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实习报告 > 正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紧扣题眼,辐射全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时间:2019-03-11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教学设想】

    文章的题目,犹如人的眼睛,是文章灵魂的体现,文章的主旨往往包孕其中。抓住“题眼”研读课文,可以起到举纲目张、辐射全篇的效果,也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黄山奇石》是人教版第三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秀丽神奇的黄山风景画,“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留给了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尝试从课题中的“奇”字切入,在解题中知“奇”,在初读中找“奇”,在品读中悟“奇”,在想象中赞“奇”,紧扣“奇”字,辐射全篇。

    【教学过程】

    一、在解题中知“奇”

    1、板书“黄山”,问:“你知道黄山吗?”

    (师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黄山资料)

    2、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老师范读,听后说说知道了什么?

    知道黄山的地理位置,理解“闻名中外、尤其、秀丽神奇”等词语的意思。

    3、听了这么多介绍,你觉得黄山怎么样?(神奇,美丽,了不起,为它自豪。)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第1自然段。

    4、补课题“奇石”,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奇石是怎么样的石头?

    (奇形怪状的,少有的石头。)

    5、指名读题,读出“奇”:

    (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欣赏课前收集到的黄山资料,同时,教师又巧妙地穿插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慢慢地走近了黄山,特别是感受到了黄山四绝之一“怪石”的奇特,激发起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二、在初读中找“奇”

    1、黄山的石头到底奇在哪?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块奇石呢?请你开打课本自由读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线划出奇石的名字,在重点描写的奇石旁打上“★”。

    2、学生自由读书,并动笔圈圈画画。

    (从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交流:

    ⑴ 认读生字词。

    ⑵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奇石?指名说: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⑶ 就这些奇石吗?那怎么表示?读读这些奇石的名字,你觉得它们的名字取得怎么样?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找出了奇石,并在朗读中感受到了黄山奇石名字的有趣,奇石数量之多,由此对黄山奇石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三、在品读中悟“奇”

    学生认为哪块石头最奇特,就先欣赏哪块石头,依据学生的兴趣点确定教学的先后顺序。

    此处以“猴子观海”为例:

    1、出示:

    ⑴ 猴子观海图片:

    请学生上台指出哪块石头是“猴子观海”。

    ⑵ 想象:

    你觉得猴子在干什么?(看)

    2、书上是怎么写这块石头的?请你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这块石头奇在哪?(找)

    3、交流:

    说说你从哪些词句里体会到“猴子观海”的奇特了?(说)

    ⑴ 从动词“抱、蹲、望”体会到猴子形态的奇特。

    ⑵ 从“一动不动”体会到猴子专注的神情。谁来演一演“猴子观海”?(演)

    ⑶ 几千年来,这只神猴为什么一动不动的呢?是什么吸引了它?

    ⑷ 通过板画或看图理解“陡峭”。猴子为什么要爬到这么陡峭的山峰上?

    4、指导学生把悟到的“奇”通过朗读展现出来。(读)

    5、师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通过“看、找、说、演、读”欣赏到了奇特的“猴子观海”,下面请你按照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其他几块奇石?等等我们一起来交流。

    (将“看、找、说、演”与“读”密切结合,引导学生在对奇石“奇”的体验逐步加深的同时,不断通过有层次的朗读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更值得一提的是,运用表演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枯燥的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情趣,形象地感知黄山奇石的“奇和趣”。)

    四、在想象中赞“奇”

    1、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仿照课文的样子来赞美一下其中的一块奇石。

    (提示学生可以先说名字,后说样子,也可以先说样子,后说石头的名字。)

    3、启发学生从省略号中展开想象,给“叫不出名字奇形怪状的岩石”取名字。

    (乘着品读所调动的学生高涨的兴致以及对语言的感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尝试让学生学着课文的样子来赞一赞剩下的奇石。既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又把课文中隐含的“奇”形象化了,激起了学生对黄山“奇石”的深切喜爱之情,在不知不觉中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悄悄得到了统一。同时省略号意义的再次理解,又使得教学前后呼应,整体感强。)

    【相关链接】

    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那里,千峰竞秀,著名的有七十二峰,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雄姿灵秀,气势磅礴。黄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天下四绝”。被称为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那些怪石,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态各异,生动逼真。其分布遍及峰壑巅坡,构成了一幅幅图画。

    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它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嵋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推荐访问:黄山 全篇 紧扣 紧扣题眼 辐射全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课文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