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述职报告 > 正文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7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时间:2019-03-18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抓重点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文章顺序,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重点】

    1、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过程】

    一、检复

    1、学生齐读课题。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共写了几个人物?谁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谁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神机妙算)什么叫神机妙算?

    过渡: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让我们一齐学习“雾中借箭”这一部分。

    二、学习第三段

    1、出示要求:轻读第三段,想想在整个借箭过程中如何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①划出重点句

    ②点出关键词

    ③说说理由

    2、学生分组讨论

    3、集体交流:谁来说说,你从哪此词句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①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害怕、吃惊)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

    ②那么诸葛亮看到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暗自高兴)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

    师述:光读这句话,就能知道诸葛亮神机妙算吗?大雾也许是碰巧呢?所以你得找到联系的句子说明他早就料到了。谁找到了可以联系的句子?(学生议论)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第三天四更……船里。”

    ①为什么选择第三天四更时候?(知天文)

    ②不过,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嗦,前两天不是没动静嘛,没动静有什么可写的?可以改成这样:“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船里。”改不改?为什么?

    ③指导读。(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

    师述:我们刚才抓前后句联系的方法来研究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能力,请大家再用这种方法,看看你还能从哪些句子的联系中读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近前”

    ①你们说诸葛亮在笑谁?

    ②老师觉得诸葛亮的话并没有说完。“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你能把诸葛亮的话说出来吗?

    师述:说得真好,你们都快成诸葛亮了。果然不出所料,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引读)“江上……近前。”

    ③诸葛亮算准了吗?从这一点可看出诸葛亮知道曹操这人怎样?(知多疑)

    师述:正因为对曹操的这一特点了如指掌,所以此时诸葛亮镇定自若,谈笑风生。他笑着说(齐读):“雾这样大……就回去。”

    (4)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帮忙,好不好?

    课件显示:

    船靠近曹军水寨时,下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

    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顺风顺水驶回南岸。

    ①为什么一字儿摆开?

    ②又为什么掉转船身:

    ③顺风顺水是巧事吗?说明什么?(晓地理)

    小结:刚才大家通过具体的词句,体会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文中还有好多地方能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课后再去研究,一定有更大的收获。

    (5)课件显示“借箭”画面,老师叙说过程。

    过渡:诸葛亮真是料事如神,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那么这个故事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三、学第一段(快速默读第一段)

    1、课文第二节是一段精彩的对白,可我们发现它的提示语都是“周瑜问”“诸葛亮说”,我们知道恰当地描写说话人的动作、神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物的特点,现在我们就来试着给提示语加上表示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来体现人物的特点。好不好?

    2、生交流,并指导读。

    3、通过大家这样一添,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你觉得周瑜是个怎样的人?

    4、诸葛亮是来帮周瑜的。周瑜为什么要陷害他?

    5、诸葛亮不仅识周瑜的妒忌,知曹操的多疑,还相信谁?(鲁肃)你觉得鲁肃是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来?

    四、学习最后一段

    1、周瑜妒忌诸葛亮,想用限期造箭陷害他,结果怎样?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2、齐读最后一段

    总结:这是一个诸葛亮、周瑜斗智的故事,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用过人的才智挫败了周瑜,取得了借箭的成功。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那么如何分清这一课中的前因后果呢?

    3、课堂检测

    ①因为()所以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

    ②因为()所以请鲁肃帮忙做造箭准备。

    ③因为诸葛亮知道曹操为人多疑,用兵谨慎,所以()

    ④因为()所以取得了借箭成功。

    五、质疑

    1、生提疑。

    2、老师提疑为什么说“草船借箭”而不说“受箭”或“骗箭”呢?

    课后作业:

    假如你是鲁肃,你打算怎样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

    【板书】

    草船借箭

    识天文识周瑜妒忌

    诸葛亮知曹操多疑

    晓地理信鲁肃忠厚

    推荐访问: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7 草船借箭名师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反思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