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写作方案 > 正文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探析

    时间:2021-09-08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路径探析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为契机的各行各业都掀起创新升级的潮流。处于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改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紧抓时代特征,将“互联网+”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网络载体。“互联网+”载体的应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探讨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互联网建构网络育人平台、主动掌握网络话语权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一个新的课题。

    一、“互联网+”与教育 (一)“互联网+” 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互联网+”正式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拉开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序幕。据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1.7%。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不仅涉猎广、程度深,而且给人们的学习、生活、思维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指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互联网技术作支撑,实现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甚至创造出一种行业新形态。人们把“互联网+”跟火、电的发明相提并论,亦可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视作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互联网可以“+”所有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要根据传统行业的实际情况通过信息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取长补短,完成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具体而言,“互联网+零售”产生了淘宝,“互联网+餐饮、酒店等”产生了美团,“互联网+通信”产生了QQ。凭借自身“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诠释着“互联网+”时代的独特性:1.“跨界融合”,“+”本身意味着跨界、变革、开放,通过跨界创新,实现重塑融合;

    2.“创新驱动”,改变中国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唯一出路便是创新;

    3.“重塑结构”,网络信息化、全球化打破原有社会结构,借助“互联网+”重塑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4.“尊重人性”,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力量,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也是来源于对人性最大限度地尊重;

    5.“开放生态”,将孤岛式的创新相链接,实现以人性为导向,开放的价值生态;

    6.“连接一切”,实现互联网与其他事物有层次、有差别连接。

    (二)“互联网+教育” 一所学校、一个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

    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简言之,“互联网+教育”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互联网+”时代下,教育界如何顺应互联网思维的发展趋势,转变教育观念,将互联网思维有效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入驻教育领域,其先进的思维和技术是教育发展创新的动力和养料。目前,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微课,主题明确,短小精练,有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空间渗透知识理论;

    慕课,课程丰富,门槛较低,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开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推进教育效果最优化;

    翻转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地颠覆,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新趋势,线上课堂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探究,线下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研讨、交流,教师答疑解惑、总结讲授,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以此激发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弹幕教学,问题及时反馈,课程应时调整,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等等。“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模糊时间空间概念,跨越传统教育物理空间限制,通过“寓教于乐”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力求达到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

    二、“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顺应时代潮流,高校与时俱进,直面挑战,改革创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契机 1.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趋于开放共享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校园文化建设和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为补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现大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然而受发展背景、地理位置、硬件设施和软件实力的影响,各大高校所拥有的思政教育资源却不平衡。“互联网+”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壁垒,“思政大咖”、前沿观点、优质资源不再是某一高校的“镇校之宝”。名师讲堂的网络化,赋予大学生平等享受优质课程的机会,不仅能够进行跨越“校域”的思想碰撞,更能实现学生与“思政大咖”的平等对话,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把握。同时依托“互联网+”不仅突破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更倒逼其更新教育理念。“互联网+”的开放性大大拉近了各大高校的距离,优质教育理念的共享,科学教育教学方式的借鉴,从而形成本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自主学习 当今大学生朝气蓬勃、个性突出、思想多元,追求标新立异,但同时他们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价值观塑造尚未形成,在文化价值观碰撞激烈的社会思潮中,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迷失方向。“互联网+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流水线式教育模式,学生个体根据自身差异,自主选择网络课程教育,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线上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体验,以生动的教育内容、立体逼真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组织能力,实现在无外力监督的情况下自主探究学习,完成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思想觉悟和人文素养。

    3.加速思政教育自我净化能力,丰富思政教学模式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尽管理论层面高,但实际上往往滞后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陈旧、方法落后、效率低下,培养出的大学生易与社会脱节。“互联网+”打开了思政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强调知识信息的人人参与,与时俱进,关注热点,加强思政教育领域的自我净化能力,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将为教育领域注入新元素,引发教学模式巨大变革。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弹幕教学等模式成为初探,通过互联网技术,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云教室,不仅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主体愿望,还提供了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画面,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立体化。这些教学模式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借鉴,并为日后的改革创新提供思想启迪,结合思政课程的特殊性,探索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思政教学模式,最大限度提高高校思政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 1.学生学习深度下降,信息甄别能力有限 对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学生学习内容相对固定,信息量较少,复杂性也不高。而随着“互联网+”入生活、进课堂,学习门槛降低,海量化的信息资源无不充斥着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模糊时间空间的特性提供了随时随地获取时政信息的机会,大大增加学习广度。然而学习时间、内容严重碎片化,加之学生面对大部分零散、唾手可得的信息通常只是浮光掠影、浏览而过,缺乏深度思考,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把握,甚至造成学生对信息的片面理解或者彻底曲解,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同时网络信息是一个思想的“大染缸”,如何保障大学生有效获取有用信息、科学思想,拒绝各种落后、消极、反动的消息文化,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2.冲击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填鸭式”的理论灌输为主,并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面对面”的教育。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渗透,传统教育方式实效性逐渐减弱。首先,“互联网+”信息交流的平等性与扁平化,大大激发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自由平等的网络空间表达观点,参与互动,依赖感倍增,思想更加多元;

    其次,“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种信息获取渠道,海量的信息源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动摇了思政教师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再次,“互联网+”强调用户体验,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多种网络课堂和网站信息的交互教育,由此突破了思政教育“一间教室”的传统模式。

    3.课堂师生情感交互减弱,传统育人功能弱化 情感交互是情感教学的核心,具体指教师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参与,控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并使之处于最佳状态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技能课程教育,主要实施对大学生“德”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思政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魅力更能调动学生情绪,引导课堂氛围,加强教师情感传达的熏陶感染力,激發大学生政治认同,引发大学生共鸣。而“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更加凸显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音像并存,吸引眼球,师生分离的状态相对减弱了线上课堂的现实感染力、亲和力和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减少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机会,弱化了传统思政课堂情感育人功能,对于铸魂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互联网+”视域下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不仅是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更是对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变革。怎么利用好“互联网+”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在于怎么运用“+”思维更新思政教育理念。

    (一)树立课堂联网的开放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集聚浓厚时代气息的课程,然而有些高校关闭教学楼的无线网络,有些思政教师拒绝学生使用移动网络,因为他们讲的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查询到,甚至网上课程更加生动、富有吸引力。面对此种状况一味采用“堵”的形式是无济于事的,进而倒逼高校思政教师要有终身学习意识和时代意识,关注网络热点,熟用网络话语,善用网络平台,主动将互联网引入思政课堂,针对学生兴趣点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也加深了学校与社会技术发展的进一步联系。

    (二)梳理网络时代的学生观 尽管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应用广泛,但与教育领域的融合相对滞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书本、重实践,网络应用却相对浅显化。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拒绝网络参与的误区,旨在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树立学生理想信念,完善学生人格,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正确引导大学生辩证看待网络信息,科学对待互联网络,将互联网发展成为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

    (三)构建碎片知识的重塑观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开发网络课程和网络平台为主渠道,运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短小精炼的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但大学生个体政治理论知识和信息甄别能力有限,长期接收碎片化的网络信息难以依靠自身力量辨别、重组,形成正确的政治知识理论体系,这将要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多种方式进行碎片化知识的重构,形成完整的政治理论知识体系。

    四、“互联网+”视域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 运用“+”思维,为“互联网+”视域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纵观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尚浅,把握先进网络技术的意识淡薄。因此,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需多管齐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改革创新,使其更接地气、更贴近学生,进而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一)搭建“互联网+”育人平台,拓展思政教育空间 当前,互联网成为集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于一体的重要平台。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运用互联网搭建教育平台,实现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渗透教育。一方面,高校要针对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主动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贴吧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定时推送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正能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同时开设各类主题教育网站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构建高品质“校媒群”,利用互联网信息海量化、碎片化的特点,进行有效信息的选择、加工、重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平台的建设,运用互联网构建预警反馈平台。建立思政教师的博客、微信群、在线心理资讯等互动平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利用大数据可变性与真实性的特点,实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关注热点、心理健康,并做好积极引导与干预。

    (二)占领“互联网+”网络阵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当代大学生是不折不扣的网络一代,移动互联网络如影随形,“低头族”“手指族”随处可见,成为“无网不欢”群体的主力。“互联网+”自由、平等、开放的特点,深得主体意识较强大学生的青睐,手指间的拨动就能轻松实现信息浏览、思想传播,方便快捷获取资源的同时也极易在网络舆论中沉溺其中。“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利用好“互联网+”平台的教育功能,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囊括其中,突出历史英雄、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校园之星等中华精神的感染力,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培养思政教师及优秀学生代表发挥网络“意见领袖”作用,成为思政教育平台网络舆情的引导者,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占领网络制高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另外高校需要建立网络监控系统,通过网络监控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弘扬传播正能量,及时过滤失真、消极的网络信息,做到对突发事件的澄清与舆论引导,牢牢占据网络教育阵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使大学生在网络教育中也能不断完善人格。

    (三)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有机结合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彻底摒弃传统课堂教育,而是取长补短,通过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联动、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互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互动,借鉴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的各自优势,优化思政教育手段,实施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首先,课前自学。思政教师根据热点提前布置多个学习主题,学生可根据兴趣差异选择其中之一,通过网络资源库或者各大教育网站,获得相关信息资料、各大高校名师讲解,从而形成知识的初步理解;

    第二,课堂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选择相同主题的同学分为一组每个组内通过交流、沟通、协作、整合等学习环节,形成本组课题观点,并与全班同学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聆听并记录学生主题学习的困惑与难点,判断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观察学生的总体表现,并作个性化指导。同时每个同学可以对别组课题发表看法,提出疑问,并用移动网络设备即时解决,也可以构成课下再探索问题。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根据探讨内容进行及时地引导与解答;

    第三,课后提升。课后思政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网站、手机APP等形式上传拓展资料,进行网上讨论及训练成果的评价,通过大数据记录分析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与思想状况,方便教师个体关注与指导。同时开展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运用实践经历巩固理论认知,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目标。

    (四)紧抓“互联网+”时代契机,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互联网+”能否真正嵌入高校思政课堂,关键在于思政教师对“互联网+”时代的科学认识和运用能力。第一,高校思政教师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主动认可并学习现代通信技术,通过多种网络媒介更新、重塑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而避免与大学生之间不必要的“数字鸿沟”,保证双方获取信息元素的同步性;

    第二,“互联网+”是一个思想的“大染缸”,消极、反动、暴力等负面信息不在少数。所谓正人先正己,作为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者,高校思政教师首先要明道、信道,提高自身“免疫力”,加深专业知识底蕴,同时提高媒介素养,对当下时政热点做出及时有力的分析,引导大学生筛选正能量,抵制消极负影响;

    第三,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互联网+”注重用户体验的特性决定了“互联网+”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反思,关注学生思想变化,始终以学生动态为指南,及时进行教育引导;

    第四,熟练互联网络技术,提高网络文化产品研发力。“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政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一定的网络技术,通过大数据记录分析,快捷准确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思想状况,并作定时追踪。甚者思政教师还可依据一线教育教学经验,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运用网络技术开发思政网络教育产品,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主流意识形态。

    选题切合实际。

    同伴教育视域下的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途径探析 ——基于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证研究*

    Analysis on the ways of AIDS prevention education in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er Education --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Lincang Teachers’ College

    摘 要:预防艾滋病教育受限于社会发展、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现状、高校大学生的身心特征等因素,教育效果不显著。同伴教育以较强的文化适宜性和普遍的可接受性,具有较高的投入和产出比,被引入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中,可有效提高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易于实现100%知晓率的目标;能有效改变学生歧视艾滋病的态度,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预防艾滋病教育队伍中;可教会学生熟练掌握相关预防艾滋病的技能,从而远离艾滋病。

    关键词:同伴教育;高校;预防艾滋病;

    Abstract: AIDS prevention education is limited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prevention,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feat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other factors that lead to the education effect of AIDS prevention isn’t obvious.With strong cultural adaptability and general acceptability, higher input and output ratio, Peer Education is introduced in Colleges on AIDS prevention education ,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warene of AIDS prevention knowledge on college

    students, then

    easy

    to

    realize 100% awarene rate target; which can effectively change the students’ attitude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AIDS, then to attract more people to join the AIDS prevention education team; which can teach students to master the relevant AIDS prevention skills, then to far away from AIDS.

    Keywords: Peer Education; Colleges; AIDS prevention

    艾滋病——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治愈艾滋病的特效药,也没有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唯一的有效措施。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受云南省重点地区预防艾滋病项目资助,于2012年1月启动“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探索

    1 预防艾滋病综合干预模式研究”项目,项目以同伴教育为主导,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基本实现了提高广大同学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技能,并逐步养成自觉的意识和行动的目标。

    一、同伴教育在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的必要性

    “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和过程。”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趋众倾向及同伴压力的积极因素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在社会发展、高校教育、大学生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同伴教育在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中优势显著。

    (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西方“性自由”和“性解放”等性观念不断渗入,传统道德对大学生的约束力在不断减小,婚前性行为、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等现象呈上升趋势,而性教育则严重滞后,教师、家长在谈及性时总是遮遮掩掩,更有甚者谈性色变。正处性欲旺盛期的大学生们渴望获得相关的性健康知识。“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探索预防艾滋病综合干预模式研究”项目,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1000名在校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基线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学生获得性病及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网络(78.01%)、报刊杂志(77.91%)、电视广播(74.64%)、课堂(51.43%)、朋友(47.24%)、家人(27.4%)、其他(25.86%),毫无鉴别能力的大学生在鱼目混珠的网络、报刊杂志、电视广告中获取相关信息,极易被错误信息误导。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可由教师首先对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大学生(同伴教育志愿者)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周围的大学生传

    2 播知识和技能,实现教育目标。

    (二)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方法主要有:纳入生命教育课程、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活动等。课堂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利于学生良好态度和行为的培养;发放AIDS健康教育处方及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集中于“12.1”、“6.26”等特定日子开展活动,且活动仅停留在知识传播的层面,对学生态度的转变及技能的提高效果不明显。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改变了教师的说教,由同伴教育志愿者主导,能有效提高预防艾滋病知识传播的有效性,促进广大同学态度和行为的转变。

    (三)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大学生正处于性欲旺盛的青春后期,好奇心强,世界观尚不成熟,容易受各种不良思想及行为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对婚前和婚外性行为持认同的态度,甚至有的学生已经发生性行为或边缘性行为。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线调查显示,有部分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支持或无所谓的态度;性作为一个隐晦的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不能公开提及的,教师和家长常常因难以启齿而回避性的问题,即便个别能正面回答,孩子也会觉得在说教,造成大学生在性的方面“羞于开口而勇于实践”。而性传播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正处于性心理和性生理发展不平衡的大学生易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高危群体。因此,处在青春后期的大学生更愿意、也更容易从同辈群体中接收有价值的观念,模仿有益的行为方式,同伴教育的方式无疑是非常适用的。

    二、同伴教育在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的效果评价

    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以全体在校学生为对象、学校红十字会为载体,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面向全校选拔200名组织能力强、乐于奉献、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学,作为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志愿者,聘请校内外禁毒防艾专家,以参与式教学的方式对志愿开展培训,接受培训后的志愿者每季度开展一轮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在每轮同伴教育过程中以宿舍、班级、社团为单位开展面对面的同伴教育30人次,要求每次同伴教育时间90分钟。同时,安排红十字会骨干志愿者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打分。在同伴教育前、后分别开展基线调查及评估调查,基线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2000份,有效问卷1987份,无效问卷13份,有效回收率为99.35%;评估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1764份,无效问卷20份,有效回收率为87.2%。结合问卷,进行如下分析:

    (一)同伴教育提高学生HIV/AIDS知识知晓率

    开展预防艾滋病综合干预前学生有一定的艾滋病知识,82.17%的同学能够说出艾滋病传播途径的一种,88.42%的同学懂得“艾滋病病毒的缩写是HIV”,但经过调查仅有26.11%同学知道“AIDS准确的中文医学全称”。通过一年的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各项指标有所上升:“艾滋病三条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的缩写、艾滋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三项指标的知晓率均达到了100%的目标。

    表1: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前、后学生HIV/AIDS基本知识知晓率情况对比

    4 对HIV/AIDS基本知识的知晓率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AIDS,其中文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病毒的英文缩写为:HIV 艾滋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 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人体感染HIV 后,有一段时期血液中不能检测出HIV 抗体,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

    基线调查 人数 1633 518 1757 1293 1487 1195

    比例

    评估调查 人数

    比例 100% 90.53% 100% 100% 96.66% 87.8%

    82.17% 1764 26.11% 1597 88.42% 1764 65.07% 1764 74.84% 1705 60.14% 1494

    (二)同伴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理念

    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前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存在一定的偏差,有17.63%的同学认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不应该参加工作”,10%的人认为“艾滋孤儿不关自己的事情”,仅81.18%的人“愿意帮助艾滋病患者”,69.11%的人表示“如果自己有过高危行为,愿意自愿接受HIV病毒检测”。通过一年的同伴教育,学生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明显改观,认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不应参加工作”及“艾滋孤儿不关我的事”下降为零,“愿意帮助”和“自愿参与HIV检测”的人也提高到100%和91.04%。

    表2: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前、后学生对HIV/AIDS相关态度情况对比

    基线调查

    对HIV/AIDS的相关态度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不应该参加工作 支持婚前性行为

    人数 311 314

    比例 17.63% 15.82%

    评估调查 人数 0 43

    比例 0 2.44% 5 如果有高危行为,愿意自愿接受HIV病毒检测 1373 我愿意帮助艾滋病患者

    只有那些高危行为的人才用预防艾滋病 艾滋孤儿政府部门关心就好了,不关我的事

    1613 1898 199

    69.11% 81.18% 93.52% 10%

    1606 1764 1964 0

    91.04% 100% 100% 0

    (三)同伴教育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

    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前学生对“共同用餐”、“蚊虫叮咬”、“吸毒”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分别为:58.58%、54.86%、69.15%,通过一年的同伴教育,三项指标分别提升到100%、96.88%、97.56%,在“安全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性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上实现了100%的目标,同伴教育帮助学生将正确的艾滋病知识内化为健康的生活理念从而指导日常生活,实现远离艾滋病的目标。

    表3: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前后学生对HIV/AIDS相关行为的知晓率情况对比

    对HIV/AIDS相关行为的知晓率 安全套既能有效避孕,又能有效预防性病/艾滋病

    性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与艾滋病患者共餐不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咳嗽、打喷嚏不会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吸毒可以引发艾滋病

    基线调查 人数 1565 1526 1164 1631 1090 1374

    比例 78.76% 76.8% 58.58% 82.08% 54.86% 69.15%

    评估调查 人数 1764 1764 1764 1742 1709 1721

    比例 100% 100% 100% 98.75% 96.88% 97.56% 帮助大学生掌握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和技能,形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理念,在保护自身健康的同时,又能宣传、带动全社会的年轻

    6 人,形成维护健康,关爱生命,不歧视HIV感染者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高校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实施方法

    (一)抓好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志愿者的选拔

    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伴教育志愿者的教育水平,虽然志愿者与广大同学有相近的背景、经历和年龄,更有助于沟通,但志愿者所传授的知识远远不如专家讲解的权威和全面。加之同伴教育在培训中会涉及到道德等问题,如果同伴教育志愿者不能恰当的使用“倾听、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等技术,可能使同伴感觉不到自尊、温暖和关爱,因而可能出于逆反心理而拒绝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这就对同伴教育志愿者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在选拔志愿者的过程中要选择组织能力强、乐于奉献、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人。

    (二)加强对同伴教育质量的考核

    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质量不能仅凭同伴教育志愿者的总结来进行评估。更有效的方式是对志愿者的同伴教育过程进行评估,这就涉及到同伴教育评估人员的选拔,评估人员不能是教师,教师到场容易影响同伴教育效果,评估人员要选拔志愿者的同伴,被选拔出来作为评估人员的志愿者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较强的组织应变能力。评估人员首先对志愿者的同伴教育过程进行评估,必要时参与同伴教育的准备工作,在培训过程中协助志愿者完成同伴教育,在必要时进行及时必要的补充,保障同伴教育知识传递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其次,对志愿者的同伴教育内容进行评估,内容涉及:同伴教育志愿

    7 者的形象(着装、形体语言)、知识的传递、语言的表达、同伴教育技巧的运用、同伴教育的态度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估。评估人员根据同伴教育情况现场打分并对同伴教育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

    (三)跟踪同伴教育效果的持续发展

    项目实施一年来,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显著,为继续推进同伴教育效果的持续性,适当的修改同伴教育方案,总结同伴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为扩大和提高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持续性的最佳方式。此外,认真落实活动后期的评估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被教育者的个案访谈、同伴教育者的总结以及跟进工作等方法,做好对活动效果的评估才能继续推进同伴教育有效性及影响范围。

    同伴教育有利于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转变,高校大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应充分发挥同伴教育在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主导作用,提高高校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吕姿之,高源.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项目评价设计.〔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1999,11.15:11.〔2〕教育部体卫司.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教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 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 [J].中山大学学

    8 报论丛,2001,6(21):159-161.

    表达效果真心好。

    推荐访问:视域 互联网 探析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