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述职报告 > 正文

    中庸之道心得感想优秀例文

    时间:2021-09-11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中庸之道心得感想优秀范文

    接触《中庸》,源于大哥去北京大学去上书法研究班的学习,北大的教授王岳川老师的授课,使大哥受益匪浅。回来便要求我去背《大学·中庸》,说《论语》里很多思想来源于此。下面就是小编带来的中庸之道心得感想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庸之道心得感想优秀范文1

    上学的时候读《中庸》,根本读不懂;听老师讲,反而更加糊涂。现在在《师资建设》工作了,渐渐的领悟了其中的一些道理。中庸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最高思想境界和思想方式。。中,不偏不倚,庸,平常。既不过分也无不足。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是《中庸》里面最为重要的一句话,实际上把所有儒学都讲完了。喜怒哀乐之未发,是个什么状态?关键是“未”字,表明了古人修养不是在错误的观念和思想到来之后再进行修正,而是在思绪纷飞之前便能清明自觉。而一旦心念之前便自觉,那么随后思绪所及无不是自然合乎规矩道德。道理说起来不难,理解也不难,只是做起来难。我们大多习惯于跟自己的思维打交道,思维要起未起之前的那一段心态,不是很容易抓住。可知“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乐也不叫乐。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易说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别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则的不可更易。今天也没有人骂你,所以不怒;今天也没有中一百万给你,所以你也没有喜;今天没有伤心的事,所以没有悲哀;今天也没有爱国奖券中了那么高兴,平平淡淡,此心不动。一点都没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没有发动的时候,这种情况这种境界叫“中。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好好体会《中庸》的思想。并将这种思想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中庸之道心得感想优秀范文2

    中庸有三层含义,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平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中庸中道出,人生需要不偏不倚,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我们需要实事求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实事求是的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这样讲来,要保持中庸,做到不变更自己的主张和目标,似乎有点难,然而我们依然会追求中庸,因为我们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目标,人生有时候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子路曾经问什么是强,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认为能够做到中庸是强大的,一个人做到不偏不倚,不随波逐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原则。只有自己心中有一个强大的目标,做到不偏不倚,这样才是真正的强大。就像在战争中,反抗不一定是强,反抗也不一定是弱,就像《潜伏》里面说的“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

    在中庸中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因为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一个人要保持中正平和,需要从容淡定,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过喜过忧,不能过怒过哀。七情六欲本来是人的正常反应,但不能反应过头。无论在什么场合,如果都将这些情绪表现到“中正平和”的境界,既不过分,也无不足,不管遇到了什么状况,都能够保持一种淡定的态度,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情怀,那么就做到了中庸。做到中正平和似乎有利于自己的成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自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中庸是很难实现的,然而,中庸为什么很难实行和彰显呢?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在现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随波逐流,肆意妄为,没有原则,没有持之以恒的目标,越来越少的人做到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我们需要多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学习中庸思想中的优秀部分。虽然中庸很难实行,但是也不是不可实行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要实行中庸之道,也需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中庸之道心得感想优秀范文3

    孔子传道给曾子,曾子写了篇论文《大学》;曾子传道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写了篇论文就是《中庸》。中庸思想,也是来自于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太难了,普通人很少能够做到。中庸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讲的中庸与仁一样,有体有用。中庸的主题非常不好理解,中庸的作用就是此处讲的“中不偏,庸不易”。中就是不偏,庸就是不易。

    什么是中呢?一个方框,代表上下四方,中间有一竖直贯下来,不歪不偏就是中。任何事情都要取中,无论偏左、偏右都不行。孔子着了一部历史,叫《春秋》,为什么叫春秋呢?取中之意。冬天冷、夏天热,温度不适中;冬日长、夏日短,日照不适中,都不合乎标准。只有春秋不冷不热,白天与黑夜一样长,有中才可以作为标准。孔子的五德是“温良恭俭让”,温是第一的,太热太冷都是偏,只有温才是中。

    什么是庸呢?庸是庸常之意,就是我们说的,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庸才能长久,普通才是伟大,这是宇宙间的基本法则。我们现代人都不甘寂寞,要拔高、要精彩,讲究“玩的就是心跳”。人生平平安安就是福,高处没有道只有险,高处不胜寒。常人不是如此,不知足不知止,求高求好。一求高事准糟,所以叫“糟高”。中庸就是告诉我们“中不偏,庸不易”的道理。这两句话是宋儒程颢、程颐说的,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了就不偏、庸了就长久。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就一生平安、幸福。

    中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中的.目的是和、是中和,所以子思在《中庸》里才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有中才能达到和,和是宇宙万物之理。夫妻和才能生贵子,家和才能万事兴,和气才能生财。总之都要和,不和就不生,就没有生气。天之和是太和,地之和是中和,人之和是保和。能时时保和就能达到中和,保持住中和就能恢复到太和。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正是此意吗?中者,天下之根;庸者,天下之本,中庸思想是一种客观的思想,也是一种唯物的思想;甚至可以说,中庸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才是世界的永远不变的平衡态。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

    《中庸》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我想,如果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手不释卷!

    培训心得

    11月

    8、9日,我有幸地参加了由省培训学院组织的文字秘书培训,与其余31位来自广东省不同分公司的前辈一起共同学习交流当秘书的技巧与经验。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却让我获益甚多。在此我衷心感谢公司对我们员工成长的激励与关心。此次培训的意义,不仅在于实现员工的自我增值,更是有效地促进了兄弟公司间员工的沟通与交流,增强了移动公司成员的凝聚力与归属感。我还要感谢老师的精彩授课,让我在极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觉悟与工作效率。

    老师的授课生动幽默、张弛有度,他们在讲解专业知识之余,适当播放符合主题的视频与图片,以便我们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我们班的学员表现得也极为出色,不但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且回答得自信从容,观点新颖独到,充分展现了移动员工意气风发、自信大方的精神风貌。为抓住这次弥足珍贵的学习机会,我在课堂上认真接收老师传递的知识,下课后积极向前辈请教经验。在这里,我把这次培训的收获以及心得与大家分享一下:

    古时君王视秘书未股肱之臣,当今领导用秘书如左臂右膀。现在的秘书不但要协助领导处理日常工作,更要扮演好以下角色:

    一、领导的御用写手。课堂上,陈敏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笑话”:秘书秘书,就是秘密地抄书。这句话当时惹得我们哄堂大笑,但事后反思,秘书写文章何尝不是 “抄书”?千古文章一大抄。说“抄”固然过于偏激,但文章必然要经过一个模仿、借鉴的过程,这却是不易之论。就连说“惟陈言之务去”的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窥陈编以盗窃”。一篇优秀的文章必定是经过广泛地浏览信息,经过广泛地筛选材料,经过逐字逐句的反复推

    敲后才由此诞生。那么,如何撰写出一篇好文章呢?老师着重强调了“言之有宗、言之有理、言之有味”三个原则:

    言之有宗,“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必先有引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事实依据,支撑理论基础的事实骨架,否则就是空口无凭。秘书要带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做一个研读历史、关心时事、博览百科、体认万物、勤于调研、精于思考的“杂家”,这是作为一名优秀秘书登堂入室、修无止境的基本功。

    言之有理,材料固然要有丰富的素材作架构,但更要靠深邃而严谨的思想来赋予文章的“血肉之躯”。一个人的思想难免存在局限,只有博览群书,站立于巨人肩上,才能建立屹立不倒的思想脉络。对于一篇成型材料而言,真正有益于解决问题的,绝不是恭维浅显之词,而是诘难质证之语,只有在激烈辩驳、反复验证中依然树得起、立得牢的观点,才算得上无懈可击的真知灼见。切忌“洋洋洒洒千万言,空话套话不着边”的无用功。

    言之有味, 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一件清新典雅、朗朗上口的文学力作。靠枯燥词汇、累赘语句堆砌而成的材料,非但令读者味同嚼蜡、兴趣索然。一篇材料经过丰厚的内容填补、深刻的思想贯穿后,还要不厌其烦地对语言进行字斟句酌、精雕细刻,力求字里行间呈现出鲜活灵动的自然美、行云流水的和谐美、层次清晰的理性美。

    二、领导的信息接口:作为领导的信息接口,秘书必须时刻关注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变化以及行业的动态变化。人民网、新华网、广东省人民政府网和中国通信网都是必看不可的网站。通过“多听、多想、多看”占领领导信息采源的前端,为领导提供最新鲜、最前沿的信息资讯。

    三、领导的决策参谋:作为领导的智囊,就应像经理在他的竞聘演讲中所

    说的:想领导之所想、想领导之应想、想领导之未想。厚积薄发,不断积累感性认知,强化理性思考,切实掌握工作涉及的方方面面,了解情势演变的前前后后,清楚领导关注的点点滴滴,一旦领受任务,便能迅速调动知识储备,化繁为简、道明原委。另外,秘书必须具有领导思维,从全局的高度和角度去思考问题,向领导提高可行性意见,建议供其参考决策。但当领导作出决策后,秘书要坚决无条件地执行。

    总而言之,作为领导的左右手,秘书的办事能力和个人素质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和效率高低,关系到公司方针政策的正确执行与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一位优秀的秘书,不但具备满腔热忱的工作热情、尽善尽美的办事态度,而且怀有远大的目标和坚韧的意志,有着不为当“红花”甘愿当“绿叶”的奉献精神。常言道,每个事业成功者背后都有一位贤惠的妻子。同样,每位英明卓越的领导者身后亦不可缺少聪明能干的秘书。以上就是我参加培训后的所得所想。鄙人拙见,如若欠精,请勿见怪。

    中心明确,论据充足,层次分明,文句通顺!

    推荐访问:例文 中庸之道 感想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