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正文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篇:《对于“端午节”主题阅读》训练》

    时间:2021-09-28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关于“端午节”的主题阅读

    建议用时 _20- -5 25 分钟本题满分 3 23 分

    实际用时——实际得分——复做得分—— 【典籍记载】

    屈原以五日死,楚人以舟楫之,谓之竞渡。又曰:五日投角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

    【端午由来】

    端午节又称“端五”,是我国传统节俗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按夏历地支时序推算,“五月”是“午月”“午时”为“阳辰”,所以“端午节”也称“端阳节”。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但最普遍流传民间的传说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在战国时期,秦国攻占了楚国,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阻止楚怀王。可是,楚怀王不听他的劝告把屈原逐岀城。楚怀王如期赴约,却被秦国囚禁起来,他悔恨交加,最终客死异乡。楚顷襄王即位不久,楚国再度被秦国攻占。屈原在流放途中,听到噩耗,万念俱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汨罗江百姓们听到屈原投江自尽后,纷纷来到江上,尽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却不成功。人们便把家中的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吃了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人们也把雄黄酒倒人江中,以便药昏蛟龙,使屈原的身体免受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自尽日,人们都会赛龙舟,吃粽子和喝雄黄酒来纪念诗人屈原。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世世代代地传承下来。

    【作品阅读】

    姥姥的端午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脚步声,临近粽子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乏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

    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谣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是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荫下,几位老邻叙叙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就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手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汽,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雰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长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1.阅读【典籍记载】,从中提炼出至今仍被传承的端午习俗。(2 2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典籍 记载】和【端午由来】两则材料,简单概括端午节的由来。(5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具体分析《姥姥的端午》第2 2 段在文中起到的作用。(5 5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忆姥姥时,应该有很多事可写,但《姥姥的端午》这篇散文只选取了过端午、包粽子一件事来写,请探究作者这样选材的好处。(5 5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端午节是我国重要传统节日。端午来临之际,斑级开展 “ 话端午 · 包粽子 ” 主题活动。因为有不少同学不了解粽子,更不会包粽子,所以请你向他们做简要介绍。(6 6 分)

    提示:(1)可参考【教你包粽子】图片中提供的信息;(2)“准备工作”要求:(1)内容明确合理,表达规范清晰得体;(2)12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有赛龙舟和包粽子。

    2.示例: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打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就有了端午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3.以粽子香为触发点,引发下文对姥姥一生种种深情美好的回忆;写姥姥的絮语,轻轻的动作,高度凝练、传神地概括了姥姥对儿孙辈呵护有加的高贵品质。

    4.①使文章笔墨更为集中,能在有限的篇幅内生动细致地刻画出姥姥的可敬形象。②使文章的线索更为明晰,通过不同时期过端午、包粽子的事情,形象地展

    示了姥姥勤劳的一生。③使姥姥这个人物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姥姥的勤劳、善良、智慧、慈爱,全都融合在端午这个特殊的节日氛围里,化为清清的粽子香,萦绕在儿孙的记忆里。④使作品更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气息。⑤明确传达出端午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普通民众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影响。(答出 3 点,言之成理即可)

    5.示例:大家好!端午食粽子是民俗文化,我们要了解并传承。包粽子并不难,先将两张粽子叶叠加,做成漏斗形;漏斗中放少量糯米后放辅料(肉或枣等),再加糯米至漏斗口;然后将粽子叶多余部分向中心折叠,使粽子叶裹紧;最后用棉线系牢,粽子就包好了。

    整篇文章都很出彩。

    用词得体。

    很受用的一篇范文,谢谢分享!

    推荐访问:阅读 连续性 上册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