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实习报告 > 正文

    六国论教学设计【《六国论》教学设计汇编【精品】】

    时间:2019-04-03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 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学过程: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4.正音:

    赂(lu) 率 (shuai,全都,一概) 暴(pu,暴露) 厥 (jue,他的)

    洎 (ji,及、到) 为(wei,治理)国者无使为(wei,被)积威之所劫

    5.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一至三: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

    四至五: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

    6.一、二段中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附]:秦灭韩:前230年 灭魏:前225年

    灭楚:前223年 灭燕:前222年

    灭赵:前222年 灭齐:前221年

    7.研习第一段: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背诵第一自然段。

    8.研习第二段。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9.布置作业:熟读、背诵全文。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研习第三、四、五段,小结课文特色,完成练习。

    1. 齐读第三段。

    A. 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B.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2. 研习第四段,齐读。

    A. 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B.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齐读、背诵。

    3. 研习第五段。

    A. 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B.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 小结本文思路。

    [板书]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非兵不利

    战不善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5. 小结课文特点:

    借古讽今,切中实弊。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六国论》公开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

    3、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学习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课时]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 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战国七雄地图 (见课本)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率( )赂( )秦耶 暴( )霜露 思厥 ( )先祖父 与( )嬴

    洎( )牧以谗诛 为( )国者无使为( )积威之所劫

    六、文本研读: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2、研读第一部分

    (1)重要词句:

    兵不利( 兵器 ) 赂秦而力亏(连词,承接) 破灭之道(途径,引申为原因) 六国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丧,率(全,都)赂秦耶 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文段分析: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研读第二部分

    (1)重要词句:

    秦以( 用 )攻取之外 其实( 它的实际数目 )百倍 固( )不在战

    思厥( 其 )先祖父( 祖辈父辈 ) 暴( )霜露,斩荆棘,以( )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 )之不甚惜 举( )以( )予人 然后( )得一夕安寝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奉之( )弥繁,侵之( )愈急 至于( )颠覆,理固( 本来 )宜( 应该 )然 ( ) 以地事( )秦 此言得( )之( )

    终继( )五国迁灭( ) 与( )嬴而不助五国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不赂秦 始( )速(招致,动词)祸焉 后秦击赵者再( )

    李牧连却( )之 洎( )牧以谗诛 革灭( )殆( )尽

    智力( )孤危 诚( )不得已 向使( )三国名爱其地

    刺客不行( )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 ) 当( )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 )

    (2)文段分析: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 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 对比论证的方法。

    ④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七、作业:背诵第1-4自然段,能默写并翻译。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背诵。

    二、文本研读。

    1、研读第三部分

    (1)重要词句:

    封( )天下之谋臣 礼( )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 )也 日( )削月( )割

    为(治理)国者无( 不要 )使为( 被 )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 )大 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文段分析: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课文总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四、字词句梳理。

    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赵尝五战于秦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击退)

    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五、作业:背诵全文。

    附课课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洎(j)牧以谗诛 不得下咽(yn) 奉之弥(m)繁

    B.弊在赂(l)秦 弃之如草芥(ji) 率(lǜ)赂秦耶

    C.暴(bo)霜露 革灭殆(di)尽之际 小则获邑(y)

    D.胜负之数(sh) 思厥(ju)先祖父 与(yǔ)嬴而不助五国也

    2、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洎牧以谗诛

    3、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 )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5、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含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

    ③然后得一夕安寝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剌客不行,良将犹在

    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⑧.至于颠覆

    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⑥⑦⑧ D.①⑤⑨

    6、翻译下列各句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②以赂秦之地封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③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汇编 精品 《六国论》教学设计汇编【精品】 六国论教案教学设计 六国论公开课教学设计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