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实习报告 > 正文

    《英语课程标准》版解读

    时间:2021-10-05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英语课程标准》最新版解读

    以下内容由豆花问答网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如果在中小学英语教师中做一个调查:“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阻力是什么?”相信绝大多数教师的答案是:“现行考试方式与评价制度。”的确,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师生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几乎成了广大师生的无奈选择和真实描述。考试是师生谈论最多的话题,由于评价学生看成绩,评价教师也是看成绩,考试频繁,师生均感身心疲惫,加上英语在中考、高考中是个举足轻重的“筛子”,考生的考分差距大,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要使英语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让学生在获得必需的英语知识的同时,能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必须改革现行考试方式与评价制度。所以一切有志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教师,都在真诚而又急切地呼唤英语考试方式与评价制度的改革。

    让人欣喜的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这方面已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此次,《标准》响亮地提出 :“倡导形成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评判、鉴定教与学的效果,也不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为他们的成长指明方向。”不可否认的是,理念要化为行动,还有一段艰难的探索过程,但我们还是从中看到了希望。近几年,不少重要的考试,如中考,已开始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如口试等。考试的内容明显加强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那种把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的录取依据的做法正在被改变。这必将对今后的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如果说我们经常将教学上的种种弊端纷纷归咎于不合理的评价体系的话,那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序推进和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的到来。或者说,随着“指挥棒”的逐渐转向,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反思和实施英语教学呢?教学过程中又如何弱化英语的“筛子”功能,增强其人文意蕴呢?

    从个人的学习体会与实践体会来看,《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有如下重要意义:

    一、启发我们反思:“英语学习本质是什么?”

    以往的评价方式之所以不尽合理,与我们对“英语学习本质是什么”认识不清有关。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出发点就是把学生从单纯的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规则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学习真正的英语。章兼中教授在《外语教育学》中指出英语学习的实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树立学生是外语学习的主人翁观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耳听、眼看、动脑、动手的学习活动,掌握自辨、自治、自理、自学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技能。发展智力,情意,从而使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劳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目的。其实英语来源于生活实际,又应用于生活实践。因此《标准》确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策略,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标准》在总体构建上特别体现了语言的实践性特征,语言呈现形式不以语言知识体系的描述为主线,而是以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运用作为主线。《标准》力求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为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从“基本学习策略”(二级),到具体化的“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五、八级)四方面,向学生明确地提出新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显然,这种新的观念已彻底摆脱了应试教育的阴影。它倡导的英语是活生生的语言,它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和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也有利于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

    二.“迫使”我们检讨:“为什么厌学英语?”

    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普遍对英语有兴趣,但兴趣大多没有保持多久就开始厌学英语。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曾为此做过调查,事实表明,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情感和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成就动机,造成学习兴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英语学习难度与考试成绩的不良影响这两个相关因素。学生的兴趣是在乏味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减退的,且都是随年级的增高而减弱。学生学习困难还反映了不少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存在一些严重问题,盲目赶进度,讲得多,练得多,思考少,交流少。可以说,相当多的学生是在为应付考试而学习英语。相当多的教师也是为了统考、中考、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而煎熬,师生共同浸泡于题海难以自拔。现在,师生都非常看重的“指挥棒”转向了。《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对这些观点的丧失,是导致学生厌学英语,教师厌教英语的一个主要原因。

    学生为什么厌学英语?如何让学生喜欢英语?是每一个中小学英语教师都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三.引领我们建构:“怎样教英语?”

    评价就是指挥棒,那么在新的评价理念下应该有怎样的教学观和教学模式呢?《标准》对此作出了很好的回答。《标准》改变了过去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以记忆模仿为主,以书本为主和以间接经验为主的现象,融学习于有趣的活动情境之中。《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让英语学习成为学生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并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方式来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尊重个体差异,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当然,理念要内化为教师自觉的行动,还需要我们重新反思以往的教学模式,积极打造新的英语教学。传统的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是什么?教育理论工作者与一线教师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渐达成一种共识: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达成多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而问题和活动则构成了交往的基本内核,问题是教学的出发点,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活动是问题的载体,是激发生命活动,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教学也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和创造。所以,把教学的本质定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观点,对指导我们的教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新课程的具体实践者,教师首先要以合作者、组织者的身份平等地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与合作交流来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显然,用新的教学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学,我们发现,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新的评价理念来支撑,它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四、我们呼唤:接受并适应“英语评价新概念”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有一种固有的观念,英语教得如何,除了统一考试,难道还有更权威,更科学的评价方式吗?因此,对习惯了现行考试方法的教师来说,《标准》所倡导的评价方式和内容大大出乎意料,让我们有耳目一新甚至目瞪口呆之感: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评价建议还要求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在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中,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合适自己的评价方式。如果学生对自己某次课堂测验成绩不满意,可以与老师协商,暂不记录成绩,学生在经过更充分的准备之后,可再次参加评价。针对我们最关注的书面考试,《标准》强调:“听力测试应着重检测学生理解和获得信息的能力,不应把脱离语境的单纯辨音题作为考试内容。笔试应避免单纯语音知识题和单纯语法知识题,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实施评价时,“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以测试和非测试的方式以及个人与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些评价建议真正充满了人文情怀和创造灵性,它从一个侧面暴露了以往教学的种种弊端。以往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是高不可攀的,但现在却庄严而神圣地写进了英语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和改革的精神,是每个英语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是改进我们工作的一剂良药。只有将这些英语评价的新概念所蕴含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我们日常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英语教学才能走出片面应试,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怪圈,我们的英语教学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实现学生的“更好”或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随着教学“指挥棒”的转向,我们应该更新教育观点,多学习思考,勇于探索和实践,尽快让《标准》从文本变为现实,使英语学习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不再是令人生畏的“筛选”与复制过程。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在新的世纪大潮流涌动下,经济全球化也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在国际范围内飞速蓬勃发展。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既能强国,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关键因素。而在我国,除了继承与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一重要任务,还必须得用心学习国际文化知识。则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也就成了我们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

    这样一个关键时期,英语课程标准就像语文数学的课程标准就成为一必不可少的存在,甚至更重要的存在。它不仅是对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指导,也是一种规范;它也是师范生在校学习时对自我要求成长的依据。作为一个将成为小学英语教师的在校大学生,对英语课程标准的解读就是一个必须而艰巨的任务了,但我想也是一个我们自己将获益匪浅的的任务。

    那么什么是英语教学大纲?什么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内容是什么?且又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呢?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标准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而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也得从这两性质出发,在熟悉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基础之上,一步一步来理解英语课程标准的进步和发展,了解它各个阶段的特点。时代的发展既伴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也要求着教育领域里的各个方面各个问题不断被进步和不断被改革。虽然进步,但总有问题会随着进步而出现,然后再促进其进步,那么现今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

    一、我国基础英语教学大纲的发展

    教学大纲(Syllabus)

    狭义的“课程标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及规定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体现实施内容和目标的次序和进程。

    英语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大纲是英语教学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它规定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理念、方式方法、教材、测试等。近年来,它更多的是指对某一课程在某个/些阶段中的教学内容清单及选材和排序的原则等。

    英语教学大纲发展的详细过程

    第一阶段(1977-1990)

    1998—1980 《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986 《全日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 1990 《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

    第二阶段(1988-2000)

    1988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 199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 1993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 199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2000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第三阶段(1999-至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Curriculum)

    在国外,它是指反映教育管理部门或具体教育单位的所有教育功能的整体课程设置模式以及体现这些功能的教学活动和内容。

    在我国,是由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派的英语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考察和研究了当今国内外基础教育外语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现状并广泛听取了各地专家学者和英语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通过近三年的反复研讨和修改后制定出来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的特点:

    第一、外语成为我国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 第

    二、已经注意到外语教育的差异性; 第

    三、强调外语教学的实践性;

    第四、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第

    五、建议“根据中学不同的需要,编写出几套符合外语教学规律,受师生欢迎的好教材。”

    第二阶段英语教学大纲的特点: 第

    一、科学

    二、规范 第

    三、开放 第

    四、完整

    中小学英语课程的进步:

    第一、教学目标:

    1988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大纲明确提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992年的义务教育初中大纲则增加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要求。

    2000年义务教育初中大纲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目的部分,不仅提出知识、技能、能力的要求,还提出了思想情感、道德品格、跨文化交际意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开发等方面的要求,甚至把非智力因素(兴趣、信心、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等)放在首位。

    总的来说,英语课程教育目标在由单纯传授知识向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方向转变。

    第二、教学要求:

    在1986-1993年的五个大纲都提出了培养“在不同程度上通晓一些外国语的各方面的人才”,并反复批判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中学开设英语课的双重目的——升学与就业。

    从1992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大纲开始规定分级要求,即初中分成一级和二级要求,初

    一、初二年级英语为必修课,初三选修。

    1996以后的普高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了一级和二级目标要求,高中

    一、二年级英语为必修课,高三英语选修。一级或二级要求为基本要求,“上不封顶”,意思是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超过大纲规定的要求。

    也就是说,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必然由单

    一、封闭型向灵活、开放型转化。

    第三、教学观念和方法:

    (1) 明确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2) 提出了四项技能综合训练,不同阶段各有侧重;

    (3) 强调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 (4) 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5) 重视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创设英语环境。

    第四、语言和文化:

    (1)语言技能的听说读写熟练掌握、语言知识的语音词汇词法的牢记及话题的应用表达; (2)情感态度的能动作用; (3)学习策略的反作用;

    (4)文化意识在新国际视野里德步步升华。

    第五、教师定位:

    1.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2.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3.学校课程的开发者

    4.综合知识的掌握者

    5.信息技术的应用者

    6.教学教授的学习者

    第六、教学手段特点:

    实效性;

    趣味性; 教育性; 创新性; 针对性。

    第七、教材:

    变化之一是现代化,主要反映在:

    1.英语教材的内容逐渐贴近学生的生

    活和现代社会生活,渗透思想情感的教育(即大纲提到的“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或“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英语教育观”),渗透大量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

    2.教材多采用结构、功能、话题相结合的方法。

    3.教材的编写注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征,特别是年龄的特征,重视从教材内容、编排体系到呈现形式等方面提高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力求符合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规律,注意调节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分量。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编制多媒体教材。 变化之二是多样化,主要表现在: 1.鼓励“一纲多本”;

    2.引进多种外国教材,补充发达地区和外国语学校等不同类型学校的需求; 3.编写不同起点的教材,特别是小学起点的英语教材。

    第八、测试改革:

    1988《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 199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 2000《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二、课程标准内容概述

    (一)“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是什么关系?

    1.“课程目标”主要是用简炼的文字从总体上来概述高中英语课程目标中横向展开的几个方面和纵向发展的几个阶段(级别)。

    “内容标准”部分实际上是对“课程目标”部分陈述的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即详细描述五个方面的目标(含对五个方面的再分类)以及这些目标在各个级别的具体要求。

    2.值得注意的几点:

    (1)“课程目标”部分用一个饼圆图来示意课程目标五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五个方面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五个方面之间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问题。

    (2)“课程目标”部分对一至五级的目标做了总体概括。总体目标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描述。

    (3)“内容标准”部分列出的内容并不等同于以往教学大纲所说的教学内容。

    (二)英语课程目标包括哪些方面?

    (1)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知识也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

    (3)情感态度指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4)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学习行为的各种理念和认识。 (5)文化指文化知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为什么要把情感态度列为课程目标?

    (1)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关系。

    (2)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的结果有重要影响。

    (3)情感态度本身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如何理解情感态度目标?

    (1)有些情感态度,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自信心,不仅与英语学习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还是在英语学习方面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2)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情感态度,如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可以转化到其他的学习活动之中以及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之中。

    (3)有些情感态度,如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在表面上与英语学习没有直接联系,但应该渗透到英语学习之中。 (五)为什么要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

    (1)学生使用学习策略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2)发展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

    (六)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有什么区别?

    (1)学习策略包括学习者对学习的认识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具体做法、步骤等行为。根据这个定义,学习策略包括学习方法,但不是所有的学习策略都是方法。

    (2)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区别类似于足球中“技术”和“战术”的区别。

    (3)策略的概念比方法的概念更全面,涵盖的内容更丰富。

    (七)为什么说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既都是课程目标,也都是课程内容?

    (1)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是同步发展的。

    (2)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不可分割的。

    (3)《标准》并不要求学生为了知识而学习知识。

    (八)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什么?

    (1)横向联系指同一级别中各种技能的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纵向发展指语言技能从低级别向高级别逐步发展的过程。

    (2)为了使技能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我们把一至五级的技能目标逐级描述,每一级目标又按听、说、读、写分别描述。这样做并不意味着这些技能是可以割裂的。相反,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在横向是紧密联系的,在纵向是逐步发展和提高的关系。

    (九)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什么?

    (1)文化知识指学生了解的中外文化知识。

    (2)文化理解指学生对中外文化及其差异的理解过程或理解能力。

    (3)跨文化交际意识指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如英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cultural awarene)。

    (4)跨文化交际能力指根据文化环境,在理解并尊重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十)如何理解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

    (1)学习外语要了解外国文化,更要了解和熟悉本国文化。 (2)了解本国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外国文化,提高对外国文化的鉴别能力和鉴赏能力。通过文化对比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三、中小学英语课程的存在的问题:

    如何充分利用与开发英语课程资源?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资源。在英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善于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此,教师必须建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师观和课程资源观,懂得课程资源的范围和种类,能正确使用教科书并恰当利用其他课程资源。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3.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4.安排学生参加英语课外活动。5.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学英语的最佳年龄是多大?

    有人认为孩子越早接触英语越好,因为英语和语文一样都是语言类的学习。对于语言类的学习越早越好,他们那时候的语言接受能力最强,对语言异常敏感。从生理系统上说,他们的语言接收系统呈开放状态。

    还有人认为12岁以后学英语最佳,那时的他们已掌握语言学习的一般技巧,他们会知道怎么对学好一门语言是比较好的,他们接受老师所教学的能力也在增强。

    文献综述:自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逐渐深入人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动了教育观念、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 课程标准的逐步改革,使得想要成为一个有着独特思想的老师的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要面向全体学生。2.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要创设以人为本的情境教学。4.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5.有灵活有效的任务型教学。6.要有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

    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学生,课程标准都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和进行课程学习的重要工具和指标。已学到和未开始的都是现在的我们要掌握的,已学到的是前辈们的不懈努力给予的,他们告诉我们课程标准的发展就像一部历史,里面的可挖掘宝藏有很多。我们在英语教育事业的领域里带着课程标准一路成长。未开始的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任务了,未来教育事业的路还很长很长,问题和考验也会接踵而来,英语课程标准就会成为我们的武器,实践会验证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努力也随时在促进着课程标准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1)四川教育院外语系

    (2)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程晓堂

    (3)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言之有物,表达自然!

    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推荐访问:英语 课程标准 解读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