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发言稿 > 正文

    小学体育课题研究,,小学小班化体育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申报表

    时间:2021-09-20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X XX 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题类别 X XX 市立项课题

    学科分类小学体育

    课题名称 :

    小学小班化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负责人: : XX

    XXX X

    负责人所在单位 X XX 市 市 X XX 小学;X XX 市 市 X XX 实验学校

    填表日期 20**年 年 2 2 月

    拟结题时间 20** 年 2 12 月

    X XX 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年 年 1 1 月制

    填表说明

    1、申报人不需填写“编号”和“课题类别”。

    2、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一式

    四份。

    3、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和管理职责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4、XX 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网 址: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年月 1975 年 5 月 行政职务 教科室主任 专业技术职称 小学高 级教师 研究 专长 体育教学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工作单位 江苏省 XX 市 XX 小学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2

    电子信箱

    课题组 核心成员基本情况(限填 0 10 人,含主持人)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XX 小高 XX市学科带头人 XX 市 XX 小学 体育教学 主持课题全面工作 XX 中高 XX市学科带头人 XXXX 实验学校 教学方法 课题副组长 小学小班化教学方法研究 XX 高一、(研究生)

    XX 骨干教师 XX 市朱林中学 教学评价 小班化教学评价研究 XXX 小高、XX 市教坛新秀 XX 市尧塘小学 教学设计 小学小班化教学设计研究 XXX 小高、XX 市骨干教师 XX 市白塔小学 教学方式 小学小班化学习方式研究 XXX 小高、XX 市骨干教师 XX 市薛埠小学 教学资源 小学小班化场地设置研究 XXX 小高、XX 市骨干教师 XX 市城西小学 教学资源 小学小班化器材设置研究 XXX 小高、XX 市骨干教师 XX 市建昌小学 教学评价 小学小班化教学评价研究 XXX 小一、XX 市骨干教师 XX 市 XX 小学 教学设计 小学小班化情境设置研究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课题级别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课题中的分工 完成情况 省级 《模块教学视野中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2007.9 编号BPA050033-90 核心成员 已结题 获一等奖 省级 《小学体育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 2006.2 编号c-b/2006/02/006 副组长 已结题 市级 《小学排球校本课程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 2007.11 主持人 科研成果获省市一等奖 省级 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05.8 核心成员 已结题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论文或著作名称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日期 《“阳光体育”拒绝“行为艺术”》 《中国学校体育》刊首语 2007 年 7月 《体育课堂教学低效现象分析及纠正》 《体育师友》 2007 年 3月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常规的现状与对策》 《XX 教师教育》 2007 年 5月 《农村小学有效实施“体艺 2+1 项目” 《XX 教师教育》 2009 年 1

    的建议》 月 《以“研训一体”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教育》 2009 年第五期 《垫球启蒙——双手直臂接球教学片段设计》 《体育教学》 2009 年 6月 《体育学科教师集体备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体育教学》 2009 年 7月 《体育器材管理的小建议》 《中国学校体育》 2009 年 8月 《生命关怀视野下基层残疾运动员训练与管理策略研究》 XX 市中小学体育论文评比一等奖并集结发表 2010 年11 月

    二、课题设计论证 1 1 、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2 2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3 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4 4 、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5 5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6 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7 7 、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 0 10 项)。(请分 7 7 部分逐项填写,限 0 3000 字内,可附页)

    一..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 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1.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1999 年开始,美联邦政府正式启动庞大的“缩小班级规模计划”,其中以田纳西州的 STAR 计划和威斯康星州的 SAGE计划最为著名。在我国,1996 年上海率先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1997 年北京、成都、

    南昌等地相继展开。

    西方国家从教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视角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小班化教育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和小班化教育与学生情感态度的关系等方面。在班级规模与学生学业成绩关系方面,研究发现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学前班到小学三年级学生提高学业成绩。但关于改革的成本计算与政策的制定、改革导致教师质量下降与教师分配不均、小班教师低效的教学策略、教学质量与教育公平等问题还存在争论。

    我国 1997 年 9 月上海率先开始了小班化教育的首轮试点,总的发展趋势是要逐步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个别化,研究形成了《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指南》等教材。台湾小班教学改革的实验始于 1998 年,班额数控制在 35 人以下,并大力提倡适应化、多元化、个别化的“小班化精神”。

    南京小班化教育改革于 2001 年 5 月正式启动,14 所小学作为“小班化”教育的首批试点学校于当年秋季正式招生。2005 年又在 8 所初中学校正式启动。今年秋季又新增 30 所小班化学校(小学 20 所,初中 10 所),目前南京共有小班化小学 91 所,小班化初中 26 所,城区有四成小学改为小班化。

    大连市西港区 2008 年明确了以小班化教育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并总结出:“微笑每一个,健康每一个,智慧每一个,创新每一个,高尚每一个”及“关注每一个”的“5+1”小班化教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总之,国外教育更多的是对小班化教学的教学环境、教学策略、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国内的研究集中在“小班化教育”的师生关系、课堂组织形式、课堂教学评价、小班化的网络教育和资源配置、小班化教育与课程改革、小班化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研究我市的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的打造,探索小学小班化背景下体育课堂的的实践范式,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概念界定:

    ◆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教育(Class Size Reduction,简称 CSR),是指减少班级人数,缩小班级规模,降低师生比例,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源自美国在上世纪 80 年代的缩小班级规模实验。2001 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给“小班化教育”的定义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小班化体育教学:

    班级学生数在 30 人以下(包括 30 人),按一定计划和大纲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形式,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

    ◆高效课堂教学: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的教学,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有效策略:

    有效策略主要涉及下列二个词:

    ◆ “有效”是指受教育者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受教育者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育者有没有完成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受教育者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受教育者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育者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的教学活动。

    ◆ “策略”是指教育者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2.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近年来我市学生人数的锐减,教师数持续增长,少数学校班级学生数已经自然减员至 30人以下,小班化教学业已逼近我们的教育现实。20**年 1 月我市教育局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进小班化教学”的要求,决定在我市开展小班化教育的改革试点,我们通过网络检索和查阅相关资料,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关于小班化背景下体育课堂的研究目前还基本处于空白。课题《小学小班化体育教学实施策略研究》正是以此为契机,一群年轻的探索者准备以十分高昂的斗志积极加入到探索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的践行之路。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改变传统的大班条件下授课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不能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不便于因材施教等诸多不利。小班化体育课堂将更加突出师生、生生的互动交往,教学空间更加灵活多样,课堂场地和器材使用布置充满生机,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小班化教学较之以往,从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到教学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了综合性的变革,体现了“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

    ⑵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小班化教学模式在保留传统班级授课制的优势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差异,着重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由于小班化在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优越性,体育课堂教学变得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进行更贴切的设计,如同服装设计的度身定做。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个体受教育的机会更加充分,体现了教育上的人文关怀。因此,单纯学生人数的削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在于实现以人为本,这是与传统班级授课制相比较所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之一。

    ⑶极力打造小班化高 效体育课堂 课堂教学目前仍然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

    和成长,对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①理论价值:通过研究提炼出在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从而为提高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出一些理性的认识和思考; ②实践价值: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努力使我市的体育课堂教学进入一个高效、和谐、健康的运转模式,进一步彰显小班教育教学的优势。

    ⑷促进角色转变和研究成果共享 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使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情境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其次,教师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教师应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学生,服从学生的发展、需求,更新教学手段,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求知、求新、求真的探索精神。第四,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双方共同学习探索,发现规律,教学相长。通过研究,我们必将探索出一条适合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以一反三,推动学校其他课程的小班化研究进程和力度。我们的体育高效课堂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体育学科,要跳出体育看体育,冲破枷锁,为推动地区的教育事业健康高效发展作出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贡献。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小班化体育课堂研究的核心在于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关注每位学生,运用课堂教学拓宽的时空,提高个体受教育程度,让每一个学生收到高效、均衡、平等、充分的教育。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⑴通过实践探索出“小班化体育课堂”的课堂教学策略、及课堂教学评价的规律,形成我市“体育教学小班化教学”的特色。

    ⑵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中,享受高效的、优质的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最佳发展。

    ⑶在研究中进一步提高我市体育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提高各学校的教学质量,并

    培养出若干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体育骨干教师。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⑴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⑵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应具备的特征 ⑶小学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构建方法及途径 主要的子课题有:

    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

    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方式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

    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场地设置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

    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器材设置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

    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情景设置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

    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

    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师生交流互动策略的研究 ◆

    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策略的研究 ◆

    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情景和器材设置整合策略的研究 ◆

    小学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与学习方式整合策略的研究 四..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小班化高效体育课堂的打造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力求课堂教学有效性,它不仅是班级人数上的变化,更多的是教师思想上的改变,因此,课题《小班化体育课堂实施策略研究》的观点主要体现如下几点:

    观点之 1.面向全体学生:在小班化背景下,使教师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个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并享受教师的充分关爱;教学过程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师组织的教学环境要适应学生的发展,体现平等和谐的教学关系;切实提高教学活动的

    效率,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密度,让学生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个别教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培养创造精神。

    观点之 2.精致赏识教育:小班化教育是一种精致教育,一种赏识教育,教师发现并放大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关注并促成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师生的共同发展”就成为小班化教育的基本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小班化教育还渗透着机会均等、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学会赏识等理念。

    喜欢这篇范文。

    幸亏没宝啊!

    “自主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计划

    一、主要目标:

    对第一阶段研究成果进行评价,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 三亚 市 教育 局有关会议精神为指向,进一步探索自主教学的本质、内在机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锻炼的能力,以切实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为目标,使学生掌握多种练习方法和手段,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自我锻炼的习惯,为“健康教育”和“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自主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二、实施时间: 2011 年 9~2012.7

    三、实施目标:

    1、认真 借鉴兄弟学校 的研究成果,并适时在 我 校小推广。

    2、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既锻炼了身体,又掌握了体育的运动技术和技能以及基础知识。

    3、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自练方法的指导,形成以教师为龙头,以体育委员和体育骨干为帮手的传、帮、带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中获得成功感,在竞争的练习中获得优越感,从而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我会学”。

    4、充分发挥特长生的作用,认真抓好特长生的课余辅导和训练工作,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以提高来促进普及。

    5、认真抓好学生的体育达标工作,做好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评价和统计工作。

    6、改革体育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有效的完整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面向全体学生。

    四、采取措施:

    1、组织全校的体育教师学习,根据市局的会议精神和我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任务,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认真执行。

    2、明确研究内容,教师分工到位,认真学习和做到全体体育教师的研讨工作,并适时在全校举行研讨课、展示课以及成果汇报课。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一定质量的论文。

    3、适时组织全校体育教师学习和研讨,不断加强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对研究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共同进行探讨,找出解决的办法,作为改进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五、具体工作安排:

    二 0 一一年九月: 1、制定好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2、全校体育教师进行理论学习。 3、对特长生进行业余训练。 4、举行阶段体育研讨课。

    5、对学生进行个别练习方法的指导。 十月: 1、特长生进行业余训练。

    2、做好个别练习方法指导的普及工作。

    3、参加三亚市小学体育优质课教学评比 并总结。

    十一月: 1、参加 海南省第八届小学体育优质课调教评比 。

    2、观摩教研课并讨论总结。

    十二月: 1、搞好学期学生体质测试工作。

    2、举行冬季三项比赛。 3、举办全校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

    4、举行全校性学生田径运动会。

    二 0 一二年一月: 1、学生体育成绩评价工作。

    2、学期体育 教学 工作总结。

    二月: 1、制定好开学体育 教学 工作计划。

    2、组织全校体育教师理论学习。

    3、特长生培训。

    三月: 1、个别自练方法的指导。

    2、全校体育展示课。

    四月: 全校体育教师研讨工作

    五月: 1、学生达标测试工作。 2、阶段性展示课。

    六月: 1、全校学生体育达标测试验收评比。

    2、阶段性成果汇报课(市片级)。

    3、做好课题总结工作,撰写论文。

    4、结题,并及时推广。

    推荐访问:小学 体育 研究课题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