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实习报告 > 正文

    【咏华山课堂实录】咏华山

    时间:2019-01-26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设计理念】:感悟文包诗,不仅在于诗句的字面意思,更在于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意蕴,应该紧紧抓住“诗象”这一中介,而在这课文包诗的教学中,“诗像”即“啊!华山真高哇!”我通过贯彻“以读导学”的主张,加强课堂内读的训练,以词句为核心让孩子有表情的、抑扬顿挫的朗读;确立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巧妙的“扶”、大胆的“放”,着重培养孩子的想象与情感能力,让孩子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我紧扣“以读导学” 的课堂教学模式,本着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获得领悟、体验成功”的教学思想,我对本课的第二课时教学作了以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与、齐”,并能准确、规范地按笔顺书写。

    2、采用结合上下文和在语境中理解“艰难”、“情不自禁”、“山与齐”、“举头”、“回首”等词的意思。

    3、通过贴画、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背诵课文第二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贴图、词卡。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走进华山

    1、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诗,谁会读?(出示古诗)指读并相机评价:读的正确读的很有节奏。

    2、这首诗是宋代——写的,那年他才——(引读)

    3、今天我们就和小寇准一起跟着先生去登华山吧!(板书:华山)

    在范写华山这个词语时,我让学生跟着我一起写。

    【设计意图】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开课我用古诗来导入,并用多媒体出示古诗,并适当设置悬念,告诉学生这首古诗是由一位7岁的孩子写的,既起到了复习的作用,又把学生的兴趣集中到课文上来。

    二、品词析句,感受山高

    1、华山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山?请小朋友仔细地读一读第二小节。

    师:你觉得华山怎么样? 生:很高很高 (板书:高)

    书上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读这一句,描写华山高的句子。

    2、课件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1)华山真高哇,知道有多高吗?它足足有2200多米,高不高?(读)

    (2)我们的教学楼高吗?(高)它只有5层楼,而华山有700多层楼那么高呢。(读)(师评价:从你的朗读中听出来你一定好像看到了这么高的华山)(一边读一边想像画面,这是非常好的读书习惯。)(你让我看到了华山的高。好像我伸手就能摸到蓝天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华山的高,读。听出来了,你们比刚才更激动了。再来读。了不起,你把两个感叹号表达的感情也读出来了。再读。这就是发自心底的赞叹,我们一起读。)

    【设计意图】为了让孩子从句子里自己发现华山高,我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同时通过评价语的使用,从语气词、标点符号这些小的地方引导孩子注意读书的细节,对孩子以后阅读、朗诵有比较积极的影响。因为体会感叹号所表达不同语气,这是低年级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的要求,特别是对具体的数字、形象的感知对一年级孩子特别的重要,特别是在感知前后的读,让孩子之间相互影响,更能提高孩子对华山高大的认识。

    3、华山这么高,小寇准和先生要爬上去容易吗?

    (1)(出示图片)看,那悬崖峭壁上的路像飘带一样,要爬上去是多么的——艰难 评:(略)读得不好,适当进行范读

    (2)从古代到现在爬上华山只有这一条路,路非常难走,爬起来可真是太——艰难

    (3)看,山是那样高,那样险,山路是那么窄,那么陡,要登上山顶,可真——艰难(指读)

    4、带着你们现在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好。

    出示: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了山顶。

    (1)艰难地爬上山顶,这多不容易呀!爬得多艰难呀!

    (2)老师已经看到了你满头大汗的样子。多费劲呀!

    (3)那么高的华山我们一起来爬吧!(齐读)

    5、爬华山真累呀!现在我们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我们忍不住要

    说——(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爬华山真累呀,现在我们终于爬上了山顶,可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我还是忍不住想说:(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设计意图】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读出了华山的高,读出了寇准的惊讶。在这一自然段中,写爬山,紧扣一个“高”字。所以在品读课文时,结合插图,抓住“啊!华山真高哇!”这句话,通过个性化的朗读,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

    6、站在高高的山顶,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

    请你们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出示: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A远远近近的山(板画)

    (1) 你们看,这山有远也有近,有高也有低,这就叫 (远远近近) 读词

    (2) 这些远远近近的山,怎么现在都在寇准的脚下了呢?

    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原来华山这么高呀!谁来把这句话读好?出示: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指读)评:你站得这么高,好神气呀!

    听了你的朗读,我感觉自己好像站在了高高的华山顶上

    老师看出来了,你已经站在高高的山顶了。

    这么多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可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读!

    B太阳

    出示: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除了看到了远远近近的山,我还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这景色太美了,我也想来画一画,太阳画在哪?(师贴)

    太阳应该要离得近一点,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把它抓住。

    太阳平时离我们很远,为什么现在会离我们这么近?(生读)

    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C白云

    再低头看看,你又看到了什么?(白云)

    (1) 白云应该贴在哪呢?(生上台贴)

    师:你的腰在哪呢?(生指)

    师:白云在华山的腰间,所以白云应该帖在华山的中间。

    瞧!华山已经在白云的上面了,华山可真高。啊!华山真高哇!(生读)

    (2) 山腰间的白云是一朵两朵吗?(不是)而是——朵朵白云。

    对呀,这里一朵,那里一朵(师帖),朵朵白云缠绕在山腰间,就好像给华山缠上了一条雪白雪白的腰带,一阵风吹过,还随着风轻轻地摆动呢!这时的华山可真——美。(生读)看谁能把高高的华山读美,谁来读。

    【设计意图】本文的重难点是让孩子感悟华山的高,在山顶观景只字没有提华山的“高”,我让学生从“远远近近的山”、 “太阳”、“白云”的位置变化,通过由“扶”到“放”画“远远近近的山”、“太阳”、“白云”,借助学生的体验,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理解华山的高。借助文中优美的文字来体会诗的意境,感受古诗句结构的奇妙和汉语言表达方式的丰富多彩。这里放手让孩子去找句子,然后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认识。充分发挥了孩子的自主能力、自学能力,老师只是简单的引导、解说。主要的学习在于孩子自己。当孩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让孩子反复的读,重点词语的把握是孩子在自己理解基础上掌握的。

    D 如果能把又高又美的华山牢牢地记在心里吧!就更了不起了,谁愿意来美美地背给大家听,好吗?(去掉文字,看着贴图背诵)

    【设计意图】让孩子把美的句子记在脑子里,让孩子在好的前提引导下主动背诵,变被动为主动,而且随即指导孩子在学习中记住一些好词好句,有利于孩子语文素养的发展。

    7、多高的华山啊,难怪小寇准要激动地赞叹——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多美的华山啊,难怪小寇准要深情地赞叹——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三、诗文对读,加深体验

    1、站在高高的华山顶,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想做些什么呢?

    推荐访问:华山 课堂实录 咏华山课堂实录 咏华山公开课课堂实录 咏华山教学实录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