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发言稿 > 正文

    围炉

    时间:2021-08-02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刚到铜城,就感到天空依稀飘洒着瓣瓣雪花。放眼望去,山野满目枯寂与荒凉。在等家人之时,我走进了路边一家书店,昏暗的灯光下,只见有三个人围坐在火炉旁翻看着书籍,炉子上的茶壶“滋...滋...”冒着白烟,看到这一幕,让我不由地想起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一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这寂寥的冬日里,这幅展卷,使人顿觉心里涌入一丝丝暖意,也勾起我对炉子的怀念。

    故乡的冬天,未等秋水瘦下来就已经开始了。那里的冬天干冷肃穆且漫长。几乎是滴水成冰,敢遇到下雪天,冰上加雪,冷得使人受不了。冬夜常常能听到窗外发出刺耳的呼啸声,如野魂厉鬼飘飞而过。那时一入冬,家里就不会再在院子外烧风箱炉子了。

    幼时家里很穷买不起铁炉子,父亲就会用拾来的破砖和着黄泥在堂屋中盘个炉子。父亲不会泥瓦活,提笔杆的手盘的炉子样子着实有点丑,却很实在,那时简陋的小屋里,会因这个泥炉子而变得温暖。它不仅可以取暖、做饭、烤红薯,还可以烘烤鞋袜。火量可以随意掌握,夜间只要把火封好,第二天用起来既方便又干净。

    冬日,我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早上赖在床上听炉子上“咕嘟...咕嘟...”的煮饭声。这时能看见母亲跪在炉坑前掏炉灰,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都赶紧起床上学了,晚了老师要让罚站的”。那时我们姐妹几个都佯装没听见,仍懒洋洋地窝在热被窝里不肯出来,母亲见状便提高嗓门吼道:“再不起,我就掀被子了”。这时为了讨好母亲,大姐会一个鲤鱼打挺翻身下床,赶紧抢过母亲手里沉甸甸的簸箕出去倒炉灰。随后我也会很不情愿地下床,缩着脖子,小手筒进衣袖里跟母亲屁颠屁颠到外屋拿所用的碗筷,并为大家盛上早饭。随着母亲锅铲的“呱嗒...呱嗒...”声,满屋弥漫着饭菜的香味,灶膛里火苗欢快地跳动着,有时火舌窜得很高能烧红半截烟囱。那时家里人口多吃饭靠抢,我会趁母亲不留意偷偷在炉洞里翻出烤得香甜的红薯,用嘴吹一吹上面的碳灰,再用破纸一包装进书包里,然后一溜烟地跑到学校去跟小伙伴们分享。

    每逢飘雪的冬夜,外面大雪纷纷,在屋内,全家人会围坐在炉子旁,父亲为我们煮一壶热茶,母亲对着灯缝补着衣袜,姐姐搓洗着脏衣服,而我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捧一本心仪的书,一边看书,一边品茶,有时也会竖着耳朵听父母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故事,那时围炉而坐的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手脚冻得有些发麻。揭开炉盖一看,火膛里的火已经奄奄一息了,于是,赶紧架几块碳或木块,不一会炉子就又扯着火焰燃起来,火苗旺旺地。那时,炉子就是贫穷父亲能送给我们姐妹的温暖与幸福吧!

    记得高考那年有天冬夜,铜城大雪弥漫,北风呼啸,天地一片混沌,下了晚自习的我没有挤上回家的公交车。就跟三妹冒着风雪去附近父亲上班的地方借宿。那晚,当我俩摸黑来到父亲办公室后才得知,为了确保列车的行车安全,父亲带领职工去股道里扫雪了。那晚为了赶路,我和三妹的棉布鞋和袜子都被雪水湿透了。为了能在第二天上学时穿上干的棉鞋,我学着母亲的样子将三妹和我的棉鞋一起放到铁炉子上面烘烤。

    洗漱完毕后,我便看起了课本,暖烘烘的屋子驱散了我身上的寒气,慢慢地我被暖意送进了甜美的梦乡。正当我做美梦之时,就听见三妹连哭带拽喊着“二姐起来...二姐快起来...”,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迷茫地问:“三妹怎么了?”她哭着说“咱俩的棉鞋不见了”。看着满屋弥漫着的黑烟,我挣扎了半天也没有爬起来。

    三妹的哭声惊动了隔壁父亲的同事,他赶紧跑进办公室来,看到我们姐妹俩的狼狈相,再看看满屋弥漫的黑烟,以及刺鼻的焦糊味,他判定我俩是煤气中毒了,赶忙去把所有的窗子打开,并将我俩背到办公楼的露台上吹风。

    那夜寒冷刺骨,我在外待了两个多小时才慢慢地缓过来。父亲同事害怕我姐妹俩再出状况,就赶紧用对讲机叫回了父亲。匆忙赶回的父亲心疼地脱下身上的棉大衣紧紧地将我包裹着,然后告诫我说:“记住铁炉子上是不能烘烤衣物的,一不小心就会引起火灾或煤气中毒”。那天父亲借来同事女儿的鞋子才使我们去了学校。

    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保护大气环境,现在燃煤取暖的炉子大都被取缔了,冬季生炉子烧火取暖做饭已成为历史。可作为游子的我对炉子的思念依旧不断,过去的往事就像一缕炊烟,升腾着、缠绕着。让我的记忆搁浅在每个冬天里、一首唐诗里、一壶老酒里。

    前年冬天,我应邀随报社去千阳燕伋书院参加乡愁诗会,车过千阳岭时,呼啸的西北风强烈地拍打着岭上每棵枯瘦的树木和每一寸土地,卸了妆的山岭换上了土黄色的旧衣裳。原本欢快跳动的千河,此时似睡着了一般,静静地 躺在那儿,那种苍茫和壮美映入眼帘,使人感到无比的凄凉。

    一下车,就感到山野凄冷的风呼呼从袖孔窜入我的全身,身上的外套就像挂在电杆上的旗子,在冷风中不停地晃动,整个人冻得瑟瑟发抖。前来迎接我们的魏老师看到我们站在寒风中,赶紧招呼我们进书院里。

    掀帘进屋,一股暖流扑面而来,浑身顿感暖和了许多,见屋子中央架着一个久违的铁炉子。炉子旁围坐着十几个文朋诗友,炉内火苗一闪一闪发着温暖的光,炉子上煮饺子的锅弥漫着暖暖的雾气。看到我们进来,几个文友连 忙 起身让座,并为我们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饺子,那日虽未把酒,却把诗人白居易围炉诗话的那种意境和惬意展现在了我的面前。

    想想也是,我对炉子的思念,其实就是长在一段唐诗里的。更确切地说,就是想通过炉子闻到故人的气息,握到故人的手,抚摸故人的脸颊。从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一种心灵的回归吧!

    沿着冬的长廊,行走在季节的深处,漂泊在外的我,早已经脱离了与火炉相伴的生活。可每次回铜城都会和母亲谈到火炉,真心希望自己还是那个不懂事的女孩,仍能依偎在父母腿上,围着火炉仰着小脸聆听她讲故事。让她们 那温柔而富有激情的声音在我心中永远不要消逝! 

    (网络美文精选)

    《围炉夜话》教案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王安忆及小说《长恨歌》的梗概。

    2、把握小说中的主人公王琦瑶的性格特征。

    3、初步了解小说的“纯叙述性的语言格调”和“陌生化语言的智慧”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认真阅读课文节选的部分学生合作探究小说在本段节选中表现出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在作品中对于“日常”与“历史”的看法通过“日常”来表现“历史”表达出的“日常历史观”。

    教学重点感受小说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对于“日常”与“历史”的看法通过“日常”来表现历史的写法。

    教学过程

    导入

    《长恨歌》的标题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同名诗篇。白居易在他的诗篇中书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生死缠绵的爱情故事但当代女作家王安忆却无意于这类凄美爱情的现代演绎她只是在小说中虚构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生活和命运来表达一个城市的沧桑嬗变以及她对这种嬗变的哀伤。今天咱们来学习《长恨歌》中的选段《围炉夜话》随着王安忆的笔触去感受一下那个年代的大上海的生活。

    知识积累

    作者王安忆

    王安忆当代女作家祖籍福建同安1954年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茹志鹃迁居上海。1975年冬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发表成名作《雨沙沙沙》。著有小说集《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尾声》《流逝》《小鲍庄》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父系和母系的神话》《长恨歌》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与茹志鹃合集儿童文学作品集《黑黑白白》论著《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以及《乘火车去旅行》《王安忆自选集》等。其中《本次列车终点》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和《小鲍庄》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95年王安忆的《长恨歌》在《钟山》上连载年底出版了单行本很快引起评论界的注意评论者认为王安忆的写作直承由张爱玲所开启的“海派”文学传统2000年《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继而在一项以“三城记”上海、香港与台北来命名的出版计划中王安忆又成为“上海”的代言人这本写了一个好看的“上海故事”的《长恨歌》再次受到媒体与学界的垂青。人们不仅“在小说中阅读城市”更是在关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想像和争论中来阅读这部小说。

    王安忆是一位著述颇丰的当代女作家其创作亦表现出多变的风格。80年代的《小鲍庄》引领着“寻根”文学的潮流此后颇受争议的“三恋”系列《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是属于这一时期的“热点”作品。几经转型90年代的王安忆开始了她的“上海故事”系列这在《长恨歌》之前的实验性小说《纪实与虚构》中已初露端倪此后又有《妹头》《富萍》《上种红菱下种藕》相继问世关于“上海”的叙述王安忆竟是一发不可收拾。

    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曾将“第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奖”授予王安忆致词给予《长恨歌》较高的评价“王安忆的《长恨歌》描写的不只是一座城市而是将这座城市写成一个在历史研究或个人经验上很难感受到的一种视野。这样的大手笔在目前的世界小说界是非常罕见的它可以说是一部史诗。” 基础知识

    沉湎

    近在咫尺

    羽衣霓裳

    狩猎

    尸骸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本文节选的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事情出场的人物都有谁

    明确几位闲人的日常生活。

    1、这屋子里的人们总是在重复着这样的生活作者通过哪些细节表现了他们怎么的生存状态学生讨论

    2、作不厌其烦地描写这些人生活的种种细节又表现了怎样的内在意义

    明确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做着各种各样的吃食聊着各种各样的闲话„„这些细节的密集堆积让人们感到了殷实和富足琐屑但却是踏踏实实、本本分分的“芯子”里的生活正是这样一个个围炉而坐的琐屑日子填充了时代的裂缝。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试图通过这样一种细密的对日常生活的描述来成就另一种抒写历史的方法在她看来王琦瑶从选美的舞台上走下来走到“平安里”的这间屋子而屋里的客人从资产阶级的严师母、毛毛娘舅渐渐换成怀旧的“老克腊”、觊觎黄金的长脚等人这就是她所认识的历史。在一个城市的“芯子”里把握历史的嬗变作为历史表象的“1957”是苍白的它在小说里几乎不能表示任何意义只是一个抽象的不经意的滑过的年轮它背后的日常形态的流水般的生涯才是亘古而丰厚的。

    王琦瑶是一个被“日子”所裹挟的人。她的日常生活与心思举止都符合王安忆所塑造的那种“东方平民生存价值观”生活就是如丝如缕是物质的是琐碎的是与“天下大事”毫无关系的。王琦瑶就是这样她默默经历着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但她从来不曾探询过任何所谓“人生的意义”她只是在认认真真地过日子尽心尽意地做着分内的事。“浮光掠影的那些东西都是泡沫就是因为底下这么一种扎扎实实的、非常琐细日常的人生才可能使他们的生活蒸腾出这样的奇光异色”。

    王安忆以封闭的历史时空和高超的叙述技巧完成了独特的历史观的审美表达深刻体现了对细密柔韧、独立坚韧的市民精神的礼赞和对朴素人性与城市历史精神价值的悲剧性体验。

    品味语言

    阅读选文你觉得本文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结合你所了解的小说的其他内容。

    1、严师母无限感慨说要说做人最是体现在穿衣上的它是做人的兴趣和精神是最要紧的。„„吃是做人的里子虽也是重要却不是像面子那样支撑起全局作宣言一般让人信服和器重的当然里子有它实惠的一面是做人做给自己看可是假如完全不为别人看的做人又有多少味道呢

    2、不过天黑却将这些遮住了。暮色流进窗户像是温暖和稀薄的液体一切都蒙上了一层膜。物体空间声音和气息全变得隔膜模糊有很确定。唯有那炉膛里的火陡地鲜明起来热烈起来激励人的身心。

    3、他一边说明天见一边心里不愿意今夜结束明天再好也是个未知未到。今夜就在眼前抓一把则在手中。给时间做个漏真是对得没法再对时间真是不漏也漏转眼间不走也要走。

    4、“王琦瑶说他们这就像除夕夜的守岁可他们天天守夜夜守也守不住这年月日的。毛毛娘舅说他们是将夜当成昼的可任凭他们如何唱反调总还是日东月西。严师母说他们还像守灵不过那死去的人是上几辈的高祖丧事当喜事的。萨沙说他们像西伯利亚的狩猎者到头却是一场空。”

    小结语言特点:1纯叙述性的语言格调

    《长恨歌》除了讲了一个好故事外另有一种引人入胜的魔力那就是它的语言魅力。

    《长恨歌》的叙述节奏相近速度均匀小说描写世俗的生活细节繁密堆积密不透风的语言风格让人感到充裕与满足。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往往只要有一个感觉或者细节的触动密集的词藻便蜂拥而来好像词句自身在分裂、繁殖左右盘旋雍容不迫不可遏止。这使得情节的推进十分缓慢有时甚至“语言的空间代替了故事的进度”。

    然而这种叙述又不是毫无节制任其漫溢的面对纷繁芜杂的日常生活王安忆采取了一种具有概括力的理性叙述避免造成唠叨反复的文字堆砌完成了眼花缭乱的细节背后的理性操作显示了其成熟的文字功力。这是难能可贵的用王安忆自己的话说是“《长恨歌》的叙事方式包括语言都是那种密不透风的而且要在长篇中把一种韵味自始至终贯穿下来很难。”然而她却做到了。“《长恨歌》的写作在我的创作生涯中达到了某种极至的状态。”这种“极至的状态”可以理解为这种纯粹的叙述性的语言格调。

    2陌生化语言的智慧

    王安忆在《漂泊的语言》中对语言的“陌生化”有所解释“所谓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和感受上的陌生感。在指称上要使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在语言结构上要使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要实现陌生化不仅要有感受的‘新’、体验的‘新’还要有语言的‘新’陌生化是以感受与体验为基础以语言与修辞为手段。”仅仅在课文节选的这几段文字中我们就可以充分地体验到这种“陌生化”语言的智慧。

    比如“它不看远只看近把时间掰开揉碎了过的是可以把短暂的人生延长。”“他们一边说明天见一边心里不愿意今夜结束明天再好也是个未知未到。今夜就在眼前抓一把则在手中。”这两个句子中作者通过“掰开揉碎”“抓一把则在手中”使抽象的时间达到一种具体化的呈现。又如“暮色流进窗户像是温暖和稀薄的液体一切都蒙上了一层膜。”句中“暮色”与“流”的陌生搭配把“暮色”比喻成液体生动地描绘了暮色渐渐降临的过程。

    人物形象的探究:

    教师补充小说的梗概

    在王安忆的笔下上海的弄堂也是有灵魂的这灵魂也是一个少女的形象——王琦瑶。王琦瑶闭月羞花着阴丹士林蓝的旗袍身影袅袅漆黑的额发掩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单看这些王琦瑶与经典恋爱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别忘了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她的心是上海弄堂的心。如果读者希望在王琦瑶身上或者在《长恨歌》里看到纯粹的美纯粹的爱那他免不了会失望的。《长恨歌》里的一切都是现实的而一切现实都是免不了要让人失望的。

    《长恨歌》里有的是似女人小性子的潮粘的梅雨季风有的是似肌肤之亲般的性感的挨挤的上海弄堂有的是带阴沉气息如云似雾的虚张声势的乱套流言。也有处于嘈杂混淆中如花蕾一样纯洁娇嫩的闺阁盛载的都是不可为人知的心事。还有把城市的真谛都透彻领悟的自由群鸽它们在密匝的屋顶盘旋带着劫后余生的目光哀怨地看这一片城市废墟。

    那是属于上海的废墟上海夜夜笙歌歌声是带着形式般迫不得以带欢庆的热闹却是没有高山流水纯粹清澈在这废墟里袅袅娜娜的浮出一个清新雅致的影子那是王琦瑶。

    她是就典型的上海女儿追逐潮流讲究小情小调平易近人心比天高。若是出生不好被虚荣牵着鼻子走都是要走上无奈的不归路的。

    小说分三条清晰的线索第一是王琦瑶的遭遇从片厂拍戏到登上摩登杂志到舞会流连再到选举上海小姐把她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众人羡慕吹捧的高度这不是幸事而是为她的悲剧奠下基础。到这里是小说的高峰月以满则要亏水到满则溢出。王琦瑶戏剧的荣耀开始走下波路在人们意味深长的眼里约定俗成的成了交际花勾三搭四堕了胎成了最卑微的女人。最后死于他杀。无人同情。

    第二条线索是从王琦瑶的友情出发。从吴佩珍到蒋文丽到严家师母再到张永红这些友情不过如水般淡薄各有各的利益计较讲不清道不明的各怀鬼胎但彼此做了个寂寞途里的聊友也未尝不可。

    第三条线索是王琦瑶的爱情。从程先生到李主任到阿二到康明逊到萨特再到老克腊王琦瑶并非多情也非滥情而是生活所逼。一开始王琦瑶的生存意识是在爱情前面的到有那么一刹那爱情的尾巴跳跃到她眼前也是转瞬即逝留也留不住。忧伤的缠绵总是带着无可奈何的悲情像随时都要消逝般。

    王琦瑶对程先生既是明白他的一颗心全在自己身上她高高在上带着些许的骄傲因为这垫底的骄傲。于是她不承诺。“不承诺是一根细钢丝她是走钢丝的人技巧是第一沉着镇静也是第一。”退到最后还有个程先生。 她心安理得的这样想。

    命运的齿轮启转慢慢为她踮起一层又一层的高度。她的心本是高的只是受了现实的限制这种矛盾终于在爱丽丝公寓里得到缓解——她当起了李主任的姨太太。名副其实的交际花却只能在暗无天日的等待中默默枯萎。她爱他却留不住他。这种爱是无端生出的被动的回应在寂寞的光影度过的。她说“我还不能走我要留在这里等他我要是走了他倒回来了那怎么办他要回来见我不在一定会怪我的。”终于小女人的任性还是抵不住命运的无情宣判——李主任飞机失事。

    到阿二他只是懵懂少年。见着她把她当成了童话和向往。她是他一个繁华的梦真是是不愿醒来。但王琦瑶也没放在心上只隔着一层暧昧。

    情缘再流转王琦瑶由邬桥重回到上海当了注射护士认识了康明逊和萨沙。康明逊和她是两情相悦却是不能在一起当有了孩子康明逊又无法承当。王琦瑶不怪他她想她是很爱这个男人的不愿他受委屈。她对他不仅是爱还是体恤。于是她独自承当。平安里的流言三传四传王琦瑶不得不找来萨沙当垫背的孩子的父亲。也是略施小技却也掩不过情场浪子萨沙的眼睛。最后他也离开。

    轮转了一圈还是又回到原点遇到程先生他无怨无悔地照顾她和她的孩子。王琦瑶心想若是他提出她也定是不会拒绝他但程先生是君子从不在她那里过夜。两人都明白王琦瑶此刻对他只有恩没有爱。他爱她却只能不告而别。到底是回不去了。

    当年的王琦瑶有如白绢似的后来渐渐写上字字成了句成了历史。历史沉淀得深不过是漫天扬起的灰尘。那华丽的旗袍抖落的不单是繁华似锦还有的是抑制不住的落寞和惆怅。时间是最具有腐蚀力的洗尽了铅华那夺目的荣耀不过过眼云烟留不住的风景竹蓝打水一场空到头来只剩空旷的虚无。人什么都没有。

    王琦瑶的人物形象王琦瑶内在和外在有两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坚强与美丽。

    王琦瑶的美“是有些家常的”她身上体现的是一种“过日子的情调”“不是戏剧化的而是生活化的”穿着家常碎花布旗袍的王琦瑶最贴心可人。王琦瑶的美是对上海城市性特征最贴切的阐释纵有万种风情、流光异彩但是却不是高不可攀的贵族式的相反完全是平民化的甚至有点俗却是可心的反而很真实。正是这种形象使得王琦瑶在上海小姐的选美比赛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符合民意”的“三小姐”给她的美丽带来了一次最辉煌的评价。然而美丽带给她的并不全是宠爱和眷顾同时还有残酷与悲哀。当时代风云变幻随着时代变迁的还有她失落的心境和老去的容颜王琦瑶温婉优雅、气质出众地生活在藏污纳垢的平安里平静地等待着心中所怀恋的昔日重来。然而当历史进入七八十年代那久违的熟悉生活似乎又回来了的时候虽说“美人迟暮”岁月的流逝还是在她美丽的脸庞刻上了时光的脚步在这场似曾相识的盛宴面前她成了旁观者。美丽变成了她永远的梦。

    读《长恨歌》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王琦瑶外表柔弱却内心坚强。在她的一生中经过几次没有结局的悲剧爱情但是她在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开大阖中依然顽强地走出一条生路好像再大的困难到她那里都挡不住她优雅地日复一日的生计即使时代更迭变迁的天摇地撼在她那里也只不过是在邬桥转了一个弯最终还是回归平静。时过境迁王琦瑶依然做着精细的家常菜过着用繁华旧梦的残片装点寂寞的优雅自足的生活。她的红尘琐事她的喜怒哀乐她的疲惫焦灼都在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大勇气下慢慢消散所以她能够在劫难临头的时候安之若素处之泰然。“在经历过历史的风横雨狂之后──她终于倒地死去了在旧上海的尸骸上又生长出一个崭新的上海”。王琦瑶又何尝不是这样所谓“百折不挠”

    语言感觉很优秀。

    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推荐访问:围炉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