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述职报告 > 正文

    [浅谈《过秦论》的修辞艺术]修辞属于艺术手法吗

    时间:2019-06-19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过秦论》乃西汉政论家贾谊之史论名篇。文章行文犹如长江大河,波澜起伏,气势磅礴,雄浑有力,极有文采,有如汉代辞赋,让人读来琅琅上口,令人赞叹不已。作品之所以有如此之感染力,这主要是作者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一系列修辞手法。

    一、排比

    请看下面的例子: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襄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3、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候,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例1中,用同一短语的叠用,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候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

    例2则用铺陈排比,气势壮观,这是为了极力铺叙六国之兵强马壮,这就为后文六国的失败作了有力的铺垫。

    例3主要突出秦始皇取代周朝天子、攻灭诸候各国的气势、至高无上的权威,可谓盛极一时,这就为后文秦朝灭亡之快作了渲染。

    以上几处铺陈排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文章的说服力。

    二、夸张

    例如:

    4、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5、秦无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6、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7、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以上几句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借助奇特的夸张,深刻地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例4极力形容秦国政治、军事之强大,得到疆土之轻而易举,例5、6则写出了六国之不堪一击以及失败之惨状,可谓淋漓尽致,也有力地衬托了秦国兵力之强大。

    这样可以看出,秦国的“攻”势之势如破竹,而正好与后文陈涉起义后秦朝的“守”势之兵败如山倒相映成趣,突出了主题。例7则极力渲染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地理形势的巩固和他的得意骄横。

    三、借代和比喻

    例如:

    8、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9、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10、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1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12、振长策而御宇内

    1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14、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以上例句中,“敲扑”本是刑具的一种,短的为“敲”,长的为“扑”,在这里借指严酷的刑罚;“锋镝”,本指兵刃(锋)和箭头(镝),这里借指兵器;“弯弓”本是“使弓弯”,这里却借指动武;“七庙”其义是天子的宗庙,这里借指“国家”。这几句中,作者运用借代的修辞格,引人联想,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也使文章达到具体生动之效果。

    而例12~14则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振长策”本来是“挥动长长的马鞭”,但在这里却比喻使用武力,用牧马来比喻用武力统治天下;“藩篱”本指“篱笆墙”,这里比喻“边防”;“金城”本应是“金子修筑的城”,因现代汉语中没有这种说法,这里就比喻“坚固的城防”。这几个句子都是为说明秦始皇统一天下和巩固天下的政策,既形象生动,又使文章说理透辟。

    作者在文章中大量使用借代和比喻还可以帮助我们翻译这些句子,从而很好地理解课文,达到学习的目的。

    此外,文章还运用对偶、对比等修辞手法。如“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等一系列对偶句,从形式上看整齐匀称,节奏感强,便于记诵;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文章最后一段通过陈涉与山东九国之对比,突出陈涉出身之低下,地位之卑微,才能之平庸,士卒之弱小,兵器之粗劣,使陈涉的胜利与强秦的败亡形成强烈的对比,不仅加强了说服的力量,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总之,《过秦论》运用了一系列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气势宏大,姿态壮丽,议论深刻,乃阅读之佳作。

    推荐访问:修辞 浅谈 艺术 浅谈《过秦论》的修辞艺术 过秦论艺术特色 浅谈修辞手法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