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发言稿 > 正文

    习近平与梁家河精神——陕西学习考察体会优秀例文

    时间:2021-09-08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习近平与梁家河精神 —— 陕西学习考察体会- - 优秀范文

    7 月 15 日至 19 日,宏卓参加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等部门举办的 ldquo;2020 年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究班 rdquo;,赴西安、延安、梁家河学习考察。五天时间里,我们参观了西安事变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枣园、梁家河等 11 处旧址,形成了一条 ldquo;西安-延安-梁家河-上海 rdquo;的地理考察路线。在这条路线背后所呈现出一条 ldquo;延安精神-梁家河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rdquo;的思想发展道路。学习之后,宏卓深受震感。打算用几次公众号和大家分享我的所学、所思、所唔、所得。今天谈第一个话题:习近平与梁家河精神。

    ?一、梁家河,1969 ?

    ? 梁家河村,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位于文安驿镇东南方向 5 公里处。不要说是古代,即使是半个多世纪前,这里仍是一个籍籍无名的陕北小村落, ldquo;贫穷 rdquo;与 ldquo;落后 rdquo;是它的代名词。当年一不通公路,二不通电,人们过着 ldquo;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rdquo;的生活。1969 年 1 月13 日,北京 1300 多名知识青年来到延川县落户插队。今天,从北京到梁家河,可以做飞机到延安,再从延安驱车一个小时即可到达。但是当年,1300 多名知识青年搭乘知青专列,经过一天一夜后到达陕西铜川,然后下车换乘大卡车(据说当年延安地委安排了 50 多辆大卡车来接知青)穿越黄土高原上的千丘万壑,来到延安。一部分知青被分配到距离延安 80 公里左右的延川县,之后又有一部分知青被分配到了文安驿公社。当天知青们是中午到的文安驿公社,公社开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会,招待吃一段饭,吃的有洋芋、胡萝卜、粉条、猪肉、小米饭,这是当时公社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梁家河大队的村民们赶着驴车来接知青,来到了离开公社 15 公里的梁家河大队,到梁家河插队的知青一共 15 人,11 男 4 如,其中就一个叫做习近平,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当年 16 岁。从那一刻起,习近平开始了他的 7 年知青岁月,也是这 15 人中呆的时间最长的。

    ?二、习近平,人生的第一步 ?

    ? 习近平说:

    ldquo;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

    rdquo;与习近平一起劳动的村民都认为, ldquo;习近平的表现在 15 个知青里是最好的一个 rdquo;, ldquo;习近平是吃了苦的,跟我们一般苦。

    rdquo; 习近平在 2002年发表了一篇回忆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他讲到初到梁家河要过四关:跳蚤关、饮食观、劳动关、思想关。

    ? 在梁家河的生活,是条件艰苦的生活。首先折磨习近平的是跳蚤,这个东西城里人都没有见过,身上莫名其妙地起了又红又大的肿包,奇痒无比,再加上挠破的血和感染脓渗出,看起来很是吓人。后来大家猜指导这是跳蚤在作祟。于是尽量保持室内卫生。但效果不明显,因为大家住的是通铺,只要有一个人身上带着跳蚤就会影响所有人。再加上农田劳动和与村名们一起生活,很难完全与跳蚤隔绝。一直持续了一年多,知青们身上产生了免疫,情况才有好转。

    ? 在梁家河的生活,是物质匮乏的生活。习近平在北京时是高干子弟,保障条件较好。但到了梁家河,天天吃的是粗粮,不要说肉,就连蔬菜都很少,初到的时候自己也不会腌制蔬菜,大部分时间只能干吃粗粮,有时候关系好的老乡会送一点酸菜,那已经是极好的美味了。长期仅有主食使得肚子里没有油水,又一次过年买了一些肉,大家尽然等不得包饺子煮熟,一片片地吃生瘦肉,几个小伙子愣是把几斤生肉吃了下去。

    ? 在梁家河的生活,是辛勤劳动的生活。1074 年习近平在梁家河入党,同年赶上村领导班子换届,习近平担任了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在艰苦岁月里,习近平带领着乡亲们做了几件事情:第一件是他带头打淤地坝建田,多打粮食。习近平起早贪黑,一直在第一线指挥、劳动,村民们说 ldquo;这块地至今仍是村里面积最大、最好的一块地。

    rdquo;第二件事是打井,在陕北农村,人们通常在河

    边挖个渗水坑作为饮用水源,极不卫生。习近平跟村民商议,在村子中央一块较高的地方打一口水井,习近平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实在撑不住了再换人。现在梁家河家家户户使用的自来水,就来源于这口井。三是建沼气池,习近平去四川学习沼气技术,带来村民建设沼气池。1974 年 7 月中旬,沼气池顺利点火,梁家河亮起了陕北高原的第一盏沼气灯,一举打破了 ldquo;沼气不过秦岭 rdquo;的谬言。

    ? 在梁家河的生活,是意志坚定的生活。在梁家河的习近平,思想前后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表现在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党的事业的信心。习仲勋同志被错误地定性为 ldquo;反党集团 rdquo;,习近平也受到牵连。但是他始终没有丧失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连续十次提交入党报告,前九次都被拒绝,第十次才被批准入党。从那时起,习近平全身心地投入为群众奉献的工作中去。

    ? 在梁家河的生活,是刻苦学习的生活。知青的生活是艰苦的,但习近平却有另外一番追求。到梁家河时,他随身带的最重的行李是一箱书,以至于帮着拿箱子的村民误以为是金银财宝。晚上,别人都睡觉了,习近平凑着煤油灯读书。七年的知青岁月,他读了大量著作,《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资本论》、《中国通史简编》、《中世纪史》、《史记选》、《汉书选》、《后汉书选》、《中国古代思想史》《离骚》等等,都成为他研读的作品。很难说,这些作品对于他以后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梁家河,孕育梁家河精神 ?

    ? 回望梁家河,在那个激情昂扬的岁月,在艰苦的环境之下,当年习近平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摆脱贫困的实践生活让他完成了人生中的巨大历练,由一个懵懂少年走向思想成熟的青年,奠定了其坚毅的品格。身上闪耀的 ldquo;坚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 rdquo;的梁家河精神跨

    越时空。

    ? 梁家河精神,就是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生活期间所展现出的胸怀境界、抱负担当、意志品质,体现在他矢志不渝的信念、真挚为民的情怀、务实担当的品格、带头实干的作风。

    ? 什么是梁家河精神,宏卓在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后认为梁家河精神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坚定理想信仰,任何时候都不动摇;第二,刻苦钻研学习,任何时候都不放松;第三,坚持为民服务,任何时候都不懈怠;第四,敢于实干担当,任何时候都不畏缩。

    ?〈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可下载后编辑修改〉

    真是太好看了!

    学习习近平来陕考察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榆林市第十九小学 薛 建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2015年的春节对于西安人又有着特别的温暖和特殊的感动: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陕考察调研,慰问干部群众。短短几天时间,令人回味无穷,启迪良多。

    印象最深的,习总书记来陕完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领导视察调研,而是“黄土地的儿子”回乡探亲。总书记和老百姓亲如家人,陕西之行处处能够感受到总书记浓浓的乡情。“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13亿人口的大国领袖像一个普通人一样,轻车简从,带着媳妇“回家过年”。第一站回到当年插队的梁家河村,自掏腰包买过年节礼送给每户乡亲,一声“这是我婆姨”让人倍感亲切。我们看到,党的领袖也是普通人的一员,来自人民,心系父老乡亲。常人情怀中体现的是伟大的人民情怀。

    我们记得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的出访、会见中,多次向世界推介陕西、推介西安。“我的家乡陕西省,就位于丝绸之路的起点”;邀请外国元首“到西安去看看”。这次回陕,总书记不止一次地提到,“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和乡亲们一起拉家常,问寒问暖,忆苦思甜。总书记不忘家乡,不忘旧情,提示我们的是,做人不能忘本。共产党人更是必须时刻牢记宗旨,不忘根本。 延安是习总书记的第二故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的红色根据地,这里也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所在。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由弱到强成为执政党?根本就在于紧密依靠和不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建设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党内出现的腐败,源于宗旨问题未解决好。总书记“回家”“寻根”,是在呼唤党的宗旨的回归,为各级领导干部做出了表率。

    习近平还参观考察了铜川照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革命时期,红色根据地孕育了新中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忘根本,就是要继承前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解决改革开放中面临的新的困难和问题,一切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都是行不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践行“三严三实”,我们仍然要从延安精神汲取力量。

    不忘根本,意味着不忘历史。总书记在西安特别强调了历史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红色文化传承。三秦大地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这里也是中华民族之根,文化之根。“八水绕长安”流淌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血脉,周秦汉唐万千气象彰显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奋进的民族精神。陕西厚重的历史蕴含巨大宝贵的文化资源,总书记登城墙,看博物馆,启示我们不忘祖宗不忘历史,提示着陕西人在文物保护、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方面负有更多的责任。

    总书记在陕考察期间看了许多问了许多讲了许多,最关心的还是群众的生活,是不是过上了好日子。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一一过问,还亲自部署革命老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叮嘱社会保障要织牢网底,教育要注重立德树人。民生,民心,总书记对陕西的一切牵肠挂肚,故乡情浓,鱼水情深。

    总书记对陕西近年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殷切期望,谆谆嘱托: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五个扎实”为陕西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需要的是认真落实。

    总书记的故乡情怀,更是一种家国情怀。他把陕西的发展放在国家发展的大局中考虑,进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陕西的发展不仅关乎三秦大地,而是具有全国意义,进而影响到世界格局。可以看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战略,陕西西安一直在争当“排头兵”、努力建设“新起点”、“新高地”。

    总书记的故乡行,是巨大的关怀,是历史的重托,是不竭的动力。西安应当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建设好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要学习他不忘根本,不负重托,立足岗位实际,认真工作,为搞好一方教育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范文读起来自然可信

    推荐访问:例文 陕西 考察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