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写作方案 > 正文

    小学「音乐」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二上),校本化课程

    时间:2021-10-10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小学[音乐]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二上) 校本化课程 小学《音乐》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二上) 课程 名称 学校 苏少版《音乐》 设计者 林燕 日期 x.8.10 学生、教 材、及其他 资源背景 分析 课程目标 及实施要 点 常州市雕庄中 总课时 30 课时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 适用年级 二年级(上) 心小学 1.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较为复杂,多为外来务工子弟,因家庭环境、学习习惯等 多方因素造成学生整体音乐技能和音乐素养相对于市区其他生源质量较好的学校而言有一定 的差距。但学生是具可塑性的群体,在教学中必须充分的考虑到这一因素,在充分了解学生 现有音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音乐技能、综合素养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

    教学中必须注意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注重引导、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决不能一味的迎合学 生的审美趣味,随意降低教学要求,更改教学内容。

    2.教学中使用苏少版《音乐》教材,同时配有教师用书和教学配套音响。整册教材分为 八个单元,以人文为线索,贯穿审美精神及音乐文化,将人文性与音乐性有机地融合,每个 单元内部,都包含着一个能让学生在螺旋上升的不同水平上获得完整音乐艺术活动体验的活 动过程,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展示的“平台” 。除此之外,还应将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 整合与补充,以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需完成 30 课时的教学。

    3、本册书侧重的主题是:

    “音乐与我的生活”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歌唱、表演、游戏等适合低年级孩子灵活多样的方法,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情绪 高涨、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通过各种音乐活动陶冶学生 美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每个单元的教学内 容由三个集成块组成:即演唱、听赏、活动。这种框架设计体现了《课标》理念,体现了音 乐学科的特点,以学生为主题,突出体验,重视实践,鼓励创造,让孩子们从小体验音乐活 动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把音乐课变成学生们乐于投入的生动活泼的活动。

    音乐课程各学段目标的体系是相同的、一贯的,是由初级向高级方向发展的。在进行了 一年系统的音乐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增进”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感受能力 与音乐评价鉴赏的能力,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和创造力,以及培养乐 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本学期具体课程目标如下:

    一、感受与鉴赏:

    二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种音响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要求能 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 器进行模仿。听到熟悉的歌曲或乐曲时,能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能听辨出不同类型的 人声及演唱、演奏形式。在听赏曲目中能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 弱。

    并根据听辨到不同情绪的音乐,用语言作简单的描述,并通过肢体语言反应出来。能够 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述:

    ㈠知识目标 1、认识乐器:

    本学期每单元边页都有一个需要学生初步了解认知的乐器,如箫、笛、巴乌、唢呐、笙、排 箫等等,他们有一个同性,即都是吹奏类乐器。

    认识了解最常见的中国民乐和西洋乐器,如二胡、琵琶、钢琴、小提琴等。

    ㈡技能目标 1、听辨乐曲演奏形式:

    ①本学期中出现了木琴独奏这一演奏形式,在一年级下册《小松树》中也曾有这一演奏形式 出现,在此前基础上,让学生在听辨乐曲中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木琴独特的音色特点。

    本学期涉及作品为:

    《乒乓变奏曲》 ②本学期中还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演奏形式——电子合成器音乐,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一演 奏形式,可结合多媒体介绍电子合成器,让学生找找其中几种独特的音色,初步了解这一独 特的演奏形式。

    本学期涉及作品为:

    《红领巾之歌》 ③本学期出现了大量的管弦乐作品,要求让学生初步了解这种演奏形式及大致的乐器组成, 并通过不断欣赏不同的作品,逐步让学生了解、熟悉并喜欢上管弦乐合奏这一演奏形式。本 学期有以下作品涉及:

    《口哨与小狗》 《小象》 《在钟表店里》 《运动员进行曲》 (管乐合奏) 《溜冰圆舞曲》 《快乐的 小熊猫》 《乘雪橇》 《窗花舞》 2、听辨歌曲演唱形式 ①在一年级鉴赏基础上,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分辨出齐唱、独唱以及男声、女声和童声三种 人声。本学期在以听赏齐唱、独唱为主的基础上,出现了丰富和谐的童声合唱形式,让学生 初步感知这一独特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丰富音效。本学期的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分辨三种人声 及各种演唱形式。

    童声独唱:

    《生日》 《滑雪歌》 童声齐唱:

    《大家来做广播操》 《快乐的节日》 《欢乐的鼓》 《睡吧,小晨星》 童声合唱: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猜调》 男声独唱:

    《拉网小调》 3、听辨曲目节拍 ①二年级学生性格活泼好动,本学期大多数曲目以二拍子为主,让学生在听赏、演唱中感受 二拍子活泼有力或是具有坚定进行曲风格的节拍特点。

    着重听辨的歌唱曲目有:

    《拍手唱歌笑呵呵》 《西伦达》 《钟》 《钻山洞》 《郊游》 《过新年》 着重听辨的听赏曲目有:

    《大家来做广播操》 《运动员进行 曲》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快乐 的节日》 ②本学期中出现了柔美舒展的三拍子曲目,可以结合律动、声势动作、乐器伴奏等活动来感 受节拍特点。

    着重听辨的歌唱曲目有:

    《大白象》 《生日快乐》 《云》 《小雪花》 《冬妈妈和麦苗苗》 着重听辨的听赏曲目有:

    《溜冰圆舞曲》 ③本学期中出现了少量的四四拍曲目,其中不乏带有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可以通过活动设计 让学生认识四四拍并感受。

    着重听辨的曲目有:

    《幸福拍手歌》 《共产儿童团歌》 《旅行之歌》 4、听辨简单的节奏并用肢体或身边事物表现 一年级学生已经能模仿老师打出简单的节奏,在此基础上,尝试让学生通过节奏谱熟悉并认 知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并能够在组合形成节奏之后,模仿打出甚至是看着节奏 谱能打出节奏。

    涉及的课时有:

    《在钟表店里》 《音乐游戏:队列操》 《表情歌》 《过新年》 5、感知音乐的主题、节奏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着重听辨的曲目有:

    《口哨与小狗》 《在钟表店里》 《乒乓变奏曲》 《溜冰圆舞曲》 《快乐的小熊 猫》 《猜调》 《乘雪橇》 6、能够聆听音乐的主题,说出曲名,适当的哼唱或背唱,每学期 2—4 首。

    重点听辨的曲目有:

    《口哨与小狗》 《幸福拍手歌》 《在钟表店里》 《溜冰圆舞曲》 《云》 《共产 儿童团歌》 ㈢音乐与学生的文化生活 1、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发现身边的音乐素材并带来与同学分享。

    2、学生能够自主搜集关于音乐课堂的资料比如乐器的图片、以及了解乐器的构造等等。

    ㈣音乐情感方面:

    1、在鉴赏活动中感受童年学习与生活的快乐和劳动的乐趣,培养其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 活态度。

    2、通过欣赏名曲,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使情感得到升华。

    二、音乐表现:

    音乐表现一块,我们偏重于歌唱,因为这是主要的课堂学习和音乐表现方式。本册教材 收编了学唱歌曲 23 首,外国歌曲 5 首,中国歌曲 18 首。要求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能够用恰当的情绪、和谐自然的声音及正确的姿势有表现地演唱歌曲。本学期开始接触唱名, 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最初只要求根据老师的口型模仿正确的唱名发音即可,在熟悉 基础上尝试在部分歌曲中用唱名分句模唱乐谱。

    能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创编合适的表现形式。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表演、律动或游戏活动,并对自己和他人进行简单的评价。能背唱 4— —6 首歌曲。

    ㈠知识目标 1、能够认识音乐休止符、跳音记号等简单的音乐记号 涉及歌曲有:

    《唱歌拍手笑呵呵》 《幸福拍手歌》 《 钻山洞》 《我是小鼓手》 ㈡技能目标 1、演唱 ①模仿正确的唱名发音 DO、RE、MI、FA、SOL、LA、SI,在熟悉基础上尝试在部分歌曲中能 用唱名分句模唱乐谱。

    涉及曲目有:

    《生日》 《两只懒乌鸦》 《共产儿童团歌》 《夏天的雷雨》 《云》 背唱歌谱曲目有:

    《生日快乐》 ②能将认识的跳音记号、休止符等唱好,并在合适的地方加入打击乐器或声势伴奏。

    涉及曲目有:

    《唱歌拍手笑呵呵》 《幸福拍手歌》 《钻山洞》 《我是小鼓手》 ③运用力度、速度变化、连唱与非连唱、断顿跳跃等方式表现歌曲 涉及曲目有:

    《时间像小马车》 《郊游》 《夏天的雷雨》 《小雪花》 《云》 ④用准确的节奏、高音位的声调诵读 涉及的材料有:音乐游戏《我和时间来赛跑》谜语童谣《一个小姑娘》 ⑤初步练习二部说唱 涉及曲目有:

    《钟》 2、演奏 学习课堂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涉及曲目有:

    《生日快乐》 《生日》 《幸福拍手歌》 《钟》 《我是小鼓手》 《表情歌》 《云》 《小雪 花》 《过新年》 ㈢音乐与学生的文化生活 1、能将自己喜欢的童谣、歌曲带进课堂与同学分享。

    2、能将音乐课堂学习到的歌曲带进班队活动或者分享给家人、朋友。

    ㈣音乐情感方面: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表演、律动或游戏活动,并对自己和他人进行简单的评价。

    三、创造活动 1、能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涉及曲目有:

    《西伦达》 《幸福拍手歌》 《秋虫音乐会》律动《健康操》 3、能够创作 2——4 小节简单的节奏。

    涉及材料有:分组创编拉拉队动作与喊声、音乐游戏《队列操》 4、根据歌曲创编音乐剧活动 涉及曲目有:

    《两只懒乌鸦》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乐于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从广播、电视、磁带、CD 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 经常聆听。如《在钟表店里》 2、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或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如《幸福拍手歌》 《拉网小 调》 《共产儿童团歌》 《郊游》 3、接触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观赏相关视频,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一、《好朋友》 第一单元以《好朋友》为题,与前册相衔接。好朋友的意思是双关的:既指学生对音乐 的热爱,也指同学间的友情。在本单元教学活动中,通过学唱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 、《大 白象》 、《一对好朋友》 ,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 、《小象》 ,参与集体舞《西伦达》以及听一 听,想一想,跟着音乐走一走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友谊 ”的理解,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 交流,使他们获得更好的人文体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学期应该开始接触唱名,根 据心理、生理特点,最初只要求根据老师的口型模仿正确的唱名发音即可。

    1、《拍手唱歌笑呵呵》是一首欢快风趣的二四拍儿童歌曲,由四个变化重复的乐句组成, 教学内容 易学易唱,适合表演。可以在学生爱玩的拍手游戏中吸取灵感,加以变化,将歌曲穿插其中, 及重难点 在此基础之上学唱歌曲。

    分析 2、《大白象》是一首抒情优美的三四拍歌曲,歌曲音程跳动较大,节奏不够规整,可以 借助诵读的方式来帮助体会,再采用整体听唱与分句模唱相结合的方法,区别歌曲异同点, 要注意四、五度音程大跳时,不要拆开教学,以免伤害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教学难度。

    3、《一对好朋友》具有民间音调特点,吆喝声和前倚音的运用是歌曲一处亮点,不要刻 意训练附点及倚音这些难点,而应让学生在模仿与体会中产生兴趣,并通过声音表现出来。

    4、《口哨与小狗》 是一首管弦乐单三部小曲, 可通过肢体参与表演来分清 AB 旋律的出现。

    5、《小象》是一首具有爵士风格的乐曲,可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模仿小象叫声的管乐音 色,并通过与圣-桑斯作品《大象》进行对比,获得体验和感受。

    二、《生日快乐》 本单元在“生日”这个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学唱歌曲《生日快乐》 、《生日》 、《幸福拍手 歌》 ,以及听赏歌曲《生日》 ,由生日感受到的幸福感拓展开来,不仅有对“我”的祝福,还 有对妈妈、伙伴的生日祝贺与祝福,由此突出音乐对生活的美化作用。在上一单元单音模唱 的基础上,采用接口唱的方式,将模唱穿插在旋律中,唱出《生日》中乐句的末尾音。

    1、《生日快乐》旋律流畅简单,四句节奏基本相同,教唱并不难,可引导学生关注旋律 的递进与情绪的表达,充分感受三四拍的韵律,将歌儿唱好。

    2、《生日》是一首印尼儿歌,表现了真挚的友情。在第一单元初步模唱 1、3、5 的基础 上,本课中尝试在句尾通过听音定位的方式找到不同音高,再采用整体听唱与分句模唱结合 的方法学唱歌曲。

    3、《幸福拍手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日本儿歌,歌曲特点在于弱起与连续的附点节奏, 教师可将弱起的一拍设计成拉手预备动作,连续附点节奏设计成跳跃式行进动作,两拍的休 止则可鼓励学生创造出个性化的停顿动作(如叉腰、拍腿等,为后面学唱、创编铺垫) ,通过 集体舞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并掌握歌曲旋律、节奏特点。在学唱好第一段后,引导学生根据各 国礼节,奇思妙想创编歌词并演 唱。

    4、《生日》表现了对母亲的爱和自己的美好愿望,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设计怎样在 父母生日时送上真挚、朴实的祝福,如一张贺卡、一句祝福的话语、一首深情的歌曲。

    三、《时钟滴答》 本单元以“时钟滴答”为人文主题,通过学唱和欣赏《钟》 、《两只懒乌鸦》 、《时间像小 马车》 、《在钟表店里》 ,设计音乐剧及音乐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表演才能,发 展表现力,并产生与时间有关的音乐体验与感受,激发对生活和时间的珍惜。

    1、《钟》一字一音、节奏规整,采用拟人手法富有童趣。在学唱歌曲后,可通过两组不 同的节奏来初步练习二部说唱,方式可多样化,如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节奏、用不同的打击乐 器来表现节奏等,进一步感受声部间的和谐统一。

    2、《两只懒乌鸦》由四个乐句构成一个乐段,采用了分节歌的形式。歌曲中九度跳进及 象声词的演唱,使旋律富有生气与幽默感,在学唱中注意引导学生找到几处同头异尾的旋律, 更准确的唱好歌曲。结合前两单元的模唱,可以尝试用唱名模唱最后四小节的歌谱。学唱结 束后,结合书中插图,进行动作创编,为音乐剧打下基础。

    3、《时间像小马车》采用了有规律的节奏,模仿时钟走动的声响,旋律多为级进,并采 用了模进、节奏重复等手法,在学唱中即将力度表现在旋律中,以表现歌曲情绪。要注意关 注学生舌尖发音,让“答答答答”处唱的轻快而富有弹性。

    4、《在钟表店里》是一首生动的管弦乐作品,听赏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到不同音色及节奏 型,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记住不同的钟表声,通过感受辛勤劳动的情绪来识别主旋律,并 能再次在乐曲中准确的找到主旋律的出现。

    5、音乐游戏《我和时间来赛跑》是随着音乐朗读儿歌的音乐活动,按照音乐的节奏朗读 儿歌,准确地空拍等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及内心听觉。开头部分一定要给学生两 拍的预备拍来找弱起,同时可让学生先随着音乐拍手感受二四拍的韵律。

    四、《运动场》 本单元以“运动场”为主题,选用了形式、风格、速度力度乃至节拍都各有特点的欣赏 作品,让学生在相同题材的歌曲中感受异同,并做出相应合适的反应,让学生在音乐中解放 手脚,通过身体活动去感悟旋律的起伏特点。以“动”激情,以“动”悟乐。

    1、《钻山洞》由四个乐句另加结束句组成,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休止符及演唱的轻快与连 贯的对比,难点在于第三乐句的附点节奏会被忽视,可通过加强语气重音来找准节奏,结束 句尾的高音提醒学生不喊叫。学唱后,进行音乐游戏活动,让 学生参与在愉悦的气氛中,培 养学生表演的自信心。

    2、《拍皮球》曾是一年级的欣赏乐曲,难点在于后十六节奏,可能学生会唱得含糊不清 或干脆省略、拖拍,抓住重音即可找准这个节奏。可设计成边拍皮球的动作边听赏,以准确 把握歌曲节拍。

    3、《大家来做广播操》是一首童声齐唱,通过听赏前问题的不断递进,让学生带着问题 听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坚定“锻炼身体,长大保卫祖国”的决心。

    4、《运动员进行曲》这首管乐合奏旋律极具歌唱性,也为学生所熟悉,在哼唱主部主题 后,尝试在乐曲播放过程中用踏步动作表现这段主题,或举起小手找找这段主题出现在乐曲 的什么地方。培养学生初步分辨音乐作品中不同段落的能力。

    5、《乒乓变奏曲》是一首木琴独奏曲,根据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改编,由于木琴在 一年级欣赏中已经呈现,因此可以从已有经验出发,过渡到木琴的音色适合表现那种运动? 还可拓展欣赏同名钢琴独奏曲,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演奏形式。

    6、《溜冰圆舞曲》是瓦尔托伊费尔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乐曲由序四个小圆舞曲加结尾组 成,但听赏的只是第一小圆舞曲中宽广平稳、流畅明丽的第一主题,可通过观看冰上运动的 多媒体片段,感受运动员的动作与姿态,并将之与音乐旋律相融合,更可进一步用学习到的 简单溜冰动作来表现主题旋律。

    7、《五星红旗》引导学生关注歌曲演唱形式,通过观看运动员领奖等片段激发学生对国 旗的崇敬之情。

    8、律动《健康歌》在本单元第一课时导入运用,通过教师引领学生随着音乐节拍做各种 运动动作增进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孩子根据音乐自我创编动作。

    五、《队旗飘飘》 本单元以“队旗飘飘”为题,通过丰富的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作为少先队员的光荣和 幸福。通过学唱歌曲《共产儿童团歌》回顾历史,通过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快乐 的节日》 、《红领巾之歌》获得蓬勃向上的愉悦精神,在学唱曲目《我是小鼓手》中联系少先 活动的鼓乐设计,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享受了积极参与活动的体验。在模唱唱名 DO、RE、MI、SOL、LA 的基础上,尝试模唱低音 SOL、LA ,并通过歌曲学唱后,进行深一步的歌谱模 唱。

    1、《共产儿童团歌》是电影《红孩子》的插曲,全曲由两个乐句组成,且只有一音之差, 附点节奏贯穿全曲,给人一种坚定前行的气势,同时也体现了进行曲的特点。在教唱前可通 过观看视频,引发学生对少先队前身-“共产儿童团”的作用产生兴趣,进入情境之后再开展 歌曲教学,歌曲风格充分体现在节奏中, 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节奏的进行,更准确地 唱好歌曲,把握情绪。歌曲学唱后,跟老师模唱歌谱,熟悉后可以采用接口唱让学生找准句 尾音。

    2、《我是小鼓手》在教唱环节前,可设计大鼓与小鼓的节奏练习,并在第一、第二乐句 的句尾,分别加入两种节奏型的伴奏,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最后反复的补充句中, 可以用敲鼓槌来代替乐句中的休止符,帮助准确提高学生内心的节奏感。

    3、《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是一首坚定有力、昂扬向上的具有进行曲风格的歌曲,由于 学生对歌曲比较熟悉,可以从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演唱队歌导入,并准备录像、图片资料, 通过看、听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涵。

    4、《快乐的节日》是一首旋律易记易唱的童声齐唱作品,可以从儿童节引导开去,让学 生想象心中的节日,感受其中的情绪,并通过哼唱熟悉歌曲旋律,也可用配乐诗朗诵的方式 来感受歌词的美好意境。

    5、《红领巾之歌》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电子合成器独奏,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一演 奏形式,可结合多媒体介绍电子合成器,让学生找找其中几种独特的音色,初步了解这一独 特的演奏形式。

    6、音乐游戏《队列操》通过实物演奏,熟悉大鼓、小军鼓、大镲的独特音色,并通过敲 击、队列操等形式进一步听辨各种组合的简单节奏。

    六、《包子、剪子、锤》 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音乐课堂中也完全可以借助于游戏。本单元通过学唱歌曲《夏 天的雷雨》 、《包子、剪子、锤》 、《表情歌》 ,听赏《猜调》游戏《老鹰捉小鸡》 、《丢手绢》让 学生体悟“生活中有音乐,音乐同样反映生活”这个道理。本单元模唱教学中加入了 FA、SI 的演唱,在歌曲教学后适当的穿插进去模唱歌谱,进一步熟悉这七个唱名。

    1、《夏天的雷雨》是一首常识性的一段体歌曲,乐句旋律没有太大问题,需要注意的是 切分节奏的教唱,要引导学生用断顿跳跃的唱法来表现歌曲,为歌曲起名允许有不同的表述, 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歌曲学唱后可尝试背唱,并通过学生面对面的拍手游戏来表演 唱全曲,增强歌曲的趣味性。唱名模唱可用于这首歌曲。

    2、《包子、剪子、锤》在歌曲中穿插进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歌曲 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关注念白处的附点节奏有何妙用,在诵读时即将节奏问题解决,并通 过语气、声调的强调,于无意中掌握歌曲的吐字咬字要领。并且为歌曲教唱中更好的掌握附 点节奏的演唱奠定良好的基础。

    3、《表情歌》歌曲中几处六度音程的演唱,要提醒学生安静聆听,指导学生不喊叫 ,把 音唱准唱好。间奏中的四拍节奏最初可用默唱“答答 答答 答”的方式来表现,这样一来利 于稳定内心的节奏,二来能更好的倾听音乐中的拍子。

    4、《猜调》是一首经典的云南民歌,也是谜语歌曲,歌曲通过合唱的形式体现出丰富的 音效,也使学生初步感受合唱与齐唱的区别。可让学生学唱引子中的“小乖乖来”这一句, 在快速问答演唱部分,用点手心等方式感受速度与情绪,随之变化。

    七、《郊游》 本单元试图通过学唱歌曲《郊游》 、《云》 、《旅行之歌》 ,听赏曲目《欢乐的鼓》 、《拉网小 调》 、《睡吧,小星辰》 、《快乐的小熊猫》等多种音乐活动,带着孩子去郊游、旅行,丰富他 们的生活,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在学生模唱完七个唱名的基础上, 本单元新增高音 DO, 可尝试在学会歌曲后,分句模唱歌谱。

    1、《郊游》这是一首五声宫调式的台湾儿歌,一、三段完全相同,第二段优美舒展形成 对比,可通过引导学生倾听歌曲中相同的部分,并用自己喜欢的色块、图形或者不同的肢体 表现来体现学生兴冲冲和大自然美景的不同情绪,同时也在歌曲教学中,通过连唱与非连唱 的方法将不同情绪对比出来,进一步唱好歌曲。

    2、《云》是一首抒情优美、节奏平稳的三四拍儿歌,初听时,引导学生用无声的方式来 拍击节拍,不破坏歌曲意境的同时也感受歌曲独特的三拍子韵律,对学生的吐字归韵做出明 确要求,将音与音之间的连贯绵延之感唱出来,等熟悉后可模唱全曲歌谱,并采取小组或师 生接口唱的方式来表现。

    3、《旅行之歌》具有进行曲风格,节奏规整,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在第五单元中已经 初步接触了进行曲风格的曲目,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动作类比,让学生自主感知此曲为进行 曲风格。

    4、《快乐的小熊猫》这是美术片《熊猫百货商店》中的一个配乐片段,管弦乐中的各种 不同音色的乐器被刻画成拟人化的动物。通过简洁明了的提示语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启发 学生感知乐曲所描绘的不同音乐内容。可配合多媒体出示乐曲中出现的乐器,并让学生在熟 悉乐曲主题的同时,认知乐器及其音色特点。

    5、《欢乐的鼓》这是一首具有明显舞曲风格的巴拿马儿歌,在感知乐曲情绪后,可让学 生自主设计一两条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或设计能表现歌曲情绪的动作,边听边表演, 激发学生参与到音乐中去的热情。

    6、《拉网小调》这是一首根据日本北海道地区著名的渔民号子所改编的劳动歌曲,索兰 是渔民号子中的主要衬词,因此也叫《索兰调》 。对于劳动号子,学生认知的并不多,可 以通 过一些片段来帮助学生感受,并通过尝试一领众和的形式模仿这类声音,体验劳动号子的感 染力,在索兰的衬词处可设计成拉网动作,配合音乐律动。

    7、《睡吧,小星辰》这是一首柔美安逸的三四拍西班牙民歌,节奏简单规整,旋律平稳, 启发学生按节拍韵律创编出一系列轻柔安逸的动作,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律动,进一步感受歌 曲的意境。

    八、《雪孩子》 雪人、春节、冬天令孩子们欣喜,本单元通过演唱《小雪花》 、《冬妈妈和麦苗苗》 、《过 新年》 ,欣赏《乘雪橇》 、《窗花舞》 、《滑雪歌》还有音乐游戏堆雪人及律动,使学生接触不同 时期、不同民族以冬季为题材的音乐作品,从活动中感悟到与大自然相和谐的生活的美。

    1、《小雪花》这是一首曲调优美的三四拍大调式儿歌,引导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 惯,不可大声喊叫,并学会用轻柔、灵巧的不同声音来演唱,在一字多音处通过模仿雪花飘 舞落下的手势来提醒学生用连贯绵延的声音演唱,增强歌曲的美感。通过音乐游戏堆雪人, 找一找歌曲中存在的节奏,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节奏谱的认知与感受。

    2、《冬妈妈和麦苗苗》这是一首三拍子大调式的儿歌,在学唱歌曲过程中,不要过分强 调三拍子的强拍,以免破坏歌曲意境。引导学生用轻巧、柔和的声音来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 和对粮食丰收的期盼。

    3、《过新年》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用“咚咚锵”模拟锣鼓声, 乐句旋律中有多次重复,可采用师生接句的方式,用身边的事物敲出红色方块象声词的节奏, 学唱歌曲时提醒学生控制声音,既不能大喊大叫也不能太过虚柔。

    4、《乘雪橇》这是美国作曲家安德尔逊的管弦乐作品,为三部曲式,欣赏时可让学生发 挥想象,通过聆听乐曲给出曲名,允许有不同的想法。引导学生听出 A 段主题旋律,并通过 独特的肢体语言如模仿驾着马车拉雪橇跟随音乐律动,在 B 段时,通过声势节奏模仿音乐, 如响舌、打击乐器的参与等。

    5、《滑雪歌》是动画片《雪孩子》中的插曲,多媒体导入故事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感受歌曲情绪,体会雪孩子的可爱之处,可尝试哼唱主旋律。

    6、《窗花舞》是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一段音乐。结合春节的习俗,介绍北方农村地 区在除夕夜都要贴窗花,象征着幸福吉祥。在感受乐曲情绪后,可鼓励学生自编动作表演贴 窗花,跟着音乐律动。

    学 习 主 题 学习主题:学期相关内容 与课时安 排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一、好朋友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第一课时 二、生日快乐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一课时 第 二课时 三、时钟滴答 第三课时 1、学唱《拍手唱歌笑呵呵》 2、游戏、表演唱 1、听赏《小象》 2、学唱《大白象》 3、听赏圣-桑斯《大象》 (视情况而选) 1、学唱《一对好朋友》 2、听赏《口哨与小狗》 1、学唱《西伦达》 2、集体舞 1、听赏《生日》 2、学唱《生日快乐》 3、为父母制作贺卡 1、学唱《生日》 2、模唱唱名 DO、MI、SOL 3、了解各地祝寿习俗 4、露一手:为过生日的小朋友表演节目 1、学唱《幸福拍手歌》 2、我的创造:看插图将有趣的礼节动作填入 歌曲演唱并表演 1、认识了解形态各异的钟 2、学唱《钟》 3、二部合作并表演《钟》 1、复习《钟》 2、听赏《在钟表店里》 3、拓展:钟表发展史 1、导入《小乌鸦爱妈妈》 2、学唱《两只懒乌鸦》 3、模唱唱名 1、音乐剧《两只懒乌鸦》 2、故事续编 1、学唱《时间像小马车》 2、音乐游戏:我和时间来赛跑 第四课时 第五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四、运动场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第一课时 五、队旗飘飘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第一课时 六、包子、剪子、锤 第二课时 1、律动:健康操 2、学唱《钻山洞》 3、音乐游戏:钻山洞 1、听赏《大家来做广播操》 2、听赏《运动员进行曲》变换队形 3、拓展听赏《军队进行曲》 《欢迎进行曲》 1、听赏《溜冰圆舞曲》 2、拓展欣赏溜冰视频 3、听赏《五星红旗》 1、听赏《乒乓变奏曲》 2、学唱《拍皮球》 3、我的创造:创编拉拉队的动作和喊声 1、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2、学唱《共产儿童团歌》 3、模唱歌谱 4、拓展:少先队的标志(红领巾、队旗队徽、队礼、鼓号、呼号等) 1、学唱《我是小鼓手》 2、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1、复习《我是小鼓手》 2、音乐游戏:队列操 1、听赏《快乐的节日》 2、听赏《红领巾之歌》 3、拓展:快乐的活动 1、谜语童谣导入 2、学唱《夏天的雷雨》 3、模唱歌谱 4、创编第二段歌词并完整表演唱 1、学唱《包子、剪子、锤》 2、音乐游戏:老鹰捉小鸡 第三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七、郊游 第三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八、雪孩子 第三课时 1、听赏合唱《猜调》 2、学唱《表情歌》 3、音乐游戏:丢手绢 1、学唱《郊游》 2、我的创造:秋虫音乐会 1、复习《郊游》 2、听赏《快乐的小熊猫》 3、学唱《云》 4、模唱歌谱 1、学唱《旅行之歌》 2、听赏《欢乐的鼓》涉及情绪动作 3、听赏《拉网小调》模仿号子声 4、听赏《睡吧,小晨星》律动感受歌曲意境 1、听赏《乘雪橇》 2、学唱《小雪花》 3、拓展:收集关于雪的歌曲 1、听赏《滑雪歌》 2、学唱《冬妈妈和麦苗苗》 1、学敲鼓的节奏 2、学唱《过新年》 3、听赏《窗花舞》 4、律动《窗花舞》 成长的足迹 第四课时 一、音乐表现的评价:音乐表现是小学阶段音乐学习结果的重要评价方面,满分 40 分。以小 组或个人的方式进行演唱或演奏的展示,教师、学生都参与评价。

    1、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对指挥及前奏作出反应。

    2、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二部合作。

    3、模仿正确的唱名发音 DO、RE、MI、FA、SOL、LA、SI,能跟老师用唱名分句模唱歌谱。

    4、能运用打击乐器或其它音源为歌曲伴奏,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5、能听辨简单的节奏并用肢体或身边事物模仿表现。

    6、能根据歌曲情绪变换速度、力度演唱。

    7、能背唱歌曲 4-6 首。

    二、音乐欣赏的评价:听力测试是检验音乐听赏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满分 40 分,听力笔 试作答。

    多 元 化 学 1、认识并能分辨最常见的中国民乐和西洋乐器音色,如二胡、琵琶、木琴、钢琴、小提琴等。

    习 评 价 方 2、能听辨出不同情绪的音乐,并选择合适的语言描述。

    案 3、能准确分辨不同的演唱、演奏形式。

    4、能聆听主题说出曲名。(2-4 首) 5、感知音乐的主题、节奏和段落的变化,运用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表现。

    6、能听辨不同节拍的歌曲(二四拍、三四拍) 三、学习态度和习惯的评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是个人综合音乐素养的体现,学生是否 乐于投入地参加音乐表现活动以及有序的课堂常规是开展各种音乐学习活动的前提。本项评 价体现在学生的课堂表现,满分 20 分。设计表格对课堂发言、小组纪律等常规进行记载。

    四、艺术实践能力的评价: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是反映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和能力的重要形式。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艺术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对于积极参加艺术活 动及获奖的同学予以加分,凡参加学校组织的校级及以上活动每次 2 分。

    五、评价标准:以上 4 项相加的总分划分等第:90—100 分优秀,89—75 分良好,74—60 分 合格,59 分以下为不合格。

    基本没有什么空话假话套话!

    1 国家课程校本化

    课程是人类生命意义上的历代创造之积累、选择、重组和更新,是人类过去经验有选择、有组织地作用于当下的中介,也是社会的主流价值有意识、有目的地作用于学习者个体的中介。它本身就是文本化的文化,所以,如何经过筛选、组织,进入学校教育教学,即公共课程经过校本化,在教育教学中落实具体的育人价值,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必要性分析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具有统一规定性和强制性。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国家课程在实施方面必须走校本化之路:

    1、目前的课程体系仍旧是学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不足;仍旧是知识课程为主,动手课程不足;选择性有增强但与学生适应还有差距。课程的设置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目前这种单一的以国家课程为主的课程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过去有360行的说法,目前据中华英才网2006年发布的各类职位分析,仅叫得出名字的职业就有1838种,随着社会的进步,一直会有新的职业产生,有些职业还没有被定义,也许就在每一分钟,每一钞钟都会有一种职业在消失或者在生成。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与课程设置的单一性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

    2、国家课程注重的是普适性,很难考虑到学校、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多样化的需要。国家课程要面向全国,故容易导致与地方教育需求脱节;主要面向所有学校,容易与学校办学条件脱节;主要面向全体学校教师,容易与学校教师脱节,容易与学科发展脱节。国家课程必须面向全国和面向全体学生,必须确保所有学生学习的权利,从而获得一个积极的有责任感的公民实现自我价值和自身发展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因而国家课程的标准不就宜太高,通常是中等偏下,这样就可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国家课程的标准,从而避免因标准过高而将那些处境不利的学生排除在外,这也是国家课程最显著的特征。但是,受到家庭环境、文化背景、民族习惯、政治信仰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及其家庭在教育资源的选择,学生的培养目标,对未来发展的期待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需求,因而必须有足够多的课程满足这种多样化的需求。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必然要求国家课程校本化。

    3、目前,新课程改革在实际操作的层面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即技术层面的革新,很少涉及到课程的层面。这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有关。在课程的选择方面,仍然坚持着以考试为主的价值取向,把考试需要的科目看得很重,称之为“主科”,而那些不需要考试的科目自然就成为了“副科”,这种状况可能丧失基础教育的整体价值,导致教师为考为教,学生为考而学,而学生的发展则成为了一句空话。如果任由这种状况自由发展,新课程改革可能走向夭折。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而言,过于局限于技术层面的发展,过于依赖于国家课程的权威,也阻碍了教师的全面发展。

    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目标定位

    国家课程校本化不是简单的校本课程。目前,大多数教师习惯于使用“校本课程”这个概念,它主要是指学校在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课程空间内的完全自主的课程开发,这主要是以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开发出的特色课程,如时事论坛、活动课程、专题讲座等。

    但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样也包括学校对“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学生)制宜的创造性的改编和再开发,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区别于上述概念,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更为准确,它的基本含义是: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规划和设计的面向全国所有学生的书面的计划的学习经验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践的学习经验的创造性实践,包括教材的校本化处理、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个性化加工及差异性的学习评价等多样化的行动策略。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意即国家课程在学校文化基础上的融合与建构。这样,每个课堂都是一个课程实验室,每个教师都是一个课程实验者,他们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时时刻刻检验、发展并具体化国家的课程理想,并形成合乎本校特点的课程理想与实践。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功能在于为国家课程的实施提供具体的符合学校特色与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特色说明书”。新课程的实施虽然也有由专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即教学参考书可以遵循,但是真正起作用的只能是学校及教师在落实国家课程的过程中通过研究学校本身的条件和特点,研究所教学生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内在生成的具有本校特色的“说明书”,即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班本化、人本化(内化到教师个人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课程)。这样,教师就不仅仅只是国家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是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

    三、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三大引擎

    新课程改革需要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才可能顺利实施,从外部环境而言,主要来自于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和决心,需要各种综合配套政策的落实。但是教育改革是一个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所学校在改革中扮演什么角色,改革能够推进到什么程度,则主要取决于内部的动力。这里讲到三大引擎,主要是从内部来分析的。

    (一)领导引领

    一所学校能不能够在新课程改革中有所作为,关键取决于学校领导能不能洞彻教育的责任,能不能洞彻教育发展的规律,能不能洞彻学校文化的历史使命。新课程改革包含着多项艰巨的任务,就高中阶段而言,我们面临着如课程多元化问题、高效课堂问题、教育教学评价问题等,哪个问题才是基础性的问题?能够对其他问题的解决起到带动作用呢?夷陵中学首先选择了从课程入手,把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作为突破口,以此带动高效课堂的发展。为此,夷陵中学从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形成了具有夷陵特色的新课程改革领导体系。

    在组织机构上,成立校长领导下的由夷陵名师组成的教学科研处,统一管理教研组和备课组,负责新课程的专题研究,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具体方案以及师资培训,为课程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撑。这样就改变了教务处事务过多过杂过繁从而导致的重教学轻科研的状况。

    在制度管理上,制定了以年级学科组为主体的集体备课制、以“以学导教、以教导学”为核心的高效课堂管理模式,以“双学双导”为依托的课堂观察标准以及全体学生参与的“评教评学”评价制度。三套制度从课前研究、课中实验、课后评价三个环节,全程覆盖整个

    2教学过程,使整个教学过程都充满了研究的气息,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盲目性。

    在具体实施上,夷陵中学形成了领导必须带课、领导必须带队、领导必须带头的文化氛围。夷陵中学三名副校长、四处一室所有中层干部都承担相当的教学任务,和教师一样接受学生的评教评学,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每名校级领导都分管相应的年级组和相应的备课组,深入具体的教学工作调查研究,指导和管理教学研究工作。各个层次的领导都必须深入课堂听评课,了解教师的业务发展状况并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在课题研究上,每名校级领导都有分管课题,每个处室都有自己独立的课题。

    (二)名师引领

    国家课程校本化是一项复杂的教学研究工作,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研究能力以及实践经验,必须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才可能由点及面带动教师发展,拓展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层次,取得良好效果。

    1、大力实施名师工程。

    名师是培养的,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学校的政策是对于有潜质的教师给位置、给任务、给政策、给机会,促进其成长,一句话,学校必须有产生名师的文化氛围和土壤。

    给位置。学校的中层管理岗位全部实行竞争制,通过竞选学说、群众测评、专家组考察、学校党委审批,三年一轮换,优胜劣汰。给所有教师公平发展脱颖而出的机会,始终保持所有领导岗位的领导者必须走在教育教学的前列,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示范者、引领者和推动者。

    给任务。恰当的任务是保证名师茁壮成长的最好的催化剂。课题研究、优质课比赛、高效课堂的实施、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律推行名师负责制,促进名师在任务驱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出色完成任务的良性循环。

    给政策。名师的培养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学校在名师培训等方面给出足够宽松的政策,通过带薪进修、委托培养等各种方式,提高名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给机会。“十一五”期间,夷陵中学先后派出杜姝琳等19位老师分别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新西兰等国家进修、考察和学习。并选送优秀教师赴高校继续学习或者接受高校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习。通过脱产学习以及在职攻读研究生毕业或结业的教师共及27名。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夷陵中学培养名师的基本理念。

    2、充分发挥名师在教学科研中的核心作用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包括课前研究、课中实践和课后评价三个大的环节。名师在每个环节的推进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前研究。夷陵中学的课前研究的主要形式是集体备课制和课题研究制。而在集体备课制中具体实行的则是名师负责制、专题负责制、专人负责制。集体备课备什么,怎么备,出什么成果,名师是方案的具体制定者和过程的指导者,在国家课程的理解、教学大纲的解读、教育计划的安排等方面,名师发挥着理论指导、教学方案建构的重要作用。专题负责制则是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分工负责,形成精品案例。例如某个老师擅长作文审题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应成果,那么整个夷陵中学的作文审题的研究则以这个老师为核心,这样就形成了一人一课题、一人一特色的研究氛围,改变了面面俱到大而化之的不利情况,形成了人人有特色,个个有绝活的良好局面。专人负责制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全体教师都能够得到发展。实行名师负责制以后,可能出现教师的依赖意识,即名师研究,普通老师负责实施的局面,这样不利于全体教师的全面发展。因而每次集体备课都安排相应教师负责下一次集体备课的任务,作为中心发言人,使每一名教师都能够成为研究者而不是旁听者。

    课中实践。再好的方案最终也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检验、发展和完善。为此,夷陵中学主要采取的是以“双学双导高效课堂”为基本范式,以异课异构(名师精品课)、同课异构(对比公开课)、异课同构(专题研究课)为基本形式来检验课前研究的效果。“双学双导高效课堂”遵循的基本思路是“以学导教、以教导学”,基本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基本理念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夷陵中学特级教师、正高职教师、省骨干教师、宜昌名师、宜昌市学科带头人等每年都要上一节精品示范课,以此引领夷陵中学课堂教学的发展。名师精品课从本质上讲是国家课程与名师个人品质相结合的具体表现,是人本化的国家课程,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具体成果。而对比公开课采用的是同课异构的形式,在同一课程计划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特有品质,演绎个性化的课堂教学,从本质上讲,是国家课程班本化的具体表现。专题研究课主要表现为教学质量月、高三复习备考质量周活动等形式,选定特殊主题,所有活动对象即不同学科采用相同形式进行研究的课堂模式,例如学习方法指导课、评讲课等,通过这种形式研究学习活动的共性及规律,不同学科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课后评价。主要是以“夷陵中学双学双导课堂观察方案”为依托,形成三级评价主体(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三维观察内容(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元评价目标(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两种观察对象(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相结合的立体评价体系。所有评价的结果将会以“学生评教评学量表”、“双学双导课堂观察量表”、“我最喜爱的一节课”以及“学生学业成绩量表”等形式反馈给相应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及教师个人,并对教学工作作出相应调整。

    (三)专家引领

    任何一项教育教学改革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但是教师的专业性质、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又无法满足教学研究所达到的理论高度。为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借助专家的力量,帮助学校建构教学改革的理论框架,并合作制定改革的计划方案。

    校际合作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夷陵中学先后加入中国教师报为主体的“中国区域课改共同体”,湖北省名校联盟、湘鄂青年教师交流联合体等研究团体,通过资源共享、课题攻关等活动,提升课程改革的理论水平。

    夷陵论坛。“请进来”与“走出去”是夷陵中学提升教师核心竞争力的两条路径。十一五期间,“夷陵中学学术报告厅”先后迎来了教育部基教司长、清华大学王文湛教授、北京大学朱怀球教授、清华大学胡伟教授、浙江大学王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王坤教授、杜时忠教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王余光教授和武汉大学著名文化学者、有“武大名嘴”之称的王三山教授、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高金英老师、南京十三中学王军校长、特级教师周时忠老师、山东兖州一中杜金山校长等教育专家来校传授教

    3育理论与经验。通过借助专家的智慧,让夷陵中学的课程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三个基本原则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实际上是课程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过程,是国家的课程理想与学校文化的双向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以纲为本的原则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强烈地体现着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提出的国家标准。其主要目在于确保所有学生学习的权利。国家课程是面向全国的,因此国家课程将保证所有学生都享有在一定领域内的学习权利,都享有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权利,从而获得一个积极的有责任感的公民实现自我价值和自身发展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一般来说,国家课程的标准不宜过高,通常是中等偏下,这样就可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国家课程标准,从而避免因标准过高而将那些处境不利的学生排除在外。这是国家课程最显著的特征。

    但是高中阶段,学校不仅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的任务,而且还承担着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任务。这就决定了高中阶段不仅要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还要按照国家考试中心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组织教学,即组织学生参加高考,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所以高考标准实际上也是社会认可的和强制实施的一种人才标准。《考试大纲》的标准显然要高于《课程标准》,通常是中等偏难,只能保证部分优秀学生最终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

    坚持以纲为本的原则,正是基于两种标准差异性的客观要求。为此,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关系;二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关系;三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关系。

    (二)坚持以校为本的原则

    国家课程最终需要通过学校及其教师才能变成具体的教学行为,从而实现国家的教育理想与目标。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同一学校内部不同教师之间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在接受并实施国家课程的时候会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因此,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从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体现出学校的特色和办学目标。

    1、必须与学校文化相融合。一个学校总是沿着特有的文化轨迹向前发展,又朝着更高的文化目标继续追寻。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与冲突,本质上是原有文化意识与新的文化理想目标的冲突。阻碍课程改革的最大因素不是技术而是观念。因此,在实施改革过程中一定要培育新的文化氛围,同时包容不同的意见。

    没有人反对的改革不是改革;

    很多人反对的改革是不能实施的改革;

    改革的本质是改变自身,是自我革命;

    改革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改革的难度在于对改革的再改革。

    2、必须体现学科特点。不同学科由于知识体系、思维特点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校本化实施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为校本而校本,忽视内容而流于形式的做法必须坚持反对。在学校制定的总体原则指导下,各教研组由名师牵头制定学科具体的实施方案,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3、必须明确研究重点,确定合理目标。新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任务多、难度大,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集中力量有选择性地研究,力求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研究的重点包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是如何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在哪些方面给教师的发挥留有充分的余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在难度上的差异点有哪些?如何在贯彻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即学习必修教材的基础上拓宽与加深知识,并准确把握住度等。

    (三)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新课程改革不是一项权宜之计,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不是可做可不做的选择题,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无论你积极还是消极,总有一天要出发。消极等待和盲目行动是我们必须反对的两种错误倾向。

    1、重点实验,积累经验。在全面铺开,一步到位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必须由部分先行者率先实验,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夷陵中学在继承传统集体备课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将其提升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选择部分学科、部分年级、部分教师率先实验。“夷陵中学双学双导高效课堂学案”及“夷陵中学双学双导高效课堂教案”就是这些研究的具体成果,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班本化、人本化的具体表现。“学案”与“教案”不是什么新鲜名词,但是“学案”与“教案”如何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体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要求,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将上述要求内化为教师集体和教师个人的文化元素则是一个新课题。它在国家课程理想与学生具体的学习行为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形成了类似教学参考书但是比它更具体的、更切合校情和学情的学习方案和教学方案,这种产品说明书式的学习计划与教学计划最终影响着一个学校的教学成果。

    2、抓住根本,立足长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一支敬业精神强、业务素质高、研究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任何改革都只能是空谈。夷陵中学在教师培养方面采取了三大工程:一是名师工程,这在前面已经介绍;二是青年教师培养工程,这包括“青蓝结对工程”和“青年教师五项全能竞赛”两个具体工程。三是教师促进计划即夷陵中学教师评价体系。三大计划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支撑着夷陵中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夷陵中学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榜样示范,共同提高。评价名师不是看你一个人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是看你身边的人有什么样的进步。名师的作用在于示范性,在于影响力,在于团队提升。10年来,夷陵中学有118位教师在全国、省、市级各类学科优质课比赛中获将,共获得奖项248个,奖项范围覆盖了所有学科。获奖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超过73%,有些教研组除开今年新进教师以外,全部获得过奖励。如果有人问夷陵中学最大的财富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即夷陵中学有一支敬业精神强、业务素质高、研究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也想成为像作者这样有内涵的人!

    推荐访问:校本 课程 实施方案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