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述职报告 > 正文

    高校在职教师人物通讯稿原创五篇

    时间:2020-06-07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篇一】

    “我以前几乎不和老师过多交流,自从大三跟着郭老师做毕业设计,他的严谨、认真、亲近和实在让我现在每次大老远见到老师就想冲到跟前说说心里话”,葡萄酒学院142班董鑫口中这位走入她内心的“郭老师”便是葡萄酒学院教师——**。

    **,2001年本科毕业于我校园艺学院,又在葡萄酒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2008年留校并任教至今。

    从教9年来,先后承担“葡萄栽培学”“软饮料学概论”“葡萄酒化学”“葡萄酒品尝学”“学科导论”“葡萄酒分析检测”等本科生课程的教学任务;
    还参与研究生“葡萄与葡萄酒研究进展”“高级葡萄酒化学”等部分课程内容的讲授。除了课堂教学,还积极承担本科生海外生产实习和校内外综合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任务,从理论和实际等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重视“味道”培养

    “葡萄酒品尝学”这门课程,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品尝,使学生了解葡萄酒的外观特性、香气特征、口感特征与质量风格等。因为是以“品尝”为前提感知葡萄酒的一门课,每个人的感受都有不同,因此这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也被同学们悄悄冠以“玄学”的别名。

    众所周知,葡萄酒的香气多且复杂,难以一一辨别。业界惯用“酒鼻子”来给品鉴者进行香气甄别的训练,“酒鼻子”是一种来自法国的品酒鉴赏工具,是葡萄酒香气的标本。目前最新版本的“酒鼻子”,一共包含葡萄酒中的78种典型气味,分为54个香味系列,12个浊味系列和12个橡木系列。

    不过,在**眼中,这些有趣的“酒鼻子”,没有自己制作的实物“标本”——香气参比样实用。“郭老师为了保证我们对各种香气的准确识别,更好还原不同气味在酒里的感觉,他每学期带着我们亲自制作最新鲜的香气参比样,确保同学们对每一种单一味道的记忆。比如他会把水果、桂皮、青草等原材料收集起来,将其新鲜的提取液分别加入红、白葡萄酒中,让我们通过嗅闻并深深记住上述实物在葡萄酒中的气味。这样的参比样老师带我们做了35个!这对我们上品尝课,记忆香气有很大的帮助。”154班王航航颇有成就感地说。

    “‘酒鼻子’确实包含很多种葡萄酒香气,但这些都是提炼的精油标本,纯正度很难得到保证,也不够真实,而且闻久了可能对身体有害。事实上,除了嗅闻,葡萄酒最终是要‘尝’的,要通过喝进一步确认闻到的各种味道。而品酒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味道一一剥离。找的过程就是一种品尝训练,一种乐趣。”**这样告诉同学。

    重视“门道”领悟

    大四学生马娜和董鑫,都是跟着郭老师做毕业设计的学生,“从大一的新生教育课,郭老师就给我们教如何进行文献检索,怎么利用spass、endnote等学习软件”。

    **把对文献检索和资料分析的学习称为“抓鱼”,在他看来“抓鱼”本事的好坏,关乎学生未来把握信息能力的高低,“只有学会了‘抓鱼’,懂得了自己如何‘捕鱼’,才能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更好地把握机遇,赢得未来!”

    董鑫同学保研意外失败,进入大四就开始联系出国深造,从学校选择、推荐信撰写、个人陈述材料准备等,郭老师反复帮她修改,“郭老师把我们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呢,他定期给他指导毕业设计的同学召开每次都在一个小时以上的学习会,掌握我们的学习动态,尤其是心理和生活情况,像我保研失败后,是郭老师的格外关怀让我度过了最低潮的日子。”

    课堂上,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外,**更注重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和端正学习态度,鼓励大家努力学习,珍惜把握机会。“郭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会说一句名言‘如果你和大家看的一样高,你就是一般人。顾名思义,大家,就是一大家,也就是一般人。如果你比‘大家’看的能高出那么一点点,你就‘不一般了’”,葡酒153班的闵娇把郭老师的名言倒背如流。**非常重视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常常告诫学生,无论是选专业方向,还是作课题,一定要基于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然,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应该早作准备;
    当然,我选择,我不后悔,要敢于担当,有所作为。

    这些年来,**共指导3项国家级、4项校重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所指导的本科毕业生获得校级优秀论文8人次,2010-2012连续三年被评为院级优秀先进个人。

    重视“师道”影响

    学习委员马娜深切感受到,郭老师的教学理念绝对践行“立德树人”。郭老师时常告诫学生:要作文,先做人,人之不成,何以成文?无论何时,以德为先。

    多年的从教经历,**明白人才培养,不仅是学习,还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才能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为教师,他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努力做到为人师表,行为世范。

    他总告诉学生,做任何事都要精益求精、力求完美。比如毕业论文,在**看来,其是本科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的最后一门课程,是对自身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总结和检验,也是知识和能力发展最可能“升华”的“关键期”;
    作为学生,要倍加珍惜本科阶段最后一次在校学习知识的机会;
    作为老师,更应站好这一班岗,必须认真负责,丝毫不能懈怠;
    比如对学生的教育,必须倾囊相教,只有这样学生对老师才有信任;
    又比如他常教育学生,要多帮助他人,而且不忘初心受助者超过自己,因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自己已经收获满满的精神愉悦。

    他常说房子什么都能缺,就是不能少了顶梁柱,他希望自己教过的学生各个都能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吃苦精神的顶梁柱。

    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刚刚从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国家葡萄酒与葡萄产业中心(nwgic)进修1年回国的**,对教学有了更多的感悟,精益求精的他将把自己开阔眼界所学、所悟,倾其所有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实现自己“学生各个顶梁柱”的美好愿望。

    【篇二】

    随时解疑释惑,这样的老师在校园里不见得人人都是;
    随时出手借钱,这样的老师更是少之又少。但,这两点,农学院**老师都做到了。

    组会上什么都说

    农学院808学习室的组会两周一次,早已成了固定栏目,每次都热烈非常。“有一次从下午5点开到了晚上11点半。学术交流、经验体会,所有的‘疑难杂症’都可以在会上向老师求解,和同门交流。”

    博士生王浩说。“比如论文卡在哪了?我最近怎么不在状态?甚至连缺钱也能说。”

    对学生们提及的专业问题,**帮他们一一分析,提出建议,指出思路。而不在状态,就进行分析,看是遇到什么坎,学习上的好办,找症结,想办法;
    如果仅是心情,也可以听听怎么回事,让学生释怀一下,缓解几分压力。

    “缺钱也能说?”

    “能!”

    “老师会给吗?”

    “会!一般就给我们借出800或1000。特殊的另算。”

    教与学是师生间的常态,开口借钱、慨然允诺,这中间靠多大的信任和信赖维系?

    “其实我们老师是个特别节俭的人,一部过去老式诺基亚手机用了多年,直到去年才换。但只要我们有困难,他就会帮。”

    北校了解“深松机”

    研一第一节课,**给学生们一人一张纸,写出自己的本科知识背景等基本情况。接着,根据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为他们进行专业学习规划。“老师告诉你刚入学干什么,研究生三年最终收获哪些,每一步怎么走,六年了,一直这样。”

    博士生王淑兰说。

    因材施教是**的教学特点,同学们也为此非常获益。“李老师会根据我们每个人的长处、短处、性格进行任务分配,这样大家不会太忙乱,也会相互学习。”

    精确农业技术课,一般都要从8点上到12点,**从不迟到,四个小时讲得满满当当。“我多讲一点,学生就多学一点。”**说。

    除了亲自讲授外,在论文或科研方面涉及到其它专业的问题时,李老师就会帮学生联系推荐其他学院老师,完善补充知识点。“最近我们研究保护性耕作,老师就联系和机电学院进行合作。不管涉及到哪方面,他都是先提建议,接着去找人,给我们指导。今年6-7月份,他亲自开车带我去北校机电学院了解‘深松机’。”

    苹果园里取土样

    连续三四年,**带着学生们去合阳、渭南进行微生物土样采样。“6月、9月间,他亲自开着车,带我们去合阳和渭南,在地里干活连续一周时间,我们不休息,他也不休息。”

    硕士张元红说。

    去年暑假期间,他带着10位同学去延安、长武、洛川、白水4个县,10天时间打了24个“15米土钻”,早出晚归,中午不休息。在延安,苹果园建在山上,没有餐馆,李老师叫上司机,四处给同学们搜寻吃的,买好送来。“那段时间,李老师从早到晚都陪着我们,很难忘。”

    而李老师的严谨认真更是给小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保证土壤水分不蒸发,土样要放入箱中,当进程只剩下十分之一时,没有箱子,学生就装在了铝盒中。“不行,必须装入箱子里。取土时,要马上盖上盖子,要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产生误差!”李老师从未有过的严肃。

    该严时严,该亲时亲。“每到一处,李老师总要带我们去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他就像父亲一样对我们!”

    无论在延安革命纪念堂,还是枣园的窑洞前,或者杨家岭的山坡上,李老师与同学们的身影融在了一起,笑声融在了一起。

    下雪天的发怒

    博士论文要求必须发表在a类期刊上。“从开始的思路和后面的文字,老师对我们的要求都很高,修改论文逐字逐句。我刚开始写得很差,自己都没信心想放弃,老师多次安抚我‘慢慢来,不要急’。”王淑兰说。

    平时每学期结课时,**要求学生写课程论文的英文参考文献,必须有一定的数量,中文文献必须是近5年的资料。“目的就是为了考察你对最新研究进展的了解程度,而且论文他从不让“小老师”(助教讲师)审阅,而是自己一份份亲自看,还打分。”

    **还有一个教学要求,就是每课结束时必须进行ppt展示。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不是为了为难你们,是让你们在讲解时更加明晰思路,收获知识。”

    数据来源客观是**对学生的硬性要求。看到有不真实、有改动的端倪,他严肃地指出:“一切数据都要来自真实的获取,做科研不能触碰底线。”

    前年11月间有次天降大雪,上课时同学们没来全,李老师生气了,他口气极为严厉:“学知识有什么理由不来?我凌晨2点下的飞机,到家天都亮了,一早还照常来上课,我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工作,而你们为什么这样对待自己的学业?!”掷地有声的责问,句句砸在学生的心中。

    “老师爱说一句话:不逼自己一把,你就不知自己有多优秀。他如此认真,你怎敢懈怠?”王浩说。

    新年聚会说加油

    “老师对我们特别操心!”大四生常月的毕业设计老师是**。先了解常月想做什么课题,未来发展规划是什么,整合之后提出意见,再告诉常月怎么做,需要哪些帮助。“开题报告的修改及工作要点,老师都给我发来邮件。”

    常月说,“发完邮件还怕我接收不及时,再发短信‘请查收’。”

    王浩他们几个博硕士,跟着**老师长则近6年,短则3年,“只要有机会,李老师就轮流安排我们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让大家开拓学术视野。这几年,宁夏、甘肃、山西、内蒙和省内的学术会,我们都参加了很多次。”

    每年元旦和欢送毕业生聚会是雷打不动的项目。

    “老师祝福我们事业有成的同时,总不忘告诉大家,搞科研不能不要生活,要事业有成也要生活美满,一个人在什么年纪就应该干什么事,有合适的心仪对象,一定要勇敢去追求,要加油!”

    灯光烛影中,觥筹交错间,师生齐乐融融,互诉衷肠,亲情弥漫在每个人的心中。

    功劳苦劳看你怎么想

    从教25年了,**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这份工作的呢?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作为教师,教学应该是主业,首先要把主业干好,尽职尽责。”

    目前,**承担的《农作学》《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和申请科研课题、发表sci论文、获得科研奖励等相比,教材编写在职称评定中没有含金量,但编写一本书没有两三年的付出不行,可谓是有苦劳无功劳,很多老师并不太愿意做。

    “高校是学科承载的基地,学科内容主要通过课程和成果体现。通过编写教材构建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体现教师的学术思想,再通过开设课程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促进学科的发展。”

    **说。

    近年来,他主编或副主编6部教材,正在主编《农业信息技术》第三版”。

    “功劳、苦劳看你怎么想,我觉得,这些工作都是高校教师的职责。”**说。

    是啊,苦劳可以忽略,功劳可以看淡,唯有学生的相随,才是幸福。

    有一句歌词“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
    一路上有你,痛一点也愿意。”对学生、对老师均如此。

    【篇三】

    11月8日,星期四,北校区8号教学楼8420教室。

    像往常一样,生命学院教师**提前5分钟进入课堂,在黑板上用粉笔手绘了小麦、水稻和玉米三种作物茎的结构,接着打开笔记本电脑,登录“雨课堂”,等待同学们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后,她微笑着抬起头,慢声细语地问了一句:“都扫好了吗?”此时,上课的铃声刚好响起……

    这样的场景每周、每月年乃至每年都在**的工作日历中再现,熟悉的课程、熟悉的教室,但不同的是一批批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青春面庞。“我很享受教学的过程,也喜欢与学生们在一起。”**说。

    尽可能做到最好

    **16岁那年,一名远道而来的陌生人专程到家里看望曾是中学生物教师的爷爷,得知爷爷已经去世20年,中年人痛哭流涕。听客人回忆起爷爷和学生之间真挚感人的点点滴滴,给**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带副课的老师能让学生惦记几十年,真是不容易。这件事对我后来选择做教师影响重大。”**这样说。

    1996年,**兰州大学毕业后考入我校攻读生态学硕士,199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主讲“植物学”“植物学实验”“生态学”“普通生物学”“生物显微技术实验”等课程。

    从教近20年来,**始终要求自己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做到最好。根和茎的次生生长过程是“植物学”课程中比较难理解的部分,找不到合适的动画素材,**就自己动手制作,从构思到制作完成用了几天时间,几经修改终于做出了满意的动画,做好的动画发给同事、学院副院长姜在民,请他提出修改建议时常常是半夜一两点,让姜在民发自内心的佩服。

    “植物学”是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内容繁杂,名词概念和知识点较多。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掌握课程内容,**购置了单反数码相机,根据课程需要拍摄校园植物,分类整理后用于制作多媒体课件,至今已拍摄800余种校园植物。

    不仅是课堂教学,**在教学改革、网络课程建设等方面也投入了极大精力。2016年5月,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联合发布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在生命学院率先使用,为此,她把原来按照章节制作的课件依照知识点进行拆分,同时重新编排课件中的图文,使其更适宜学生用手机浏览。讲课时通过“雨课堂”同步推送课件,让大班课坐在后排的学生能通过手机看到清晰的课件。课后学生可以随时浏览知识点,并通过“雨课堂”分享网络学习资源。

    她对教学的热爱和付出,用既是生命学院副院长又是同事的姜在民的话说,就是在教学上下“死功夫”,通过各种手段把教学内容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厚积薄发

    2016年,作为主编之一,**完成了“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植物学》配套实验教材《植物学实验》的编写出版工作。书中近300个插图均为实物彩图,大部分由**拍摄完成,《植物学实验》一改过去黑白手绘图贯穿实验教材的老面孔。“都是身边的常见植物,没想到居然这么美,各个细节形象的展示让植物分类的学习轻松多了。”首次使用实验教材的2016级同学给予了高度评价。

    《植物学实验》的出版,背后是**的倾心付出。该书2015年开始策划,此后的两年,每到花开时节,一有空闲,**就背着双肩包,脖子上挂着相机,拿个塑料袋,按照花期在校园各个角落从不同角度拍摄植物,采集标本后进行解剖拍摄,用以积累素材。

    拍摄植物花的解剖结构看似没有技术含量,却是一个需要付出极大耐心和毅力的“细心活”,要选取合适的花,先从各个角度拍摄外观,然后用镊子把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如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结构一点点取下来,分别单独拍摄之后,按照其在花中着生的位置一一摆放在黑布上再次拍摄。花的结构通常很小,既要摆放美观还要能展示,摆放时要屏住呼吸,轻手轻脚,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一般拍完一种结构简单的花通常需要一两个小时,遇到结构复杂的需要更长的时间。2016年暑假,小学四年级的女儿成了“小跟班”,一个暑假跟着妈妈在办公室。**从上班一直到忙到晚上制作标本并拍摄。一日三餐都在食堂解决。

    多年积累的素材以前主要用于课堂教学,只有自己授课的学生受益,现在图本并茂的实验书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学习植物学,让**发自内心的喜悦,也让她乐而不疲。

    近年来,**参编教材12本,其中主编一本,副主编2本,两次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指导学生完成的两项国家级科创项目分别获我校首次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获特等奖和2016年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理科论坛一等奖,两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她本人获评2014年度校级优秀教师,三次获学校教学质量奖。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说起**,不仅是毕业十余年的学生,还是正在就读的新生;
    不论是生命学院上过多门课程的学生,还是只上过几十学时的其他学院学生,都发自内心地为**点赞。

    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读博的2009级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王家悦清楚地记得,大一下学期,他们申请以学校植物电子地图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科创项目,是**给了他们热情地帮助和细致的指导。南北校区的每个角落、每片土地,都有**和学生一起收集植物、辨识植物、分享学习经验和有趣的故事的足迹。电子地图数据库的建立更是凝聚了**的汗水和努力。

    2007级生技专业学生、现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作的朱仁斌说,是**老师把我带进植物学世界并不断成长。生物专业2014级同学陈天翔说,自己本科听得最多、最感兴趣的课就是植物学,多次跟易老师一起在校园拍摄植物。听说武汉植物园招实习生,易老师第一时间联系他,让他获得了宝贵的实习机会,也让他坚定了在植物分类学专业继续深造的想法。在农学专业2017级张睿泽的眼里,易老师很细心,不会让一个同学掉队。当她发现班上两名少数民族同学作业错的多,专门找到他们,主动为他们开小灶。

    **总是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实验课担心大家找不到教室,她提前给课代表打电话讲明路线,亲自到楼梯口接;
    她不用上课点名的方式督促同学,而是用每节课精彩的内容和生动的讲授方式吸引东家的关注;
    她会与同学们唠唠家常,像父母一样叮嘱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加衣物;
    她更是同学们的朋友,与热爱植物的同学一起拍摄、一起跑步,还将自己养的多肉植物分享给同学们,邀请同学到家里做客,用可口的家常菜肴让同学们感受家的温暖。

    虽然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但**冰没有放松在学习上的严格要求。实验报告不合格,一遍又一遍让学生修改直至合格,学生戏称老师“有强迫症”:批改学生作业时,每个学生出错的地方都一一画出并写上正确的批注,作业发回后再统一讲解。

    有时一天连续上八节课,“虽然有时也会觉得累,但教学中的乐趣,让我很享受。”至今仍是讲师的**无怨无悔:“不管能不能升职称,我都会认真工作,用心上课。我自己是母亲,学生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爱我的学生们。”**温声细语的话虽然讲得很慢,但语气却很坚定。

    【篇四】

    2000年,**考入我校就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2年,作为信息学院选拔的4名优秀学生之一,大学三、四年级以委培生身份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读。200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为提高教学技能和知识储备,她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现在已成为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部最年轻的副教授。

    从求学者到教学者,**一直留在挚爱的西农。从教13年来,她一直承担“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这门面向全校非信息类专业开设的通识类必修课,这门课程倾注了她极大的心血,也见证了她教学生涯的历程和收获。

    精准“滴灌”

    “同学们,请登录‘云班课’,进行上一堂课的测试。”11月1日下午,身着黑色印花连衣裙,架着黑框眼镜的**迈着轻快的步伐在学生中间边走边说。

    20分钟后,风景园林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3个班103名学生在完成2个测试后,开始了“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有关数据库的实验指导课。授课过程中谁有疑问,随时可以举手示意。

    “老师,excel中if函数输入没问题,最终结果怎么不对?”一名女生疑惑地问。“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函数语法格式有没有问题?函数逻辑有没有问题?你先试着思考一下,随后把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我讨论。”面对学生的提问,**一般不会直接给出答案。在**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启发学生主动分析、思考与解决,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才能慢慢养成。

    在教学中,**特别讲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环设专业的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引入园林规划、家具设计方面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于艺术类学生在设计构思、色彩学等方面的优势,**让学生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作品,如利用word进行宣传单、广告板、手抄报、书稿等多种形式的创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排版的基本方法。对园艺设施专业的学生,**在课程设计的案例选择上尽可能展现现代信息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如在讲解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时,她会以农业温室大棚中智能灌溉为例,把抽象的处理过程以更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

    这种教学方法把课堂变成了“训练场”,学生成为一线思考和动手的“运动员”,老师成为“教练”——布置任务,指导完成任务的思路和方法,老师授课不是过去的“漫灌”,而是精准“滴灌”。学生不再被动听课,而是有目的地听,为后面动手实践打好基础。

    真心付出

    课堂背后的付出,学生全都看在眼里,爱在心中。

    “我要为杨老师打call。”环艺171班班长刘锦淇兴奋地表示。“老师特别重视我们的建议,‘传统+翻转’的混合教学模式和高中完全不一样,有趣有‘料’。”

    环艺171班马晓萱谈道:“上大学的第一节课就是杨老师的课。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她会一直讲到你完全明白,类似的问题也休想‘漏网’。”

    “杨老师会给积极发言的同学‘发条子’,这是考核加分的‘凭证’。”“我们上课有结合课程的小游戏,每次都不一样,没想到学计算机这么有趣。”“每周日,老师都会给我们在qq群发最新的学习资料,足不出户就掌握了最新资讯”……谈起杨老师,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停。

    但学生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眼中的全能女神,在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上还有两次失利的经历。

    原来,讲课比赛时长不同于往常的上课,时间短、节奏快。**本着展现日常教学状态,两次都是以平日的进度进行,所以2006年和2008年两次都未取得好成绩。

    2012年,**再次参加比赛,在深入反思以往失利的教训后,她通过设计教学环节,精心制作ppt课件、讲稿,结合学院组织资深教师听课后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并利用空闲时间在教室和家里反复练习。这一年,**一举获得讲课比赛一等奖。

    “参赛前,她经常在家给我‘上课’,一起交流探讨。我也会把她的课录下来请我们学院老师‘号脉开方’,每次我把建议带回家,她就像小学生一样详细的记录并仔细揣摩。”**的爱人、园艺学院黄炜老师说。

    重任在肩

    “烹调‘成功’的秘方是:把‘抱负’放到‘努力’的锅中,用‘坚韧’的小火炖熬,再加上‘判断’做调味料。”这是**的qq个人签名,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在高校中不断地被质疑“课程存在的意义”,**与同事们倍感压力,因为他们深知肩负着全校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重任,只有勇于创新、不断反思,积极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站在“双一流”建设的高度,满怀自信讲好每一节课。

    “**负责讲授本科生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以来,积极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近三年来承担近700学时,连续三年获教学质量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的同事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先后主持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同时积极参与到“学生学业多元化考核”改革项目团队,探索适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多元化考核方案。2013年以副主编的身份编写适合农林院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2014年正式出版《visualbasic程序设计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两部教材。

    面对诸多荣誉,**谦虚地说:“我讲课没有太大的天赋,在课堂上,我就把学生当成评委老师,把每一堂课都当作比赛现场。”

    【篇五】

    “每次上课都会唤起我心中的共鸣,每节课结束我的心中总会充满着满满的正能量以及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的坚定信念。”10月26日下午,刚上完“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植保学院制药1702班韩玉燕稍显激动。

    听到学生如此评价自己的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心里乐开了花,“这正是我们这门课的意义所在。”从2000年站上讲台至今,思修课陪伴着她走过了十多个春秋。她敬业、精业、乐业,耕耘在三尺讲台,醉心于铸魂育人,收获着她特有的快乐和幸福。

    敬业:醉心于教学

    “教学”二字,在**这里有着独特的解释。“作为老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只有教得好,抓住学生的心,学生才爱学,也才学得进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有理想,民族有希望。**作为思政课教师,她深知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更懂得教好这门课的意义所在。

    为了把这门课程教好,达到铸魂育人的目标,**在钻研教学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过脚步。任教以来,她多次参加省级备课会,参加教育部教学培训,近年来持续参加王秀槐教学工作坊,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深入教学研究,提升教学技能,追求教学的艺术与境界。

    “每年寒暑假都会参加各种教学培训,再加上平时和兄弟高校的教学交流,平均下来一年有六七次呢。”除了培训交流,**还注意向老教师、同行及年轻人请教,琢磨他们的教学特点,转化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在教学中认真好学爱钻研,肯下苦功夫,善于学习积累,教学基本功和理论水平扎实,授课内容与时俱进,与学生做到了无缝衔接,教学效果很好。”见证了**从教学“生手”成长为教学“好手”的丁艳红副教授,十分看好**。

    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教学设计,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不断创新,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

    草业162班夏宇康同学表示,“在短短的一个学期里,**老师将一本厚厚的书籍,化成了绵绵的流水,流进我们的心田,在大学的开局阶段很好地塑造了我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于我而言这十分珍贵。”

    为了做好核心价值观专题教学,**会用半个月的时间去制作教案和ppt。期间,她仔细查阅了《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问道》等书籍和期刊,认真学习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践行,准确把握消费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社会思潮的主要内容、思想实质。通过差异对比、本质剖析,在价值澄清中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心接受、高度认同、积极践行。

    以研促教,教研相长。**通过教学科研两手抓,较好地实现了教学推科研、科研促教学的良性互动。近5年来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主持校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12篇,其中cssci期刊2篇。在光明网发表3篇核心价值观的文章,引导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2年、2013年、2014年连续三次获得**省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

    精业:安心于讲台

    “100分钟的时间里,你讲什么,怎么讲,达到什么效果?这些都需要提前做足功课,才能掌控好三尺讲台。”

    从一支粉笔一节课,到如今的多媒体、智能化教学手段,时代在变,**也不断地与时俱进,但放在讲台旁边的大黑包却从来没变过。从第一天站上讲台起,**就提着一个长50、厚20、高30厘米,重近10斤的大黑包,扩音器、耳麦、课件、教学日历、教材、参考书、学生名册,一应俱全,满满地盛着她对讲台的痴迷和对学生的责任。

    讲台好比舞台,学生好比观众。剧情精彩了,演员演好了,也就吸引住了观众。讲台在**的心里很神圣,每次上课前,她都会早早到教室,摆放好一切教学用具,调试好教学工具,静静地等候着学生走进教室。

    “亲爱的同学们……”宏亮的嗓音,亲切的称呼,总是能拉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充满激情的讲授,风趣明快的语言,大气端庄的台风,总是能把同学们的注意力紧紧抓住。她在讲台上的风采赢得了老师们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葡萄1602班姚洪梅说,“每一节课都像演讲一样,我就是在每一节演讲中收获了很多很多。”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三尺讲台,**一直心存敬畏,惟恐自己的一个疏漏,愧对教师称谓。为了站好讲台,她常常观摩学习其他老师的台风,在家里对着镜子时常练习,多次参加学院、学校和**省各种大赛历练自己。

    2014年,**参加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二等奖,参加**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比赛荣获三等奖;
    2015年,斩获学校首届微课比赛一等奖和**省高校微课比赛三等奖;
    2016年,又获学校首届师德师风演讲二等奖。

    从2015年开始,**开始担任教学中心教学培训员,积极参与新进教师的入职培训工作,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各种经验倾囊相授。同时,她积极担任大学生青马工程导师和演讲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夯实理论功底,坚定理想信念。

    人文学院法学1502班的王子悦,在今年5月份参加西咸高校“传承端午习俗,弘扬传统文化”主题演讲比赛决赛中荣获第二名。“比赛前夕,**老师给予我们细心指导,从文字版本的修订到演讲的技巧以及台风的展现,都使我们受益匪浅,这荣誉里有张老师一半的功劳。”

    在**看来,讲台是师生知识共享、心理沟通、情感共鸣、智慧共建、意义生成、精神共振的地方,教师必须以其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张驰有度的台风,做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乐业:专心于课堂

    现代素质教育打破了传统师生之间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常态。现在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至少要有一桶水,具备有效的“活水源”,让课堂丰满有内涵。

    尽管已有十几年教龄,思修课的框架内容已烂熟于心,但**从不敢懈怠,每一年的课程,每一堂课,她都提前准备,专心备足“活水源”,让课堂内容“深、活、新”,娓娓道来,滋润心田。

    葡萄1602班符月姣说,“以前总觉得思修课没有专业课重要,但上完**老师的课才明白,思想品德是人的灵魂,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思修课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关注了时代的脉搏,同时也解决了许多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

    **的“活水源”来源于不断地学习,厚实专业底气,使自己的思想具有时代的气息和旺盛的生命力,以“旁征博引”的方式征服学生,使学生“尊其师,信其道”,引导学生思学、爱学、乐学。

    200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施方案之后,为了拓宽视野,夯实理论功底,**一直自学伦理学、课堂教学设计等课程,查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的期刊和文章,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如何凝聚思想共识达成价值共识?在核心价值观的专题教学中,为了讲清讲透这个问题,**专门购买了清华大学林泰教授主编的《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认真研读,在教学过程中会结合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社会思潮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诉求与重要意义。

    今年7月,中央电视台播出十集政论片《将改革进行到底》,9月播出《辉煌中国》。这两部大片讲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13亿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故事。

    **坚持收看所有内容,尤其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创新活力》这两集,对她的触动和启发很大。她迅速重新做教案,把其中的一些数据、典型案例运用在课堂中,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

    工商152班肖启龙回忆道:“张老师的课堂没有传说中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启发式互动式的交流。”草业162范龙表示,**老师在给我们带思修课的过程中,讲解问题由浅入深,几乎没有看过讲义。

    课堂上,**力求将启发型的讨论式、自主探究式、案例分析互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融入其中,并积极采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平台,大胆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引发学生参与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知欲。

    课堂之下,**也关心着学生的学业和发展。会计153班张依凡大一时上的**的思修课,大二在写形势与政策论文时,临提交前遇到困难,“晚上十点多钟打扰张老师,她在看到的第一时间回复我,面对我许多急了眼的无脑问题,老师依然耐心回复,交谈到深夜,老师第二天早上六点多钟又回复我,让我感动到落泪。”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
    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还要在在教学内容上多下功夫,在教学方法上多去探究,在教学语言上多去凝练,在学生思想上多花心思”。

    推荐访问:在职 高校 人物 教师 原创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