微风让小树弯了腰,如果是狂风的话,小树会被折断。

    生:因为雨丝。雨斜斜的,细细的,像丝线一样。

    (评:二年级的学生是很少能够关注到细节的,而这样一个问题带着学生去关注了“小树”、“雨丝”这样的词语,并且是主动的,应该说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师顺势引导:

    师:微风可以这样画,那其他的风又可以怎样画呢?

    生:大风可以画纸到处飞。

    生:可以画窗台上挂着的风铃乱动。

    ……

    (从表面上看,这两个问题似乎和文章内容无关,但很幸运,我没有自作主张去掉这两个问题,而是让学生自己解答,并顺势引导,才出现了这样极有价值又顺其自然的拓展。尊重学生,让学生主动收获了许多!)

    案例二:针对字词拓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8课《画风》)

    教师出示这两句话: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能说说“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个句子里的两个动词吗?

    生:垂、逃。

    师:读了这句话,从“垂”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蜘蛛是直直地掉下来的,说明风很大。

    生:它的屁股后面还有一根丝。

    ……

    师:你们觉得什么情况下用“逃”字呢?

    生:在军队打了败仗的时候,我看到《三国演义》中曹操打了败仗,就是说他逃走了。

    生:那次我看到有个疯子拿着到,我就是逃跑的。

    ……

    师:为什么把“逃”字用在这只蜘蛛身上呢?

    生:因为大风来了,蜘蛛的网被吹破了。

    生:在这个时候,如果蜘蛛不赶紧跑的话,可能会被大风吹走。

    生:蜘蛛在大风中遇到了危险,但是它不能对付,所以它只能逃跑。

    (从“垂”字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从一个字,想象出一幅画面,它让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对一个字“垂”的理解,更是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悟出了当时“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场景。同样“逃”字的教学也是将学生的的视野拓宽到了自己的生活中,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蜘蛛”所面临的危险。从关注“蜘蛛”到联想“军队”和“自己”,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拓展呢!)

    拓展不仅仅只限于结尾!只要不囿于教材,将教学的视野放到学生的生活中、发展中,带着时时处处皆有语文的大语文观进行教学,那么,你将会惊奇的发现,其实课文的每一个地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进行有效的拓展。

    推荐访问:札记 画风 教材 《画风》教材札记 画风教材分析 新教材教学札记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