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教案反思 > 正文

    课文《草原》优秀教案

    时间:2021-10-05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课文《草原》优秀教案

    导语: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下面是豆花问答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欢迎阅读。

    《草原》优秀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学本课生字,会写这六个生字。

    2、抓重点词句,感受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有关草原的图片、资料;预习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重点词句,感受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过程:

    一、直观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你有什么感受?出示有关草原的图像,激发学生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笔下,感受草原的独特之美。请同学生们打开书,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画出来先自己想办法解决。

    2、指导学生学习重点生字词。

    3、通过刚才的读,草原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大意。

    三、品读课文,体会美景

    1、草原的景色到底美在哪里呢?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请自读画出有关句子,想想自己怎么从中具体感受到美的。

    2、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草原的美呢?怎么感受的?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若学生谈出从“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表示我的愉快”中感受到草原的美时,引导学生通过原句和“空气清鲜,天空明朗”对比,体会两个“那么”对草原空气和天气清鲜、明朗程度的描写,并指导读出这种开阔明丽的感觉。

    若学生谈“在天底下,一碧千里,并不茫茫……”一句时,可相机点拨“一碧千里、茫茫和并不茫茫”的意思,指导读出草原一片碧绿,广阔无垠的美。

    在老舍笔下草原无边无际,而作者为什么说它并不茫茫呢?引导学生在继续感受中体会。

    3、作者初见草原就一下子被草原的天和草原的天底下一碧千里,广阔无垠的美所吸引,让我们轻轻的读,感受草原的美。引导学生整体感受、朗读。

    4、想不想去草原看看,亲自领略一下草原独特的风光呢?播放有关草原的录像,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

    5、在这碧绿无垠的大草原上,作者产生了什么感受呢?引导学生读出作者的感受。

    6、如果此时你是作者,你想说什么?做什么呢?请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并交流。

    四、自主阅读,感受人美

    1、如果说草原的美已深深地留在作者的脑海,那么草原的人又是怎样的热情好客呢?请同学们自读下文,想下文中每个自然段各写什么内容?再用准确的词语概括。引导学生练习给每段加小标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草原人民热情好客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理出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的内容。

    3、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个方面?多读读,想想为什么自己感受深?

    当学生谈到欢迎远客时,可引导学生读初入草原时,“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望见河时的惊喜。

    通过重点语句“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等想象主人欢迎远客的情景,读出迎客的热闹场面,体会蒙古人的热情纯朴。

    当学生谈到亲切见面时,可引导学生拓展想象主客相互握手时,会说些什么?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当学生谈到热情款待时,可引导学生讲讲蒙古族人的风土人情,感受主人欢迎客人的隆重场面,并相机指名朗读。

    对于联欢话别一段的学习,可重点抓住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进一步感受美丽、宽广、充满生机的草原,养育了勤劳、纯朴、热情好客的人民,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友谊。并相机指导朗读。

    五、指导写字、积累词句

    1、仔细观察文中的生字,和同桌说说自己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在刚才的复习生字中,你觉得那些字比较难写呢?引导学生搞清难写字的书写要点,范字后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3、《草原》一文,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把你认为生动形象,印象深刻的词句找出来和同桌交流后,抄写在好词好句本上。

    《草原》优秀教案二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主要记述了作者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盛情款待来访各族同胞的动人情景,反映了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

    全文按照访问的顺序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作者初次见到草原的美丽景色和感受。这一部分是写景,作者用简练、生动的文笔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讲作者访问草原的经过。作者按照“远道迎客——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联欢话别”的顺序,描写了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款待远客的情景。这一部分是叙事,语言朴实、流畅,耐人寻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一类生字,积累词语,运用关联词语造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培养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用心感受和体会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2.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按照空间位置、事情发展、思想感情三条叙述的特点。

    课前准备

    1.布置同学搜集老舍先生的简历和他的作品。

    2.搜集有关草原的文字资料、图片、歌曲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草原吗?谁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自由谈自己心中的草原)

    2.草原辽阔无际、一碧千里、牛羊肥壮、野花遍地,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原吧。(出示草原美景图或放映草原的录像片)

    3.看到片中的景色,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4.是的,我国现代著名的大作家老舍先生正是带着这种感觉写下了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第十七课《草原》的。

    5.板书课题:17 草原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注意读书姿势要正确。

    3.指生读生字、生词,教师及时正音。(可采用指名读、轮读、齐读等方式)

    4.你觉得哪个生词的意思比较难理解,而你已经理解了,介绍给大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个别生词意思:一碧千里、墨线勾勒等。

    5.你觉得哪个生字容易写错,请提醒大家。

    6.指生逐段朗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字词。

    7.默读思考:课文的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一会儿把你读懂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8.学生读书思考后回答问题,教师及时板书:

    第1自然段:草原美景和作者的感受(写景)。

    第2—5自然段分别写:远道迎客、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联欢话别(这部分叙事)。

    三、精读课文,理解和体会草原美景。

    1.初读课文后,草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围绕草原“景色美”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你从哪些字词、句子和段落感受到草原的美丽景色。

    3.引导学生从作者对草原景色的描写和自己的感受两个方面,品味草原美景。描写:天空、空气、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小丘线条柔美,羊群,等;感受: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骏马和大牛静立不动,好像……,等。

    4,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同时,进行朗读和背诵指导。

    5.指导学生课上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师生回忆:课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指一生背诵课文,全班背诵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体会和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1.指生朗读课文。

    2.默读思考、标划:你从哪里体会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3.学生汇报,教师及时引导、归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会:

    (1)远道迎客——一群马,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等。

    (2)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也不知道谁的手,总是热乎乎的,握住不放,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等。

    (3)蒙古包内——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干部、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再举杯,再回敬,鄂温克姑娘既大方,又有点羞涩,等。

    (4)联欢话别——饭后,小伙子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民族舞蹈,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等。

    4.面对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我们”有哪些表现呢?(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描写中,体会客人们的表现——有礼貌,亲热,一点儿也不拘束,依依惜别)。

    5.指导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延伸拓展。

    1.引导学生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2.在话别的时候,主人会对客人说些什么?客人又会对主人说些什么?如果客人中有北京人,有新疆人,等等,他们会对主人说些什么呢?

    3.本文只是表达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团结互助吗?如果不完全是,那么,老舍先生还想表达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要表达的各民族团结互助,情谊深厚的主题)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

    1.书写字词。

    2.背诵第一自然段。

    3.搜集表现各民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故事。

    这简直就是最强范文!,内容很新颖。

    篇1:草原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 草原》第一课时

    金家河镇中心小学庞红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背诵课文一自然段

    3、在草原自然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草原美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利用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草原的自然美,提高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认识草原特点,学习写作方法。

    难点:体会第一段草原景色文字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1、激情导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同学们,这种情景会在哪里见到?(草原),那辽阔的草原是个景色迷人,令人神往的

    地方,想去欣赏吗?(想)请让我带大家去领略草原那美丽的风光。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曲,让学生欣赏。

    2、欣赏完了,草原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说说自己的感受,(景色美丽,草原辽阔)作家老舍先生笔下所描绘的内蒙古草原又是怎样的呢?带着疑问,这节,我们一起来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草原

    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找出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结成旅行伙伴,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

    (1) 指名汇报生字,开火车轮读词语。

    (2)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勾画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老舍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分别根据学生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得出介绍了草原的景色美丽和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及民族间的团结友爱。(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内容。)

    4、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

    在“景色美丽”和“热情好客”两部分内容中,喜欢“景色美丽”这部分内容的同学请举右手,喜欢“热情好客”这部分内容的同

    学请举左手。(看来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现在,大家最想去感受哪部分内容呢?(景色美丽)为什么呢?我尊重大家的意愿,带大家去感受这部分内容。

    三、学习第一段,引导学生感悟草原的美丽景色。

    1、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草原的美,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指名读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课件出示天空,羊群图片)

    (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3、细读、思考:

    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②、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③、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1段第1层,图文对照,细心体会,认真想象。重点说说下面三个句子:(课件出示天空,羊群图片) a、“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b、“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c、“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读时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并用此关联词合作练习说话,可以用你知道的名胜来写;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

    5、课件出示习题,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6、小组扮演导游介绍草原美景,派代表展示。

    过渡:作者面对此景想高歌一曲,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此时的感受呢?

    7、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曲,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感受。(可以是唱歌,跳舞,作诗,绘画„„.)

    8、齐背第一自然段。

    四、总结,再现草原美景

    同学们,虽然很多同学都没有真正到内蒙古美丽的草原,但今天我们的心已经到过了,感受到了,那里不仅景美,人也很热情,下节课再让我们去感受,好吗?

    五、品味练笔

    通过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描写,让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画出草原的美景。交流展示。

    板书: 16草 原

    景 美

    天空(明朗) 空气(清新) 小丘(柔美) 平地(一碧千里) 羊群(棉花)

    篇2: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

    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天涯、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

    欲流、襟飘带舞。

    2、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草原美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 汉人们的深情厚谊。

    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句子含义和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背诵

    一、二段)。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草原美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句子含义和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背诵

    一、二段)。

    教学准备:

    (1)回顾并能复述有关草原的记忆和阅读记忆。

    (2)预习。

    (3)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

    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天涯、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

    欲流、襟飘带舞。

    2、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草原美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背诵

    一、二段。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草原美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教学准备:

    1、学案、指导学生熟读

    一、二段。

    2、制作课件。

    3、印好自主学习评议表,组织学生学习,组织组长评议本节课自主学习出色的同学以及小

    组。

    课前三分钟

    1、看拼音写词语

    dǐ tán xuàn rǎngōu lâ dī yín yū huí

    ( ) ( ) () ( ) ( )

    () ( ) () ( )

    xiū sâ shuāi jiāo piān xītiān yá

    () ( ) () (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

    国画的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

    用线条画出轮廓。( )

    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

    一、谈话导入

    你到过草原吗?在电影、电视中见过草原吗?作者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

    草原的天,草原的地,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让学生初步感知)

    二、讲授新课 1.整体感知

    (1)快速读文思考:作者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况?

    草原风光 喜迎远客主客联欢

    (2)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

    (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

    里→告别草原。)

    2、精读段落(1-2)

    (1)第一段话描写了草原上的哪些景物?用“△△”把景物的词划出来,展开想象。

    (2)自由地、放声地朗读几遍,读出自己对草原的感受,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3)朗读展示。(4)填写课文:见学案

    3、背诵积累1-2段

    三、总结课文

    这节课我们感受了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这样的水土会养育怎样的儿女呢?作者仅仅只是和

    我们分享他见到的美景吗?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四、课后练习

    小练笔:(10分钟):

    课文在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方面非常好,我们也曾享受过美景,你也来学一学。仿写:这次,

    我看到了„„(大海、西樵山)学习课文“由上到下”或“由远到近”的顺序写一段话。a组:(能写通顺就可以了) b、c组:(能用上好词好句写具体、写生动.)

    五、作业

    1、继续完成小练笔

    2、抄写课文

    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巩固课文背诵。

    2、体会句子含义和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体会句子含义和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句子含义和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1、学案。

    2、制作课件。

    3、印好自主学习评议表,组织学生学习,组织组长评议本节课自

    主学习出色的同学以及小组。

    课前三分钟:基础知识滚动

    一、复习导入

    1、基础知识滚动练习

    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理解课文,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二、讲授新课

    1、回顾课文,读句子想一想,草原有什么特点?辽阔、碧绿(又大又美)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是真

    的吗?运用拟人的手法,也突出了草原的美。

    2、交流点拔(学习2-5段):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人民又给你留下了什么

    印象?“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该怎样理解?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拿出笔把每小节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划出来展示。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把“飞”改成“跑”行吗?他们为什么要跑得那么快?

    (2)也不知是谁的手„„民族团结互助。说着你想说的话,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握握手,体

    会一下当时主客相见热闹的场面。

    (3)干部向我们„„我们再回敬。他们盛情地招待我们,访问团的每一个成员对他们都充

    满了感激之情。④指名读

    (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这句话怎样理解?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赠汪伦》这首诗互相讨论。)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

    的草原,在夕阳下,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②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与民族风情的生动描写,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颂扬之情。

    四、课后练习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草原的特点是更美。

    2、体会句子表达特点。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个句子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 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 比作大花。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里的“渲染”是指 ,勾勒的意思是

    这句话说明了 。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五、作业

    小状元配套练习

    《草原》学案

    预习步骤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课文中的注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

    书理解“一碧千里”“勾勒”“渲染”“翠色欲流”“境界”等词语。

    3、朗读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注意读好长句。

    4、梳理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草原”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按什么顺序写的?

    作者要表达什么情感?

    5、欣赏美读画一画:一边读一边勾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在旁边做出简

    单的批注(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还可以是一个疑问),把你划住的

    句子美美得读一读,背一背。

    课前三分钟

    1、看拼音写词语

    dǐ tán xuàn rǎngōu lâ dī yín yū huí

    ( ) ( ) () ( ) ( )

    () ( ) () ( )

    xiū sâ shuāi jiāo piān xītiān yá

    () ( ) () (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

    国画的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

    用线条画出轮廓。( )

    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

    课中练习: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次,我看到了( )。那里的天( )更( ),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

    么( ),使我总想( ),表示我( )。

    2、在天底下,( ),( )。四面都有小丘,( ),( )。羊群一会儿上了

    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

    ( ),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 )。

    3、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 )。在

    这境界里,连( )和( )都有时候( ),好像回味着( )。

    4、初入草原,听不见( ),也看不见( ),除了一些( )。走了许久,远远

    地望见了一条( )——( )!

    5、忽然,像( ),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 ),

    ( ),( ),像一条( )。

    6、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 ),( ),( ),响成一片。

    7、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

    着各色的衣裳,( ),( ),像( )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

    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 ),( )着,( )着,在汽车左右与前

    面引路。( )的草原( )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 )。车跟着马飞

    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小练笔 课文在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方面非常好,我们也曾享受过美景,你也来学一学。仿写:这次,

    我看到了„„(大海、西樵山)学习课文“由上到下”或“由远到近”的顺序写一段话。a组:(能写通顺就可以了) b、c组:(能用上好词好句写具体、写生动.)

    课后练习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草原的特点是更美。

    2、体会句子表达特点。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个句子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 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 比作大花。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里的“渲染”是指 ,勾勒的意思是

    这句话说明了 。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篇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案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 16草原

    一、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9个生字,会认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

    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几个词语,能读写并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三个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本文选词用语的准确性。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体会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风光。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4.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引发学生了解祖国西部的兴趣。 5.理清文章结构,引导学生揣摩优美语句,积累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初步学习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育学生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2.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难点:

    体会第一自然段中的文字所表达的草原的意境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读一读,写一写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感情朗读等方式引领学生带着想象走进文本,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3.运用音乐的情感引导作用体会文中美景及表达的情感。 4.借助小练笔,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后面预习单。

    教师: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

    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将学生引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课文,一块儿登上安徽黄山,欣赏黄山奇石;走进北国,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来到四川松潘,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飞向宝岛台湾,见到了阿里山和日月潭??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先生去领略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齐读课题:草原

    2.过渡: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现在就去欣赏内蒙古大草原的绮丽风光。(想)那么就请你们闭上双眼,我们已经坐上了通向内蒙古大草原的高铁。火车在飞驰,很快我们就到达了这个让我们神往的地方。请你们睁开双眼慢慢欣赏,细细体味。出示大屏幕:播放草原风光录像。

    师:谁来给大家描述一下草原美丽的风景?

    生:那里天是那么蓝,飘着几朵白云,那一望无际的天底下是成群的牛羊。放羊的姑娘手里拿着鞭子,正在高歌一曲。

    生:蔚蓝的天空中飘着白云,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上,牛羊在悠闲地吃着草,清清的湖水泛着微波,此情此景真使人难忘。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过渡:草原风景如诗如画,老舍先生描绘草原美景的语言文字更是优美。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共同来感受大作家遣词造句的魅力吧。首先检查一下对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 3.检查生字识、写。

    出示学生预习单,首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涩”是平舌音;“迂”是整体认读音节。本课生字9个生字中除“迂”外,全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指导学生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其中“璃”和“襟”的右边部分笔画都比较多,要注意笔顺和部件结构,要写的正确匀称。“涩”是左右结构,右边部分上下要等宽,下面的“止”不要写的太宽或太窄。检查生字读音时采用“生自由读----指名读-----师范读--齐读”的形式。指导书写时采用“观看生字书写的课件----生练写---互相提示易写错的字----展示学生书写作品”的形式进行。 4.检查对词语的理解与积累。

    (1)正确读词(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 (2)结合预习单理解,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涂抹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 拘束:过分拘束自己,显得不自然。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是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5.检查学生朗读课文。

    (1)指名接读课文,要求读书的同学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其他同学要注意去听,学习别人读书的优点,对读错的字词帮助纠正。

    (2)重点检查指导课文第1段。 6.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全文,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2)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生:风光美、人情美)

    (3)想一想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桌交流

    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热情好客的蒙族人民。

    (4)理清文章脉络,找出作者写作顺序

    .?默读课文,找一找作者都去了哪些地方,画出有关语句。

    (初见草原――接近陈巴尔虎旗――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蒙古包外) ?同桌或小组交流。

    ?反馈层次划分的情况。

    ④自由读课文,想想,在这五个地方,作者各写了什么呢?给每段加个小标题。 (草原美景、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出示思考题:

    7.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的美?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有感情地朗读。 8.你喜欢草原的哪些景物呢?为什么?谁来读一读、说一说?

    (天空、空气、天底下、小丘、羊群??)学生自由练读, 汇报学习。 9.多媒体出示句子: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①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

    ②有感情朗读,读出“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③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

    ④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谁愿意高歌一曲?

    这是一个()的草原。

    (2)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①出示图片: 理解“一碧千里”。(一片碧绿,十分广阔。)

    ②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郁郁葱葱、翠色欲流、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③读出草原的绿。

    这是一个( )的草原。

    (3)“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

    色的大花。”

    这句话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草原的美丽景色? (比喻: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多媒体展示图片 “绿色渲染”“墨线勾勒”。 勾勒:用线条勾边儿。

    ②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过渡:面对这样如诗如画的美景,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 10.出示句子: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①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

    ②“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师补充描写草原美景的小诗:《敕勒歌》齐声朗读。(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1.出示句子:在这样的境界里,连我们的骏马和大牛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师:难道骏马和大牛也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吗? 师:这句话看似写骏马和大牛,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 12.有感情朗读

    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配乐《致爱丽丝》 13.熟读成诵:

    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播放课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4.品味练笔

    篇4:第一课《草原》教案

    《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高歌、绿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

    1、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

    2、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重难点突破: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情景交融的优美语句,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画面、课件演示、角色扮演、抄写等方法,来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课时设计: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目标,自学初读(8分钟左右)

    1、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读课文,按照作者 进入草原的顺序,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用“||”把课文分成3个部分。

    2、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给课后生字注音;

    (2)画出课文中的生词,借助字典、工具书解释难懂的词语;

    (3)再读课文,按照给出的3个标题把课文分为3个部分。

    二、合作探究,归纳导读(12分钟左右)

    (1)指名读生字词:绿毯、渲染、勾勒、低吟、奇丽、洒脱、迂回、疾驰、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举杯、羞涩、摔跤、一碧千里、翠色欲滴、襟飘带舞。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3)学生互相解词: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涂抹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

    拘束:过分拘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4)指名学生划分课文并说明根据,教师进一步明确根据,并

    相机板书:

    1、草原

    草原风光图(第一自然段)

    喜迎远客图(第二——四自然段)

    主客联欢图(第五自然段)

    三、积累内化,巩固写读(10分钟左右)

    熟读并尝试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当堂练习,发展扩读(10分钟)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在相应的扩号里。

    疾 (1)疾病 (2)痛苦 (3)痛恨 (4)急速猛烈

    群马疾驰 ()疾恶如愁 ( ) 疾风知劲草 ()疾苦 ( )

    2、指名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揭示目标,自学初读(10分钟左右)

    1、自读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草原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怎么样? 画出相关句子。

    2、自课文第二部分,蒙古族同胞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画出相关句子。

    3、自课文第三部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该怎样理解?表达了何种感情?

    4、画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做批注说说理由。

    二、合作探究,归纳导读 (12分钟)

    1、指名回答问题一(草原特点:空气清鲜、草地一碧千里、作者为之惊叹、感觉舒服);指名读相关句子:(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回答问题二:蒙古族同胞十分热情。指名朗读相关的句子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①把“飞”改成“跑”行吗?他们为什么要跑得那么快? ②表达迎接客人急切的心情。 (2)也不知是谁的手??民族团结互助。(3)干部向我们??我们再回敬。

    3、(1)回答问题三: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下,相互倾诉惜别之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2)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这句话。

    4、指名朗读优美句子,交流感受。

    5、教师总结 :

    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古族人民欢迎客人时,热情欢腾的动态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可谓情景交融。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

    动。民族团结互助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三、积累内化,巩固写读(10分钟左右)

    1、熟读背诵第二自然段

    2、摘录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如:“??像一条彩虹像我们飞过来。”,并进行练习。

    四、当堂联系,发展扩读。(10分钟)

    完成配套练习册课内阅读理解

    五、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册

    教后反思

    篇5:1草原教案 1《草原》教案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五年级下册的第一组《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草原》。 教学主题:《草原》 课时:2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五年级老师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3)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2.教材分析

    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3.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了解了草原的风光,能够抓住文章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关于民族风俗学生也没有切身的经历,因此课文中对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远客,应该在不断的读中引导学生去体会“民族间的团结互助”。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结合搜集的资料或生活体验,抓住文中优美的语句,通过品读、课件展示、角色扮演、想象画面,感受草原的民族风情以及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2)联系上下文,通过揣摩优美的语句,讨论交流,体会作者把具体的景、人、物与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的写作特点。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画出文中感受深刻的语句,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评价任务二:从整体上把握课文,通过品读文中情感与描绘的景物紧密交融的语句,了解并学习课文情景交融的写法。

    活动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草原吗?在影视中见过吗? 环节

    一、激1、

    趣导入新课

    2、谁家介绍你所了解的草原?看来大家对对草原的了解生谈感受

    还真不少。下面,让我们随着著名作家老舍走进草原,去

    浏览一番,领略那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活动一:1、谈话引入:请同学们和邻近的小伙伴组成

    一个小旅游团,去草原浏览,切记不要走马观花,因为你们还有浏览任务呢。

    小组合作交流,

    2、出示自学要求:

    找出描写草原

    环节

    二、⑴ 草原上的什么最使你留恋?为什么?

    人民热情的词初读感受美 ⑵ 设计一种能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汇报方式,如:画画、

    语或句子,仿写唱歌、朗读、从课外积累的知识等。

    句子加深体会。

    活动三

    活动二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活动一

    1、草原的美景: (1)美在哪里呢?

    (2)想唱什么歌呢?《天堂》、《我爱草原》、《我的草原》、《草原之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有谁能唱几句吗?一句、两句都可以。

    (3)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观赏,要求学生用手打节拍,会唱的可以跟着唱。 活动二

    2、牛羊壮:

    教师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

    自由读课文。 多种方式汇报 学生自由读后,教师指名几个同学读一读,然后全班齐读。

    环节三

    (1)草原的美景让我们看也看不够。如果说要低吟一首

    汇报交流美 奇丽的小诗,我们觉得《敕勒歌》最恰当了。你们能背给

    大家听吗?

    活动三

    3、读第一自然段

    请大家选择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吧!

    4、除了爱草原的美景,还爱什么? 活动四

    从哪里看出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

    (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 活动五

    5、指导朗读: (1)读课文的有关段落,选择一个场景自由练习读,再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活动一:复习导入:

    1、初入草原,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受,那就

    环节

    一、是草原的风景之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是从

    (风光美、人情美) 回忆旧哪些方面来写草原。

    知,学习 活动二: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热新课。

    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

    话别)

    活动三:

    引入:草原风光旖旎,令人陶醉,而草原的民族

    风情,更让人难忘,车在辽阔的草原走了一百五十

    华里了,此时此刻,就要和蒙古同胞见面了,作者

    的的心情会是怎样呢?(为即将到来的见面而感到

    激动。)

    体会“激动”。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作者的激动

    之情?

    结合学生汇报指导学生重点体会。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

    的带子--河!(感悟作者的兴奋与惊喜)

    (完成目标一)

    检查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为下一环的教学做铺垫。

    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节,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并通过感情朗读来升华对句意的体会。(评价目标一)

    环节

    二、品读悟情,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

    活动一:品读“热情迎接”,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 *你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感受到草原人们迎接客人的热情? *根据学生汇报,重点指导学生体会以下句子。 ①ppt出示:“忽然,像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骏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从什么地方看出草原人们的热情?(男女老少都来迎接客人,而且人数众多,可见主人的热情。) *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比喻合适吗? ②“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③“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你从这句子感受到什么?(感受到了迎接客人时激动场面。) *你能仿照这个句子来写一个场面描写的句子吗?(指导学生仿写句子) (完成目标一)

    活动二:品读“激情相见”,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

    ①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同学们能想像一下,他们相见又是怎样的情景吗?(引导学生大胆地对当时的情景展开想象)

    小组合作交流,找出描写草原人民热情的词语或句子,仿写句子加深体会。 (评价目标一) 引导学生想象情景,然后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语句进行

    ②读课文第三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主客见面品读,感受草原时真挚的感情?(完成目标一)

    ③感情朗读,读出相见时的激动、兴奋之情。

    活动三:品读“盛情款待”,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

    ①热情的草原人民怎样款待我们远道而来的客人?(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唱歌,以歌助兴)

    ②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完成目标一) 活动四:走进“尽情联欢”,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

    ①草原人民既热情好客,又能歌善舞,联欢节目当然也是丰富多彩的。你知道他们有哪些联欢项目吗?(民族舞蹈、套马、摔跤等)

    ②ppt展示民族舞蹈、套马、摔跤等相关图片。 ③并随机指导学生理解:套马、摔跤是蒙古同胞最喜爱的民族传统节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同胞力与美的展示。

    人们的热情好客。(评价目标一)

    引导学生借助课外搜集的资料或已有的知识及生活体验交流草原人民的民风民俗,体

    会草原人民的民俗美。(评价目标一) 创设情境,练习说话,感受蒙汉情深。 (完成目标一)

    (评价任务一) 活动一:作者从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板书,进行整体环节三

    关注文章风情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你认为贯穿全文始终的回顾,

    总结拓表达方法,体会展,领悟是一种什么情感?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作者情景交融

    的写作方法。品写法,升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读、抄写文中优

    华感悟。 活动二:读一读优美的语句并抄写下来。 美的语句(评价

    任务二)

    附:板书设计

    天(空气清鲜,天空明朗)

    羊(大白花)蒙汉情深 热情迎接激情相见人情美尽情联欢深情话别

    活动五“深情话别”,感悟蒙汉情深。

    ①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②此时的人民的心情正如这句诗所表达一样,(ppt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3)学生朗诵这句诗句。

    很大气的文章。

    推荐访问:课文 教案 草原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