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写作方案 > 正文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时间:2021-10-10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第一单元 我愿住在童话里 第一课时 《大鹿》 一、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大鹿》 2.创编歌表演 3.歌词创编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

    2.通过演唱歌曲,创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3.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三、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用自己的动作模仿不同的角色。

    四、教学难点:

    歌曲中最后一句:“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中的“进来”和“咱们”的节奏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五、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挂图、学生自制的头饰。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律动表演《小动物模仿操》,引导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小动物们在一起的欢乐心情。

    2.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欢。”(出示教学挂图,师边放录音边讲自编的童话故事。) 2.引出歌名《大鹿》 师:为了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来向勇敢的大鹿学习,法国的一位叔叔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歌名叫《大鹿》。

    (三)新歌学习 1.播放录音范唱带。

    2.歌词学习。

    (1)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歌词内容。

    师:小朋友,当小兔逃向大鹿的时候,大鹿正在干什么?(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大鹿看见了什么?(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小兔边敲门边说了什么?(鹿呀鹿呀快开门,林中猎人追来了)。勇敢的大鹿怎么说的?(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

    (2)全体学生朗读歌词,师生共同探讨用怎样的语气来突出歌曲的意境。

    3.学唱歌曲 (1)师弹琴,学生小声跟唱。

    (2)难点处理:

    师:“小白兔被谁救了?”(大鹿)。“我们把大鹿救小兔的一句再来唱一唱。”(由此突破难点,让学生容易掌握) 第二课时 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 一、教学目标:通过聆听音乐,感受歌曲欢快、诙谐的情趣。表演童话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主旋律的音准、培养学生创编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在音乐声中,拍手进教室。

    2、师生问好。

    1 2 3  4│5 —│ 5  1 7  6│ 5 —│ 1  5  0│ 6  3 0│ 5  4 3 2│ 1 —  ‖   同 学 们   好   老  师 您    好,   您 好     您  好  周 老 师 您  好。

    (二)基本练习 1、发生练习:

    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鲜 花  爱  雨    露,     lu lu  lu lu    lu。

    2、模奏练习:

    2/4  ××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 (教师用手拍出每条节奏,学生模奏出来。并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以鼓励为主) (三)导入:同学们,你们都谁听过童话故事?你能讲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介绍给其他的小朋友吗? 同学们知道的故事人物真多,接下来,老师将要把你们带入到美丽的童话世界,你们去哪里寻找更多的童话故事和童话人物。

    (四)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 1、教师播放多媒体,聆听歌曲范唱看动画人物。

    提问:歌曲中都唱了哪些童话人物? (白雪公主、小矮人、海的女儿、稻草人······) 2、聆听歌曲第二遍,感受音乐的速度与情绪。

    3、让学生了解这是首合唱曲。

    4、你能模仿歌中唱到的动画人物吗? 听歌曲,任意表演你喜欢的动画人物。感受歌曲欢快、诙谐的情趣。

    (五)童话故事表演 1、喜欢相同童话故事的小朋友到一组,选择喜欢的童话,在音乐背景下排练,自己选择表演形式。

    2、教师参与到各组中去,与他们一起讨论、编排。

    3、各小组展示。

    (六)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知识“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 一、课  题 知识“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 二、教学目标 1.知道音有高低,并能初步听辨音的高低。

    2.学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

    三、教学重点    知道音有高低,并能初步听辨音的高低。

    四、教学难点    学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

    五、教学准备    录音机 六、板书设计    知识“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 七、教学过程 1.知识“音的高低” (1)教师由有视觉感的物体的“高度”引入“音的高低”对比。

    ①教师与同学、同学之间相互比身高。

    ②长颈鹿妈妈与小长颈鹿的个子高低对比。

    ③两幢建筑物的高低对比。

    (2)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模仿小鸟与老牛的叫声、小猫与狗的叫声、同学之间相互比身高。

    第四课时《小红帽》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红帽》   2.创设森林情境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根据故事情节,通过力度变化,在听听、唱唱、演演等活动中,指导学生能用愉快明亮的声音唱好歌曲。

    【教学重难点】 用愉快、明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处的词曲的搭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在《水族馆》乐曲中,学生律动表演。

    (二)欣赏一段表现森林的音乐,启发学生创编森林的音响 设计说明:在《水族馆》乐曲中,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神奇的童话世界,又通过一段音乐,把学生由海底世界引入了宁静的森林。再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老师启发学生用肢体、打击乐器创设森林情境。

    二、学唱《小红帽》 (一)感受歌曲 1.教师范唱,学生说说小红帽的故事,了解歌曲内容。

    2.在律动与打击乐器敲击中,感受歌曲节拍、情绪等各音乐要素。

    (二)学唱歌曲 1.出示谱例,跟琴拍节奏,找找歌曲六个乐句的异同点。

    2.用各种方式对唱,达到熟练掌握。

    3.先默唱,找到易唱错的地方,再跟唱,解决歌词中的难点,加以解决。

    4.歌曲处理 (1)解读歌词,结合表演唱,唱出歌曲中的情绪变化。

    (2)配合歌曲的情绪变化,加入小乐器共同表演。

    设计说明:

    1、教师在歌谱的书写中,可以借助不同色彩,帮助学生找到六个乐句的异同点。

    2、歌曲中的有些词语学生可能不完全理解,例:“僻静”,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共同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并启发学生唱好三、四乐句。

    【设计思路】  孩子们都喜欢童话,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听着妈妈讲的童话故事长大的。在童话故事中,他们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因此,我在这堂课设计时,结合教材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喜好,由“童话”这个主题入手。由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引入发生在森林里的小红帽的故事;

    在听觉引领下,调动起各种感官的反映……始终抓住“音乐”与“童话”这两条主线展开。使学生在音乐中品味童话,在童话中学习音乐。

    第二单元   快乐的游戏 第一课时《数蛤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数蛤蟆》,引发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熟练演唱童谣《数蛤蟆》,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大方地表现自己,乐于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二、教学重点:

    1、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数蛤蟆》。

    2、学习歌曲,把握歌曲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以及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运用,吐字的清晰灵巧。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磁带。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我来给大家读一首小诗,请你们猜一猜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动物?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青蛙) 师:这是毛泽东13岁时创作的一首小诗,名叫《咏蛙》,下面我们一起齐读一遍。

    提问:谁知道,青蛙又叫什么?(蛤蟆) 师:

    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有意思的关于蛤蟆的歌曲,你们想学吗?  那我先要考考你,听好了:

    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有问题考考你。

    想一想,算一算,看谁的反映最灵敏。

    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师:回答完全正确,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这首歌吧。(出示课题) (三)学唱歌曲《数蛤蟆》 1、听范唱:

     提问:歌曲的情绪?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是四川民歌《数蛤蟆》。

    2、识谱(出示谱)  (1)师生一起数小节  (2)观察谱子中有颜色的小节     提问:哪两个小节应该跟(绿色、黄色、蓝色)一样呢?  (3)谱子中有一句是没有重复的,是哪一句?(老师带着唱一唱)  (3)师生接唱歌谱   3、读词:

    (1)教师范读 (2)跟读   说一说:哪个地方觉得读起来有点困难? (3)教读附点节奏及十六分音符节奏 (4)齐读 (5)教师讲解歌词:

      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都知道什么意思吗?(讲解:蛤蟆不吃水太平年 荷儿梅子梭水上漂)   (创设情境)提示:快乐的心情,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4、唱词:

    (1)师生接唱    要求:老师唱有颜色的,学生唱没颜色的。

    (2)老师带唱一遍。

       注意:跳跃的感觉唱出来。

             发声方法(不要咧嘴:要像青蛙的叫声一样洪亮,但不能像青蛙“呱呱”的叫那样咧着嘴) (4)学生齐唱。

    (5)指名唱。

    (四)续编歌词     两只蛤蟆……      三只蛤蟆……      小结:

    同学们大家都因该知道,蛤蟆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是我们的朋友。你们知道吗?一只蛤蟆平均一天能捉70多只害虫,一个月约2000只。一年就可以消灭害虫约15000只。但是,它们的生命是脆弱的。所以,当我们看到它们受伤害时,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让我们一起说:保护青蛙,顶呱呱。保护环境,靠大家。

    完整演唱:要求:带着对青蛙的喜爱之情演唱。

     拓展:

     师:正因为大家都非常喜欢青蛙,所以民间还有许多歌唱青蛙的歌曲,下面就再来听一首山东民歌《花蛤蟆》。

    提问: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幽默风趣) (播放《花蛤蟆》视频)  如果同学们对描写青蛙的歌曲感兴趣,课下你们搜一搜,下节课我们可以一起听一听。

    第二课时  歌曲欣赏:《布老虎》 教学目标:  1、能随着《布老虎》的音乐展开想象,初步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  2、聆听音乐《士兵进行曲》,能按节拍敏捷的做出种种动作。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士兵进行曲》的动作变化较多,让学生能反应灵敏、动作协调,达到用动作来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目的。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      鱼。  2、模奏练习:  2/4  ××××│ × .× │ × .× │  ×   —  ‖ 2/4  × ×× │××××│ ××× │  ×   —  ‖ 2/4  ××××│××××│ ××× │  ×   —  ‖ 3、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拔河》。边唱歌曲边为歌曲伴奏。  4、老师给予鼓励。  三、新授  1、介绍有关布老虎的民俗:布老虎是儿童玩具,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中,人们都喜欢用老虎的造型来打扮小孩,头戴老虎帽,脚穿老虎鞋,睡觉时还有老虎枕头……  2、引导学生说出小时侯玩过的动物玩具。(同学们回答)  3、初听音乐,让学生安静的欣赏。  4、复听音乐,引导学生分辨两个不同的“老虎”主题,一个貌似凶猛的,一个温柔可爱的。  四、音乐活动  1、聆听《士兵进行曲》,感受其进行曲的律动。  2、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示,并做动作。播放歌曲,感受音乐形象与情绪。教师进行表演,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  3、师生合作。(反复练习)  4、学生分组比赛,模仿木偶兵的形象。  五、在音乐声中,学生列队行进,模仿玩具兵的形象走出教室。(下课) 第三课时《猜谜谣》 一、内容    唱歌《猜谜谣》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猜谜谣》。

    2.能勇敢地担任领唱,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

    三、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猜谜谣》。

    四、教学难点    能勇敢地担任领唱,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2.初听歌曲 3.学唱歌谱     教师用猜谜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录音,请学生聆听歌曲唱到了哪些动物? (2)复听歌曲,熟悉歌词。

    (1)模唱歌曲的第一、第二乐句曲谱。

    (2)视唱歌曲第三、第四乐句。

        学生聆听歌曲 4.填词学唱 5.表现歌曲 (3)第四乐句的第2小节第一拍,学生易将“i”唱成“3”,教师可用柯尔文手势提示学生。

    (4)完整演唱曲谱。

    (1)这首歌曲的歌词比较密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声音的位置要高,不要喊。

    (2)分句填词学唱,最后完整演唱歌曲。

    (3)演唱时可加入声势伴奏。

    在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唱完后加上声势或锣鼓伴奏,增加歌曲的欢快气氛。

    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演唱歌曲。

    两位同学领唱, 一问一答,其他同学演唱齐唱部分。

    第四课时《大头娃娃》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

    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先请几位同学戴上大头娃娃面具进入教师,随歌曲《大头娃娃》表演, 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简介大头娃娃: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学唱歌谱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 (1)聆听歌曲,感受欢快的情绪。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第二乐句的相同与不同。俩个乐句基本相同,只有结尾两个音不同。跟教师模唱歌曲前两个乐句,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演唱。可通过没有附点与有附点的对比,帮助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

    还可以用稍强的力度演唱 (2)      也对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有所帮助。用视唱法学唱第三乐句。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曲谱,首先确定节奏的读法,提示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然后再唱旋律,最后再知道顿音的唱法。大三度音程不容易唱准,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引导学生观察第四乐句与哪一乐句相同,然后请学生自己演唱第四乐句。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

    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 学唱歌词 (1)演唱歌词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分辨歌曲的四个乐句,知道在每个乐句结束 处换气。

    (2)第三乐句时要能唱出“连”与“顿”的对比。

    (3)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4)请几名同学演唱歌曲,其他同学认真聆听、评价。

    (5)边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示四个乐句。可提示因为第二、第四乐句完全相同, 所以表现的动作也应该一样。

    4.表现歌曲 (1)教师请几位学生戴上大头娃娃面具到台上随歌曲表演, 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学生相互对演唱、表现做出评价。

    (2)最后教师统一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注意要以演唱为主。

    第五课时  士兵进行曲 一、欣赏《士兵进行曲》    课时       二、教学目标       1.感受并能说出《士兵进行曲》坚定雄壮的情绪。

    2.能用行进的方式表现乐曲的六个乐句。

    3.随音乐做声势表演。

    三、教学重点       能用行进的方式表现乐曲的六个乐句。

    教学难点       随音乐做声势表演。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 板书设计       欣赏《士兵进行曲》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2.聆听第一乐段        教师从《玩具兵进行曲》导入,复听乐曲引起学生的回忆,在有趣音乐中进入《士兵进行曲》的学习。

    教师播放乐曲, (1)学生感受并能说出乐曲坚定、雄壮的情绪。

    (2)随音乐模唱第一乐段旋律。     3.聆听第二、第三乐段。

    4.完整欣赏 5.表现乐曲 6.编创动作        (1)聆听第二乐段 (2)聆听第三乐段 (1)完整欣赏全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乐曲音乐形象。

    (2)教师总结:乐曲由三个乐段组成。既有对比也有重复。音乐形象坚定、有力。

    (1)乐曲具有进行曲风格,节奏规整,表现了木偶兵整齐而有些机械的动作。

    (2)教师指导学生用“嗒”读乐曲低声部的节奏并拍手,四分休止符读“嘶”同时两手向外打开,八分休止符要读得短而轻巧。

    (3)教师指导学生承音乐按教科书呈现的声势做动作。

    在学生能随音乐做声势动作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编创动作。

           学生分辨音乐有什么变化? 学生听辨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

    学生聆听乐曲,随音乐走步,每个乐句以不同的方向表示乐曲的几个乐句,同时要表现出木偶兵的威武姿态。

    动作编创较好的同学到前面表演,全体同学一起随音乐做动作。

    第三单元  劳动最光荣       第一课时  欣赏《劳动最光荣》《森林中的铁匠》 一、内容欣赏《劳动最光荣》《森林中的铁匠》     二、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劳动最光荣》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能跟着录音哼唱歌曲。

    2.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编动作,随歌曲《劳动最光荣》表演。

    3.聆听乐曲《森林中铁匠》,记忆音乐主题。

    4.聆听乐曲,感受并描述速度、力度的变化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聆听歌曲《劳动最光荣》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能跟着录音哼唱歌曲。

    教学难点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编动作,随歌曲《劳动最光荣》表演。

    教学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 板书设计       欣赏《劳动最光荣》《森林中的铁匠》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2.欣赏《劳动最光荣》        教师播放动画片《小猫钓鱼》导入新课,提示学生聆听动画片里的歌曲。

    (1)聆听歌曲。教师提问:歌曲中唱到了哪些小动物? (2)聆听歌曲。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向哪几种动物学习,为什么? (3)聆听歌曲,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学生聆听歌曲。    3.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片段) (1)初听乐曲:听听乐曲中有什么声音你能联想到什么劳动场面? (2)教师播放乐曲,结合教科书的插图,简介铁匠打铁的过程。

    (3)学生随音乐模仿打铁的动作。

    (4)聆听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体会劳动者的快乐心情。

    (5)教师带领学生模唱乐曲主题(低八度)。

    (6)为主题旋律编配打击乐器伴奏。

    (7)再次聆听乐曲,听辨主题目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当主题出现时用“当”模唱。

    (8)乐曲最后,速度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学生编创表演动作。

    学生随录音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随音乐完整表现(打击乐器、动作等)。  第二课时《理发师》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采用D大调,2/4拍,单乐段结构。旋律采用上行级进、乐句模进,八度大跳、同音反复等发展手法,并将三次模拟理发的“咔嚓”、“沙沙”声与有规律的XX │ X X │的节奏相配合,生动地描绘了理发师认真、快速、愉快地忙碌着的形象,反映了劳动时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目标:     1、能理解劳动给我们带来的愉快;     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     3、通过编创小歌谣、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

        三、教学重点:能在游戏中熟悉歌曲并能初步学会。

        四、教学难点:在歌曲中加入动作的声音。

        五、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与同学们认识,自我介绍,拉近距离)     律动(《理发师》歌曲伴奏)      “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我们一起来边听边做,但要注意了,我们做的时候,你的动作一定要合着什么?(音乐)我看一看,谁的最好?”     (二)、导入:     “知道吗?通过你们刚才的表演,我知道了,我们一年x班的同学呀,音乐的节奏感真强,都能合着音乐去表演,真不错,那你知道吗?这段音乐呀是从一间音乐理发店里传来的,在那里的理发师傅动作的时候,和别人可不一样,他们都要合着音乐来工作,怎么样?我们走进这家理发店,一起来体验一下音乐理发师是怎样工作的,行吗?”     1、理发都用哪些工具?它们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用你的声音配合老师)     2、引出小歌谣:“小剪刀呀,剪起来呀,咔嚓,咔嚓!     小木梳呀,梳起来呀,刷、刷、刷、刷!     吹风机呀,吹起来呀,呜~~呜~~!     小镜子呀、照起来呀,真好看!”(老师做动作表演)      3、伴着音乐说歌谣,一定要合着音乐。(《理发师》歌曲伴奏)     4、请4位小顾客和老师扮演的理发师一起表演。(《理发师》歌曲伴奏)     5、集体表演,分成4排,1、3排扮演小顾客,2、4排扮演理发师,再交换。(《理发师》歌曲伴奏)     (三)、表演《理发师》     1、初听歌曲。

        “工作这么久了,休息一下,一起来听听理发店的歌,在歌曲当中,是谁在理发,他都用了哪些工具,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灵?”     2、老师范唱。

        “刚才没听清没关系,我这个发理发师再唱一次,看谁能记住歌词,仔细听,看谁记得多。”     3、生说歌词,师点击大屏幕出现歌词。(幻灯片)     4、教唱第一段,师生合作唱(师弹琴,比一比,谁的声音最轻快)     “这个理发店的一级理发师必须把理发店之歌唱好了,才能当上,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快速伸出小手指,让他一起来和你唱歌,红色是你的,其他是我的。”(幻灯片)     5、学唱第二段,读歌词、跟琴唱。

        “知道老爷爷是怎么请下一位顾客的吗?~”     6、知道歌曲的演唱声音和情绪。

        “你的剪刀是小剪刀,喷壶也是小喷壶,那在演唱kacha 和sha sha sha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轻快):老爷爷成功了吗?那高不高兴?那用什么声音来演唱?不用说出来,用你的声音告诉我。”     7、完整演唱。

        “你能不能用你的歌声把顾客请来,来试一试,小理发师起立,跟伴奏唱,加上你的动作”     8、唱音名。(唱两遍,快、慢各一遍)     “你已经是一级理发师了,顾客送了你一个礼物,看看是什么(幻灯片)红色你唱,黑色我唱,唱好了小顾客就出现了”     9、“请看小顾客,老爷爷为小顾客设计的小发型”(幻灯片)      10、“老爷爷设计的好吗?不过,你要想成为特级理发师,不仅歌和小歌谣要唱的好,还要在演唱时加入工作的声音(咔嚓),仔细听,老师是在什么地方加进去的。”(师范唱)     (1)、师唱后两句,生加工作的声音(跟琴);     (2)、分两组,一组唱一组加声音;     (3)、完整演唱,歌曲加小歌谣,边唱边表演;     (4)、歌曲、小歌谣和加工作的声音一起表演一边。

        (四)、同学们都累了吧,让我们休息一下,边唱着理发店之歌边走出教室吧! 第三课时  欣赏《森林中的铁匠》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乐曲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感受《森林中的铁匠》中两种不同的情绪。

    教学用具:

    课件、打击乐器、录音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阶段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导语: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欣赏一首乐曲。听完以后请你们说说这首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教师操作:播放乐曲的录音。

    学生活动:完整的欣赏全曲。

    二、    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

    阶段目标:完整初听,了解乐曲的基本情绪。

    学生回答:这首乐曲,前面部分的速度是较慢的,后面部分的速度较快。

    过渡语:回答的很好。这首乐曲为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但故事的内容要有你们自己来听。你们干菜说乐曲前面部分的速度是较慢的,那我们就来听一听这一部分,听完以后,请你们想象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教师操作:播放乐曲第一段录音。

    三、    分段欣赏乐曲 阶段目标:更深入地了解乐曲的内容,感受乐曲的情绪。

    1、欣赏乐曲第一部分。学生活动:听第一部分旋律。生:时间是早上,地点是在森林里。师:对那思念林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生1:非常安静。生2、非常美,有大树、小草,还有各式各样的花。生3、有漂亮的花,蘑菇,还有很多的雾气。过渡语:下面就让我们再来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感受一下大森林清晨的美丽景色,并且新生音乐边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天蒙蒙亮了,沉睡的森林苏醒了。

    教师操作:播放第一部分旋律。

    学生活动:再欣赏第一部分旋律,跟着旋律做动作。

    过渡语:刚才,我们仔细欣赏了第一乐曲的第一部分,作曲家用缓慢的速度、舒展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表现了大森林美丽的晨景。

    2、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过渡语: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请同学们听听第二段乐曲与第一段乐曲有什么不同?这部分乐曲在速度、节奏、力度以及情绪方面起了什么变化? 教师操作:播放第二段录音。

    学生活动:欣赏第二部分乐曲。生:速度比较快,力度比较强,节奏鲜明,旋律跳跃,情绪欢快热烈。过渡语:同学们说的很好。这段音乐告诉了我们主人公的职业,你门在来听一听,能听到什么声音。教师操作:再次播放第二段乐曲。生1:有三角铁的声音。生2:有敲打东西的声音。生3、我听见了叮叮当当的声音。好象是打铁的。师:请同学们为这受曲子起名字。生:森林的早晨、快乐的一天、神奇的铁匠。小结:这首乐曲叫做《森林的铁匠》,又叫做《铁匠波尔卡》,是德国作曲家米埃利斯创作的一首描绘性的作品。乐曲描绘了清晨森林的宁静气氛以及铁匠打铁的欢快的情绪,乐曲十分生动形象,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

    师:你们知道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生:小提琴、长笛。小结:它是一首管弦乐曲。

    四、    完整地欣赏乐曲 阶段目标:完整的欣赏音乐。

    过渡语:现在我们就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森林中的铁匠》。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动作。

    教师操作:播放课件,观看课件,听音乐,随学生一起做律动。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欣赏了乐曲《森林中的铁匠》,欣赏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1:劳动的愉快的。

    学生回答2:劳动是光荣的。

    五、    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由德国作曲家米埃利斯谱写的管弦乐《森林中的铁匠》。通过欣赏使我们懂得了劳动的光荣的,愉快的。

    第四课时《种玉米》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音乐活动中加强对应音乐节奏的感受。

    2)能力目标 ①在欣赏《种玉米》的过程中,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或同他人合作按音乐节奏来创造、表现音乐内容。

    ②学生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③附点音符及两拍长音的准确演唱。

    3)情感目标 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美好,培养和激发对劳动的热爱,并在与他人合作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要有内在的力度,蕴含着力量。

    2.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特别是连续两个附点音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弹律动旋律,学生拍手进入教室。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七个小矮人吗?他们愉快的劳动情景感动了印度尼西亚的一群小朋友,他们用甜美的歌声召唤我们也一起来劳动呢!仔细听,让我们都做哪些劳动? 三、聆听歌曲 1.听范唱带《种玉米》(教师播放磁带) 师:都让我做些什么劳动啊?(除草、施肥、撒种、浇水、) 2.复听歌曲 要求:(1)试着给歌曲起个名字。(出示课题) ⑵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四二拍);

    情绪是优美抒情的还是欢快活泼的? 四、学唱歌曲 1、解决难点;

    X  X  X  X | X  X  X  X | X  X | X o| 小声跟着老师琴声有感情地读歌词。拍手打击节奏 2、重听录音范唱,思考: 想让玉米有个好收成都要经过哪一些的劳动 3、请说说种玉米的基本过程,同时,师出示书中歌词 (1) x x xx|x x x |x  x| x  — 校园地里播种上 金 玉 米 (2)x x x x|x  xx |x  x| x  — 我来锄 地  你来 割 茅 草 (3)x x x x|x x x |x  x| x  — 幼芽娇嫩需 要   勤 浇 水 第一句由教师示范x.x节奏 第二、三句学生观察和第一句的异同处,自学 4、教师伴奏,速度可慢一些,学生分组练习互教互学,遇到的困难说出来,教师面向全体同学指导、纠正。(如:“锄”“要”“种”三处附点要唱清楚,让学生体会“马蹄声”) 5、教师评价唱的好和不够好的地方,并纠正唱错的词句 6、熟悉歌曲,将歌曲完整地演唱 7、要求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有力的气势和开心的心情演唱歌曲。(要求:除了用坚定有力的声音表现劳动气氛,还要准确演唱二分音符的时值) 8、教师对孩子的演唱予以评价 五、表演歌曲 1、请孩子们出示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沙锤,以及发出短音的打击乐器。对孩子们的制作表示赞赏,对特别有创意和制作特别精美的乐器的孩子奖励。

    2、请孩子对以上三句歌词进行创作伴奏 3、师评价 4、教师示范教材里的伴奏 (1)沙锤的敲击方法:左手一下,右手两下 (2)自制响板用单手或双手伴奏 5、全班孩子练习 6、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边唱边分别用沙锤伴奏 7、师评价 四、总结下课 第五课时猴子蒸糕 一、课  题    《猴子蒸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

    2.与同学合作,大胆编创,主动参与音乐表演。

    3.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重点 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板书设计    歌表演《猴子蒸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2.聆听歌曲。

      教师展示《猴子蒸糕》插图,请学生展开联想,说说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1),了解歌曲内容。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风格 聆听范唱 再听歌曲,  3.学习歌曲 (1)有表情地读歌词,注意角色的不同语气。

    ①第一、第二段歌词是由什么角色演绎的? ②第三、第四段歌词中新出现了什么角色? (2)学生跟着录音轻声哼唱第一、第二段歌词。

    (3)为第一、第二段落歌词编创表演动作。

    (4)随歌曲边唱边表演(第一、第二段歌词)。

    (5)聆听歌曲第三、第四段歌词。

    (6)随范唱轻声哼唱歌曲第三、第四段歌词。

        学生分角色表演第三、第四段歌词。

    分组汇报表演。  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第一课时《动物说话》 学习目标:

    ⑴、引导学生充分聆听歌曲,跟唱模唱歌曲。模仿动物语言(叫声),进行音乐律动活动,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教学要教育学生明白:小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该和睦相处。

    ⑵、在聆听音乐时尝模仿各种动物动作,表达出对小动物的友好感情,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游戏的娱乐中完成学习。

    ⑶、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并且学习其演奏方法,亲手为歌曲伴奏,充分体会。

    3、教学难点、重点: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调动起积极性。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启发:同学们想一想,你在生活中遇见到那些小动物?请谁说说(学生回答)。下面老师带来几种小动物,看看你认识它们吗?(出示课件) 学生观看并回答。(学生回答,说小动物的名字) 2、你知道这些小动物都是怎么说话的吗?(生回答) 3、小朋友们都能模仿小动物说话,那你会不会用歌曲把它唱出来呢? 我们先来听听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用歌声来模仿动物说话呢? (播放歌曲让学生听一听)同学们可以一边听一边模仿小动物的神态。

    (引出课堂,出示课题) 二、学唱歌曲《动物说话》 1、初听歌曲、感受 (出示课件,播放歌曲,让学生完整初听。) 然后教师说明:听了这首歌曲,请同学们说说你联想到什么?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激发学生动脑,在音乐声中展开联想,想的过程也是歌曲渗透的过程,也是学习歌曲的过程。) 师:这么可爱的小动物,你想不想和小动物们交朋友呢? 在生活中,你都和哪些小动物、交上了朋友? 给大家说说你和你喜欢的小动物交流最多的是什么呢?(继续激发学生动脑。) 2、节奏练习 小动物们说话的强调谁给模仿一下?(指名模仿) (出示课件)引出小动物说话的节奏,让同学用这个节奏和动物交流。和小动物们交朋友。

     ××   ×× ∣  ××  × ∣ × × ∣ ××  ×∣ 小 鸡   说话   叽叽 叽   小 鸡  叽叽  叽 小 鸭   说话   嘎嘎 嘎   小 鸭  嘎嘎  嘎 喜 鹊   说话   吱吱 喳   喜 鹊  吱吱  喳 青 蛙   说话   咕咕 呱   青 蛙   咕咕  呱 师:你能按节奏把歌词大声念出来吗?看谁读的最生动形象,最有特点,像小动物的腔调。

    (动手动口)全体同学跟老师一起拍击节奏。嘴里读节奏。

    (齐拍、齐唱)小朋友们学会了第一句,学第二句就更容易了。

    (让学生自学第二句)你来看一下,第二句你会念吗? 师:你肯定会了,下面大家一起来念一下,你能把它拍出来吗?    (齐拍、齐唱) 师: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你们都和小动物们交上了朋友,它们都很喜欢你。

    齐唱歌曲,自由律动,与你交到的小动物朋友游戏。(可以和他们玩你想玩的玩具,用你的歌声把它们吸引过来。) 反复唱反复律动,除了歌曲里的小动物,还可以与更多的小动物交朋友,与它们轻轻地唱《动物说话》。

    3、听音乐跟唱 老师发现同学们已经与好些小动物们交上朋友了,现在我们就一个一个地来展示。

    ⑴、小鸡 先是与谁说话呢?(学生活动----小鸡),那谁说说小鸡是怎么说话的呢?(生:叽叽叽)   谁说说歌曲中是怎么演唱小鸡的呢?   谁来带动作表演呢?大家给评评。

    看小鸡的朋友都是怎么歌唱的呢? 师:同学们唱的都很好。大家学着他的样子跟着老师的弹琴一起来唱一唱(跟琴演唱、律动) 小朋友都会唱了,现在你能不能把我们刚才学的节奏用拍手的形式加进去?一边唱一边模仿小动物的样子? (教师示范边唱边拍) 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边拍边唱?(律动) ⑵、小鸭 看同学们多么友好,这么快就和小鸡交上了朋友。下面我们与谁交朋友呢?(生回答----小鸭)小鸭是怎么说话的吗? 谁能用歌声把它唱出来?(指名唱) 他们唱得好不好?我们学着他们的样子一起来唱一下。

    与学小鸡唱歌的时候一样,我们也学学小鸭的样子,小鸭是怎么样的?你能来表演一下吗?我们一起来边唱边跳。

    小朋友都表演得非常好,现在你能把我们刚才拍手的地方改成跺脚吗?我们试试看。(生齐跺脚) 加上小鸭的动作和跺脚,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鸭唱歌。(生齐唱) ⑶、青蛙 现在还有一个小动物了,是谁啊?(青蛙) 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小青蛙是怎么唱歌的,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很快就能学会。

    小朋友会不会学小青蛙唱歌,我们也加上拍手和小青蛙的动作一起来唱一下。

    4、我们学会了用歌声来唱小动物们说话,现在我们把三种动物的话连起来唱一遍。(齐唱) 5、学生创作:模仿其他小动物说话 学生讨论模仿:(例如小公鸡“喔喔”叫,老牛“哞哞”叫等等) 6、用乐器伴奏唱 ⑴、认识乐器 有几样乐器也想和小朋友们交朋友,看看,这些乐器你都认识吗?(木鱼、碰铃、响板、三角铁) 小朋友们的座位下面也有很多乐器,你可以拿出来敲一下,看看你会不会敲。(分组,每组一样乐器) (指名生敲) 谁愿意敲给大家看? ⑵、木鱼和响板的小朋友敲第二条节奏,一起来试试看?注意轻重。拿碰铃和三角铁的小朋友听仔细了,老师是怎么敲的? 师示范(两拍一次) 生模仿 ⑶、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现在我们就要用以上这些乐器来为歌曲伴奏。请同学们边唱边敲,没有乐器的小朋友就拍手,我们大家一起来唱。

    动物是我们的什么?(好朋友) 我们要怎么对待小动物呢?(爱护)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与许多小动物交上了朋友,我们用歌声和它们交流,交到了好些动物朋友。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护它们,我们遇到虐待动物的行为一定要保护。同学们说是不是。

    我们还学会了用几样乐器来为我们伴奏,都认识了没有? 课后再想几种动物?看它们有什么神态?下节课表演给大家好不好? 第二课时 欣赏《鸭子拌嘴》 教学目的:

    1、通过听赏打击合奏《鸭子拌嘴》,使学生初步接触并喜欢民间音乐。

    2、通过介绍我国丰富的打击乐器和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孩子们知道各种丰富的音响能生动地表达一定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打击乐器 教学难点:听便乐器的音色,并用乐器表现动物的形象。

    教具:鸭子拌嘴动画课件、录音机、碰铃、三角铁、舞板、双响筒、小鼓、铃鼓、锣、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律动。老师和学生听音乐做律动 2、游戏。

    师:老是这有一棵打击乐树,请同学到树上找出上节课认识的打击乐器(碰铃、三角铁、舞板、双响筒、小鼓、铃鼓等) 学生认识打击乐器并做节奏回声游戏。

    通过听辨,学生进一步熟悉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及名称。

    3、检查学生模仿、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新年好》伴奏。

    (二)新课 1、师介绍打击乐器-----锣、镲 2、出示课题------《鸭子拌嘴》 师:同学们知道拌嘴什么意思吗? 生:拌嘴是吵架的意思。

    3 、学生带着鸭子拌嘴这个问题出听全曲。(生听完谈自己的想象,有的还编成小故事说出来) 4、看动画片《鸭子拌嘴》,要求学生边看画面,边听音乐,并说出听到乐曲中有哪些打击乐器。

    生:有锣朋友和镲朋友的声音。

    师:这首乐曲描写一群小鸭子(用小镲演奏)、大鸭子(用大镲演奏)清早走出舍门来到池塘,戏水打闹,饶舌拌嘴,然后心满意足摇摇摆摆回窝去的生动情景。

    5、创作活动 (1)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铺垫练习了,利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自觉进行节奏片段创作。师:请同学们用自制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来表现一只小狗在啃骨头的声音;

    一只小老鼠在偷吃东西的声音。

    (2) 学生用自制打击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来表现一定的音乐形象后,创作一首自己的《鸭子拌嘴》,边看画面边创作。师用小镲表现小鸭子并用录音机录制。

    (3) 播放师生共同创作的《鸭子拌嘴》通过听赏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空间。

     6、再次听赏《鸭子拌嘴》 老师要求学生用自己创作的《鸭子拌嘴》和此曲作比较,鼓励学生多学音乐知识,将来就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

    (三)小结:希望同学们在以后听赏乐曲时,都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音乐的天空中翱翔。

    (四)下课:播放《鸭子拌嘴》音乐,学生变成一个个小鸭子走出教室。

    教学后记 本节课教案是修改两次后完成的,没修改之前的教案不足是:

    1、教学方法就是一个字“说”我利用投影配合音乐把《鸭子拌嘴》编成一个小故事将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复述这个故事。整节课我都在说,“说”占主导地位是教学主体而学生是被动接受。

    2、学生只对故事感兴趣,而对音乐感受一般没有达到欣赏的目的。

    3、我的故事局限了学生的想象空间,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修改后的成功之处是:

    1、激发动机、引起兴趣。在课一开始我就通过游戏导入,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的听觉、视觉、记忆、情感同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激发想象,活跃思维。

    (1) 从孩子们的生活出发,启发学生的想象。

    (2)让学生把感知的“视像”表达出来。

    3、激发创造,大胆创新。在儿童的本能创作欲望上加以引导,让他们的创作得到欣赏和尊重,培养了他们的独创性和音乐感。

    第三课时  小动物回家 一、课  题    唱歌《小动物回家》  课时    二、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利用固定节奏伴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恒拍的训练。

    3.为歌曲设计不同的速度演唱,使学生加深对音乐表现手段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教学难点    利用固定节奏伴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恒拍的训练。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板书设计    唱歌《小动物回家》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2.聆听歌曲 (1)教师提问:还记得我们以前学唱过的表现动物的歌曲吗?你能唱一唱吗? (2)学生复习演唱歌曲:《小动物唱歌》《小青蛙找家》《小蜻蜓》《谁唱歌》《咏鹅》。

    学生复习演唱歌曲    3.教唱歌曲 4.表现歌曲 歌曲    (1)教师按节奏带读歌词。

    (2)教师教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音准 (1)演唱歌曲(加上声势或者是律动)。

    (2)为歌曲设计不同的速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音乐实践,体会到演唱速度的变化,音乐形象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3)编创歌词。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小动物回家的歌词,分组演唱新编创的歌词。

    学生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并加上声势。注意恒拍的稳定性 分组演唱新编创的歌词。

    第四课时  小狗圆舞曲 一、课   题     欣赏《小狗圆舞曲》课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所描绘地音乐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观察力。

    2.通过聆听和身体的动作,使学生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及乐曲所表现的情绪。

    3.通过听赏培养学生们的爱心,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三、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观察力。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及乐曲所表现的情绪。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板书设计    《小狗圆舞曲》(钢琴独奏)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复习导入     (1)教师播放乐曲《跳圆舞曲的小猫》。

    (2)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这首乐曲的曲名吗?乐曲中的小猫形象是怎样的?(优雅、高贵、自信、快乐)     聆听《小狗圆舞曲》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2.聆听《小狗圆舞曲》 3.分段欣赏     (1)教师提问:这首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2)你感觉这首乐曲描写的小动物应该是什么形象?(快乐、俏皮、淘气) (3)教师介绍《小狗圆舞曲》及其创作背景。

    (1)A段 ①这段音乐的速度是怎样的?表现什么? ②用画旋律线条的方式,理解音乐形象:小狗欢快地追逐、玩耍。

    (2)B段 ①这段音乐跟刚听过的A段音乐比较,速度有什么不同? ②小狗在做什么?(在跳舞、在主人怀抱里撒娇) (3)再现段 ①这段音乐跟前面哪一段相似? ②结尾处音乐的力度是怎么的?请学生想象小狗在做什么。

        完整欣赏《小狗圆舞曲》 学生完整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第五课时  小猫钓鱼 一、课  题    歌表演《小猫钓鱼》    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用活泼、欢快的声音学唱《小猫钓鱼》,启发学生感受音乐,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童谣剧表演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信,大胆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  用活泼、欢快的声音学唱《小猫钓鱼》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信,大胆的心理素质 教学准备  录音机,钢琴 板书设计  歌表演《小猫钓鱼》 四、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2.聆听歌曲   由教师讲述故事情节。

    (1)初听:音乐是怎样讲述这个故事的? (2)教师范唱歌曲《小猫钓鱼》第一段歌词。

    再听:歌曲有几段歌词?    3.学唱歌曲 .表现歌曲 (1)教师钢琴弹奏歌曲旋律,学生随琴轻声哼唱。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休止符的停顿以及怎样唱好下滑音。

    (2)反复学唱,哪一句存在问题,请同学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3)采用接龙的方式演唱歌曲。

    (4)教师引导学生演唱时体会歌曲每一部分的情绪:风趣、着急、伤心、自信、高兴。

    (5)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1)分组讨论、排练。

    ①鼓励学生想一想、唱一唱、练一练,进行简单的动作编创与表演。

    ②根据歌曲内容,设计好表演角色、故事情节,讨论表演所需道具。

    ③发挥想象,认真排练。教师启发学生动作、表情要夸张,故事情节要有创意。

    (2)分组表现歌曲。

    ②学生评价。

    教师小结。    分组讨论、排练。

    演唱边表演:编创新版《小猫钓鱼》(可以有不同的结局)。

    第六课时龟兔赛跑 一、课  题    欣赏《龟兔赛跑》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乐器的音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2.了解单簧管、大管在乐曲中所代表的角色,感受这两件乐器的音色。

    3.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  了解单簧管、大管在乐曲中所代表的角色,感受这两件乐器的音色。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板书设计    欣赏《龟兔赛跑》 四、教学过程 1.介绍乐器 2.初听乐曲 (1)教师将乐器图与听辨乐器音色相结合。

    (2)熟悉大管和单簧管的音色特点。

    (3)想象这两种乐器分别代表什么动物形象,为什么? (1)了解童话故事内容,介绍《龟兔赛跑》这部作品。

    (2)能分辨代表乌龟和兔子的主题音乐。

      认识大管和单簧管    3.分段欣赏 4.完整欣赏乐曲 5.表演音乐童话 6.教师总结、评价。

    (1)晨景 ①这段音乐的速度、力度以及情绪是怎样的? ②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③随音乐哼唱这段音乐。

    ④教师请学生自己选择扮演森林中的一个动物或植物,随音乐表演。

    (2)竞赛 ①聆听“竞赛”音乐片段,感受音乐的紧张气氛。

    ②聆听、感受单簧管、大管是如何表现“龟兔赛跑”的。

    (3)梦境 ①接下来,小兔子的音乐有什么变化? ②聆听“梦境”音乐片段,感受音乐的梦幻色彩。

    ③乌龟的音乐有什么变化? (4)森林的狂欢 ①音乐的速度、力度有什么变化? ②这段音乐表现了怎么的场景? ③学生分组设计动作,以欢快热烈的舞蹈表现“森林的狂欢”。

    (2)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道理? (1)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要扮演一个小的角色(动物、树、草、花等) (2)选择两名同学分别扮演乌龟和兔子。

      随音乐哼唱 (1)学生完整聆听乐曲,随音乐展开想象。

    第五单元   动画城 第一课时《我们的家园》 教学目标  1.教唱歌曲《我们的家园》。

    2.鼓励学生创编歌词和表演与歌词相关的动作。  教学过程  (一) 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这一单元教学的序幕。  1.播放歌曲《大风车》。     播放歌曲《大风车》,《动画城》节目时间到了,请学生谈谈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片,说说最近电视台播放的新的动画片,唱唱片中的歌曲,鼓励学生把家中的动画片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分享。  (二) 聆听歌曲《我们的家园》。  1.今天的《动画城》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老师也不知道。老师只知道动画片的主人翁是小熊猫,小熊猫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播放歌曲《我们的家园》,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形。  3.教师引导学生边听歌曲,边根据对家乡了解和观察,提问:这首歌曲由两个部分组成你能划出来么?两个部分的情绪有什么不同,演唱时应如何表现? (三) 听并学唱歌曲。  1.教师邀请学生在表演的同时,加入到跟唱歌曲的行列中来。  2.请学生自己完整地演唱第一段歌词。  (四) 创编歌词并表演动作。  3.请同学们把创编的歌词演唱并表演动作,然后分组进行演唱和表演。  (五)根据故事情节串接和编排小小音乐剧《我们的家园》。                                       第二课时 《三个和尚》 教学内容  1.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  2.学唱歌曲《三个和尚》,跳木桩。  教学目标  1.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  2.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  3.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并表演《三个和尚》。  教学过程  (一) 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节目的序幕。  1.播放歌曲《大风车》。  2.教师设问:动画城节目又要开始了,今天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3.教师播放器乐曲《三个和尚》,随着音乐发展变化,配乐讲《三个和尚》的故事片段。  前奏部分:“从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主题音乐第一次响起:“一个小和尚,背着行李,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空无一人的寺庙,他兴高采烈地打扫、清理、收拾、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他安静地坐在佛像前念经,念着念着,他打起瞌睡来……”  主题音乐第二次响起:“一个瘦和尚,背着行李,也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大大的寺庙里只有一个小和尚,他高兴地同小和尚打过招呼,也非常积极地打扫寺庙、清理佛堂、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两个和尚面对面地在佛像前打坐、念经起来······”音乐到此为止。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哪个同学能给我们讲讲?”学生七嘴八舌纷纷补充后面的故事。  4.同学们给故事起名字。  教师:看来,许多同学都知道这个故事,请同学们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名字。  (二)认识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并用打击乐器为主题音乐伴奏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  1.聆听器乐曲《三个和尚》,说说乐曲与前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  教师告诉学生,刚才听到的乐曲是作曲家金复载特意为动画片《三个和尚》创作的音乐。  2.为什么乐曲的名字也叫《三个和尚》,聆听乐曲前奏。  3.教师展示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示范敲击这几种打击乐器,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堂鼓、小钹、木鱼的音色。  4.聆听乐曲前奏,教师在各件打击乐器前示意前奏使用了哪种乐器,也可让学生随乐曲前奏在各打击乐器上做虚拟动作。  (三)聆听主题,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1.教师告诉学生,乐曲除了使用木鱼 等打击乐器,暗示故事发生了地点和人物,还设计了一个“和尚主题”,表现和尚的性格。弹奏主题旋律第一段,请学生说说这段音乐的情绪。  2.教师弹奏主题旋律的第二段,请学生说说第二段与第一段情绪有何不同(第一段明快、活泼,第二段舒缓、宁静等)。启发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就主题旋律的两种情绪展开联想(勤快与懒惰等)。  3.聆听乐曲主题旋律,请学生说说乐曲中使用了一种还是两种乐器来演奏主题旋律。  乐曲的主题旋律,分别用尖细、清亮的坠胡与暗哑、低沉的二胡两种乐器演奏主题旋律的第一段、第二段。  4.请学生用打击乐器,分别为教师弹奏的主题旋律第一、第二段伴奏,要求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情绪。  乐谱:

    (四) 聆听全曲,判断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  1.教师播放乐曲,请学生思考在乐曲中和尚主题出现了几次。  2.启发学生安静聆听,回忆动画片的画面(没看过动画片的学生,可自由展开联想)。  3.在动画片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情节:三个和尚谁也不去挑水,忍受着干渴,呆坐在佛堂前。偏偏这时,寺庙里的老鼠打翻了佛堂前的烛台,火苗烧着了纱帘,火势蔓延,寺庙刹那间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三个和尚慌乱地打水救火。  教师启发学生,表现上述情景配上哪段音乐比较合适。  4.教师播放乐曲展开部,请学生随音乐表演手忙脚乱救火的情景。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专心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  2.学生能否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  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表演。  第三课时《大风车》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大风车》。  2.复习整个单元歌曲与乐曲。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大风车》。  2.鼓励学生随着音乐旋转“大风车”。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大风车》,开始《动画城》歌曲的学唱。  播放歌曲《大风车》,学唱《大风车》。  (二)分组搭架“大风车”。  1.启发学生讲述风车的形状。  2.引导学生四人一组搭建一个风车。  3.所有风车围成一个圆圈,既可以四人一组地旋转,也可沿着大圆圈旋转。  4.边唱歌曲,边旋转“大风车”。  (三)随音乐旋转“大风车”,说出歌曲与乐曲名称。  1.教师播放本单元或以前学过的歌曲或乐曲,请学生随着音乐旋转“大风车”。  2.一首音乐结束时,停在教师面前的“大风车”,必须说出刚才所播放的音乐的名称,才能随着下一首音乐继续玩“大风车”。否则,这架“大风车”只能下场休息。  (四) 结束全单元课程。  教学评价  1.大多数学生是否会唱歌曲《大风车》。  2.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大风车”游戏。

    第四课时  猫和老鼠(奥尔夫) 一、内容       猫和老鼠(1)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歌词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发展幼儿说白节奏的能力。

    2.引导幼儿积极投入情景表演,从而感受游戏的乐趣。

    乐器配备       双响筒、康佳鼓、吊  镲        道具配备       猫、老鼠头饰、音符卡。

    活动设计:

    一、开始部分 1.热身律动《邀请舞》。

    2.音感问候。

    ⑴教师在钟琴上敲出旋律,与全体幼儿一起问候。

    ⑵教师与幼儿一一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欣赏音乐《猫和老鼠》。

    可以引导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感受音乐。

    2.出示说白节奏,与幼儿一起练习。

    一个小老鼠    瞪着小眼珠    龇这两颗小牙    撇着八字胡 一只小花猫    喵喵喵喵喵    吓得老鼠赶紧往回跑 3.感受音乐《猫和老鼠》,边倾听边跟唱说白。

    4.师幼一起做游戏《传递游戏》 ①教师带领幼儿边说白节奏边向一个方向传递。

    ②教师带领幼儿边说白节奏并两个小节变换一次方向。

    ③渐渐加快速度进行游戏。

     三、结束部分      鼓励仪式,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两种角色表情和动作的自由创编。

    第六单元  下雪了 第一课时《冬天的故事》 一、教学内容:

    学唱《冬天的故事》。                                                     二、教学重点:

    用抒情的情绪演唱歌曲《冬天的故事》。

    三、教学难点:

    1、唱准旋律。

    2、感受速度在音乐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1、歌曲导入采用旧知识导入。

    2、歌曲学唱采用教师示范法、听唱法、比较法等。

    3、歌曲拓展采用听赏法。

    教学用具:

    课件  钢琴  歌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歌曲《大风车》。

    2、新知识引入。

    师:大家唱得真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冬天的故事》。

    二、新授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内容)。

    2、了解歌曲。

    (1)师:谁能给大家大声朗读一遍? 个别学生朗读。(可放背景音乐) (2)分句了解歌词的内容。(出示板书) (3)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谁能说说这首诗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改编过的歌曲是不是也给人这样的感受。

    播放音乐《冬天的故事》。

    3、全班齐朗读 4、复听歌曲。(了解歌曲的旋律) 5、学唱歌曲。(注意:咬字、吐字要清楚,一字多音的地方要唱准) (1)师分句教唱。

    (2)学生完整视唱歌曲。

    (3)感受、体会三遍旋律的不同。

     6、复习巩固歌曲。

    (1)分男女生演唱。

    (2)个别学生演唱。(锻炼学生独立表演的能力) ①几个一组。

    ②一个人。

    (3)观看课件,感受歌曲。

    师:唱得真好!播放课件。

    师:看了这幅画面,在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自由发言说感受。

    (4)感受速度在歌曲中的重要性 ①师:“刚刚我们用较慢地速度演唱了歌曲《冬天的故事》,我们可以把歌曲的速度快一些吗? ②将歌曲的速度提快后学生再唱一唱。

    ③体会歌曲的速度。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的速度变快之后,唱起来感觉好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④了解速度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师:“看来,速度对歌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可以随意的改变歌曲的速度。那么,我们在用较慢地速度唱一唱歌曲。

    7 、总结 第二课时《江雪》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雪花飞舞》,感受乐曲的情绪。

    2.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的情景。

    3. 听赏歌曲《江雪》,熟读这首古诗,了解它的意境并跟着录音学唱。

    教学重点难点    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的情景。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录音机 课件 课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欣赏乐曲《雪花飞舞》。

    2.请几位学生按自己设计的动作随音乐表演。

    3.导入新课。教师提问:“雪”是怎样形成的? 4.播放录音带。

    5.教师分句教唱。

    6.在学生基本学会歌曲后,启发学生(教师示范):

    ①注意顿音的唱法。注意第一、三乐句第一、二小节中顿音的唱法,应唱得有 跳跃感。

    ②注意歌曲情绪的变化。

    虽然歌曲是多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但是,歌曲仍然在情绪上有一定变化:从大的方面看,前4个乐句可以为一部分,为一种情绪,后4个乐句为一部分,是另一种情绪。从小的方面看,第一、三乐句应唱得跳跃,而第二、四乐句则应抒情等。

    ③注意力度的变化。

    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应注意歌曲强弱力度的走势及顿音记号的作用。第一乐句中第一、二小节,应唱得富有弹性,第三、四小节唱得连贯一些,力度也应由弱渐强;

    后四小节再由强渐弱;

    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相仿;

    第四乐句,力度从强到渐弱;

    第七乐句力度渐强,表达一种迫切的心情;

    第八乐句可唱得稍强。

    7.最后,全班同学按照以上要求,完整地演唱歌曲《雪花》。

    课后小结 1.学生设计歌表演动作的广泛性。

    2.学生参与歌表演的投入程度和和谐程度。

    3.学生听赏音乐时的专注程度。

    4.学生听赏音乐的联想能力及表达能力。

    5.随音乐做动作的和谐程度。

    第三课时《雪橇》      教学目标 1.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雪橇》。

    2.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雪橇》。

    2.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准备 课件 课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个案设计 1.教师播放有关滑雪橇的画面。

    2.听录音两遍,教师提问:滑雪橇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时,应该是怎样的情绪? 3.教师分句教唱第一段歌词,可放慢速度。

    4.教唱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

    5.教唱第二段歌词。

    6.在学会歌曲后,可组织学生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启发学生选用什么乐器为歌曲伴奏,比如马蹄的声音,用什么乐器来模仿?马铃用什么乐器来模仿?等等。所选乐器不要多,节奏也不要太复杂。

    课后小结 1.学生学习歌曲的效率。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的效果。

    3.学生创造的欲望及能力。

    第四课时雪花 一、设计思路 《雪花》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词描写儿童对晶莹的雪花感到好奇、数花瓣的情景,表现儿童对大自然奥秘的初步探究。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到两部分的不同青学。通过启发学生,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表达对雪花的喜爱之情。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学习新知识方面的能力较强、速度较快。在学唱歌曲的同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顿音记号、重音记号以及歌曲中的演唱方法。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通过创编动作表演歌曲,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在演唱过程中感受顿音记号、重音记号、休止符符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通过歌曲《雪花》与《冬天的故事》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同是赞美冬季的歌曲,因拍子等音乐要素的不同,歌曲音乐特点会有很大的差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注意歌曲中的重音记号和顿音记号的演唱。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键盘乐器等 四、教学过程 聆听音乐,导入新课 欣赏《踏雪寻梅》,请同学们说说是描写哪个季节的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景象? 这是一首描写冬季雪后的场景,表现了作者踏雪寻梅的情景。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歌曲,让学生了解冬天的雪后带给我们的美好景象,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赞美雪的歌曲,请大家仔细听,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学唱歌曲,落实目标 初次聆听歌曲 思考问题:歌曲描绘了怎样一副画面?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心情? (描绘了一幅漫天雪花飞舞的场景,歌曲通过数雪花的过程,给我们带来了好奇、愉悦的心情。)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歌曲,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再次聆听歌曲 思考问题:歌曲分几部分?音乐情绪有什么不同? (歌曲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音乐先跳跃后连贯表现了雪花降落、漫天飞舞的场景。第二部分通过高低变化的数数,惊讶的衬词,然后音乐舒展、喜悦。表现了歌曲通过有趣的数数,了解雪花有六个瓣,使小小的雪花变的生动、可爱)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三次聆听歌曲 思考问题: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出示屏幕) (一)     1   5|3    1|2    5|5    -|            雪   花 雪   花 满   天 飘 前两小节下行旋律以及顿音的出现,表现了雪花从高空向下飘落的情景,唱的要有弹跳性,也符合人们欣赏雪花是从下而上的欣赏过程。而后两个小节的旋律表现的是整个雪花飘落的情景。视线从点到面,旋律悠长,表现出雪花漫天飞舞的景象。

    【设计意图:认识顿音记号的作用,以及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 (二)     5|5    3|5    2|5    3|5    1|5   2|5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每一小节的第一个音上都标有重音记号,病运用高低音的变化来表现“数雪花”的动作,表现了小朋友们好奇、喜悦的心情。

    (三)  5|3._6|5.  4 3|2 1   2|5   1|0  0|0 3 3  1 2|3  -|4 4   6 6| 5 -|         哈 哈哈  哈  雪花 共有  六 个  瓣    咦   雪花 哪去 了?  雪花  不见  了? 前两小节衬词“哈哈”的出现,表现了数完雪花找到答案的喜悦心情。重音记号及切分节奏的出现,进一步表现了激动的心情。

    衬词“咦”的休止符表现了音乐有特殊的指定,“刚才的雪花不见了”,于是产生了疑问。最后一句从音乐中找到了答案,雪花化成了一个小水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通过旋律特点、节奏特点以及休止符、顿音记号来感受音乐,让学生从音乐要素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随琴轻声哼唱歌曲。

    (注意歌曲中顿音记号、重音记号、休止符的处理) 随音乐伴奏演唱歌曲。

    (注意数数时高低起伏的变化,两个附点音符唱出惊喜、欢笑的情景)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通过听音乐唱出歌曲,培养学生听觉能力,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随音乐伴奏边跳边唱感受歌曲。

    创编律动,自由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雪花飞舞的情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参与能力,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综合表现能力】 拓展延伸,歌曲对比 欣赏《冬天的故事》 思考问题:这首歌曲与《雪花》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这首歌曲3/4拍,旋律流畅舒展,书法了作者对冬天的联想与赞美。而《雪花》是2/4拍,旋律跳跃活泼,描写了下雪的场景) 歌曲对比:

    歌曲 拍号 情绪 表达的情感 《雪花》 2/4 跳跃、活泼 下雪的场景 《冬天的故事》 3/4 流畅、舒展 冬季的联想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找出两首歌曲的不同。感受两首歌曲因拍子等音乐要素的不同,音乐风格特点所产生的差异,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最后通过对歌曲的进一步感悟,全体学生有表情滴演唱歌曲。

    课堂小结,延伸学习 同学们,冬天是美好的,冬天的音乐更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赞美冬天的音乐作品。通过感受其它音乐进一步丰富孩子们对冬季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结束语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识音乐,理解音乐和体验音乐的能力。】 第五课时《小动物告别会》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为下一步表演作准备。

    2. 注意区分2/4拍及3/4拍,并能按要求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唱歌曲,为下一步表演作准备。

    2. 注意区分2/4拍及3/4拍,并能按要求演唱。

    教学准备 课件 课 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播放有关动物冬眠的画面。

    2.听录音范唱, 3.教师分段、分句教唱,可放慢速度教唱。

    4.教唱第一乐段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应唱得抒情、优美。

    5.教唱第二乐段歌词。注意第二段与第一乐段在节拍、情绪、速度等几方面的区别。

    6.教唱第三乐段,注意情绪的对比:小动物们在依依惜别,相约明年再相会。

    7.学会歌曲后,第一、三乐段齐唱,第二乐段可按歌词内容分配角色演唱。由于歌曲较长、歌词较多,要求学生背唱有一定难度。学生能跟着录音比较完整地延长就可以了。在以后排练、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还有机会进一步熟悉这首歌曲。

    8.下课之前,教师可将全班同学分为三个小组,布置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在课下小组同学讨论,分别为歌曲的三段设计几个动作。

    第六课时  表演《小动物告别会》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为下一步表演作准备。

    2. 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排演动作。

    教学重点难点    1.复习歌曲,为下一步表演作准备。

    2.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排演动作。

    教学准备 录音机 课 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1.为了上好本节课,事先要有一些准备,教师要准备一些头饰、面具,音乐教室也要适当布置一下,还要事先培养各班的音乐骨干,让他们在活动中起带头示范作用。准备好《小动物告别会》歌曲的磁带,还应精心设计好教学程序,使这项音乐活动既热烈,又井然有序。

    学生方面也可自己准备一些头饰或面具,并设计几个舞蹈动作。

    2.播放《小动物告别会》的伴奏带,请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上台,为大家表演本小组为歌曲设计的动作,并组织大家简单讨论。

    3.教师与学生中的骨干分子领先起舞,另两组同学,一组伴唱,一组学生用打击乐器奏出三拍子的节奏型(如“× × ×”、“×  ××  ×”等)。

    4.其他学生陆续加入,可以模仿教师的舞姿,也可模仿同伴们的舞姿,即使动作不太协调,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参与,要能感受到三拍子的韵律。

    5.如场地条件稍差,无法让全班学生同时表演,也可分三组进行,分别表演歌曲的三个乐段。总之教师要因地制宜,设计出恰当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把这一课上好。

    无意中搜出这么喜欢的范文。

    见解很棒。

    第一单元 我的祖国 第一课时《我的中国心》 教学目标 :

    1、情感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中游子的爱国情怀,并通过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知识目标:(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歌曲的学唱,通过找旋律和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很好的了解歌曲的结构。

    3、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演唱中感受音乐的表现力,体验歌曲中的情绪情感变化,抒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1、能很好的体会歌曲中的爱国情怀,通过歌曲的学习,能很好的激发学生 的爱国情怀。

    2、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 教学难点:

    歌曲感情的处理,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用具:蓝牙发送、接收设备、音箱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情感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设计中,主要以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情感为主。以问答方式提出问题, 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判断;使用对比的方法,指导学生更好的演唱歌曲,并通过对比两个乐段结束句的不同,更好的理解歌曲的情感。整节课以情贯穿其中。 教材分析:

    《我的中国心》是香港歌星张明敏在 1984 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唱的一首歌,它深深的打动了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歌词通过一位海外游子的深情诉说,刻画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赤子之心。歌曲结构为A+A+ B +A′曲 式结构。A 段6-3五声音阶结构的旋律给人一种深沉平稳抒情的感觉。B 段的两个乐句以模进的形式产生高潮让人心潮起伏,思乡之情一浪高过一浪。最后又回到A 段的平静。结束句提高八度音高来表达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海外侨胞的赤子之心 教学过程:

    一、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 1.导入新课

    师: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轻声播放《我的中国心》音乐。)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游子思念家乡和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情感)。(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歌曲, 学生从中感受华人华侨们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

    3、再听歌曲,找出第一乐句的旋律(前两行)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3次)。每次出现是不是一样的?哪里

    1 不一样?

    4、学生演唱

    一、

    二、四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和有变化的乐句, 并对声音进行要求指导(第四乐句在第

    一、二乐句的基础上结尾的音高有变化)。告诉学生把相同的

    一、二乐句用A 表示,把有变化的第四乐句用A′表示,剩下的第三乐句用B 表示,所以我们这首歌的节构就是A+A+ B +A′的结构。(设计 意图:以听为主来分析歌曲,锻炼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并通过找旋律、唱旋律、进行旋律的对比,让学生能清晰准确的了解歌曲的结构和很好的感受、体会音乐 中的情感。)

    5、学生分别读

    一、

    二、四乐句的歌词,找出几个最能体现华侨们爱国的词进行分析。如:“烙上”、“不管怎样”。让学生从歌词中体会华人华侨们那种对祖国的深深的思念和深深的爱。分别给

    一、

    二、四乐句加 上歌词进行演唱,词曲结合,让学生体会怎样演唱才能表达出海外赤子们的心声。老师范唱第一句和第四句结尾,让学生很好的体会第四乐句结尾“我的中国心”和第一乐句结尾“我的中国心”的感情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设计意图:层层引入的方式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亲生体验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去主动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引导学生主动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更深刻的体会歌曲的情感)

    6、教师范唱全曲,学生轻声跟唱,感受第三乐句的情绪。(设计意图: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的体验,并使学生了解到歌曲的词、曲情绪应一致、和谐)

    7、学生跟琴完整的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注意演唱方法及歌曲情感的处理。(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整体感受和表达歌曲的情绪)

    8、介绍歌曲及演唱者张明敏。张明敏(1956 年9 月-),香港著名歌手,擅长演唱具中华民族色彩的歌曲,有"爱国歌手"之称。其演艺事业始于 1979 年。 1983 年2 月,张明敏受到香港青年联合会的邀请而录下《我的中国心》。1984 年张明敏在该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袁德旺的邀请下再次演唱此曲,凭 此曲成名。除此之外,张明敏流行的民歌有《中华民族》、《我的中国心》、《我是中国人》、《外婆的澎湖湾》等。

    9、欣赏张明敏 84 年春节晚会上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学生更深入的体会情感。(设计意图:张明敏就是一个海外赤子,通过对他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很好的了解海外赤子对祖国的爱。通过欣赏他演唱的歌曲,让学生很好的体会一个真正的海外赤子是用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的。)

    10、跟伴奏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感情处理。(设计意图:学生对祖国热爱与赞美的情感的释放)

    二、欣赏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第二课时 欣赏《春天的故事》、《东方之珠》

    一、了解歌曲的相关知识:

    《春天的故事》的词作者是76岁的蒋开儒老人。创作《春天的故事》之前,蒋开儒曾任黑龙江省穆棱县政协副主席。蒋开儒1935年9月出生,籍贯广西,当兵后落户北大荒。当被记者问道为何要用“春天”

    2 借喻,藉此来讴歌邓小平?蒋开儒表示,他早就注意到,“邓小平总是喜欢在春天做一件大事”。“1979年春天,邓小平提出办经济特区;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蒋开儒对邓小平的活动一直特别关注。蒋开儒形容自己写出《春天的故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为家里有海外关系,在“那样的一种特殊年代特别盼望春天的到来,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蒋开儒就感觉“春天已经到来”——当然,这个春天不仅仅对于他个人而言。

    二、欣赏《春天的故事》

    三、欣赏《东方之珠》

    1、介绍背景:《东方之珠》是台湾作曲家罗大佑的代表作,并由作者本人首唱。歌曲倾吐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心声。为带《东方之珠》这首歌,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补充段的单二部曲式。

    2、初次播放,感受音乐:歌曲的第一部分为复乐段结构。两个乐段的旋律基本相同。两个乐段中的第一乐句,相对地说,都比较平稳。然而,其第二乐句,开始时是连续的同音重复,紧接着便八度大跳转入低音区。它似乎从亲切、温柔的呼唤开始,以耐人寻味的深情加以延续。歌曲的第二部分有转向下属调的明显倾向,使歌曲的色彩产生鲜明的变化。

    3、再次分段欣赏音乐,学生学唱部分选段:学生再次欣赏《东方之珠》,聆听并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理解其特区人民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愿望。

    4、学唱歌曲,并运用正确的感情演唱歌曲。(分析、讨论歌曲的演唱的情感,并会演唱歌曲。)

    第三课时 欣赏《“自新大陆”第二乐章》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念故乡》,并能背唱这一首歌。

    2、通过过欣赏,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了解《自新大陆交响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够为《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一主题试着填写歌词。

    3、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播放歌曲《念故乡》片段,提问:

    以前听过这首歌吗?由谁作曲?是哪一部著名的交响曲的主题?

    二、学唱歌曲《念故乡》

    1、简介:《念故乡》由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作曲,选自其著名的《“自新大陆”第二乐章》。《自新大陆交响曲》在美国纽约首演一举成功,轰动美国,从此名扬世界,其中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更为人们喜爱。德沃夏克的学生将这首曲子填词成独唱《回家去》,风行美国,流传全世界。在我国被译作《念故乡》。

    2、聆听范唱,感受歌曲孤独、悲哀和思念故乡的情绪。

    3

    3、全体学生视唱旋律,注意附点音符的正确演唱。

    4、唱词。注意唱出歌曲力度的变化。理解、表现歌曲所表达的思念故乡、痛恨侵略者、愿为民族解放献身的情感。

    三、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1、介绍德沃夏克(音响 一组配乐画像) 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他于1841年出生在布拉格附近一个贫寒的家庭中。经过刻苦的努力,他获得了奥地利文化部的奖学金,得以全身心地从事音乐创作。他曾九次访问德国、英国和俄国,并亲自指挥乐队演奏他的作品,备受欢迎。1891年他任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并被英国剑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892年应邀赴美国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1895年回国继原任,1904年去世,捷克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他一生写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代表作有《自新大陆交响曲》、歌剧《水仙女)等。他的作品始终贯串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怀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富有浓郁的斯拉夫民族色彩。

    2、介绍《自新大陆交响曲》及第二乐章

    《自新大陆交响曲》是德沃夏克在美国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时所作。新大陆原指南北美洲大陆,作者在这里指美国。他一踏上美国国土,来到纽约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脑海里就翻腾着许多新奇、鲜明的印象;他特别关心美国被压迫的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生活和命运;他独处异国,十分思念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部著名的四个乐章的《自新大陆交响曲》。

    其中第二乐章被称为“一切交响乐慢板乐章中最动人的一个”。其中的音乐形象同诗人朗 费罗的叙事诗《海华沙之歌》中的第二十章“饥荒”有联系,诗中的海华沙是印第安人的一位民族英雄,他的妻子敏妮海哈在饥饿中死去,人们在阴森森的密林里为她掘好坟墓,与她的遗体告别。

    3、听、辨、分析音乐主题 (1)听引子 分辨是何类乐器、在哪个音区奏出了几个和弦?表现了何种情绪?烘托了何种气氛?(管乐器在低音区奏出了七个和弦,表现了低沉、忧郁的情感,烘托了故事的悲惨、凄切的气氛) (2)唱a主题,讲故事

    (1)英国管演奏的悲凉、伤感的主题,歌曲《念故乡》就是由这个主题发展而来,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演唱并感受一下。这个主题既像是揭示海华沙的孤独和痛苦,又像是奄奄一息的敏妮海哈对海华沙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寄寓作者对遥远祖国的怀念。

    (3)听辨b主题(音响 旋律) 是何种乐器演奏的?其情绪与a是否相同?(是由弦乐加弱音器演奏的,其情绪与a主题基本相同,只是稍激动些)。

    (4)演唱、比较c、d两个主题( 两个主题和问题) ①听两个主题的录音。

    ②讨论、比较两个主题在节奏、旋律、调式、情绪上有何不同?对比节奏时让同学们念两主题的节奏;对

    4 比旋律时,教师演唱c主题,学生演唱d主题;讨论、比较。 主 题 节 奏 旋 律 调式 情绪 c 主 题 紧密、多 三连音

    旋转型 大调 激动

    d主 题 较宽、多切分音 平稳 小调 回忆、期待

    4、完整欣赏由卡拉扬指挥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的录像 (音响)

    ( 1)要求:注意交响乐队的编制,各主题主要用何种乐器演奏;记录乐曲的结构(各段的演奏顺序);感受乐曲表达的情感。 (2)观看录像。 (音响)

    (3).讨论乐曲的结构和自己的感受。 (1)请同学汇报自己记录的乐曲结构; (2)(音响)结构图,并讲解;《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结构图—— 复三部曲式 (4)讨论乐曲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感?你自己有何感受? (引导学生理解此作品,既表现作者对新大陆的印象,又表达了他身处“新大陆”,对遥远祖国的思念,还表现他对美国黑人、印第安人命运的关注和同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5、布置课外作业:试为《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填写新的歌词。当你认为满意之后,唱给家里的亲人们听。

    六、小结

    本课介绍了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欣赏了《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学唱了歌曲《念故乡》,同学们都被此曲深深地感染,愿乐曲动人的旋律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记忆之中,愿我们都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和家乡!

    第四课时 唱歌《一个妈妈的女儿》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并能怀着真挚、深情的爱国情感用明亮的声音进行演唱。

    2、能够认识歌谱中的波音和连线并能够掌握附点节奏。。

    教学重点:

    能怀着真挚、深情的爱国情感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教学难点:

    5 能够认识歌谱中的波音和连线并能够掌握连线下的节奏的唱法。教学用具:蓝牙发送、接收设备、音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美丽的图画,你们猜猜这都是哪里? 多媒体:展示一组中国大地上的各地风景图片。

    1、同学们边欣赏,边讨论

    师:这些美丽的景观都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上的,你们觉得美吗?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吗?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呢?

    2、同学们讨论交流。

    师:我想大家一定都学过很多赞美祖国的诗歌,这节课啊,老师教大家一首赞美祖国的藏族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二、学习新课:

    1、听歌曲

    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知音乐,了解歌曲的速度与内容。

    师:这首歌曲是歌唱藏族和汉族之间有非常的深厚感情的歌曲,它们就是像是太阳和月亮一样,是同一个妈妈的女儿,它们的妈妈叫光明。而藏族和汉族的同一个妈妈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感受一下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吧! 多媒体:播放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

    教学生学习歌谱中得音乐记号,并看谱再次聆听歌曲深入感受。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感怎么样?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演唱这首歌呢? 同学们交流讨论回答(深情地)

    师:同时再听一听谱中的连音和波音是怎么演唱的? 教师范唱,学生小声哼唱,随老师的歌声进一步了解歌曲。

    师:通过刚才的聆听,大家对这首歌曲一定有了初步的印象了,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轻声的声音跟着老师的歌声深情的来哼哼这首歌的旋律好吗? 全班同学跟音乐用“en”模唱曲谱。

    师:接下来老师就教大家学唱这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2、学唱歌曲 师:现在老师唱歌谱,大家唱歌词。

    师:好的,孩子们,刚才大家的状态非常好!那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生:连线

    师:对,有人说对了,是连线。“身子弯弯像座桥,有长有短有大小。桥下音若不同,千万记住唱连贯。桥下音若相同,合成一音飞过桥。”大家看书上是不是有长有短有大小呢?„„有谁告诉我桥下音不同的怎么唱?

    你来说一下。好的。可以试着唱一遍么?„„很不错的!那有谁告诉我桥下音相同的怎么唱呢?„„对了!

    6 下面跟老师一同把这两种情况练习一下!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我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这个内容!„„这个记号叫波音 教唱数遍后,再次聆听歌曲作为巩固。

    师:现在我就带大家把这首歌曲多多练习几遍。„„你们学得非常快非常好!大家再仔细的聆听一遍歌曲,可以小声的哼唱,用心体会其中的韵味。„„听完了 让学生带着热爱祖国的情感共同把歌曲唱一遍。

    这首歌曲呢,是一首具有藏族风格的歌曲,那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藏族歌曲呢?可以给大家唱两句。请学生起来回答

    师: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民歌大都是歌唱环境、习俗、团结精神、爱国精神等内容的。《一个妈妈的女儿》就是体现爱国情操的歌曲,热爱自己的祖国是全世界人共同的心声,不论是藏族还是汉族还是其他的少数民族都有一位共同的妈妈,名字就叫中国!现在,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来共同演唱一下这首歌好吗?

    3、表演歌曲

    根据歌曲的内容,让学生用各种表演形式进行小组表演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师:孩子们,刚才你们在演唱以及朗诵歌词的时候,一个个都感情饱满,声情并茂,老师听了特别的感动,你们有情感的演唱已经感染了老师。那大家想想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演这首歌呢?比如:对唱、重唱?现在就以前后4人为一组准备,一会儿上讲台表演给大家,看看哪个组的形式好!挑组表演

    三、情感目标的巩固

    (设计意图: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提出表扬和期望,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激励和鼓励学生,希望他们长大后成为一名爱国的奋进青年,对祖国做出贡献。)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具有藏族民歌风格的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同学们学唱歌的效率提高了很多,这首比较难唱的歌曲大家很快就学会了,如果声音和表情再提高一步就更好了。大家听的认真,学的也认真,并且最后的表演都非常精彩。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都有一颗爱国的心,努力学习,积极进取,长大后成为一名有知识有文化的爱国青年,对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欣赏《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是一首著名的爱国主义歌曲,作于1956年夏。作词:乔羽、作曲:刘炽、原唱:郭兰英;乔羽写作时,给这首歌定名为《一条大河》,发表时被编辑改成《我的祖国》。 影片《上甘岭》反映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这首主题歌唱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三段歌是三幅美丽的图画,引人入胜。 后半部是副歌,混声合唱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山洪喷涌而一泻千里,尽情地抒发战士们的激情。

    7 第二单元 美丽的草原

    第一课时 唱歌《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演唱歌曲等音乐活动,学生能对歌曲《美丽的夏牧场》产生学习兴趣,并在表演中锻炼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

    在聆听、学唱、创编表现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歌曲内容及旋律的美及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知识与技能:

    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用铃鼓伴奏,设计不同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教学重点: 准确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难点: 有表现力地演唱、创编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段音乐,请同学们认真聆听,猜一猜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

    播放新疆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教师做几个新疆的舞蹈动作,配合着音乐让学生感受新疆音乐的特点。 学生聆听观看回答(新疆)。 师:“大家说的很对,刚才我们听的是一段新疆音乐,新疆是一个很美的地方,同时它还是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除了大家知道的维吾尔族还有许多支系民族,如哈萨克族,白俄罗斯族等,但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及音乐、舞蹈等方面却是相通的。新疆以天山为界分为南疆和北疆,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里唱的夏牧场就位于南疆和北疆之间的恰布河旁。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音乐来领略夏牧场美丽的景色。

    二、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师:说说夏牧场的景色是怎样的? 学生聆听回答。

    师:大家有没有听清楚最后一句歌词唱的是什么?(这是哈萨克放牧的好地方)这句话告诉我们这首歌曲歌唱的是哈萨克族美丽的夏牧场。哈萨克族生活在天山脚下,以游牧为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2、观看视频,用wu轻声哼唱

    师:下面我们再通过一段视频近距离地走近哈萨克人民的生活,领略夏牧场的美丽风光。大家可以用wu随音乐轻声哼唱体会歌曲的演唱情绪。 多媒体播放歌曲范唱视频。

    学生听赏后回答(优美、抒情„„)

    3、填词学唱

    师:这么好听的歌曲,我们赶紧把歌词填进来随音乐唱一唱吧。 学生随音乐填词唱。

    4、随琴伴奏唱第一段,提出并解决难点

    8 (1)师:接下来请随老师的琴声伴奏我们一起来唱第一段歌词,找出你认为最难唱的地方。

    (2)师:请大 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你能找出你觉得最抒情的一句吗(啊„„)?为什么?

    讲述音乐知识“⌒” 单独哼唱“啊”(第三乐句)指导声音、气息连贯。 (3)巩固演唱歌曲第一段。

    5、随琴伴奏唱第二段,了解词义

    师:同学们,这段歌词中出现了“阿肯”一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师:老师告诉大家,阿肯是哈萨克族人民对民间歌手的尊称。阿肯能根据当时当地的情景即兴编词自弹自唱,这是其他歌手所不及的,所以大家特别尊敬他们。(打出阿肯的图片)

    7、完整演唱歌曲

    师:下面,我们来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听好前奏,注意“啊”的地方气息的连贯。

    三、处理歌曲

    1、视唱曲谱

    师:大家已经可以比较准确地演唱歌曲了,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我们来视唱一遍曲谱,通过视唱,大家看一看各个乐句有没有相同之处。 学生视唱曲谱,找出旋律相同乐句。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啊!可见作曲家是抓住了一定的规律来创作这首歌曲的。

    2、按力度要求演唱歌曲

    师:老师对这首歌曲的演唱力度做了一点处理,请大家按歌谱上的力度要求来演唱歌曲。 (“啊„”一乐句做渐强减弱的处理„„)

    四、演绎歌曲

    1、用铃鼓伴奏

    师:我们知道,新疆是由多民族汇集的歌舞之乡。因为有了多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交融,使新疆这块神秘的热土上滋生出丰富多彩的民族乐器。如冬不拉、手鼓等(出示图片)。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手鼓。 ⑴介绍手鼓典型的伴奏音型:ХХХ ХХ

    ⑵用ХХ ХХ ХХХХХ 为歌曲前半段伴奏。“啊„„”处晃手。 没有乐器的同学徒手表现。

    2、设计演唱形式

    师:这首歌曲除了齐唱还可以有其他的演唱形式吗? 学生设计独唱、接唱、领唱与齐唱等形式演唱歌曲。

    3、舞蹈创编表现

    师:大家的歌声真美!新疆是个歌舞之乡,除了歌唱,我们还可以用舞蹈来表现美丽的夏牧场。我们班有没有同学会跳新疆舞蹈?老师教大家几个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吧。 师生随音乐舞蹈律动。

    9

    五、小结 师:同学们,在悠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中,我们美丽的新疆夏牧场之旅就要结束了,希望同学们通过我们今天的欢乐音乐学习,能够记住美丽的新疆,辽阔壮美的夏牧场 ,还有那可爱的阿肯。

    第二课时 欣赏《赛马》 教学目标:

    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并了解二胡的音色及其演奏特点。

    2、通过欣赏《赛马》进一步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能分辨各段所表达的音乐情绪。

    3、能用打击乐器简单的表现乐曲。

    教材分析:

    1、二胡,民族拉弦乐器的代表乐器,音色柔美,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擅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和伴奏中。

    2、《赛马》,黄海怀创作于1959年,1964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独奏比赛的新作品。结构是常见的带再现的单三部。它以二胡这种简单的民族乐器,使用多种演奏技巧,表现了赛马时那种万马奔腾、蹄声“得得”的壮观场面。听来使人仿佛置身于千军万马在草原上狂奔之中,令人随着跳荡的节奏而心潮起伏,对辽阔神秘的内蒙古草原无限神住,同时也了表达内蒙人民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在此曲中,黄海怀将一个整段的乐曲用拨弦技巧奏出,使该曲风格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成为一首不朽的二胡名曲 教学难点和重点:分段聆听二胡独奏曲《赛马》,了解乐曲结构,感受音乐情绪。

    课前准备:蓝牙发送、接收设备 教学过程:

    一、配乐导入,创设学习情境。 [音响演示1:草原风情,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美丽的蒙古草原、风景„„)多少年来这首美丽动听的蒙古牧歌不知将多少人的心带到了辽阔的大草原上。迷人的草原风光和充满诗情画意的牧民生活会让你流连忘返„„

    2、指导学生从图上认识蒙古族及其生活的地方。

    师:你们知道内蒙古在我们祖国的什么位置吗?它在我国的东北部,1947年5月1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是我国建立的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人口约2260万, 提起蒙古,你首先想到了什么?(草原)内蒙古自治区拥有我国最大的草原,占地约110多万平方千米。[音响演示2:中国地图——内蒙古位置——草原图]

    3、师:你对蒙古有多少了解?(资源共享)

    二、初听乐曲,感知音乐形象。

    1、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听一听,看一看“那达慕”大会上正在进行什么比赛项目。知道是哪一项比赛吗?(赛马)[音响演示3:那达慕大会赛马图,音乐《赛马》]

    10 同学们听地很认真,有的„„有的„„

    2、让我们再听一遍,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从你的表情看到了„„为什么会这样?从音乐中你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的、欢乐的)

    3、作曲家黄海怀带给我们的《赛马》。(出示课题及作曲家)

    4、你听出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简介二胡。[音响演示4:出示二胡图片] 我国民族乐器拉弦乐器中的代表乐器,它音色柔美,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擅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和伴奏中。代表作有:《二泉映月》、《良宵》„„

    三、细听乐曲,为《赛马》分段。

    现在,我们再来听这首好听地二胡独奏曲《赛马》,边听边想,它描绘了几个场景。

    (一)细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节奏。[音响演示5:草原图片背景,旋律

    (一)] 根据同学们描绘的场景,我们把乐曲分成了3部分 。首先来听第一部分:

    1、聆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情绪怎么样?(紧张、热烈)。

    2、跟着音乐用“en”哼唱一遍这个主题,感受节奏紧密的地方用了几分音符?

    3、请孩子们用铃鼓来烘托赛马紧张热闹的场面。坚定有力的强音拍铃鼓表现,急促的16分音符摇铃鼓表现 。

    (二)细听第二部分,把握音乐的变化。[音响演示6: 旋律

    (二)] 师:比赛场面真是紧张、热烈,瞧!赛马比赛开始了„„

    1、现在我们来听下面这段音乐——旋律

    (二),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悠扬、舒展)

    2、指导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

    要求:听时,请孩子们在心中哼唱,旋律

    (二)出现了几次?第二次出现时,增加了哪种节奏?(第三次时教师提示)听,什么声音?(马蹄声)

    师:你知道这马蹄声是怎么演奏出来的?请孩子们仔细看。这种方法叫拨奏,它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就发出了这种马蹄似的声音。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伴奏乐器扬琴演奏旋律

    (二),而主奏乐器二胡却模仿了马蹄的声音,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

    3、让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第二部分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随音乐律动。(讨论形式多样的表现方式)想想比赛到了什么环节?(紧张的时刻)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学生可以在旋律

    (二)第一次出现时比较抒情,请孩子们拉心中的二胡,有感情地唱la;第二次出现时节奏变密集了,大家用骑马动作愉快地来表现;第三次出现时,仍然有感情

    11 地唱la,并用扣掌心来模仿马蹄声。

    师:这里,旋律

    (二)出现第一次,表现了赛马场上内蒙古族骑手对比赛乐观、自信、充满必胜信心的精神风貌;第二次、第三次通过二胡的不同演奏方法,刻画了马蹄急驰、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激烈场面。

    (三)细听第三部分旋律,体会“冲刺”。[音响演示7:旋律

    (三)]

    1、听,结尾的音乐和哪一部分相似?(第一段)哪一部分情绪更激烈?(第三部分)为什么?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了冲刺阶段。

    师:这部分音乐结尾时,节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了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了冲刺阶段?音乐刻画了赛马比赛最后冲刺时的紧张激烈的场面,在最高潮中结束。

    2、认真体验这种情绪,请孩子们跟着音乐在心中哼唱一遍。

    3、既然它和第一部分相似,请孩子们用打击乐表现。

    (四)乐曲小结。

    现在,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一起再听一次乐曲,想一想乐曲的结构?

    师: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情绪都比较(激烈),第三部分更为激烈,是全曲的高潮。第二部分的情绪比较(欢快、热烈)。[音响演示8::结构图A—B—A]

    四、小结[演示音响9:爱我中华]

    1、师: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蒙古族,你还知道哪些民族?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对!56个民族56支花,更有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等待着我们继承和发扬,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音乐小天使都能将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广大,传播到世界各地。

    第三课时欣赏《天堂》 教学目标: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简单的旋律) 1=F2/4

    1 12┃(32 3)┃5653┃2 —┃(2532)┃(12 3)┃2161┃5 -║

    方法: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 B、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C、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

    D、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 E、将听记内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出示小黑板) (1)X XX┃XXX┃XXX XX┃X -║

    12 (2)X•X XX┃XX X┃XXXX XX┃X -║

    A、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1-4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 B、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XXX,XXX XXXX较难),后集体评议 C、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

    对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 )XXX XX┃X -║ ( )X XX┃X X X║ ( )XXXXXX┃X -║

    方法:A、请个别学生上面拍打,其余评议是否正确。 B、生自由练习

    C、听老师打节奏,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小括号中C、听老师打节奏,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小括号中。 D、按序号连起来练习

    五、欣赏歌曲《天堂》。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讨论:A、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特色?

    B、歌曲曲调由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深情表现了对家乡的赞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满激情,表现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这种变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第四课时欣赏《牧歌》《金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2、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牧歌》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

    3、欣赏《牧歌》感受无伴奏合唱人声的艺术魅力,多声部效果的美感和内蒙古民歌优美的

    二、教学重难点

    1、体验蒙古民歌的风格,把握《牧歌》的特点及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感受无伴奏合唱形式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音箱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国有多少个民族?那你都知道哪些民族呢? 生:56个,汉族、回族、苗族、彝族等。 师:今天我带领大家去一个民族,蒙古族,好吗? (音响播放蒙古族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 师:感觉怎么样?(学生自由说)

    (二)、新课教学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音乐。无论你是什么民族,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听到蒙古人演

    13 唱的长调牧歌,便立刻感受到浓郁的草原气息,体味到高度的艺术享受。不信,我们来欣赏一下。在欣赏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牧歌? 牧歌:十四世纪发源于意大利,是一种声乐体裁,我国民歌中的“牧歌”属于山歌性质,是牧民放牧时唱的歌,内容多为赞美劳动,歌颂家乡和抒发情感。

    1、欣赏男声独唱《牧歌》从这首歌曲的欣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使你联想到了什么?(速度缓慢、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抒情。它的色彩非常丰富: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里。)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理解乐曲和表达的情感。以视、听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蒙古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粗略的了解,也为后面欣赏活动想象力的发挥作好铺垫,积累物质基础。

    2、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

    (1) 通过聆听无伴奏《牧歌》问同学们和我们平时听到的合唱有什么不同? (2) 讲解无伴奏合唱知识,让学生了解无伴奏合唱形式。

    在合唱的各种形式中,有一种完全不使用伴奏乐器的纯人声合唱形式,称为无伴奏合唱。

    (3)学生认真聆听和我们刚才欣赏的独唱《牧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同学们谈一谈又有什么感受?(相同点:主旋律基本相同,表达的情绪、速度、节奏都差不多。不同点:演唱形式是无伴奏合唱,歌词也不同。优美、抒情、安静、草原、牧人、热爱草原等)

    师总结:这是作曲家瞿希贤根据诗人海默的词,把这首民歌改编而成的无伴奏合唱曲,同音色的声部交替出现,互相呼应,加上浓郁和谐的和声效果使音乐的内涵更加充实,意境得到升华。使这首优美的民歌形像更加丰满,色彩更为丰富!

    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学习的自主性和有目的性增强。因此,此时的提问不局限思路,让学生摆脱问题的束缚,自由欣赏,自由想象,通过比较法让学生了解蒙古长调的特点,生动直观、加深印象。

    3、复听无伴奏合唱《牧歌》分析,讨论作品特点、结构。进一步感受音乐美。(1)播放音乐,学生认真聆听。

    提问:A、你们能听出那几个声部呀?( 女高、女低、男高、男低。) 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四个声部组成的。

    师引导学生说: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女高音就像(天空的云),女低音就像(广阔的天空),男高音就像(洁白的羊群),男低音就像(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B、这首合唱可分为几个乐段?(引子部分、第一乐段、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尾声部分) (2)分段欣赏。每个乐段表达了什么内涵?

    14 力度 意境 出现的声部与音色特点

    引子部分: pp 草原由近到远

    女低:

    饱满 柔美 舒缓

    男低: 浑厚 结实

    第一乐段: f 草原的辽阔宽广 女高: 明亮 华丽

    第二部分: mf 草原的连绵起伏 男高: 高亢 明亮 悠长 第三部分: f 歌唱草原赞美生活 四个声部 尾声部分: ppp 意犹未尽余音绕梁 女高领唱

    (3)同学们两首牧歌对比起来,你更喜欢哪一首呢?为什么? 生:无伴奏合唱。因为更能显示出草原的宽广,音色空旷优美!

    设计意图:先由学生分散发言,对关于作品特点的分析做个简单小结,以对作品有个整体性的了解,可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概括能力,然后再由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作必要的补充,使学生对作品,特别是对“无伴奏合唱”这一独具特色的声乐演唱形式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三)拓展延伸

    欣赏:无伴奏合唱《小白菜》

    设计意图:拉近我与学生,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对无伴奏歌曲有更深的了解与掌握。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欣赏《牧歌》,我们对蒙古族音乐有了初步感受体验,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对歌曲有了进一步了解,开阔了视野。不同音乐创作形式带给了我们不同的音乐美感,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老师相信这优美的旋律深留在你们的脑海里,当然这一切都得感谢我们的民歌,正是这些民歌激发了音乐创作者的灵感,给他们提供了音乐创作的素材,才能使我们欣赏到更美的音乐作品,也让我们永远记住我们的民歌

    第三单元 星空畅想

    第一课时 唱歌《我爱银河》欣赏《木星-欢乐使者》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我爱银河》,能自主设计演唱形式并进行歌曲处理。 2.唱准两个声部,使两个声部的音色完美和谐。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准确把握悠长气息的呼吸点,运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注意弱起小节的演唱节奏,把握乐句之间的起始,做到准确地起唱。 教材分析

    歌曲《我爱银河》为二段体(单二部曲式),歌曲的乐句悠长,需要演唱时气息要连贯。另一个特点是每个乐句都是弱起,尤其是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从第二拍的后半拍起唱,较难准确把握,需多加练习。

    15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观看银河知识介绍视频,激发学生对探索星空奥妙的热情。

    2.欣赏歌曲《我爱银河》,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学要求:学生认真聆听,了解歌曲内容。 师: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学生谈感受)。

    二、《我爱银河》歌曲学习 1.聆听歌曲《我爱银河》。 教学要求:教师提出聆听要求。

    师:请同学边听歌曲边注意观察初始小节的特点,乐曲第一乐段分几个乐句,都在哪划分? 生:歌曲的起始小节都不够节拍。

    生:第一乐段一共有四个乐句,乐句都在每个小节第三拍的位置上划分。 2.学习弱起小节。

    教学要求:老师带领学生练习在弱拍时进入歌曲演唱。

    3.练习歌曲前四个乐句的演唱。 教学要求:学生划拍演唱歌谱。

    师:请跟琴进行演唱,注意弱起乐句的起始,尤其要注意第二乐句的准确起唱,还要注意第

    一、三乐句的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注意唱准旋律。(学生练习,老师针对问题进行纠正。) 4.演唱歌词。

    教学要求:鼓励学生用统一的声音、连贯的气息演唱歌词。

    师:歌曲演唱注意要有足够的气息控制声音。八度的大跳,音区的频繁变换,容易造成声音不统一的现象,跟琴练习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气息自如呼吸的演唱技巧。指导学生不要低音区压着唱,中、高音区喊着唱,努力使不同音区的声音基本统一起来。演唱歌曲时,力度要随旋律线的起伏而变化。在唱河、我、起、烁字时要轻而亲切,注意连音线的时值。 学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第一乐段。 5.第二乐段及二声部学习。

    教学要求: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二乐段(合唱部分)。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第二乐段歌谱。 (1)在学习歌谱时,先让学生学习高声部的谱子,熟悉第二乐段的节奏。 (2)视唱歌曲二声部旋律。

    (3)引导学生注意唱准几个音程,唱满延音线的时值(五拍)。

    (4)完整视唱歌谱。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演唱高低声部。第一遍,要求低声部唱出声,高声部张嘴默唱;第二遍,要求低声部唱出声,高声部弱唱;第三遍,要求低声部唱出声,高声部一句强、一句弱地变化力度演唱。直到能听到他人演唱的声部,又能自如地演唱自己的声部旋律。然后,两组学生互相交换声部练习。

    16 (5)跟唱歌词。

    教学要求: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唱好连音,并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师:合唱结尾最后两个音“银河”,第一声部相当难唱,因处在较高的声区、时值长,用急吸慢呼的气息控制方法来演唱。 师:告诉同学们一个演唱二声部的窍门,就是能够在唱自己的声部时关注其他声部演唱。我们来试一试。(指导学生练习)

    三、歌曲处理

    1.提问:歌曲用优美的旋律表现了对银河的赞美。你觉得应该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 教学要求:学生讨论选择演唱歌曲的速度力度及演唱方法。

    2.学生活动:设计领唱、合唱的形式,跟随《我爱银河》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3.师生互动: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二声部演唱,比一比哪个组演唱的声音连贯、气息悠长,音高、节奏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歌曲节奏舒展,同学们一定要控制气息的分配。请同学们课下练习急吸慢呼的方法帮助我们提高歌曲的演唱技巧。

    第二课时 唱歌《蓝天向我们召唤》欣赏《天地之间的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热情的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学习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自豪、热情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雄伟壮观的旋律 教材分析:

    《蓝天向我们召唤》为大调式,两段体。第一乐段音区较低,曲调具有叙述性,2003年10月,我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胜利返航,轰动了世界。也在广大青少年中掀起了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潮。这首歌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结合的方法教学 教 具:手机、蓝牙音频接收器、音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同学们,夜晚的星空是美丽而神秘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就像是一双双眨动的眼睛。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星空畅想的第一首歌曲《我爱银河》,同学回忆一下;这首歌曲要我们以怎样的情绪去演唱(富有幻想地),那富有幻想地演唱要求我们用怎么样的速度、力度去表现?(速度:缓慢;力度:稍弱的),你还能用怎样的音乐方式表现这种富有幻想的音乐?(乐器的选择上会采用弦乐,如:小提琴的

    17 独奏,在演唱方式上会采用童声独唱和童声合唱等),好,现在我们就用这种富有幻想的情绪来演唱《我爱银河》。

    同学们,同是表现星空的歌曲,我们来听听这首跟我们学习过的《我爱银河》有什么不同?(师播放:《蓝天向我们召唤》, 在播放时师板课题:蓝天向我们召唤

    二、新课教学

    (一)初次聆听,掌握歌曲演唱情绪。

    1.谁来说说《蓝天向我们召唤》这首歌曲与《我爱银河》在情绪和节奏等方面上有向我们召唤》稍快而《我爱银河》则稍慢。力度上《蓝天向我们召唤》较强而《我爱银河》较弱。

    (二)再次聆听,了解歌曲含义。

    2.请同学们看着课本再次聆听歌曲,并说说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注意结合课本中的第一个问题,说说“向航天英雄们学习些什么?”

    师:同学们知道9月27日我国发生了一件令全世界人都为之瞩目的事情吗? 9月27日下午,(出世图片)当翟志刚跨出神七的舱门,向浩瀚的太空迈出中国人的第一步时,相信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感到心潮澎湃,激动万分。这是我们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是划时代的太空行走,近距离的接触,几千年怀抱的相思与梦想,在此刻成为现实。同学们,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行走于太空之间,只是中国太空战略计划的一站而已,还有更为艰巨的科技研发与创新等待着我们去完成。《蓝天向我们召唤》是在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胜利返航后,在广大青少年中掀起了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潮。这首歌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三)学唱歌曲

    1.好,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听老师范唱一遍。

    2.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蓝天向我们召唤》为大调式,两段体A+B。第一乐段音区较低,曲调具有叙述性。第二乐段是二声部合唱,旋律激昂,豪迈,充满自豪感。 3.轻声跟录音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词及歌谱,这部分旋律节奏比较多样,其中四分音符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和顿音的运用使旋律更加生动。 请同学们把感觉难唱的部分找出来。

    (弱起小节、顿音记号、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和附点音符的运用使旋律更加生动。)(师板书) 4.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初步学唱会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旋律,使学唱更加理性,也可使学生养成分析乐谱的好习惯。

    5.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一声部。

    6.演唱第二声部:A、听范唱中的旋律。B、教师范唱,让学生多次聆听旋律。C、指导重点升记号的运用。D、随着音箱独自演唱。E、师生合作,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注意声部间的和谐。 教学过程预设:

    18 1.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变声期,有点不爱开口唱歌,本课是歌曲教学课,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唱歌,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的声带疲劳。

    2.这首歌曲的二声部部分很难掌握,特别是第二声部中有升半音,更是不容易唱准,教师不让学生做理性掌握,感性认识就可,否则学生会感觉学习枯燥无味。

    3.六年级学生对音乐元素应该有理性的认识,但是教师应避免说教式教学乐理知识,而应该结合中歌曲和生活元素进行讲解,明白而易懂。

    4.教案是预设的,课堂是生成的,教师要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去演绎自己的课堂教学,去创造自己的教学特色。

    第四单元 外国影视音乐

    第一课时 唱歌《小小少年》 欣赏《碟中谍片头曲>> 教学目标:

    1、能用阳光有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小小少年》,表现歌曲主人公乐观向上,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困难的少年形象,能准确表达歌曲情绪。

    2、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初步感受其节奏特点。 教学重难点:

    区分歌曲中的主歌和副歌 ;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初步感受其节奏特点。教具准备: 蓝牙发送、接收设备、音箱。 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导入歌曲。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中,遇到过烦恼吗?生:有 师:那你们都有那些烦恼呢, 能跟老师说说一下吗? 师:刚刚同学们都畅所欲言说了自己的烦恼,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小小少年》这首歌曲,看看它是不是能表达出你们的心声。

    2、简介歌曲。

    歌曲《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英俊少年》中的主题歌,这个影片中的主人公呢是一个德国小朋友,他非常的聪明,还很爱唱歌。他的父亲被人诬陷,被判入狱,海因策和坏人展开了机智、勇敢的斗争。最终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拯救了父亲。

    3、请同学朗读歌词。

    4、聆听歌曲《小小少年》。

    5、学习附点八分音符

    (1)看一看歌曲中用的最多的节奏是什么呢?用笔画出来。

    (2)听一听老师范唱与歌曲范唱的区别,哪种唱法好?(教师把附点音符改成八分音符来唱)

    19 (3)师从连音线的图解中讲解附点八分音符时值。

    得出结论:附点八分音符是在八分音符的基础上,延长把八音符的一半。 (4)听辨练习。

    6、跟录音学唱曲谱,感受歌曲的弱起节奏。

    7、演唱歌曲

    分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演唱歌曲。鼓励学生用明亮略带忧虑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

    8、在《小小少年》中小主人公遇到了不小的烦恼,他被烦恼打倒从此消沉了么?他是怎样做的?我们同学的年龄跟他相仿,也许在某一天你的烦恼也会悄悄来临,希望你能象他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将困难克服掉,勇敢的迎接生活的挑战,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9、课堂延伸----欣赏德语版的《小小少年》。

    10、欣赏《两颗小星星》、《碟中谍》片头曲

    《两颗小星星》是影片《英俊少年》中的插曲,歌曲旋律流畅、真切感人。

    第二、三课时 唱歌《啊,朋友》欣赏《天空之城》主题曲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乐观主义精神。

    二、知识目标:认识弱起节奏和复倚音。 感受主题音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作用。

    三、能力目标:能够用弹性的声音和乐观情绪演唱歌曲。 能够灵巧地演唱复倚音 教学重点:歌曲弱起节奏的演唱

    教学难点:用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音箱、蓝牙发送、接收设备 教学过程:

    一、节奏游戏

    二、导入本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欣赏前南斯拉夫电影《桥》的片段。这个电影讲述的是二战后期,南斯拉夫游击队抵抗德国法西斯斗争的故事。占领南斯拉夫的德军为了撤退,派重兵保护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桥梁。南斯拉夫少校奉命率领一支小分队去炸这座桥。游击队员突破敌人的严密封锁,最终炸毁了这座桥。下面将要看到的是两个游击队员在山上试验爆炸装置影视片段。请大家认真欣赏,看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二、知识目标:认识弱起节奏和复倚音。 感受主题音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作用。

    三、能力目标:能够用弹性的声音和乐观情绪演唱歌曲。 能够灵巧地演唱复倚音 教学重点:歌曲弱起节奏的演唱

    20 教学难点:用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音箱、蓝牙发送、接收设备 教学过程:

    一、节奏游戏

    二、导入本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欣赏前南斯拉夫电影《桥》的片段。这个电影讲述的是二战后期,南斯拉夫游击队抵抗德国法西斯斗争的故事。占领南斯拉夫的德军为了撤退,派重兵保护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桥梁。南斯拉夫少校奉命率领一支小分队去炸这座桥。游击队员突破敌人的严密封锁,最终炸毁了这座桥。下面将要看到的是两个游击队员在山上试验爆炸装置影视片段。请大家认真欣赏,看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欣赏电影片段1]

    三、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

    师:同学们不但眼精,而且耳灵。你刚才听到的背景音乐,是一首意大利民歌,也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歌曲《啊朋友》的旋律。这首歌曲非常好听,来,一起欣赏这首歌曲,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 [播放歌曲,学生欣赏]

    师:这首意大利民歌,情绪欢快、活泼。为什么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他们还能唱着这样活泼的歌曲呢?这就是游击队员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们知道战争的残酷,但他们更坚信一定能把德国法西斯赶出去,取得革命的胜利。我在听这首歌曲时,还听到了一种紧迫感。好像是游击队员在向我们召唤。请同学们听老师唱一段,看这种紧迫感来自哪里? [师范唱歌曲一段]

    2、解决难点

    师:这种紧迫感来自于前八分休止。请同学看黑板,听老师拍这两条节奏,哪一条有紧迫感? (x x x x | x x .| ) 0 x x x | x x .| [学生比较练习,掌握弱起] 师:我们都知道四二拍的强弱规律是一强一弱,在同一拍里也有强位和弱位,总是前强后弱。这种从弱位起唱的音乐,也叫弱起。它给人一种紧迫的感觉。让我们再填上音符来唱一唱,感受一下来自弱起的紧迫感觉。

    0 3. 6. 7. | 1 6. .| 0 3. 6. 7. | 1 6. .| 0 23 | 4 4、| 0 6 5 4 | 6 3 .|

    3、乐谱接龙练习

    师:同学们唱得得很好,来,咱们一起来乐谱接龙。注意弱起要唱出紧迫感。 [师生一起乐谱接龙。(歌谱体现双色乐谱,以利接龙演唱)]

    4、演唱歌词师:我们合作得真好。相信你填上歌词一定也唱得很好。试一试。 (一二段重点学唱三四五略带)

    5、歌曲处理

    师:为了更好地表达游击队员乐观的革命精神,刚才我们的演唱还应有哪些改进?()

    师:对,速度再稍快点。力度上要以稍强点。想一想游击队员在战争年代,仍然有说有笑,很乐观。所以,

    21 情绪上再开朗一些、轻松些,不要唱得太沉重。再试一遍。

    四、拓展延伸

    师:这次唱得很有进步。这首歌是影片中的主题曲,在影片中出现了好几次,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个片段,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这段音乐的音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给人怎样的感受?

    师:同学们的感受非常正确。这一段是游击队员从德寇手中救出桥梁工程师,在紧张的气氛之后,画面一转,豁然开朗。蓝天白云,起伏的群山,景色非常美丽。这时,响起了由弦乐在高音区奏出优美的旋律,音画融为一体,使人感到生活的无限美好。

    (与后来的战争场面形成鲜明鲜明的对比。) 请同学们再看下面的片段,音乐有了什么变化? [播放电影片段3] 师:一位游击队员被敌人包围在沼泽地里,为了不被敌人活捉,战友们不得不忍痛扔出手雷,将战友与敌人一同炸死。这时,音乐主题由铜管在低音区以极强的力度,慢速奏出。那震撼人心的音乐与悲壮的画面融合,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为了革命的胜利,多少人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师:通过以上几段音乐的欣赏,我们了解了音乐在电影中的一些作用,同一主题的音乐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

    四、唱歌小结

    师: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希望我们同学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来表达乐观的精神。相信我们的未来会更好。

    五、欣赏音乐《照亮你的路》

    电影插曲是电影歌曲的一种,为影片中某一特定场景而创作。通常起描述某一事物、抒发情感或情绪,表达人物特定心理的作用。

    这首歌是《放牛班的春天》的插曲。《放牛班的春天》是一个寄宿学校的代课老师组织孩子们成立合唱团的故事。

    六、欣赏《天空之城》主题曲。

    《天空之城》是一部日本动画片,讲述了人们寻找传说中的空中城市的故事。

    第五单元《八音盒》 第一课时、唱歌《雪绒花》 教材分析

    好莱坞的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拍成电影后,其中著名唱段传遍全球。《雪绒花》是一首抒情的男生吉他弹唱,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采用四三拍子和中等的速度,结构方整,带有叫浓郁的奥地利民歌风格,曲调朴实感人。歌曲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寄托了主人公对亲人,对家乡

    22 深深的怀念和祝福。 【教学目标】

    1、学唱《雪绒花》,能以对祖国满怀深情的歌声演唱歌曲,进而激发爱国热情。

    2、通过欣赏电影《音乐之声》插曲,感受歌曲形象,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

    能以对祖国满怀深情的歌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节奏的掌握。 教学方法

    以培养学生“情感美”为突破口,启发、练习、实践、听唱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讲故事,过渡听电影《音乐之声》中《哆来咪》选段。 故事情节:《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奥地利。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活泼漂亮,会弹吉他,喜欢唱歌。有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个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间,玛丽亚教上校家几个没有了妈妈的孩子学会了很多歌曲。《多来米》便是其中的一首。她还给孩子们排练了合唱。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他。上校很高兴,他也边弹吉他边演唱了一首歌。同学们猜猜,上校唱的是什么歌?对!就是这首《雪绒花》。这是一首古老的奥地利民间歌曲,上校借这首赞美雪花的歌曲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热爱之情。后来,玛丽亚成了那几个孩子的妈妈。在他们全家外出旅游回家时,不幸的事发生了,德国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国和家乡,并要上校去当海军。上校是个热爱祖国的军人,他不肯为敌人工作。他和玛丽亚决定带着孩子们逃往国外。就在他们准备逃跑时却被敌人发现了。上校便假称是去参加音乐节的演出。敌人不大相信,便派人跟踪了他们。上校的家庭合唱团在音乐节上表演的第一个节目便是《雪绒花》。

    (2)简介电影《音乐之声》背景。

    这部电影是在1965年根据同名音乐剧《音乐之声》改编而成,同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

    二、讲授新课

    1、出示雪绒花图片,介绍雪绒花得名。

    雪绒花是奥地利国花,此歌逐渐流传,影响广泛。

    2、火绒草,也叫雪绒花、薄雪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因浑身密布像雪一样的白色绵毛而得名。提问:歌词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通过赞美雪绒花,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抒发了主人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听童声合唱版本,要求第二段试用“lu”作伴唱,并在欣赏时考虑以下问题: 1) 这首歌的调号和拍

    23 号? C大调 3/4 2) 这个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手势怎样打? 强 弱 弱

    4、解决歌曲中的节奏难点(第三乐句第一小节)。

    讲解“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的节奏的演唱方法。

    5、随琴演唱全曲。

    6、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指导练习怎样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提示要注意情绪的表达,音乐要素的变化和强弱规律。

    三、拓展感受

    欣赏电影中《孤独的牧羊人》选段。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

    四、小结

    三首歌曲风格不同,表现形式不同:感受了欢乐有趣的《哆来咪》,体验深情无限的《雪绒花》,欣赏了幽默风趣的《孤独的牧羊人》。

    正是有了这三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贯穿于整部电影,才使《音乐之声》更加吸引人。

    五、结束新课---再次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雪绒花》:

    六、教学反思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炉。只有在歌咏或舞蹈者本人对音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了浓烈的情感,才能对音乐进行精彩的表现和创造。本课充分营造情景:教师充满深情的故事讲述和故事片插曲《雪绒花》演唱片断的欣赏,将同学们带进一个神圣的殿堂――有关于美的音乐的,有关于爱国的,有关于人间挚爱与真情的„„学生体验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他们的情感得到了一次荡涤。由此,他们产生了浓烈的学习愿望,在赏、唱、奏、创的教学环节中,他们尽情展示着对音乐的理解,表现着美的情感。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在课堂上得到体验和升华!第二课时 欣赏《幽默曲》、《音乐瞬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

    1、导入:今天的音乐课是非常轻松的一节音乐课,因为我想带大家去欣赏一首非常幽默的乐曲,这首乐曲不仅有音箱独奏的版本还有女高音演唱的版本,是什么呢?你听听:播放《幽默曲》(学生马上做出反映,表示听过)

    对,这是非常著名的乐曲,我们今天欣赏的是德沃夏克的《幽默曲》,以歌唱的形式来命名的名字叫《美妙的音乐》

    2、介绍作者:

    捷克作曲家,自幼接触民间音乐,初步学会演奏小提琴和管风琴。代表作品有:《E小调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等。

    3、音乐分析:

    24 幽默曲是一种风趣、愉悦的小型器乐曲。这种乐曲以节奏鲜明、旋律短小为特色,旋律的歌唱性较强。

    4、再听:本歌曲分为几段?(学生听,分为三段) (1)分段欣赏,第一段:

    本段运用了什么节奏型最多?(附点节奏最多) (2)第二段:

    本段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带人们进入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之中) (3)第三段:和第一段有区别吗?

    5、再完整地欣赏全曲 欣赏《音乐瞬间》

    音乐瞬间,由舒伯特首创的一种音箱小曲,后演变成一种音箱曲体裁。此曲据说是1827年舒伯特在格拉茨之旅归来后所创作的,是1828年出版的《音乐瞬间》六首乐曲中的第三首。

    关于这首曲子,有这样一段传说:一天,舒伯特去一位朋友家做客。他信手拿起一份手抄乐谱,弹奏之后,对其赞叹不已。随后他才知道这其实正是这位朋友记下的他本人即兴弹奏过的作品。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说明舒伯特有着很高的即兴创作能力。这是一首天真纯洁、令人欣喜的小品曲,带有轻快活泼的民间舞曲风格。

    虽然总共只有54小节,音乐形象比较单一,但是舒伯特将之处理得非常精巧,真可以称得上是玲珑剔透、精致小巧。整首乐曲保持着宛若天成、不加雕琢的自然美,为舒伯特音箱曲中最负盛名的一首。在二小节轻快节奏奏出后,音乐奏出了一个纯朴、可爱的旋律(片段1)。乐曲的中间部分转到降A大调上,并在色彩明朗的F大调中结尾。

    《音乐瞬间》这是一首天真纯洁,令人欣喜的小品曲,带有轻快活泼的民间舞曲风格。整首乐曲保持着宛若天成,不加雕琢的自然美,为舒伯特音箱曲中最富盛名的一首。 学法:本课以欣赏为主,结合歌唱、体验、想象、绘画、创编、表演、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对“音画”有理性的认识。

    第三课时 《图画展览会》选曲

    一、教学目标:

    1、聆听《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2、通过小组合作,在理解音乐意境的基础上,能创编哑剧动作将音乐加以再现。

    3、通过欣赏、创编、表演,掌握“音画”这一概念。

    4、利用上网查阅、预先收集视听资料等多种渠道,学会用自学的方式了解穆索尔斯基这个音乐人物。

    25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教学重点:

    欣赏《图画展览会》中《漫步主题》、《两个犹太人》两个音乐段落,体验音乐要素在表现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根据音乐,发挥想象创编哑剧并表演

    三、教学准备:

    蓝牙发送、接收设备、黑板、音箱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进入教室,并按老师要求,以“U”型方阵入座。

    2、左中右三个方阵各请一名同学抽一签。(数字号码将为课程中的表演、体验做好准备工作)

    (二)新课导入: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去参观过一些展览会啊?去过哪些展览会呢?(汽车展、售楼展、动漫展、画信展、美术展、古玩展等等)

    今天,老师将邀请你们用耳朵去参观一个图画展览会。(有议论声)是不是觉得老师刚才的话说错了?耳朵如何去参观画展?其实一点没错,一会儿,我们就将在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音乐的引领下去参观一个精彩的图画展览会。 点题,音响: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哈特曼 音乐 —— 音画作品 —— 美术

    (三)新课教学:

    1、大家平时参观展览会的时候通常会选择用怎样的步伐速度呢?(快速、中速、慢速)学生选择其一。

    2、如果为你参观的步伐配上音乐,你会选择下面哪一种呢?教师点击音响里的音乐片段,请同学感受选择一个音乐速度与意境最为适合的旋律片段。(《野蜂飞舞》《漫步主题》《葬礼进行曲》) 初听《漫步主题》

    以上环节目的:体会音乐要素中速度与情绪对作品的影响作用,并对《图画展览会》中衔接各乐段的《漫步主题》有一个初步印象。

    3、刚才大家听到的《漫步主题》是穆索尔斯基作品《图画展览会》中最为重要的一段音乐。因为这部作品是曲作者穆索尔斯基去参观亡友俄罗斯画家和建筑家哈特曼的遗作展览后,经过筛选从中挑出他最感亲切的肖像画、风俗画以及与民间创作密切相关的画面,写成的一套音箱曲。全曲共分《侏儒》、《古堡》、《杜衣勒里宫得花园》、《墓穴》等十段音乐。每一段乐曲描绘了特定的景物,(强调、语气加重)而整个作品则用《漫步主题》加以贯串和统一起来,所以说这段音乐在这个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跟随音箱伴奏,随老师一起将这段音乐主题进行视谱演唱。

    5、熟悉漫步主题后,我们将在它的旋律伴随下来欣赏图画展览会中展出的一幅作品《两个犹太人》。

    26 以上环节目的:简单介绍《图画展览会》的创作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下面的音乐旋律。《漫步主题》的视谱演唱,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牢记这段贯穿全曲的音乐旋律,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练习音乐视唱能力,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6、伴随着轻声的“漫步主题”音乐欣赏图片(音响)。画面中有两个人物,请用词语来形容这两个人的特征。请中间方阵的同学回答。(消瘦、哀怨、贫穷、富有、肥胖、蛮横„„)

    7、这幅画中的两个犹太人,是作者哈特曼在1868年旅行时写生的模特儿。其中一个富有、肥胖、自满而乐观;另一个贫穷、消瘦、哀怨。

    8、看黑板上的表格,仅仅只在欣赏了这幅图片后就请中间方阵中两位同学凭你的设想来填写。(板书/音响)本方阵同学可帮忙

    9、表格填写可供选择的词语:强、弱、缓慢、急促、重、轻、木管乐器组和弦乐器组、小号、傲慢、威风凛凛、神经质、机灵、趋附逢迎、哀怨、自满而乐观 人物 戈登堡 什缪耶尔 主题 情绪 力度 乐器 旋律

    画面内容

    10、填写结束后对《两个犹太人》音乐段落进行欣赏,边听边看刚才填写的表格是否正确,另外两个方阵的同学在音乐结束后对表格的填写进行批改。

    11、请同学根据刚才听到的音乐来设计一段哑剧动作,三个方阵各派一组代表,看哪组能将音乐与图片中这两个人物的特征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给2分钟排演,同时轻声播放音乐,教师到各组给以辅导)

    12、请中间方阵第一个上场表演,配合音乐开始部分,进行哑剧表演。随后是左右方阵。

    13、小组相互点评,教师点评各组优缺点,并给表演得最好的方阵加分。

    以上环节目的:根据抽签情况,确定中间方阵同学回答这幅画面介绍。为了避免重复教学方式,所以此处设计为填写表格与哑剧表演。表格的填写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音乐要素对音乐人物形象刻画上的作用,哑剧表演可以让学生更直接的参与实践,通过不同的方式再次点题,体会音乐中所要表现出的画面。点评加分能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

    (四)巩固新课:

    今天我们欣赏了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创作的《图画展览会》中的《漫步主题》、《两个犹太人》两首音乐作品。回忆轻声哼两句,加以巩固复习。

    以上环节目的:课程结束前的小结,帮助学生再回顾今天课上所学的知识与欣赏过的音乐,通过回忆帮助大家再次明确理解何谓“音画”这种音乐体裁。

    第四课时 唱歌《苏珊娜》 了解歌曲《苏珊娜》

    1、简介

    27 《苏珊娜》是一首美国乡村民谣,这首欢快的歌谣曾经风靡全球,它是由斯蒂芬·福斯特1847年写的一首歌,同年9月11日在匹兹堡的“雄鹰沙龙”上首次演出。翌年美国西部发现金矿后,大批的淘金者就是唱着这支生动、活泼的歌直奔加利福尼亚的。后来这首歌曲又飘洋过海,传遍了整个世界,一直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2、创作故事

    据说当时在匹兹堡担任仓库点收员的福斯特,发起并组织了一个业余男声五重唱团。其中有位团员的妻子叫苏珊·肯脱莱脱,相貌十分美丽动人,除了一头金色的卷发外,她爽朗、活泼、直率的性格也非常惹人喜爱。作者福斯特正是以此为灵感,创作出本曲的。歌中表达了主人公对苏珊娜的刻骨铭心的爱。为了这份爱他可以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了爱人黄土埋身也心甘情愿。他远离家乡,四处寻找心上人,冒着酷暑顶着烈日心却像冰一样的冷,但此心不变。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 苏珊娜》,初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并跟着音乐,用肢体来感受和表现。 2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苏珊娜》,表现出歌曲的轻松、诙谐的情绪。 二 教学重难点: 1解决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2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苏珊娜》 三 教学用具: 蓝牙发送、接收设备 音箱 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牛仔很忙》(一段)

    师: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流行歌曲,你们肯定都很熟悉,听听是谁唱的。(边听边引导学生唱、动。) 生:周杰伦《牛仔很忙》

    师:你们喜欢周杰伦和他的歌吗?为什么师:老师也很喜欢他,因为周杰伦是一个创作型歌手,他善于把好的音乐元素、传统的音乐风格融入到他的创作中。他的中国风,让我们了解了别样的《菊花台》《青花瓷》,这一首《牛仔很忙》你们知道是什么风格的吗? 生:不知道或知道。

    师:是一首美国乡村民谣风格的歌曲。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原汁原味的美国乡村歌曲《苏珊娜》。说说乡村音乐给你带来怎么的感受。另外,再请你听一听伴奏乐器是什么? 2 《苏珊娜》 生说:„„..师说:轻松、随意、欢快。乡村音乐来自于美国西部的乡村小镇,是那里的人们口头传唱的,所以非常的随意、自在!“苏珊娜”指的是一个朋友或是一个爱人,是一个叫起来很亲切随意的名字。

    28 伴奏乐器听出来了吗?是班卓琴,是吉他族成员的一种,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图片(ppt),上部像吉他,但是下半部是圆圆的像铃鼓一样,不像吉他是一个大大的八字型,因为它的琴身变小了,所以它的音色更加的透亮、干脆。因为它有五根弦所以它又叫五弦琴。 3 完整听《苏珊娜》

    师:下面我们来完整听赏这首歌曲,可以跟着音乐随意的动一动。(边听边跟老师拍手) 二 教唱歌曲《苏珊娜》 1 初听

    师:这么经典的歌曲,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老师想给大家唱一唱《苏珊娜》,你们欢迎吗?如果你们喜欢我的演唱请跟着我的歌声打节奏或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另外,请大家说说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ppt展示歌谱)生说。

    师:这首歌通过乐观、诙谐的曲调来表达朋友间真挚的友谊。 2 视唱 师:谁是否能哼唱出一两句歌曲的旋律了? 请一个学生唱。 师弹琴,全体学生试着唱歌词。 3 歌谱教学

    师:非常好,这首歌曲的旋律很简单,全曲几乎是一个乐句在重复,但似乎又有一些变化,好,让我们来学唱第一句。

    看第一句歌谱,学唱。(唱谱或用lu) 师:我们来唱一下这句的歌谱。 学唱第二句歌谱。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第二乐句,它与第一句的区别是什么? 生说,然后学唱。 学唱第三句歌谱找不同

    师:除了旋律会有少许变化之外,歌手往往会即兴的改变某一节奏,大家看第三句和第一句比较,在哪里有了节奏的变化?

    学唱第四句再找不同。 连起来唱歌谱。

    3 唱歌词(出示完整谱面) 用听唱法。 完整演唱 加速演唱 处理:

    1 提醒学生用轻快跳跃、轻松的声音来演唱。突出附点,其他弱。 2 可以用“dv”来演唱第二段,唱出轻松自在的感觉。 三 拓展:

    1 欣赏两首美国乡村音乐《随风飘荡》和《什锦菜》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两首乡村音乐,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生听。并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总结: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美国乡村音乐随意、自由、奔放,不受性别和年龄限制,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一把吉他,外加班卓琴和口琴乐器的伴奏,歌手便可尽情抒发他们心中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2 再唱《苏珊娜》

    师:同学们,最后让我们用热情奔放的歌声再次演绎这首经典歌曲《啊 苏珊娜》。

    29 第六单元 奥林匹克风 第一课时 唱歌《我和你》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轻柔的声音,连贯的气息,有表情地演唱《我和你》。 2.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各种音乐学习活动。 3.能认真聆听教师演唱的R&B版《我和你》,并且能够模仿此风格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问好歌 2.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奥运会是几年举办一次?2008年奥运会是在哪个城市举办的呢? 3.欣赏历届奥运主题曲

    通常像这样的世界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每届都会有它的主题曲,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三段历年奥运会的主题曲的片段,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起来感受。

    1988汉城奥运会《hand in hand》(手牵手) 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Reach》(登峰造极) 2000悉尼奥运会《The Flame》(圣火) 师:同学们,通过聆听你们发现奥运会主题曲通常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

    小结:音乐高亢、热烈、充满激情。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从音乐中能感受到世界的和谐、体育更高更强的精神与力量。

    二、新课学习 1.聆听《我和你》

    师:接着我们要一起走进的是2008北京奥运主题曲,由我国歌手刘欢和英国歌手莎拉·布莱曼演唱的《我和你》。《我和你》有着它独特的气质,一起静静地聆听吧!

    师:歌曲欣赏完了,请思考一下,如果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描述你听完歌曲《我和你》的感觉?你会想到什么?

    小结:《我和你》没有之前大多数奥运主题曲那样的激情和昂扬,取而代之的是极其简单宁静的旋律;这首歌词曲异常简单朴实、速度舒缓,唱出了家的感觉,极其优美,触动人心。 2.介绍《我和你》的创作背景

    师:在北京奥运会的筹备期,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世界近九万首奥运歌曲,其中不乏那种激情热烈,高度符合奥运盛会和体育精神的优秀作品,还有很多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和乐队专门为北京奥运会精心创作、演唱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首词曲极其简单平实的《我和你》从海量的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与这首歌相关的三个关键人物吧!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陈其钢 奥运开幕式音乐“总设计”、《我和你》的词曲作者:此前大多数奥运歌曲都是偏激昂和力量的。《我和你》一开始并不是主题曲,而是为国旗入场写的,当有了《我和你》这个旋律之后,整个导演组觉得它非常符合整个开幕式的感觉,就把它作为主题曲的候选曲目。

    张艺谋 奥运开幕式的总导演:一个特别的时间我们突然听到了这首歌,当时觉得很美,这首歌很走心,

    30 走的很平实。奥组委用了数年的时间征集了几万首歌曲,但是并没有收到满意的作品。当时许多的作品都是以汉城奥运会的《手拉手》为模板而创作的,这和导演组平和、温暖的创作意图并不相符。在主题曲确定的最后时间里,我再次拾回这首歌重听的时候,感觉再也找不到比这个更合适的了。

    刘欢 主题曲的男演唱者:这首歌不错,但是挺意外。这是一首非常不同的,另辟蹊径的奥运主题曲,歌词非常简单,曲子也很上口,让人心里很感动,也让人感受到世界大同、人类和平。

    小结:中国在很多年前就在申办奥运,一直等到2008年才真正成功,这一路是多么的艰辛。歌曲中舒缓宽阔的旋律象征着世界和平与人类的和谐相处,也表达中国人民用宽广的胸怀来迎接世界各国的人们。 3.师范唱

    师:接下来请大家听老师弹唱一遍《我和你》,会唱的同学可以轻声的跟着音乐哼一哼,同时注意老师的每一个换气口和强弱的变化。 4.生试唱第一次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加上歌词轻轻地唱一遍。(生试唱)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演唱起来感觉有点难度吗?生:„„ 师:《我和你》虽然听起来简单,琅琅上口,可想要把它唱好并不容易。关于这首歌的演唱,演唱者莎拉·布莱曼有话要说,我们来听听:

    莎拉·布莱曼:这首歌的旋律是很简单的,相信在这届奥运会之后,很多人都会随口就能哼唱出来。但想要把它唱好,还是要经过专业的训练。因为气息的控制对于这首歌曲很重要。 (师指导学生如何控制气息,保持声音轻柔平稳。) 5.生试唱第二次(莎版) 师:相信莎拉·布莱曼的感受对大家的演唱有所帮助,请同学们跟着音箱的伴奏一起演唱。 6.欣赏第二版本

    师:关于歌曲《我和你》,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故事,歌曲的原唱其实另有他人。最初作曲家陈其钢选了非常有实力的两位歌坛新秀来演唱,导演张艺谋认为一定要选择知名度很高的歌手,两人还因此大吵了一架,据说原唱的歌声更加轻盈,更加动听,你们想听一听吗? 7.演唱常石磊版

    师:大家知道了,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这首歌的宁静简单的气质,我们的演唱要最大限度地轻盈、柔和,就像天使的声音一样纯净。下面该轮到同学们来演唱了。注意眼睛看老师的手势,控制好气息,有表情地演唱。 8.无伴奏演唱

    师:通过演唱,同学们肯定都感受到了这首歌曲的动人之处。下面我想请同学们站起来,想像我们来到宽敞的户外,把心放在天地间,不用音箱伴奏,就用我们纯净美妙的歌声来演绎。

    三、拓展 师:不同的演唱形式,不同的处理,歌曲的呈现就会大不相同。

    同学们,你们知道黑人音乐吗?听说过R&B吗?没听过吧?听林老师唱唱R&B版本的《我和你》,就知道

    31 R&B这种风格是什么味道了,你们肯定是很熟悉它。 教师范唱,学生学唱。

    四、课堂小结

    师:在今天音乐课的最后,我请同学们一边看视频回到奥运会现场,一边演唱,再一次感受歌曲《我和你》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动吧 第二课时 欣赏《手拉手》 教学内容:

    欣赏《手拉手》 教学目标:

    1、欣赏《手拉手》。

    2、了解汉城奥运会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林匹克知识。 学生汇报完后,师总结。 导入欣赏内容《手拉手》。

    2、欣赏《手拉手》。 (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 (2)师简介作品和作者。

    这首旋律动听的电子乐是历届奥运会中传唱最广的主题曲,当时萨马兰奇认为它是最成功的奥运会主题曲,甚至考虑将它定为永久会歌,好在那只是一个设想。

    Korean这个临时组合算得上是实力唱将,不能忽视他们身后18000名合唱者,这给予开幕式一种磅礴的气势。

    最好的世界杯主题曲当属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并非巧合,它也出自吉奥吉·莫洛德之手。这位意大利最著名的电子音乐先锋大师在1993年,也曾为北京申奥创作《好运北京》。

    意大利人、美国人、韩国人共同制作了这首歌曲,是真正的国际化合作。而歌曲段落末尾又揉进了朝鲜民歌《阿里郎》里的一句咏唱“阿里郎!”仅此一点,使这首歌在全球流行化的同时,又因这个鲜明的民族标签而极易被识别(3)完整欣赏。 (4)欣赏了这首乐曲后,请说一说你的感受。

    3、观看录像片段:体现中外奥运健儿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奥运精神的资料。边看边再次听赏。

    4、总结

    第三、四课时 《阳光体育之歌》 介绍有关歌曲知识

    《阳光体育之歌》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创作的一首体育歌曲,从2007年起在全国推广。《阳光体育之歌》现已制作成MTV,并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和教育部官方网站进行公布。 《阳光体育之歌》由李幼容作词,徐锡宜作曲。主旋律可以齐唱、独唱。这首歌倡导学生走进阳光、走

    32 进自然、走进操场,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锻炼,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

    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已积极行动起来,结合多种形式的阳光体育活动,对《阳的兴趣与习惯。

    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已积极行动起来,结合多种形式的阳光体育活动,对《阳光体育之歌》进行广泛宣传、播放,积极组织学生学唱,以尽快使《阳光体育之歌》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广为传唱。它也是广播体操《七彩阳光》的背景音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用欢乐、充满朝气的声音学会演唱《阳光体育之歌》。

    2、知道《阳光体育之歌》是根据国家教育部推行的阳光体育活动推出的歌曲。并了解阳光体育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歌曲的学习,能积极参与歌曲的表现。 情感目标:

    1、能与同学分享自己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

    2、通过歌曲的学习和《阳光体育之歌》MTV的欣赏,让孩子们能感受到歌曲快乐的情绪,了解更多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中的体育活动和游戏,从而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学设想: 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了几年了,但孩子们对于“阳光体育”这个词还不够熟悉。现在上级部门要求传唱歌曲《阳光体育之歌》,教育部推广第三套广播体操,又赶上第二届阳光体育长跑活动启动之时,于是,我把这首歌曲的教学插入了音乐课堂。为了方便学生的传唱,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我降低了难度,只教学了歌曲的第一声部。

    由于第三套广播体操中的《七彩阳光》所用到的旋律正好是《阳光体育之歌》,于是,我就以欣赏《七彩阳光》导入“阳光体育活动”的介绍,进而导入歌曲mv的欣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后开始歌曲的教学。再以“你唱歌,我表演”的形式进行音乐课与体育课的整合,让学生对歌曲更加熟悉,同时,也巩固了刚刚学习的广播体操。最后以“阳光体育活动” 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口号,让学生伴随着《阳光体育之歌》走出课堂,进行自己的阳光体育活动。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阳光体育之歌》 教学难点:

    能用欢乐、充满朝气的声音演唱歌曲《阳光体育之歌》并积极参与“你唱歌、我 表演”的活动中去 教学准备: 教学音响、《七彩阳光》 教学设计:

    一、播放《七彩阳光》视频,学生进教室

    二、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现在看到的广播操吗?它和我们以前做的操伴奏音乐上有什么特点?

    2、同学们平时的体育锻炼除了做操以外,还参加过哪些体育活动或是体育游戏?

    3、小结:其实,除了同

    33 学们刚刚所参加过的体育活动,同学们现在在大课间操时所跳的集体舞、咱们学校举办的趣味运动会都是源于一个活动,它就是国家教育部推广的“阳光体育活动”。

    三、了解“阳光体育活动”

    1、什么叫“阳光体育活动”呢?(音响显示)

    2、让咱们一起来喊喊“阳光体育活动”的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四、学唱歌曲。 听赏《阳光体育之歌》

    1、这首歌曲的旋律,你们听过吗?它就是《七彩阳光》的背景音乐,你们想学吗?

    2、再听歌曲,体会演唱的情绪。(欢乐,充满朝气)

    3、读歌词,体会词意,记忆歌词。

    4、听老师范唱歌曲旋律,注意节奏(歌曲中的弱起部分)。

    5、跟琴用 “la”模唱

    6、师生接唱,师指导有困难的地方。

    7、师范唱歌曲,生做口型,熟悉歌曲前两段。

    8、学习结束句的演唱。

    9、生完整的唱歌曲。

    10、生完整的听歌曲,再次感受歌曲。

    11、生完整的表现歌曲。

    五、我唱歌,你表演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到了这首歌曲是《七彩阳光》的背景音乐,那么,现在咱们一起来边唱边来做第一节伸展运动和最后的调整运动合一合,好不好!

    六、快乐结束,阳光继续

    1、同学们,你们今天有哪些收获?

    2、让我们再一次说出阳光体育的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地快乐的参加体育锻炼,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3、现在,让我们在歌声中走出教室,进行我们快乐的阳光体育活动吧 欣赏歌曲《意大利之夏》

    “意大利之夏”或许是最成功的世界杯主题曲,至今仍被资深球迷和歌迷所津津乐道。意大利人将亚平宁半岛上的海风和足球王国对足球运动的理解糅合成迷人的音乐,既悠扬动听,又振奋人心。这首歌有数个版本,英语版本名称为:To Be Number One 原唱录音版较舒缓传统;现场演唱版则加入更多摇滚节奏;因为作曲的是意大利电子乐大师吉奥吉,也有过节奏强劲的混音版。两位原唱者都是意大利最著名的流行乐大师,并且此歌也是两人合作写成的,英语版由意大利最著名的电子音乐先锋吉奥吉·莫罗德演

    34

    推荐访问:上册 二年级 教案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