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述职报告 > 正文

    茶产业保护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1-08-08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区人大农业和农村工委在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领下,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对我区“一绿一红”茶产业保护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走访了区农业局和xx街道、xx镇等单位以及部分涉茶村社,深入基层开展座谈交流。同时,以茶产业保护与发展为主题开展农业农村专业联络站主题接待活动,广泛听取区人大代表、茶叶专家等各方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一绿一红”茶产业保护与发展工作,切实把做大做强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有效抓手,不断强化茶园管理,做精做细茶叶品质,着力打响茶叶品牌,全区茶产业实现健康持续稳步发展,“一绿一红”已成为我区驰名全国的金字招牌。

    (一)茶叶品质持续提高。高度重视西湖龙井、九曲红梅茶炒制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积极开展“一绿一红”炒制技艺的培训教育和科学指导,着力提升茶农制茶水平,切实保障西湖龙井和九曲红梅茶的整体品质。进一步加强西湖龙井防伪标识管理,根据茶农的茶园测绘面积及春茶产量核定分发“茶农标”,确保了西湖龙井茶全程可溯源,维护了西湖龙井优良品质。

    (二)茶园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区政府和相关部门、镇街高度重视西湖龙井茶园规范化管理工作,在持续多年推广茶树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基础上,把西湖龙井标准化茶园管理列入2018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行全区全域茶园无人机飞防植保工作,有效减轻了茶农的喷药负担,也确保了茶树卫生质量安全。为了更好地提高茶园土壤肥力,提升茶叶品质,2018年区财政落实1000万专项经费,全面实施生产茶园菜籽饼肥免费发放项目,进一步改良了茶园土壤,提升茶树生产能力。在我们的调研中,茶农对无人机植保和免费菜籽饼发放等工作都给予了高度的认可与点赞。

    (三)品牌效应日益显现。持续深入推进我区“一绿一红”品牌建设,积极组织开展西湖龙井茶炒茶王大赛、西湖龙井斗茶大会、西湖龙井电商节、九曲红梅斗茶赛等赛事活动,加强与央视等主流媒体及微信等平台媒体的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一绿一红”茶叶品牌宣传推广,不断提升我区“一绿一红”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2012年,“西湖龙井”被国家认定为驰名商标,2017年还被评为“中国十大茶叶公用区域品牌”之首。

    二、我区茶产业保护和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茶园管理方面

    1、催芽肥的使用监管有待进一步强化。近年来,部分茶农出于经济利益,在龙井茶发芽初期通过喷洒催芽肥加快茶树出芽,以卖得更好的价格。但通过喷洒催芽肥,一方面会降低炒制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另一方面,目前市面上部分催芽肥含有重金属、农药等有害成分,在茶树出芽期进行喷洒,极易出现重金属、农残超标等情况,对龙井茶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品牌声誉造成重大影响。

    2、对无人机植保员的技术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调研中,部分村级茶树植保员和茶农反映,无人机植保员对药物喷洒的时机选择有待进一步精准。同时,我区部分茶园位于山地陡坡,开展无人机飞防难度较大,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对无人机植保员的培训指导需进一步加强。

    (二)品牌建设方面

    1、传统手工炒制工艺呈下降趋势。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工艺是一门要求很高的技术,而且是个体力活,时间长,干活累,“茶二代”往往不愿意从事炒茶,导致目前炒茶工年龄偏大,中青代炒茶传人出现“断档”。部分“茶二代”对炒茶虽有较大兴趣,但因缺少专业的培训指导,往往无法掌握熟练的炒制技术,影响了传统手工炒制技术的保护与传承。

    2、“茶农标”的监管与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茶农标”是正宗西湖龙井的“血统证明”,但部分茶农顾于经济利益,非法倒卖“茶农标”,对西湖龙井整体品质和品牌美誉度造成了较大影响。

    (三)茶叶效益方面

    1、茶叶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待增强。我区西湖龙井生产季节主要集中在春茶一季,春茶后期及夏秋茶资源几乎没有利用,茶园综合效益不高。

    2、茶叶资源与文化、旅游的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茶文化空间拓展不足,表现形式较为单一,如西湖龙井的品茶、茶艺、茶歌、茶舞以及相关茶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够。茶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力度不够,附加值不高。

    三、对保护发展我区茶产业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龙井茶园管理水平

    1、加大对催芽肥使用的监管力度。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印发“告茶农书”以及相关宣传图册等方式,广泛宣传普及使用催芽肥的危害性,引导茶农立足长远,自觉摈弃使用催芽肥。要把全面禁止催芽肥的施用列入村规民约重要内容,明确奖惩措施,坚决防止茶农在采茶时节违规上山喷药。在催芽肥使用高发季节,属地街道和各村社要高度重视,专门组建巡防队伍,严防死守,防止茶农背“药桶”上山。要设立有奖举报电话,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坚决筑牢违规施肥的“高压线”。同时,要全力做好春茶的抽查检测,严把西湖龙茶产品质量安全关。

    2、加强对无人机植保员的监督与指导。加强与茶园无人机植保中标企业的沟通联系,督促企业认真总结植保经验,加强对无人机植保员的监督培训,要求飞防植保员加强与村级茶树植保员的密切配合,因村、因时、因病开展无人机飞防喷洒作业,最大程度提高植保效果。要引导植保企业加强对无人机植保员的技术指导,不断提高山地陡坡茶园的飞防植保技术,提升喷药“覆盖率”和有效性。

    3、不断改良和提升我区茶园土壤。加强对我区茶园土壤肥力的科学监测,每年安排专项经费,足额足量向茶农提供菜籽饼肥,逐步提升茶园土壤肥力。要科学普及茶园肥料施用知识,以有机无机相结合,长效速效相结合为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茶农科学合理配比施用菜籽饼肥和相关有机肥料,不断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提升茶叶品质。

    (二)进一步提升“一绿一红”品牌价值

    1、高度重视“一绿一红”品牌保护。“一绿一红”是西湖历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区的一张“金名片”。要充分认识传承和保护西湖龙井、九曲红梅品牌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和品牌保护意识,不断宣传挖掘茶文化,提高茶品质,提升“一绿一红”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2、加大西湖龙井茶传统手工炒制工艺传承力度。充分发挥炒茶王、炒茶大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对年轻“茶二代”的传承培训,激发“茶二代”炒茶热情,提升炒制技艺,确保西湖龙井手工炒制工艺代代传承。持续深入开展手工炒制技艺培训和炒茶技师等级考核评定,全力培养西湖龙井茶炒茶大师。

    3、充分发挥手工炒制中心的全面作用。持续开展茶村炒制中心建设,对规划要开工建设的炒制中心,要抓紧实施,尽快落地,切实解决茶农炒茶场地的问题。同时,要充分发挥炒制中心集茶叶生产、加工、展示和宣传为一体的平台窗口作用,积极吸引游客和消费者到炒制中心参观学习炒制工艺,现场购买茶叶,不断扩大“一绿一红”手工炒制的社会影响力,提升我区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强化茶产业的监督与管理。要加强对“茶农标”的监督与管理,科学核定发放数量,严格监管贴标行为,严厉打击违规贩卖“茶农标”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切实保障我区西湖龙井的整体品质。要加大“一绿一红”的打假力度,严厉打击互联网、市场等“线上线下”假冒西湖龙井、九曲红梅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好“一绿一红”的品牌形象。要发挥西湖龙井茶产业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特别是在旅游旺季和新茶上市时节,加大对茶企、茶农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西湖龙井、九曲红梅的打击处罚力度,共保共建共兴共享“一绿一红”茶叶品牌。

    (三)进一步提升“一绿一红”综合效益

    1、创新茶文化宣传载体。不断创新、发展和宣传“一绿一红”茶文化,加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对接,强化与文学、影视、动漫、传媒、表演、工艺等创意产业的有机结合,开发制作相关茶文化艺术产品,不断丰富“一绿一红”文化内涵,提升西湖龙井和九曲红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加大茶旅融合力度。强化对“一绿一红”茶文化的整合挖掘,通过创意、设计、造景等多种手段,把涉茶的民间传说、历史典故、遗迹等文化细节和文明碎片进行全面挖掘整理,串珠成链形成旅游线路,提高经济价值。要强化对茶园的旅游规划,将生态茶园建设与观光农业结合打造景观茶园,以茶促旅,以旅兴茶,形成茶旅经济链,提升茶园附加值。

    3、提高茶农经济收益。把茶产业发展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扶持带动茶农增加收入。要引导茶农拓宽茶叶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茶叶营销渠道,增收经济收入。要创新茶叶利用领域,强化对夏秋茶鲜叶原料的深度开发利用,扩大茶叶利用价值,提高茶产业综合效益,提升茶农经济收益,推动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蛮好的。

    作者的逻辑思维值得肯定!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县委“六个要”的决策部署,根据主任会议安排,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先后深入关兴、松烟等茶叶大镇对茶叶基地的建设管理及加工销售等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组织茶叶中心、兴民公司、鑫财担保公司、中银富登村镇银行xx支行、有关乡镇党政干部以及部分茶企、合作社、茶农大户代表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茶园8.4万亩,2018年茶叶产量x吨,产值x亿元。2015年提出“干净茶”发展理念以来,县人民政府一直坚守质量要求,大多数茶园都符合“欧标”质量标准,“xx茶•干净茶”已得到市场的认可。目前,花山、松烟等部分茶园已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xx苦丁茶”成为独一无二的地标产品,市场上小叶苦丁袋泡茶供不应求。

    二、存在问题

    通过深入调研,我县茶产业发展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仍然存在缺少资金,部分茶园管理不好,茶叶下树率低,种茶效益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茶产业的发展。

    (一)政策连续性不强。茶产业是长效产业,发展见效时限较长,发展过程中需要的资金量大。我县茶叶很大部分是2012年利用国开行贷款栽种的,而每亩茶叶的管理费每年在1500-2000元左右,茶叶种植还没见效,银行的贷款又到期,原来的贷款贴息政策也没有了,导致有的茶企和种茶大户因负债太多,融资困难,资金断链。如白泥的陆永双、关兴的冉茂林等。

    (二)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近年来,由于财政困难,投入茶产业发展的资金不足,茶区道路、水池等基础设施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茶农、茶企的发展积极性,导致有的茶园已被挖掉或撂荒。据统计,全县弃管或荒芜的茶园有8400亩,还有蔓延扩大的趋势,给群众发展茶产业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如迎春村大坪组400余亩茶园,因是泥石路车辆通行困难,生产管理成本过高,导致茶园无效益。

    (三)生产加工能力不足。一是加工厂少。全县现有茶叶加工厂仅36个,按合理加工布局,每800—1000亩建一个粗加工厂,我们至少需要50个以上粗加工厂才能满足全县茶叶加工。二是现有加工厂使用率低。全县36个加工厂仅有14个(绿茶5个,苦丁茶9个)保持全年生产,其余加工厂因资金紧缺(多数负债过重,且融资难),组织生产能力不足,茶叶加工量小。三是因无用地指标,新建茶叶加工厂审批难。如龙家、松烟、构皮滩均有大户建厂意愿,但因无用地指标,办不了建厂手续。

    (四)产品市场销售困难。一是没有品牌效应。全县没有一个统一的对外宣传品牌,虽然提出“干净茶”的发展理念,但品牌知名度差,竞争能力不强。二是已有的区域品牌与其他如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等省内知名品牌比起来差距大,本土茶叶品牌价值难以提升,优质茶没有优质价。三是企业之间联系不紧密,各自为政,各家企业未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抱团发展。四是企业与茶农之间信息不对称,没形成良好的供求关系,加之分散的茶园没有加工厂,只能卖茶青且成本高(如龙家、沙堆、齐坡等地的茶园要运到松烟或湄潭卖),导致春茶采摘后就停止采收,下树率低。五是由于茶叶采收的季节性强,银行贷款手续繁多,导致在采收的关键时节贷款资金无法及时到位而错过采茶的黄金时间,荒废了好茶,茶农眼睁睁看着茶树上的“钱”白白的流失却束手无策。

    (五)产业发展劳动力匮乏。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种茶、种粮、种烟所需劳动力明显不足,茶叶采收季节性很强,导致采茶季节组织采工难。采茶成本高,劳动力匮乏成了当前茶产业发展的重大难题。

    三、几点建议

    (一)建好“干净茶”基地,为茶叶提质增效筑牢基础。

    一是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管好现有茶园。根据现有劳动力、生产加工、市场需求等情况,政府在注重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要抓好现有茶园的提质增效,想方设法恢复对弃管或荒芜茶园的生产管理,让其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增强群众种茶的信心(尤其应对狮山这样一些老茶场开展提质改造,以免影响“干净茶”的声誉)。同时,茶园的建设应以家庭农场为主,实行分散管理。

    二是以干净茶为标准把关茶叶质量。树牢“xx茶·干净茶”品牌定位,全力打造绿色生态茶园,保证茶叶“从茶树到茶杯”的安全。出台茶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对达到“干净茶”生产标准的茶园的基础设施、农资等进行奖励补助,并确保政策连续兑现。加大茶产业工人在茶树种植、茶园管护、采茶技能、加工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力度,保护好xx的山水、土地、空气等大环境,确保生产出干净的优质茶。

    (二)创新体制机制,为茶叶加工销售突破瓶颈。

    一是组建xx茶叶集团公司。及时引进一家核心公司或以县属国有企业为主组建xx茶叶集团公司,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着力解决加工能力不足、市场销售难和品牌影响力小的问题,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时,以集团公司名义及时解决产业发展融资难题。

    二是建立生产加工销售机制。建立“集团公司+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架构,集团公司主要集中精力对接好市场、生产好产品、宣传好品牌、做好茶叶销售;茶叶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户主要负责种好茶、管好茶、制好茶或把茶青交给公司。

    三是整合项目解决资金难题。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整合水保项目、退耕还林、低次低效林改造、创业贴息贷款等涉农项目资金,支持集团公司发展,集团公司垫资解决茶农基地上的肥料、农药以及人工等费用,并对基地进行监督管理,茶农用茶青抵扣。

    (三)部门形成合力,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一是积极作为,利用好绿色产业发展基金,扶持好现有茶园,对已出现资金困难的茶企和种茶大户要采取与公司、与村集体合股的方式进行解困发展,挽救茶企和大户,树立全县茶叶发展信心。

    二是金融办要全力协调各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主动作为,加大对茶产业融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采收时节为茶企和茶农提供短期周转资金,提高茶叶下树率。目前全县处于盛产期的茶园x余亩,采收时节所需周转资金约x万余元。

    三是政府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保障新建茶叶加工厂的建设用地,完善小作坊加工手续,加强技术培训,解决采茶用工难题等。

    四是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进国内外知名茶企到我县建立出口茶叶加工基地,拓展国际消费市场。

    (四)坚持茶旅结合,为壮大茶产业开辟新路径。

    以茶为媒,将茶产业、休闲旅游、健康养生融为一体,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厂变体验馆、茶园变科普园”的茶旅一体化发展思路,打造茶主题公园、茶文化村,积极开展茶文化节、旅游节、茶园观光品茗等活动,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新格局。

    推荐访问:调研报告 情况 保护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