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实习报告 > 正文

    新旧动能转换2021年推进情况汇报

    时间:2021-03-14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2018年以来,区按照省、市关于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安排部署,不等不靠、积极作为,作为全区“一号工程”来抓,对各项任务作出安排、部署和落实,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稳步推进,全区动能转换成效明显,取得阶段性工作成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要任务落实情况。

    (一)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动能完成情况。制定了《关于转发<市经信委等16部门关于印发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的通知>的通知》,建立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1.三大企业搬迁。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区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依法依规、安全有序推进恒天海龙、恒联浆纸、亚星化学厂区的搬迁或关停工作,三家企业已于2019年10月31日关停。目前正在进行建筑拆除、建筑垃圾清运等善后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全部完成搬迁工作。2.化工企业关停。区共有化工企业26家,其中1家为在建企业。在中央环保督察和化工生产企业评级评价行动中,共关闭取缔化工生产企业10家,2家企业因评级评价中否决项停产整顿;
    3家化工生产企业(亚星化学、乐星化学、星兴联合化工)和市亚星大一像塑有限公司现已停产搬迁;
    其余9家企业正常生产。3.整治小散乱污企业。积极响应上级要求,及时关停取缔小散乱污企业,2018年关停27家企业,2019年关停36家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共查处小散乱污企业7家,其中6家通过补办手续整改方式实现继续生产,1家因无法整改已关停淘汰。

    (二)改造传统动能、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区持续推进实施技术改造,加快传统动能提升。1.重点技改项目情况。2017年以来,根据上级通知要求,我区谋划、布局、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98项,计划总投资856亿元。其中,175个项目列入《市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20项目列入《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我区的技改投资主要集中在新材料、建材等重点行业,2020年开工建设项目中新材料类8个,建材类6个,医药类3个,食品类2个,造纸类2个,新一代信息技术类2个,其他类11个。今年,我区组织恒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年产3万吨生物基可降解绿色纤维素膜项目等6个项目申报省市技改项目,争取技改奖补。2.传统产业提升及新型产业培育。一是加快潍柴铸锻、天润曲轴、元林木业等优势企业的“四新”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二是将嘉实科技城孵化产业园、高端食品产业园、北海工业园、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产业园等园区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不断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三是依托浪潮大数据双创中心、中德智能制造培训基地等创新平台,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3.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培育。一是重点推广工业机器人替代换岗,提升工业智能制造水平,摸排出38家企业对“机器换人”有强烈意愿,为下步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二是积极组织企业申报智能制造示范点,2017年以来共认定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个、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个;
    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市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家。今年,组织新希望六和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效、安全、可追溯的预混料智能工厂申报“市智能工厂”。三是打造智能服务平台。依托我区引进的中德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全力打造智能服务平台,为我区企业的4.0智能制造双元制教育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示范效应。组织滨投.新锐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申报市智能制造服务平台项目。

    (三)培育壮大新动能、培植新经济增长点。1.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2019年,大型电视剧《中国天眼》和《铸匠》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活动推荐播出参考剧目。为提升城市发展活力,丰富市民生活,繁荣夜间消费,今年我区制定了《杨家埠民俗文化街区繁荣发展夜间经济实施方案》,建设“三大文化旅游板块”(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梦里水乡、梦想小镇),“三条特色街路”(渤海路特色商业街、泰祥街特色餐饮街、富亭街特色文化街),“一条生态景观带”(浞河生态景观带),打造传统与现代交汇、古韵与新风交融的全市夜间经济发展示范街区。2.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2018年,我区有恒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高新技术企业,截至目前共有华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高新技术企业,较2018年增加了5家。筛选30家中小企业纳入隐形冠军培育库培育,目前3家企业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5家企业被认定为“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3.现代农业和战略性新型农业。加快农综区核心区建设,提出了“3+9+n”的发展思路和建设布局,筛选确定了国际食品博览园、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28个重点项目、8个重点平台,正在积极推进建设。成立了农协,为全区合作社提供产供销、技术指导、人才培训等各类服务,以此带动土地流转与省农科院蔬菜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成立省农业科学院(潍县)萝卜产业技术研究院,凝聚各方优势与资源,加快农业新动能的培育和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4.高技术企业。我区出台了《市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创新的意见》将应用技术研发资金从100万元提高至200万元,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潜力较大的科技型企业发展。高技术产业领域企业2018年获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69.56万元,承担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共7项;
    今年获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308.15万元,承担省市级项目共5项。5.科创服务等。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启用电子执照。今年9月份,我区在全市率先启动政务服务领域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工作。2018年,我区共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共60家;
    截至目前共有科技创新平台共72家。2018年,我区共有省级孵化器3家,市级孵化器1家,截至目前共有省级孵化器2家,市级孵化器1家,近三年共为区内孵化器争取20万元建设补助资金。近三年,我区先后有9家企业项目列入省重点研发创新竞技行动计划,共获省级资金150.44万元。武汉大学文必洋教授、清华大学文化产业创意中心特约研究员袁熙伯2人获省二届“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优胜奖,北京佳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志扬获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四)市“十大”产业发展情况。

    1.新一代信息技术。一是加快5g基础设施。制定了区《关于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年底将实现全区城区重点区域、重要功能区、重要场所的5g信号连续覆盖。截至目前,已完成5g基站建设99个。二是积极推进我区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组织区幻视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支持新创办vr企业”项目奖补资金;
    佳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支持新创办vr企业”、“办公用房补贴”项目奖补资金。三是大力推进“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恒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生物再生纤维素膜项目获批第二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及项目。四是加快推进企业上云。截止到目前,我区42家企业上云,恒联浆纸有限公司、中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市2018年度上云标杆企业;
    奥博仪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被评为省企业上云服务商;
    奖补上云企业7家。

    2.高端装备。加快推动汉思非晶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的非晶新材料研发中试中心与高端换热器再制造生产线、神鹰飞航空科技中大型无人机产业化等重点项目建设。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曲兆松,在我区新设公司建设“城市水务智慧管控平台项目”;
    引进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文必洋教授与汇泽科技合作建设“超高频雷达流量流速探测仪项目”,目前已申报5项专利,到位资金950万元。引进河海大学智能感知测控技术创新研究院项目。组织恒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申报了市制造龙头骨干企业。

    3.新能源。积极推进全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积极吸引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光伏开发企业,投资建设以太阳能利用为重点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十三五期间全区太阳能利用户数1263户,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达到8700万千瓦时。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投资1400多万元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和有电力余量的社会单位公共停车场建成投入运营充电站29处,建设充电桩304个,初步形成全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充电网络,极大方便了广大群众充电需求。加快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推广,截至目前,年产生物质燃料产量已达到0.5万吨。

    4.现代海洋。全区渔业养殖面积达到0.77万亩,实现产值46901万元;
    洋大食品海产品加工产值已突破1000万元,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首届海洋动力装备博览会,签订总投资1亿元非晶新材料研发中心与高端设备智能再制造生产线建设项目。华诺生物承担的2016年省重点研发计划“可控窄分子量系列功能性海洋医用食品壳寡糖研究开发”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培育强力船舶、汉思非晶材料等,逐步壮大海洋装备制造业;
    构筑现代物流体系,建成投用中凯冷链物流园,签约引进投资120亿元的中德“两国两园”物流项目。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华诺生物、亚康药业、悦龙堂海洋科技3家企业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建立合作关系,推动企业涉海产品创新发展。华诺生物申报的“绿色生物农药氨基寡糖素制剂的研发与应用”项目列入市科技发展计划,悦龙堂海洋科技、亚康药业分别正在开展海参高附加值功能食品、水产动物专用保肝药物研发,汇泽生态研发的海流计已投产;
    依托悦龙堂海洋科技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依托华诺生物,建成省级海洋生物多糖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家。依托美赫曼生物、亚康药业、华诺生物、汇泽生态,建成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

    5.医养健康。自2018年以来,区作为全省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积极探索开展试点工作,2018年7月,印发了《区建设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实施方案》,全面推动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创建工作。年底,我区以优异成绩通过省中期评估;
    2019年5月,印发了《区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明确了全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目标、发展路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7月,制定印发了《区推行智慧健康服务新模式实施方案(试行)》,积极推进我区智慧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2020年9月,印发了《区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寒卫发〔2020〕20号,安排部署试点工作。今年,我区稳步做大做强医养健康产业,统筹推进滨泰康养中心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建设。

    6.现代农业。近年来,我区把海水稻作为新的粮食生产突破点,流转土地2.5万亩发展海水稻,积极打造以海水稻种植为基础的“海水稻+”新型农旅综合体。积极开展农产品安全单位创建,目前我区已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今年已开展抽检268批次,合格率达100%。今年4月份,西瓜、潍县萝卜被纳入全市优势特色产业建设方案,跻身全国首批50个特色产业扶持范围。成功举办12届潍县萝卜文化节、4届固堤西瓜文化节,举办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现场观摩交流会。加大特色品牌培育力度,目前,全区“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42个,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瓜茬萝卜、西瓜两种产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潍县萝卜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对特色优势产业主体的服务扶持,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00余家、家庭农场发展到300余家,培育中百大厨房、郭牌等18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9家,组织两家优质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五个项目入围首批都市休闲农业名录。

    7.现代物流。受疫情影响,今年运输企业订单普遍缩减,我区先后推行“两审合一”、网上“不见面办理”,优化办理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切实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目前我区共有公路运输企业105家,车辆1460辆,从业人员1800余人,其中20辆以上物流企业18家,规模以上运输企业1家,日运力36500吨。目前在运输品类上,主要以普货、集装箱、危险品为主,物流企业分布较为分散,均各自租赁厂房、仓库进行独立运营,未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化统一发展格局。中通快递()智能科技电商产业园已开工建设,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8.文化旅游。先后制定出台了《区关于促进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区发展夜间经济实施方案》、《杨家埠民俗文化街区繁荣发展夜间经济实施方案》等文件,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夯实产业基础:杨家埠文化创意梦想小镇已竣工投用,吾悦广场、喜来登酒店等项目正加快建设。引进总投资7.5亿元的外资项目潍港城文化产业中心项目,总投资45亿元的柳毅山生态文化产业新城项目完成签约,规划今后发展方向。启动建设集图书馆、文化馆等“四馆一中心”为重点的市民文化中心。做好旅游文章:实施片区式营销,以杨家埠艺术大观园为核心,辐射周边,连片招商,整体运营,采用“文化、餐饮、娱乐、民宿”相结合的模式,打造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不想走、还想来”的有温度、体验性强的文旅新亮点。加大文旅资源网上推介力度,巩固加强主流媒体宣传,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旅游资源及文旅产业发展。用好1.2亿元消费引导资金,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第四届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及“周末免费游”活动。依托高铁北站交通优势,引导文旅企业参与“胶东一体圈”文旅项目推介活动。发展夜间经济。实施亮化工程。对四大街区进行夜间亮化,增设照明设施,选择部分道路行道树加挂彩色灯带,开启灯光秀,打造各具特色的景区夜景。举办文化活动。联合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举办了区首届画乡文化旅游节暨第十七届杨家埠风筝年画艺术节,举办首届画乡文化旅游节闭幕式暨国庆节晚会。

    9.现代金融。先后引进阳光财险中心支公司、太保寿险中心支公司等市级保险公司来寒落户,丰富我区保险市场。同时积极引进银行业分支机构入驻我区,2019年引入了日照银行支行。引导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开展产品创新,截至2020年9月底,累计完成各类涉农产权抵押登记业务3857笔,支持涉农贷款16.5亿元。完善农村产权“交易鉴证+抵押登记+银行贷款+政策担保+风险补偿+不良资产处置”的抵押融资服务链条,有效解决了“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切实盘活了农村的产权资产,打通了资金流向“三农”的重要通道。截至2020年9月底,累计完成各类涉农产权交易业务5184宗,实现交易额55.76亿元,涉及交易土地46.82万亩。督促全区金融机构不断改善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我区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3季度末,全区各项存款余额达343.22亿元,较2017年年底增加85.34亿元、增长33.09%;
    各项贷款余额达280.45亿元,较2017年年底增加81.95亿元、增长41.28%;
    其中,企业贷款余额达174.1亿元,较2017年年底增加38.09亿元、增长28%。研究制定了《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扶持奖励办法》,鼓励金融机构应贷尽贷。积极搭建银企沟通合作平台,召开了全区银企对接会,达成意向对接金额4.97亿元。在全区推行建立了金融辅导员制度,为60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4.99亿元。稳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工作,目前,全区共有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互助业务试点,累计发生互助业务15笔,金额54.1万元。2018年,国科融资担保公司开展业务,截至今年3季度末,已与11家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融资担保在保责任余额8.21亿元,比年初增加3.08亿元、增长60.04%;
    融资担保在保责任户数184户,比年初增加82户。为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的三家企业新增担保贷款1900万元。

    二、支撑保障情况。

    (一)深化改革成效明显。持续推动流程再造,印发了《关于公布区区级政务服务事项中介服务项目清单的通知》,对涉政务服务事项中介服务项目进行梳理。深入推进“一次办好”,逐项编制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推动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事项网上运行,实现平台系统全贯通、信息资源全共享和政务服务事项全网办。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局行政许可事项划转工作,承接上级下放行政权力事项。规范梳理权责清单,持续进行动态管理,确保权责清单的时效性、准确性、合法性和规范性。印发了《市区区直部门(单位)运行流程再造实施方案》推进区级部门间办事流程再造,优化再造办事流程,绘制标准化的办事流程图。两次印发两批《区区直部门职责边界事项清单》,对职责边界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编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机构改革成果。印发了《市区区级机关职能运行评估方案》,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基层各部门全面履职到位。

    (二)“双招双引”支撑有力。2018年,引进蓝城奔月小镇、浪潮大数据双创中心等重点项目28个,协议总投资约300亿元。2019年,引进中德物流“两国两园”、万海再生医学产业园、svac国家标准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大数据产业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概算总投资600多亿元。今年1-9月份,引进中通快递集团()智能产业园、央联万茂城等一批“十强”产业重点项目,概算总投资600多亿元,实现省外纳统项目到位资金75亿元。去年以来,先后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团队144人、科研院所项目11个,1名院士、6名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1名泰山学者、14名博士来我区注册企业,1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新建院士工作站7家,科研院所合作平台7个,新成立研究院3个,3人获得第二届“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优胜人选称号,3人入选鸢都产业领军人才。今年一季度在全市“双招双引”考评中,我区被授予“双招双引”季度评比流动红旗。

    (三)开放发展不断深化。今年1-8月份,我区进出口总额完成29.3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出口18.6亿元,同比下降13%;
    进口10.7亿元,同比增长45.2%。截止9月中旬,已新增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企业49家。1-8月份,区实际到账外资2934万美元,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个,其中新设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3个。优化提升欧亚班列。中凯冷链公司先后开通了“至贵阳、至昆明、至乌鲁木齐”的铁路冷链班列。今年已累计发送冷冻畜牧产品约4.82万吨,货值9.63亿元,为150多家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提供铁路冷链物流服务。铁路冷链班列的开通,扩大了乃至全省畜牧产品及深加工食品的销售半径(由原先800公里扩大到了4000公里),并为冷冻食品远销缅甸、越南、泰国等“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物流支撑,下部公司将稳步推进铁路冷链物流运营,为农业对外开放打通国际冷链物流的大通道。

    (四)制度环境不断优化。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再造企业开办流程,推行“一件事、零见面、零成本、一日好”的企业开办“1001”全程网办模式。截至目前,已为3340余家企业免费刻制印章,节约企业成本180余万元。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实现一证准营。今年,为全市“企业开办、一业一证、一件事一次好”工作推进会提供现场观摩点。在全市率先启动政务服务领域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工作。创新告知承诺、模拟审批、并联审批和联席会议“三制一会”机制,推行“一事一策”,分类制定项目审批流程,提升全链条审批效率,申请材料精简40%以上,时间压缩到100个工作日以内,项目建设从“地等证”转变为“证等地”。通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被省商务厅誉为“疫情挡不住的外资项目”。推动帮办代办、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并联审批等措施,打通审批绿色通道,大幅度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建设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水电气暖实现“拿证即时通”。

    (五)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本着超前设计的原则,高标准高要求,从2018年开始,对市政道路基础设施进行新建及改造提升。开工新建6条下穿济青高速的道路,打通断头路、联通市区,实现中心城区道路畅通,完善城市主次干道网络及以外的支路,疏通城市道路网络,交通对外连通和内部微循环能力显著提升。开展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完成泰祥街等14条路街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配套建设相关电力管道、路灯、消防栓等基础设施,有效提升了城市排水排污能力,全面提升了城市整体承载力和综合品质。积极对接上位规划,遵循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自行车绿道规划等各种上位规划,科学编制区排水专项规划、区给水专项规划。对市政管线一次配套到位,协调所有管线产权单位,新建道路时将各种市政配套管线一次性入地,杜绝后期马路拉链及蜘蛛网。同时注重细节,根据用地情况合理预留公交港湾、公共自行车站点等市政服务设施;
    以人为本,构建无障碍通行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层次不够高。传统产业仍是工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总量不够大,骨干企业少,品牌不够响,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不充分。

    二是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仍然存在。部分企业资金紧张,特别是有厂区搬迁的企业,同时面临老企业搬迁和新项目建设双重压力,资金需求量大,融资难度倍增。部分重点项目缺少土地指标。如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园一期尚需650亩土地指标。

    三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偏低。受去年恒天海龙、恒联浆纸等企业关停影响,我区(含经济区)2019年规上企业研发投入3.45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仅1.51%,较2018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四是外贸、外资面临困境。受疫情影响,外贸企业普遍面临上下游协同不畅、人工成本增加、资金周转紧张等共性问题,同时叠加中美经贸摩擦、世界经济下行等因素,国际市场需求减弱,1-5月份我区72%的外贸企业进出口是负增长。目前我区无正常经营的韩资企业;
    现存日资企业只有三家,且近期都无增资意向,利用日韩外资难度大。

    五是随着国家环保、安全政策收紧,部分行业投资受限。如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持续推进,化工企业涉及增加品种、扩大能力等项目落地受限;
    铸造行业的技改项目多集中在不新增产能的环保类项目。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突出抓好“三区”共建。推进农综区核心区快速突破,做好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制度创新等各项工作,打造农业“新六产”示范区。推动高铁新片区快速提升,吸引商务办公、信息金融等产业入驻,形成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中央商务区快速起步,高标准完成片区规划,组织开展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力争年内启动建设。

    (二)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以极翔无人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以浪潮大数据双创中心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强”产业。开展以“亩产效益”为重点的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实施新一轮50个技改项目。培育一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企业“小升规”,集聚融合发展效能。

    (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建立领导包靠、谋划储备、问题解决、考核奖惩四项工作制度。强化要素保障,高效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提升项目服务水平,高效推进。全区筛选的175个过千万元的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向上申报重点项目,争取省市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支持。

    (四)提升园区发展质效。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园一期投产,二期启动建设,年内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北海工业园加快环海博锐、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建设,打造绿色循环经济示园区。先进制造工业园新上天润曲轴连杆生产线,投产淮柴铸造套项目,滨城高科节能环保产业园加快碳纤维导线、智能节电设备等项目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

    (五)强化科技创新。持续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力争年底入库企业达到45家。重点推动明基网络、汇泽生态等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力争新增高企3—5家。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力争列入市级科研院所合作项目4项左右,新达成产学研合作10项左右。

    推荐访问:动能 新旧 情况汇报 转换 推进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