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实习报告 > 正文

    高中学习语文知识归纳

    时间:2021-10-05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高中学习语文知识归纳

    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下面是豆花问答网小编为家推荐的高中学习语文知识归纳资料,提供参考,欢迎参阅。

    一.语文知识点20条

    1.小说三要素:

    A 人物 B 情节C 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

    A 论点 B 论据 C 论证

    3.比喻三要素:

    A 本体 B 喻体 C 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

    何时 when 何地 where 何人 who 何因 why 何过 how 何果 whA t

    5.律诗四条件:

    A 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 偶尾同韵 C 中联对偶 D 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

    A 叙述 B 议论 C 抒情 D说明 E 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

    A 举例子 B 列数字 C 打比方(喻)D 作比较 E 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

    A 总分总结构 B 总分结构 C 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

    A 按时间顺序 B 按空间顺序 C 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

    A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

    A 举例法 B 对比法 C 喻证法 D 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D 夸张

    E 反问 G 反复 F 设问 H 对偶

    (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

    A 外貌描写 B 语言描写 C 动作描写 D 心理描写

    (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A 并列短语 B 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D 动宾短语

    E 动补短语 F 介宾短语

    G 的字短语

    (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 名词性短语

    B 动词性短语

    C 形容词性短语

    (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

    A 主语 B 谓语 C 宾语 D 补语 E 定语 F 状语

    16.十二词类(性):

    A 名动形 B 数量代 C 副介连 D 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

    A 顺叙 B 倒叙 C 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

    A 表引文内容省略 B 表列举事项省略 C 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

    A 表解释说明前文 B 表后文跳跃转折 C 表声音中断延长 D 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

    A 表引用实际内容 B 表讽刺反语 C 表特定称谓 D 表着重强调

    二.语文学法归类6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

    A 查注生词,扫清三字 B 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C 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D 标明段序,分清结构

    E 画关键句,体会作用 F 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

    A 听到listen B 看到look

    C 写到write D 说到 speA k 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

    3.赏诗三步法:

    A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B 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

    C 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

    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

    A 依据表达方式

    B 找寻明暗线索

    C 依据时空顺序

    D依据逻辑顺序

    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

    A 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

    B 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 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

    D 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

    E 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

    F 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

    G 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

    H 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

    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

    A 对比写法

    B 象征写法

    C 烘托写法

    D 以小见大写法

    E 先扬后抑写法

    F 虚实结合写法

    G 夹叙夹议写法

    三.写作手法26个知识点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四.修辞手法讲解8个手法

    1.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

    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2.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⑧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4.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

    A 、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 、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 、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5.对偶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

    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

    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6.排比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

    A 、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

    永远“国”下去一样。

    B 、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7.设问

    设问的特点

    “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 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8.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1) 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2) 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五.写作主要表达方式5类

    (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 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具体回答的时候要说明白是什么性格、什么心理等。

    2、二种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4、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

    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

    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六.常见标点符号4条!

    破折号的作用有:

    ①表解释说明;

    ②表意思递进;

    ③表话题转换;

    ④表声音延长;

    ⑤表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⑥表语意的跳跃或转折;

    ⑦表总结上文;

    ⑧用在副标题前;

    ⑨表事项的列举分承。

    省略号的作用:

    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

    ④表静默或思考;

    ⑤表说话断断续续;

    ⑥表语言的中断;

    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使用省略号应注意:

    ①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省略号和“等”字,都可表列举省略,两者用一即可,不能同时使用;

    ②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点号。

    冒号的作用:

    A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取下文。

    B 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C 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D 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引号的作用:

    A 表引用实际内容B 表讽刺反语C 表特定称谓D表着重强调

    七.句式作用8种

    A 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

    B 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 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

    D 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

    E 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

    F 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

    G 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

    H 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一、通假字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

    二、古今异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 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 今:长子、长兄等)

    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 今: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 今: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 今: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 今:朝向前方(面))

    三、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 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为

    因为长句(v 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6)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

    (7)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四、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2、省略句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送客(于)湓浦口

    使(之)快弹数曲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

    3、被动句

    感斯人言

    《寡人之于国也》

    __《孟子》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

    (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

    2.特殊词义

    (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

    (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

    (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

    3.一词多义

    (1)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

    (2)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

    数罟不入洿池(密)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扶苏以数谏故(屡次)

    (3)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

    (4)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5)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

    发閭左謫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百发百中(发射)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6)兵

    非我也,兵也(兵器)

    穷兵黩武(军事力量)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草木皆兵(士兵)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敲鼓)

    树之以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称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

    5、古今异义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黄河 今:泛指河流)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谷物收成不好 今:凶恶,厉害)

    (3)弃甲曳兵而走(古:跑,逃走 今:行,走路)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 今:保养身体)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凭借 今:表示同意,认可)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然意为这样,而意为却 今:转折连词)

    (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归咎 今:没有罪过)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

    (2) 连词,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

    (3) 连词,表转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4) 连词,表并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其

    (1)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 则移其民于河东

    (2) 代词,作定语成分: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 无失其时(它们的)

    3.之

    (1)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 结构助词,的: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

    (3)衬音助词,无义: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⑷代词,作宾语成分: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 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

    4.焉

    (1) 句末语气助词:尽心焉耳矣

    (2) 代词: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

    5.然

    (1) 指示代词,这样: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2)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填然鼓之

    6.于

    (1) 介词,对于: 寡人之于国也

    (2) 介词,表比较,比: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 介词,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

    (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4)是亦走也

    (5)非我也,兵也

    2.疑问句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问代词, 与“也”连用,表疑问)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疑问代词“何”与“如”连用,表疑问)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疑问代词 “何”在此表示反问)

    3.省略句

    (1)(寡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语“寡人”)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弃甲曳兵而走(省去主语“士兵”)

    (3)以(是)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后省“是”,“以是”相当于“因此”)

    (4)(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省去主语“梁惠王”)

    (5)(孟子)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省去主语“孟子”)

    (6)(国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语“国家”)

    (7)(王)则日:“非我也,岁也。”(省去主语“王”)

    (8)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

    (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4.倒装句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

    (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词宾语后置)

    (4)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劝学》

    ——《荀子》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通“又”,再;通“曝”,晒)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2.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以为,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

    (2)金就砺则利(金,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渊博)

    (4)用心一也(用心:古:用,因为 今:集中注意力;居心,存心)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古:验,检验 今:参加,参见)

    (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安置,安身 今:托付;把理想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3.词类活用

    (1) 动词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

    (2)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3) 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4)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

    輮使之然也(“輮”这种方法)

    不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

    (5) 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专一)

    4、一词多义

    (1)绝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

    以为妙绝(到了极点)

    佛印绝类彌勒(非常)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

    (2)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与真相对,不真,假装)

    (3)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

    博闻强记(见闻、知识)

    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

    (4)强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强健)

    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有力的弓)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

    乃百强步,日三四里(竭力,勉强)

    (5)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希望)

    先达德隆望尊(名望)

    七月既望(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日)

    二、文言虚词

    1.而

    ⑴连词,表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

    ⑵连词,表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⑶连词,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

    ⑷连词,表承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⑸连词,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 于

    (1)介词,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介词,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善假于物也

    3.之

    ⑴代词: 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⑵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⑶助词,的: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⑷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不如须臾之所学

    4.焉

    ⑴兼词,于之,从这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⑵句末语气助词,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

    (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鞣(之)以(之)为轮(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

    (2)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省介词“于”)

    3.倒装句

    (1)青,敢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之、于蓝青,介宾后置)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己参省,介宾后置)

    (3)善假于物也(于物假,介宾后置)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水,介词结构后置)

    《过秦论》

    ——贾谊

    一、实词

    1、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合纵)

    制其弊(通“敝”,困顿,失败)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呵问)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

    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

    百有余年(通“又”)

    威震四海(通震,震慑)

    始皇既没(通殁,死)

    2、古今异义

    (1)以为桂林、象郡(以为:古:把..作为 今:认为)

    (2)流血漂橹(橹:古:盾牌 今:指划船的工具)

    (3)赢粮而景从(赢:古:背负、担负 今:获胜,获得)

    (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古:崤山以东 今:山东省)

    3、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状语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内、外:对内、对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像影子一样)

    ②名词作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绳: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子孙帝王万事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安排次序)

    ③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亡:逃走的人)

    ④动词的使动用法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争斗)

    流血漂橹(漂,使„„漂浮)

    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使„„灭亡)

    ⑤形容词作名词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险固的地势)

    ⑥形容词作动词

    尊贤而重士(重:敬重、看重)

    ⑦形容词使动用法

    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变弱,削弱)

    以愚黔首(愚:使„„愚蠢)

    约从离衡(离,使„.离散)

    ⑧形容词作动词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处于困境之中)

    4、一词多义

    (1)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制服)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 (规模)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压制、控制)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规定、制定)

    (2)亡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

    (3)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势)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坚持、坚决)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本来、原来)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固然、诚然)

    (4)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

    蒙故业,因遗策(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wei,给)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遗漏、忽略)

    (5)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使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利益、好处)

    (6)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计算)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越过) 平心而度之,无果无一失乎(揣度)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

    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2、被动句

    为天下笑者,何也?

    3、状语后置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4、省略句

    (1)省略主语

    (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百越之君)委命下吏

    (2)省略宾语

    以(之)为桂林、象郡

    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3)省略介词

    聚之(于)咸阳

    《师说》

    ——韩愈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通“否”)

    2.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4)今之众人(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5)小学而大遗(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

    育的机构)

    (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古:无论 今:没有)

    (7)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他)并且„.今:表示因果关系)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风尚 今:道路,道德)

    3.一词多义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2)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3)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比,介词,引出比较对象)

    而耻学于师(向,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

    不拘于时(被,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其皆出于此乎(在,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

    (4)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乎,介词,相当于 于,引进比较对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乎,语气词,呢,表示反诘语气)

    (5)从

    惑而不从师(跟随)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

    (6)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来„的)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4.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学习)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从师)

    (2)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3)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4) 形容词作名词

    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传道受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

    愚益愚(愚人)

    是故圣益圣(圣,圣人)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并列: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小学而大遗

    (2) 连词,表转折:惑而不从师

    (3) 连词,表承接:吾从而师之/人非生而知之者/择师而教之

    (4) 连词,表修饰:则群聚而笑之

    (5) 表陈述语气:如是而已

    2.之

    (1) 助词,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4) 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人非生而知之者

    (5)代词,他:作师说以贻之

    (6)代词,这,这一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3.其

    (1)代词,那些: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代词,他: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代词,他的: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其皆出于此乎

    (5)副词,表反问语气:其可怪也欤

    4.于

    (1)介词,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介词,向:而耻学于师

    (3)介词,对于:于其身也

    (4)介词,从:皆出于此乎

    (5)介词,被:不拘于时

    5.乎

    (1)介词,相当于“于”,译为“在”: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介词,相当于“于”,表比较,译为“比”: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其皆出于此乎

    (4)语气助词,表感叹,译为“唉”、“呢”: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也

    (1)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其可怪也欤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之”)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之”)

    (人)问之,(士大夫之族)则曰„.(省略主语)

    其下(于)圣人也亦远矣(省略介词)

    3.倒装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后置)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4)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乎吾,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4.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四、重要词义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否定副词)

    吾从而师之(从,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作者的观点也是我所想的!

    读一次是不够的!

    推荐访问:归纳 语文 高中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