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写作方案 > 正文

    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建设工作专项核查自查报告

    时间:2021-08-03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2017年12月20日至30日,根据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张喜武率国务院国企改革专项督查第一组,赴云南省和航天科技、国家电网、中国石化等中央企业对落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任务情况开展督查。

    第一督查组分别听取了云南省和航天科技、国家电网、中国石化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任务落实情况的汇报,召开了有关部门和企业负责同志的座谈会,并深入企业开展了现场督查。督查组创新督查形式,采取多对一、背靠背等方式访谈了云南省国资委有关部门、省属企业负责同志,中央企业相关部门及二、三级子公司的有关负责同志、职工代表,全面深入了解了被督查单位落实国有企业改革责任、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推进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相关工作建议等。

    被督查单位对这次专项督查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准备自查报告和有关资料,云南省副省长董华,国家电网董事长舒印彪、总经理寇伟,中国石化董事长王玉普、总经理戴厚良,航天科技总经理吴燕生分别介绍了国企改革任务落实情况,并就有关问题和督查组进行了沟通。张喜武对云南省和航天科技、国家电网、中国石化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各项决策部署给予充分肯定。张喜武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再次作出重要部署。2017年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颁布实施的第三年,距实现2020年国有企业改革目标任务也只有3年时间,国企改革正处行至半程、战到中盘、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和决策部署,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张喜武强调,云南省和航天科技、国家电网、中国石化要把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贯彻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精神结合起来,把稳中求进作为统揽国企改革的方法论,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贯穿国企改革的主线,把做强做优做大、振兴实体经济作为引领国企改革的核心目标,把增强活力、优化布局、提质增效、防止流失、加强党建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重点,推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确保基础性改革落地生根、探索性改革换挡加速、升级性改革开花结果,不断提升国有经济活力、竞争力、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我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以国企改革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中央改革办督查局、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和银监会等部门有关同志参加了督查。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专项督查自查报告

    为深入贯彻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和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和讲话精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落地生效,由国办督查室会同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督察组,对5个省和包括中国节能在内的15家中央企业落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任务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中国节能一致认为中央改革办和国企改革办的督查指导,对中国节能来说是难得机遇。集团公司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专题安排全面自查,以此为契机查找不足、梳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坚定不移地推动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落地生效。

    12月21日,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为组长的专项督察组到中国节能进行实地督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大山同志、王彤宙总经理、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及总部所有部门参会,督察组还与中节能风电、中节能六合天融2家子公司进行了调研座谈。

    集团公司刘大山董事长首先向督查组汇报了中国节能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任务落实自查情况,随后双方就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及国有企业改革责任落实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座谈交流。

    邱小平副部长对中国节能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中国节能所从事的节能环保、清洁能源行业潜力巨大,企业大有发展前途。邱副部长强调,中国节能虽然在改革发展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改革还在过程中,仍然任重而道远。他建议集团公司增强改革的机遇意识,进一步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争取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刘大山董事长表示:中国节能将严格按照专项督察组要求落实、深化各项改革发展工作,坚定不移地推动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在中国节能落地生效。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专项督查自查报告

    按照沧州市委组织部明传要求,近日,我们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市亏困停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通过检查,摸清了底数,发现了一些好的典型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全市亏困停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

    一、基本情况

    泊头市共有工业、商业、物资、外贸、粮食、农业、林业、水利等系统共80家国有企业,从业人员6000多人,党员1180名。其中,商业系统破产企业8家;物资系统停产企业1家、关闭企业1家、破产企业8家,总计下岗职工1784名,下岗党员129名,其它系统无关停破产企业。上述关停破产企业虽然经营困难,但党组织仍然健全,党员无’’挂空’’现象,基本上能正常过好组织生活,职工思想情绪稳定,基本上无职工集体上访事件。

    二、经验做法

    1、提高认识,把亏困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党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去年全省“四种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以来,市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亏困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组织了专题调研组,由市委常委带队,深入到停产关闭破产企业,与企业领导干部、党员和职工进行座谈,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搞好亏困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工作,不仅需要完善各项改革配套政策,更需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新的工作思路。一是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四种企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强亏困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关于亏困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党组织设置及党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四种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保证措施。建立和实行了县级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制。明确提出市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企业主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企业党组织书记是具体责任人,组织部门负责协调工作。同时,把亏困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考核体系,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专项督查自查报告》。二是将所有“四种企业”逐一落实到县级领导干部名下,要求县级领导干部认真履行促进企业发展、维护企业稳定、加强企业党建、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四项职责,确保亏困企业两年内实现扭亏解困;停产关闭破产企业职工队伍思想稳定,各种矛盾和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县级领导干部要到一线办公,与职工面对面解决问题,坚决杜绝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建立了亏困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党建工作定期研究、常委联系点、督查通报等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集中听取企业改革和党的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三是抓好试点,分类指导。按照亏困停产关闭破产四种类型,选择了不同行业的4个企业作为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开展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2、狠抓关键环节,强化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努力提高企业领导人员的综合素质。针对停产关闭破产企业领导班子普遍存在信心不足、无所作为、埋怨情绪大和失落感较重等思想问题,我们立足于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素质,对班子成员分期分批地进行党的政策法规教育、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和党的宗旨教育,帮助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和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同时,以市委党校为依托,采取系统辅导、专题讲座、到试点企业参观学习等方式,组织“四种企业”领导人员学习市场经济、世贸组织和现代科技知识,进一步拓宽了“四种企业”领导班子的思路,提高了他们开拓市场的能力和经营决策水平。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合理配置企业领导人才资源。我们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打破资历、台阶和部门、地域的限制,公开招聘企业领导人员。对那些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力的班子成员果断进行调整;对因独断专行、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的,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对违法违纪、贪污腐败的,坚决进行查处。全市先后调整企业领导班子17个,充实班子成员24人。三是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企业领导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完善激励机制方面,按照责任、风险和利益相统一的原则,让这些企业领导人员签定扭亏减亏责任状,实行风险抵押制度,明确规定企业国有资产不得流失、下岗党员队伍保持稳定、积极谋求企业启动生产出路等三项目标任务。四是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监督。我们明确提出,各企业在制定停产关闭破产方案时,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通过建立上级党组织定期谈话制度,强化上级党组织对企业领导班子的监督;通过建立集体决策重要事项制度,强化企业班子内部监督;通过对实施停产关闭破产企业进行审计,防止企业领导人员滥用职权,借企业关闭破产之机隐慝、转移、私分国有资产。

    3、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积极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市委要求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主抓“四种企业”的稳定工作,党委其他成员分包企业,责任到人,确保“小事不出厂、大事不出市”。针对“四种企业”职工下岗去向、离退政策、集资款、拖欠工资兑现等热点问题多,处理不好极易引发上访的状况,市委及时组建了矛盾排查工作组,进驻每一个亏困停产关闭破产企业,从宣传政策入手,做好相关问题的解释工作,切实让职工理解破产政策,积极配合和支持破产工作。同时,注重解决职工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协调解决拖欠职工工资480万元,偿还职工集资140万元,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为从根本上消除不稳定因素,市委始终坚持把解决“四种企业”的下岗人员安置问题,作为维护企业稳定的根本问题措施来抓。一是组织下岗职工学习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就业方面的政策法规,定期通报全市经济发展形势,发布各种就业信息,让下岗职工认清自身优势,树立再就业信心。二是推广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的典型,引导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两年来,市委共发现和总结了办企业、搞三产、开门店、承包土地(果园)、畜禽养殖 等方面的8个典型,将其事迹拍成电视专题片,多次在市电视台播放。同时,通过现场观摩、当能人助手、召开再就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让广大下岗职工开阔视野,学习经验,增强再就业能力。三是会同有关方面积极开展下岗职工就业技能培训。两年多来,共筹集再就业基金72万元,先后举办了9期技能培训班,培训职工1200人次;开办了8家服务实体用于接收下岗职工;为36名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职工提供了启动资金。四是都协调工商、税务、城建等部门,在下岗职工党员办理开业登记、提供就业摊位、市场管理、减免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照顾。目前下岗职工重新就业率达到90%。

    4、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努力使每一名党员成为维护稳定、支持改革的模范。我们对“四种企业”的党员实行了“链条式”管理:对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已有新的就业单位的党员,将其组织关系及时转到新的就业单位党组织;对暂无就业单位或就业单位不固定以及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党员,将其组织关系转到居住地党组织;对党员去向比较集中的,由党组织负责集体办理;对党员组织关系暂时不能转走的,采取成立临时党支部的办法,挂靠到有关单位,使党员能够正常参加组织生活。同时建立了跟踪联系制和下岗党员台帐,做到对所有下岗党员的思想、工作明了,档案记载完整。针对企业停产关闭破产后,大量职工党员流向社区的实际,开展了“街企共建”活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依托,加强对下岗职工党员的教育管理。

    为推动“四种企业”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市委在全市企业党员中提出了发挥“三个示范”、“一个表率”作用,即党委书记要为党委成员作示范,党委成员要为企业支部书记作示范,支部书记要为党员作示范,党员要为职工作表率,努力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良好氛围。同时,在系统党员中开展了“关键任务当骨干,关键时刻当先锋”活动,以党员的模范表率作用带动和影响广大职工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振奋精神,共度难关。胜利百货商场资金少、债务大,破产重组一时难以进行。贸易办党委在摸清情况的前提下,召开党支部会议,发运党员带头集资偿还外债。支部书记徐志才一人集资16000元,副书记蔡波集资5000元,党员每人集资2000元,还清了外债,保证了破产重组的顺利实施。这些集资款在破产结束时,用商品抵给个人,商品变卖后都有很大亏损,但没有一名党员报怨,表现了共产党员吃亏在前、吃苦在前的高尚风格中。

    三、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从检查的情况来看,我市在亏困关停破产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在这些企业中仍存在党组织影响力小、党员作用发挥差等问题,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必然还会产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亏困关停破产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1、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积极筹措社会保障资金。按照企业、社会、财政’’三家抬’’的原则,凡有能力的企业,必须按时足额缴纳;对确有困难的企业,实行财政补贴。各级财政做到优先、足额安排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二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强化基金征缴工作。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和清欠工作,保证基金能够足额到位。三是搞好’’三条保障线’’的相互衔接。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后,按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期满后仍未实现再就业的,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及时办理失业登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家庭经济状况特别困难的,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2、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作用。一是根据下岗职工党员相对分散、情况复杂的特点,要求各街道办事处党委建立再就业党支部,指导居民区党支部对下岗职工党员进行日常教育和管理。二是发挥街道党组织在促进下岗职工党员再就业中的作用。各街道党组织积极帮助下岗职工党员转变择业观念,围绕增强街道社区便民服务功能,扶持下岗职工党员创办经济实体,引导带动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三是结合当前的机构改革,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全市下岗职工党员中录用居委会干部,这样既可安置一批下岗职工党员,又可有效地改善居委会的干部结构。

    3、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舆论环境。通过宣传和报道“四种企业”党组织的典型经验和党员的先进事迹,形成关心和支持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党的工作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读了又读的好文章。

    收获很大的。

    关于国有企事业单位

    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人才工作专题第九调研组

    为全面掌握我市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发展现状、查找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近期,市委常委谢豪斌同志带领市委党建办、市国资委、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等部门,深入枣阳市和部分企业,重点对我市国有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我市国有(含中央省属)企事业单位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人才强市”战略,结合实际,强化措施,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人才资源总量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0年底,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人才约18万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0.6万人,占各类人才的3.3%;专业技术人才14.6万人,占81.1 %;技能人才2.8万人,占15.6%。除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因企业改制为民营或关停破产等原因分流减少外,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均比2005年有所增加,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20.5%,

    2、人才队伍素质有了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优化人才结构,提升

    1 人才素质。一方面,向内挖潜,加强现有人才的培训力度。全市教育、卫生系统针对专业技术人才比较集中的特点,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在职人员参加高层次学历培训,目前,枣阳市40岁以内的中青年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教育面达95%以上。市水务集团“十一五”期间共举办培训班13期,培训人数达620人次。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向外引进高素质人才。枣阳市采取人才租赁、项目合作等方式,先后与36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市校联姻”、“市所联姻”活动,每年引进400多人次外地专家来枣阳提供中短期技术服务。汉丹机电公司2006年以来共引进10名硕士研究生,结束了公司没有硕士研究生的历史。对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的不断增加,促使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的学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一步优化。截止目前,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3900多人,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8300多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76人,均比2005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3、对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进行了有益地探索。枣阳市实施“金牌蓝领”工程,评选出10名高技能人才为“金牌蓝领”,授予“枣阳市五一劳动奖章”,在全市通报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市水务集团拿出全部88个中层领导岗位公开竞聘,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汉丹机电公司大胆提拔17名“80后”大学生走上部长(厂长)、副部长(厂长)等领导岗位,让优秀人才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用当其长。

    4、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从座谈和实地调查的情况看,各地各单位都认识到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人才工作的配套政策逐步完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日益浓厚。如枣阳市把培养、引进、稳定人才作为各镇、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党政领导目标责任制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认真考核评估,逐级落实责任制。五二五泵业公司建立了人才库,设立了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奖,2009年用于表彰的经费达40多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人才总量相对不足,高层次人才偏少。虽然我市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数量在“十一五”期间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数量偏少。目前,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没有一名两院院士和博士生导师,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只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5.7%,而且大部分年龄老化,未来

    三、五年内将会退休,高层次人才青黄不接现象加重,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紧迫。

    2、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一是专业结构不合理。在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现有人才的学科结构中,传统学科偏多,理科、工科以及经济、法律、金融、贸易等应用学科偏少,高新技术产业、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较少,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则严重缺

    3 乏;二是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人才少。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专技人才分别占总数的22.2%、77.8%,企事业专技人数之比为1:4。特别是大部分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在教育和卫生两大系统;三是大部分人才集中于市直和县(市)城区,乡镇和农村人才紧缺,如枣阳市有四家乡镇卫生院没有一名执业医师,全市近200个村没有年轻骨干教师。

    3、高层次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近年来,由于受经济发展的限制,工资报酬、福利待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才东南飞”现象持续不断,我市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纷纷到东南沿海等地就业。据枣阳人事部门统计,2009年,枣阳市直部门通过人事部门办理调动手续的人才65人,其中,调进7人,调出58人,调进调出之比为1:9。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引进来的高层次人才又留不住,如枣阳一医院2006年从武大、华科大引进的11名本科以上的毕业生,目前仅有2人留在枣阳,引进36名到乡镇工作的大学生现已全部流失。

    4、人才使用效益不佳。一方面,部分国有事业单位相当多的人才由于机制、体制、待遇等原因人浮于事,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另一方面,有些人才施展才能的舞台和空间有限,潜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还有一部分人才由于长期得不到使用,因此而“飞走”。

    5、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不高。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配置很大程度上带有计划经济的分配色彩,市场化程度

    4 不高。相对于发达城市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我市的人才市场发挥的作用还处于低层次不健全状态。人才政策对人员进出的管理特别是事业单位的人员统得过紧,导致用人单位难以落实用人自主权。各类人才“单位人”身份特征明显,没有真正实现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最大效益没能体现和发挥,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人才在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的自由流动。

    我市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方面的这些问题,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障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人才观念不新。受传统观念影响,一方面有些用人单位人才观念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重高层次人才,轻适用性人才;重人才的引进,轻人才的开发;重显性人才,轻潜在人才;重人才的经济价值,轻人才的社会价值;重人才的即时效益,轻人才的长远效益;重人才使用价值的挖掘,轻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人才本身也存在思想观念偏差,突出表现就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了成绩就想当官,有了资历就想挤进行政部门,把当官作为价值取向,很多专业上有发展前途的人“弃技从政”,造成人才浪费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不稳定。

    二是经济区位优势不足。现代社会的人才队伍建设已经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虽然我市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底子” 薄,“块头”小,将我市置于全国大中

    5 城市特别是放到发达城市参照系来看,襄阳在中国同等城市中还处于欠发达地位,经济总量还抵不上部分沿海发达地区的县级市。由于经济发展不够,我市整体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偏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不能满足人才发展需要,在人才争夺战中处于劣势。况且我市处于内陆省份,缺乏有影响力的跨国集团和科研院所,国有企业规模不大,经济效益差强人意,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刚刚启动,活力不足,人才发展空间不大。这些客观因素造成我市给人才提供优质载体和优厚待遇的能力有限,对高层次人才缺乏吸引力。

    三是人才机制不活。从人才管理机制来看,诸多单位特别是事业单位用人上的“终身制”未彻底破除,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三铁”现象造成部分人才墨守成规,难以发挥作用。人才部门所有与社会化管理形成矛盾,造成人才难于流动,侵害了人才的利益。从人才引进机制来看,由于缺乏灵活的制度和优厚的待遇,许多高层次人才引不进来,有的人是来而复失,最终形成需要的人进不来,不需要的人走不了的局面。从人才培养机制来看,还缺乏有效的保障与制约机制,人才继续教育以自学为主,对各类人才的培训没有形成系统性、强制性和专业性,特别是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步履维艰。

    四是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和激励强度不够。近年来,我市出台了“隆中人才支持计划”等一批具有较高“含金量”

    6 的人才开发扶持政策,人才工作的投资有了较大增长,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人才资源的开发投资力度依然不足。在投资政策选择上,往往把产业投资放在首位,把技术投资放在第二位,人才投资放到了第三位。在投资机制上,尚未建立起政府、用人单位和人才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从人才激励机制上来看,以激发各类人才内在动力为目的、集精神物质激励为一体的机制在我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尚未形成,利益驱动的作用发挥不够。特别是市场化的工资分配机制没有建立,薪酬待遇与能力、业绩关联程度不高,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还处于刚刚探索的阶段,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制约了我市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资源的集聚及其整体效益的发挥。

    三、几点建议

    根据“人才强市”战略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人才工作实际,转变人才经营理念,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我市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努力实现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1、走出人才观念误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一是要走出“职称+学历=人才”的误区,树立大人才观理念。突破以学历、职称作为人才标准的传统做法,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凡是具有一定知识 7 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在工作岗位上作出积极贡献的,都是我市需要的人才。

    二是要走出人才“学而优则仕”的误区,鼓励人才在业务领域做出更大成绩。目前,我市更缺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家人才和专业技术骨干。按照人才成长规律,这些人才需要相对宽松的环境和时间,应该在业务上多发展,少担任行政领导职务。要着力提高这些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沿着专业方向向纵深发展。

    三是走出人才“刚性流动”的误区,坚持人才柔性流动。人才是市场上的稀缺资源,特别是高级人才,更是供不应求。要使人才实现价值,就要应当根据人才市场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行情来制定人才柔性流动的政策体系,吸引优秀人才为我所用。

    2、加快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发展步伐,发展壮大人才吸纳主体。

    一方面,要加大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指导国有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树立科学经营管理理念,加强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引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对承担国家和省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的企业技术中心,由市政府提供 8 资金扶持。通过建立完善管理和技术创新体系,把企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优秀人才的吸纳主体。

    另一方面,要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和分配自主权。要全面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逐步使事业单位的人才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要放宽职称结构比例控制,对人才密集、承担国家重点技术攻关项目的科研单位,原则上要取消职称结构比例限制,只要人才的品德、知识、能力、业绩达到既定标准,经过社会化评审,就要进行相应岗位职务的聘任。对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行职称结构比例总量控制,总量内由用人单位自主使用,用人单位可根据人才的能力和业绩,实行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要制定相关政策,允许全市各类人才在不侵犯本单位知识产权、经济权益的前提下,在企事业单位之间受聘兼任技术和管理职务,实行兼职兼薪,使人才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人才价值得以充分实现。

    3、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一是实施经营管理者培训计划。由市委人才办牵头,在我市国有企业中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一批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到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学习,培养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管理水平的企业家。与国内名牌大学合作,选拔具有较高潜质的初、中级管理人员进行 EMBA 在职培训,培养一批具有经营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的职业经理人。

    9 二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由政府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高层次人才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参与国家和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以襄樊学院、中央在樊科研院所为依托,加大对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的培养力度,构建优势学科专业人才群体、青年创新人才群体和支柱产业人才群体。

    三是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业学院、技师学院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促进产学紧密结合,建立技能型紧缺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广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加快培养我市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及实用型人才,特别是各级各类高技能人才。

    4、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一是拓宽人才引进思路。树立“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柔性引进人才。鼓励人才在不改变国籍、户籍、身份和人事关系,不受工作地域、时间、方式限制的前提下,为我市提供智力服务。

    二是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实行“项目+人才”、“项目+智力”的引才方式,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短期聘用、借用、合作开发、技术攻关、项目咨询、聘请顾问、业余兼职等灵活方式引进人才和智力。针对我市区位优势不足,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够的问题,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到人才密集的一线城市设立研发中心或博士后工作站,实现人才异地创业,工作成果为我市所用。

    10 三是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颁发“人才绿卡”,并凭此卡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建立“一站式”人才引进服务窗口,实行人才引进随时办理。

    5、完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调动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推进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包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多元化分配机制。重点在国有企业中建立健全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机制,对做出重大贡献的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实行期权股权激励。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薪酬,要与责任、风险与经营业绩直接挂钩。

    二是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政策要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对部分重点岗位的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以及关键职位专门人才和特殊岗位人才,实行灵活的薪酬、津(补)贴政策,真正体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和一流报酬。

    三是建立健全人才奖励制度。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以政府激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辅助的人才奖励体系。体现利益和价值的双重激励,对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海内外各类人才给予崇高荣誉,实行重奖,并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用人单位设立优秀人才奖项,实现全社会的有效激励和有序奖励。

    6、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保障人才安居乐业。 一是大力表彰各类人才。结合人才工作会议,定期召开人才表彰大会,奖励人才开发的先进单位和有突出成就的各类人才,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二是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我市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加大城市环保、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汽车工业园区和深圳工业园区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建设一批购物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等设施,把高新区建设成为一个集工作、学习、生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人才聚集地。

    三是推进人才社区建设。围绕我市产业结构布局,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建设一批人才公寓,推动各类人才集聚,形成若干个“人才村”。加强人才社区内的配套服务,积极为外来人才解决配偶、子女入户、就业、就读等问题,努力为人才营造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

    二O一O年一月

    推荐访问:自查 核查 企事业单位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