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对于赴X,学习考察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时间:2021-10-03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关于赴x学习考察文明城市建设的报告

    x月x日至x日,x市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带队组成考察组,赴x省x市、x市和x省x市、x市,就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

    一、方案选择

    通过考察前的精心选择比对和联系沟通,考察组最终确定了“三个x+x”的考察工作方案:一是在考察城市选择上,本着相对集中,易于优化线路、便于机动的原则,选择了x省的x个市

    —x市、x市,x省的x个市—x市、x市;

    二是在创城阶段选择上,x和x个市已于x年评选为第x届全国文明城市,其中x市第x名,x市第x名,目前处于巩固提升阶段,x和x个市目前正处在创建阶段,x年测评,x市第x名、x市第x名,特别是考虑到我市剔除“x”影响与x市并列,更有利于比对交流;

    三是考察方式选择上,x、x个市由当地宣传部门安排考察点位并陪同进行了考察,x、x个市没有通知当地有关部门,由考察组成员分组进行暗访学习,以便探究真实情况。

    二、主要经验

    考察期间,考察组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重点对城市主次

    干道、背街小巷、社区小区、志愿服务、学校、市场等x多个点位进行了学习考察,收获很大,深受启发。

    一是无死角

    此次学习考察,对x和x都是自主随机选择考察点位,并不存在提前准备的情况,但是感到两个市都非常干净整洁,没有卫生死角和管理空档。在x,我们特意考察了一条背街小巷(x巷),虽然十分偏僻,但是十分干净,没有一点垃圾,没有一处卫生死角,而且多处张贴公益广告;

    x长途汽车站在未见管理人员的情况下,站外无摆摊设点,无烟头,停车均在泊位,出租车依次排队等候,站内文明旅游标识明显,有志愿者值守服务。此次考察的x个市,不论是街道还是小区,我们都没有发现小广告,主次干道和便道也都没有明显坑洼。在这几个城市,也没有发现沿街的商铺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以及机动车乱停乱放的情况,我们感觉规范商铺经营和机动车停放的主要手段就是划线,这几个城市基本都做到了应划尽划,用划线去规范停车范围、规范商铺经营行为,街道就会显得十分规范和整齐。

    二是常态化

    此次考察的几个城市,应该说都已经实现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始终保持文明城市创建和巩固状态。在x市的x小区,我们与小区物业公司经理攀谈了解到,x市住建部门对于物业公司的监管力度非常大,网格员制度落实非

    常到位。住建部门以网格员监管反馈的情况为依据,对物业公司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结果确定该物业公司的收费标准,由于这种机制的建立,物业公司都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的相关工作。在此次考察的几个市,主要街道随处可见张贴的“红黑榜”。此外,对于菜市场的管理,实行奖罚制度,每个租户交x万元保证金,同时政府再补贴x万元,建立奖惩基金,对评选出好的商户给予奖励,差的给予处罚。在x宾馆附近,我们看到一位工人在修补地面上一个非常小的坑洼,在坑洼小的时候就及时修补,是抓好常态创建的一个重要手段。以上这些常态化机制的建立,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三是特色化

    此次考察的x个市,都在精准对标的基础上,把特色化做到了极致。在x市,我们考察了x都小学,该学校既全面对照测评体系,又突显x特色,以“x”为载体,以“洁”为核心,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每一个地方都有与x相关的精美设计,比如地板、座椅、天花板,以及学生制作的小灯笼等,都是以x作为主题,既十分精美,又非常有特色。x市x小区,把x栋楼分别命名为党建楼、x楼等不同名称,每个单元冠以连心、友爱等单元名称,每层楼梯都有特色文化展示宣传,格调、布置精心,很有和谐大家庭的感觉。x市x都区“x”志愿服务队,从党政机关干部做起,从文明交通劝导、卫生清理等综合性志愿服务做起,

    逐渐吸引了一批具有专业特长的人才加入,开展各种专业志愿者项目。x市x实验小学建设足球特色学校,建设未成年人安全教育中心等等,都非常有特点。

    四是精细化

    在x市x小区,社区管理人员亲自在小区捡垃圾,发现的一点点垃圾都要上传到微信群督促整改,工作非常细致。在x市,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的标识都非常明确,而且很有设计感。在x市一个农业银行旁边的停车位,指示牌颜色和农行的主色调一致,显得很协调。在x市、x市考察的几个小区里,每一层楼道都备有两支灭火器,比较新的小区,灭火器装在墙体里,比较老旧的小区悬挂在墙壁上。x市的灯塔菜市场内设有质量检测站,各商户集中统一展示营业执照,统一制式的柜台卫生整洁,挂有文明流动红旗,各摊位蔬菜只能堆放两层,有固定的高度,菜根的朝向都是一致的,卖肉摊位刀具的摆放都有规范的形式。在x市、x市的交通路口墙面、公路隔离带,以及公交站牌上的公益广告,主要都是机动车文明交通、非机动车和行人文明过马路,以及文明乘车的内容,针对性很强。此外,此次考察的各个城市,在不同区域、不同位置的公益广告,形式比较多样,与周边环境融合度较高,既美观大方,又能恰如其分的与建筑结构和周边环境相融合。

    五是标准高

    此次考察的几个城市创城的标准都非常高,机动车礼让行人已蔚然成风,电动车与摩托车全部纳入号牌管理,驾乘均带头盔,便道均划有非机动车、摩托车停车线,机动车、非机动车全部按所划的停车位停放,交通路口安排了x交通志愿者。x市提出了要建设“一个捡不到烟头”的城市,x—x公益广告均为手绘的公益广告,设计感非常强,而且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观赏习惯融合度非常高。x市在市场、街道、公园、广场等标识牌、道路的地插、公益广告等全部都是中英文对照。x市x区x社区的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文明实践站、爱心储蓄志愿服务站、道德讲堂、五室一校一中心等社区功能室一应俱全。x市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置了人脸识别系统,交通违法即时曝光。相比之下,我们x市作为x举办城市,在这些方面的标准还不够高。

    六是办法多

    可以说,此次考察的几个市在创城方面想的办法非常多。比如建设楼道特色,x市的楼道用居民家小朋友画的画,居民既愿意孩子的画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给孩子以鼓励,又装饰了楼道,还降低了费用。在x宾馆,“果皮碗”代替了烟灰缸。还有吸烟区的设置,由于不是任何地方都具备单独设立吸烟区的条件,就在路边的垃圾桶、果皮箱上贴着“吸烟区”的标识,证明已经规范了吸烟这个问题。在x市x小区,楼层的提示牌上除了有楼层指示外,还有公益广告宣传。此外,在x市看到,有些店铺的玻

    璃门上贴着的防撞提示条,内容都是未成年人公益广告。

    七是保障强

    此次考察的各市,都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与、亲自推动,各项保障措施到位,工作推进力度很大。x市文明办、创城办混编人员约x人,每年经费x千余万元,创城相关费用市委足额保障,其他几个市在创城工作的人力、财力、物力上的保障也非常到位。在x市x之家志愿服务站考察时,我们在照片中看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市领导和各类公众人物,每月的x日、x日、x日都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x市在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都会举行全市性的志愿服务活动,有力促进和带动了志愿服务活动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三、几点思考

    通过此次学习考察,明显感觉到我市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起点、理念、思路、举措和成效上都还存在很多的“硬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学习借鉴此次考察获得的宝贵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必须精准对标

    结合我市目前各项工作实际:一要紧盯任务目标。紧紧围绕今年创城考核进入全国前x名、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这四个层面的目标,精准发力,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创城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让人民群众看到实

    绩、得到实惠。二要精准对照标准。要精准对标测评体系,抓住创城重点,列出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把握时间进度,着力攻克难点,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到位,对标对表将各项工作做到实处。三要借鉴先进经验。要汲取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特别是在我市目前各方面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坚持为民和创城统筹兼顾的思路,最大限度的整合各方面资源,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办更多的事情。比如街道地砖损坏、路面开裂、坑洼等问题,不能等靠大面积维修解决,要及时发现、及时进行修补,这样既节省了资金,也节省了时间,还避免了“破窗效应”,实现创城工作集约高效、统筹推进。

    二是必须构建机制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坚持创建最根本是要靠制度建设,只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才能推进创建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一方面,要强化责任落实机制。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完善和细化我市具体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层层量化分解,层层明确责任,切实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责任部门、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形成责任明晰、监管有力、相互促进的常态化文明城市创建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高效推进。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督查问责机制。下一步,市创建文明城市指挥部将根据创建任务和责任分工,及时开展检查督查,并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

    知书,责成相关县区按标准限期整改到位。对于整改不到位,工作不落实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市创建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提出问责处理意见。

    三是必须广泛动员

    人民群众既是创城的受益者,又是创城的实践者,要积极教育、引导、组织、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创城工作,享受创城成果。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动员全社会和全体市民认识创城、支持创城、参与创城、共享创城,不断提升市民的创建意识和文明素质,既把群众作为一支重要的创城力量充分发动起来,又确保在测评时能得到群众最满意的评价。二是进一步壮大志愿者队伍,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组织领导,制定完善保障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获得回报,感受快乐,不断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创新发展、常态长效。三是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工作,围绕市民需求,提升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有针对性地为老年人、青少年、特殊群体提供特色化的服务,不断提高市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四是必须注重特色

    目前,我市在创城中,重形式、轻内容,没有更多的结合我市实际和区域特点,进而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亮点工程。下一步要坚持从我市实际出发创建文明城市,把创建特色、弘扬城市个性作为深化创建工作的着力点,突出建筑、自然、文化、艺术等

    地方特色,多走差异化创建之路,强化创建的主动性、有效性和导向性;

    一是设置一批特色化、景观式、长期性、有美感的公益广告,让公益广告随处可见;

    二是探索建设具有我市文化特点的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公园、街头小景,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景观、融入市民的日常文化生活;

    三是继续加大城镇绿化和公园绿地建设力度,大量引进适宜本地种植的草木,力争尽早实现建成区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创建标准。

    五是必须强化保障

    同南方几市相比,我们对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支持和保障力度还有明显差距。目前市创城办在岗工作人员仅有x人,力量明显不足,各县区负责创城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力量也普遍比较薄弱,给加快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当前,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涉及面广、综合度高,单靠某一方面的领导和部门来推动难度很大,下一步,我们要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能够经常过问、经常研究、亲自推动创城工作,并进一步压实县区党政主要领导责任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切实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抓具体、相关部门抓落实的强大合力。同时,通过整合资源、强化力量,组建培强一支适应创建要求的专业队伍,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让我想到了很多东西!

    赴双流增城两地学习考察报告

    为高标准做好县十六次党代会报告的起草工作,找准我县今后一个时期的科学发展新路径,努力在重点工作上寻求大突破,经县委同意,县委政研室针对统筹城乡发展、产业项目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等重点课题,利用一周的时间,分别赴四川省双流县和广东省增城市进行了学习考察。两地的强劲发展态势不但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更让我们在思想上得到了大解放,为谋划我县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提供了新鲜而宝贵的经验。

    一、学习考察地的基本情况

    本次考察选取的两个考察点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双流县隶属于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该县虽然在县域经济发展实力位于四川省首位,居全国前列,但因农业人口比重较大,仍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协调、小城市带大农村、‚二元‛结构突出、总体发展不足等县情。该县很多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做法,在全国具有首创性,对我县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增城市隶属于珠三角都市圈中心城市——广州市,在经济总体发达的广东省,属区域内相对落后县份。最近几年,增城以‚升级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点‛为契机,在规划建设三大主体功能区、实施公园化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率先进行探索创新,形成了科学发展的‚增城模式‛。

    广东省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广州增城市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是广州、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黄金走廊‛的重要节点。市域面积1616平方公里,辖6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共282个行政村和37个社区,人口83万,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城是全国闻名的荔枝之乡、牛仔服装名城、新兴的汽车产业基地和生态旅游示范区。

    近年来,增城市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以规划建设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为抓手,以实施全区域公园化战略为载体,以着力推进富民惠民工程为重点,大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居民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统筹,逐步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2010年,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1.5亿元;工业增加值1520.5亿元;财政总收入15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88亿元。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第9位,连续9年领跑广东县域经济。

    四川省双流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双流县地处成都平原腹地,位于成都城市向南发展的轴心区域,幅员面积1032平方公里,辖19个镇、5个街道,户籍人口92万。境内交通四通八达,其中双流国际机场距县城仅2公里,开通国际国内航线160余条,已成为全国第四大航空港。

    近年来,双流县抓住西部大开发、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成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全面深化城乡统筹,全力以赴加快发展,实现了赶超跨越的重大突破,开创了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30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6年位居四川省‚十强县‛榜首,2011年全国百强县双流排名全国第20位,中西部第一,名列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第6位、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第27位 。

    二、学习考察地的成功经验

    在进一步了解两地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对两地取得跨越式发展的有关经验进行了概括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发展定位,科学超前规划。思想解放的深度决定推动发展的高度,只有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才能把握大势、引领发展。

    ——增城市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年中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腾飞,关键在于他们大胆探索出‚规划建设主体功能区、实施公园化战略、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新路。增城市委、市政府跳出增城看增城,将本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与整个珠三角都市圈的发展格局和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发挥优势,转化劣势,借助强势,规划建设三大主体功能区。将工商业集中的南部定为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区,坚持组团式、园区化,集聚集约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和牛仔休闲服装三大支柱产业,建设工商并举的生态卫星城;将环境优美,公共服务较为完善的中部定为优化开发的文化生活区,着力发展会议休闲、文化创意、教育研发产业,建设山水文化休闲城;将生态环境好,自然风光秀丽的北部定为限制开发的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区,以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湖心岛、小楼人家等为龙头,建设广州东北部绿色生态屏障。

    ——双流县为全面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统筹城乡、跨越发展,加大投入、扩大内需,群众殷实、实现和谐‛的基本取向;明确了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空港现代田园大城市和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的成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临空经济为引领的成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以集体化集约化为特征的成都近郊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基地的‚一城三基地‛发展定位;用‚产城一体‛的理念,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确立了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实施城市发展战略、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改革开放战略,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主线三战略五加强‛发展思路,构建了推动双流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基本框架。

    2.瞄准高端产业,扩量升级发展。发展方式决定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形成核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城和双流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在产业发展的谋划上是很相似的,都是瞄准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注重园区建设,加快产业升级。

    ——增城抓住工业园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的契机,在产业转型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坚持‚增城就是开发区、开发区就是增城‛的发展理念,实施‚一区多园、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产业联动‛发展模式,规划建设LED产业园、光伏产业园、研发创意产业园等产业发展平台,大大提高了产业承载力。目前已经形成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制造等支柱产业,引进了阿里巴巴、日立汽车系统等一批具有战略性基础地位的产业龙头项目,携手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云计算‛、‚云仓储‛、物联网等新经济、新业态,推动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近年来共引进优质项目182个,形成了以广本、北汽两大整车项目为核心、拥有近30家零部件配套企业的汽车产业集群;8家整车和39家零部件企业的摩托车产业集群;以博创机械、科利亚农业联合收割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双流县按照‚一区一主业‛的产业定位,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积极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大力培育太阳能、核能、风能等为主的新能源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确定了‚以国家支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为契机,以构建自主研发平台为支撑,以研发新能源产业高端为核心,以加速龙头带动型项目集聚为突破,倾力打造‘西部第

    一、全国一流、国际知名’千亿级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力争2015年新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000亿元‛的发展思路与奋斗目标。经过短短三年的时间,双流县新能源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跨越式发展,主营业务收入从2008年8亿元到2010年实现138亿元。集聚了汉能光伏、天威新能源、旭双太阳能、中光电阿波罗、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成都佳电等一大批太阳能、核能、风能重点企业,成为四川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成长为国内目前技术线路最齐、研发平台最高、产业链条最长、发展潜力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3.大胆解放思想,敢于改革创新。两地在谋发展的思想里都融入了地区发展‚三怕三不怕‛(不怕起步晚,就怕起点低;不怕干不好,就怕没想好;不怕经济落后,就怕观念落后)的精神,敢于破旧立新,大胆实践。

    ——增城在抓发展中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敢想、敢闯、敢试,不断在创新中加快发展。一是敢于尝试以‚不平衡发展‛破解‚发展不平衡‛。南部‚筑巢引凤‛和‚腾笼换鸟‛双措并举,壮大汽车、摩托车和牛仔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为主体功能区建设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经济支撑;中部创建‚青山环抱、绿水绕城、百花盛开、文化繁荣‛的山水文化休闲城,为发展大工业、大商贸和大旅游营造一流的宜居环境;北部1000平方公里土地不发展工业。这样一个不平衡的发展格局很容易让人产生质疑,为此增城采取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资源配臵机制。在空间资源配臵方面,整合镇级行政区划设臵,大力推行‚大乡镇制‛,整合优势资源;在土地资源配臵方面,工业建设用地向南部集中,推动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农田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向北部集中,促进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业集聚发展;在财政投向方面,进行分类投入:南部重点投向工业基地以及与工业发展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部重点投向城市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北部重点投向农村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每年从南部工业镇税收超收返还额中提取10%给北部,确保山区镇干部收入不低于全市整体水平;设立山区专项发展基金,主要用于转农民,抓好教育、治安、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支持北部搞好发展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创新绩效评估和政绩考核机制。修订了分类考核办法,经济方面南部重点考核工业产值,中部重点考核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和现代服务业产值,北部重点考核旅游服务业和农业产值,不考核工业。二是敢于变中求胜。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旅游产业中,大胆地提出‚三造‛即造景、造势、造谣,汇聚多方力量,集思广益,多造创新亮点,使小河变大河、小道变绿道、砍树变看树、石坑变景湖、牛场变广场、猪场变泳场、山区变景区。增城白水寨景区的开发就是其中一例,2003年前,白水寨景区还属穷山僻壤,遍布大大小小的水泥厂和采石场。增城2003年提出变资源优势为优势资源,变砍树为看树,变单一效益为综合效益,变农特产品为旅游商品,变输血扶贫为创业致富,关停了景区周边11间采石场和景区内的水泥厂,引山上用来发电的水库水源利用自然落差人造了中国大陆落差最大(428.5米)的‚白水仙瀑‛。在建设初期,利用国家水利专项资金铺路,建设基础设施,用梧桐树引金凤凰的理念,吸引了有实力的广州旅游集团投资开发,然后通过‚登山旅游节‛等炒作方式,提高景区知名度,现在这个景区已成为珠三角旅游度假、休闲新热点。三是敢于‚腾笼换鸟‛,促进产业升级。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既依法依规,又讲究方式方法,‚给过渡,留出路‛,既充分照顾投资者利益,又妥善安臵10余万工人,先后关闭了上百家治污无望的水泥、洗漂印染和采石采砂等污染企业,没有出现不稳定因素,保护了生态,优化了环境,吸引了投资,为高端产业腾出了发展空间。

    ——双流的统筹城乡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这是他们大胆创新,敢于改革的结果。双流致力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制度安排,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一是坚持集约节约方向,创新发展模式。率先提出‚三个集中‛的发展理念,即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推动了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10年全县工业集中度达66.7%,比2002年提高46.7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58%,比2002年提高21.6个百分点;全县农用地规模经营面积25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5%,农业产业化带动面提高到91%。二是推进四大基础工程,夯实基层基础。双流重点实施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四大基础工程‛,推动了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衡配臵,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的基层基础更为牢固。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颁证,率先在全国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改革,成功实现集体建设用地挂牌出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和转让、农村房屋产权抵押融资和转让。系统抓好农村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治理,新增耕地1.65万亩,节约建设用地指标2358亩,建成一批集村落民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建设等生产生活要素于一体的新农村综合体。建立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财政投入保障机制,采取民主议决项目、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公开竞拍方式引导农村自治组织、市场主体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探索构建以村级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会议为最高决策监督机构,村民议事会为日常决策监督机构,村委会为执行机构,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充满生机活力的‚村两委+议事会‛新型基层治理机制。扎实推进基层治理创新,真正做到了党的政策让群众知晓、农民自己当好学员,村里的事务让群众作主、农民自己当好议员,具体的事项让群众操作、农民自己当好演员,城乡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借力综合配套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双流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初步构建了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体系,2010年全县公共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88%。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机制,探索建立涉农银行、农业担保、农业保险和民间借贷相结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资本更好地服务‚三农‛,2003年以来全县涉农贷款投放达185.4亿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通过资产重组、增资扩股等方式,组建和壮大八个国有投资公司,灵活采取BT、BOT、信托、股权租赁等方式吸引社会投资,充分发挥了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和社会投资的主体作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整合优化文体、旅游、广电等部门职能,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和集中服务,行政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创优分工协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构建了条块清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的管理体制。

    4.注重生态建设,实施绿色富民。两地都十分注重生态建设,尤以增城最为典型,可谓是亮点纷呈。一是实施公园化战略。增城公园化战略的实质是统筹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宜居城乡,是增城探索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并举发展的新路,用公园化的规划要求、管理方式、经营理念和文明特征来统筹城乡建设,变‚在城市里建公园‛为‚在公园里建城乡‛。全市上下大力推动‚五园变化‛:家园变公园、田园变公园、果园变公园、校园变公园、工业园变公园。很多城市建公园需要大兴土木,种花植树,挖塘蓄水……增城不同,增城本身处处都有田园风光,上百年的荔枝林、乌榄、龙眼树随处可见,山水自然生态资源丰富。要变公园,关键是发挥生态优势,转化乡土和纯农业劣势,借助全民动手和珠三角强势,只需以人为本搞些人行小径、避雨亭等‚小玩意‛,在现有基础上稍稍‚变身‛,就能营造出其他城市难以复制的乡土味十足的生态公园。政府不征地,不与民争利。既省钱又省力,无需额外占用土地资源,更不必投入大量资金。政府以租地的方式,在村民的果园里建绿道,果树产权不变,建成公园后‚不收费,促消费‛,土地是农民的,果树和竹子还是农民的。把游客引来,把游客留下,引导游客到现场采摘果子尝尝鲜,把土特产品带回家,到农家乐里放松一下,既让城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又让农民得实惠,农民的腰包自然就鼓起来了。公园化战略的实施还带动城市和土地升值,既营造了良好的生活与投资环境,又营造了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二是把握舍和得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增城强大的后发优势,很多投资者看好增城,投资增城。增城市严格把好项目环保准入关,抬高准入门槛,坚决拒绝污染和落后产能企业。2002年以来,整治漂染、水泥等高污染行业,先后依法关闭水泥企业167家、洗漂印染企业97家、线路板厂54家和采石采砂场200多家。201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比‚十一五‛期末下降20%以上。虽然短期税收受到了很大影响,但却换得了长远的生态竞争力。三是善于发掘和包装。增城在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实力方面,树立精品意识,千方百计把重点工程做出特色,做成精品,成功打造了增城工业园、凤凰城、白水寨、增城广场及增城中学、职业教育园区等一批精品工程,以此带动了房地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快速发展。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高招频出,提出了打造‚五好‛农业的目标,即好吃、好看、好玩、好销、好价。他们通过申报国家地理保护标识,放大品牌效应,在广泛宣传、全民评选的基础上包装出挂绿荔枝、丝苗米、迟菜心等‚增城十宝‛,然后又通过与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栏目组联合举办菜心节、开展荔枝节等高水平的节庆活动及推广特产专卖店,大肆宣传,大力炒作,使‚增城十宝‛成为远近闻名的餐桌新贵,既提高了增城的知名度,又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价值。四是倾力加快特色绿道网络建设。以‚幸福市民、快乐游客、致富农民‛为出发点,积极探索绿道生态化、人性化、产业化、市场化、效益化新路,重点打造了200公里自驾车绿道、250公里自行车健身绿道、50公里增江画廊游船绿道。并且以绿道结藤,以藤结瓜,串起沿线的村庄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游,建设‚绿上添花‛,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优美的田园风光,重点建设了白水寨、湖心岛、小楼人家、鹤之洲、莲塘春色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生态公园、农家旅馆,发展生态文化休闲游,使增城绿道真正成为市民休闲健身之道、游客体验消费之道、农民致富增收之道,带动绿色崛起。

    5.实施精细管理,建设时尚新城。两个城市给人最直接的感觉是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路更宽、城更洁,路网十分发达,具备承担高效运载的能力,更好的拉开了城市框架,匠心独运的生态模式极具国际眼光。

    ——增城的文化广场是‚全国特色文化广场‛,文化设施齐全,以文化为主题,建有万人永久舞台、音乐文化雕塑群、乐湖、市民阅览室、展览展示厅等一批文化设施,可满足各类不同层次的文化活动需求;服务功能齐全,分为信息发布和咨询服务区、远程教育区、文化学习区、展览展示区、娱乐活动区等五大主体服务区,通过广场这个平台,宣传党的理论知识,开展各项党建活动,为党员干部免费提供各种文化活动和公共信息服务,延伸政府服务平台。这样一个广场是在2002年规划建设的,直至今日仍能够引领潮流,不得不钦佩规划前瞻的眼光放得很远。城市保洁也有新招,不仅设立专门保洁的公益性岗位24小时清理垃圾、监督管理,还经常性的开展垃圾举报有奖等活动强化环境治理,环境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政府的事,而是全民意识、全民行动的大事了。 ——双流,推进市政管护精细化。在全省首创了‚花园式停车区‛,将鲜花‚搬进‛停车栏中。‚正看为花,后看为车。‛一个小小的创新,却体现出管理者精益求精的良苦用心。在城区推行人行道机动车停车位设臵,利用东升、华阳和航空港这三大城区现有的人行道通行资源,采用彩色压印砼新型材料,一举破解人行道小方砖易被车碾,造成破损的难题。在30条街道新建盲道12810平方米,25条街道改建盲道10000平方米,新(改)建后,东升城区盲道覆盖率已达100%,达到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标准。双流加强管理前移,推进城管服务进社区。把‚城管执法人文化‛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基础性保障工程,特别建立亲民执法体制。即通过规范自由裁量权,按照性质对城市问题实行差别化处臵。例如,对出摊占道、乱停非机动车等行为进行劝导教育,同时又对擅设非法广告等重大违规行为进行有力查处。‚柔性执法‛与‚刚性执法‛综合施治的成效明显。双流,拓展现代管理。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进程中,借力高科技,积极推行城市管理科技化。目前,双流继东升老城区3.6平方公里实现数字化城管覆盖后,东升新城区及华阳、航空港城区新增26平方公里也已纳入数字化城管监管,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数字城管全覆盖。不仅如此,双流还积极拓展系统功能。以电信CDMA通信网络为平台,建立并正式启用了数字集群指挥系统;引入物联网新技术,建立了车辆GPS定位和油耗监测管理系统,140辆各类城管作业车辆的运行路线、行驶速度、所在位臵和油耗状况实时监控,实现了车辆的优化配臵和高效调控;通过‚天网‛监控平台,实现对直管的39座城市桥梁的实时监控的同时,全面提升桥梁安全监管水平。

    三、深刻启示及发展建议

    我们本次所选取的双流县和增城市,是我国中西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的县份。无论是经济总量、财政收入,还是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我县与之差距都非常大。但两地已经成型的发展经验,有许多也适用于我县,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的办法,直接用;不能直接用的,可结合实际,有所取、有所变、有所留,使之为我所用。尤其是两地抓发展的先进理念,抓工作的许多具体措施、载体,对于我县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感叹先进地区的高度发达和飞速发展的同时,引发了我们对全县工作的深刻思考 。

    1.要实现大发展、快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准确明晰、长期坚持的发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落实决定成败。从双流、增城两地,也包括全国其他发达县份的发展实践来看,都是根据各自的发展基础、比较优势、工作重点等要素明确了一个好的思路,而且坚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两地的发展实践说明,准确的定位、清晰的发展思路,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一以贯之地坚持既定发展思路不动摇,是一个地区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结合县情实际,注意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创新、细化、完善思路,只有全县上下,把我们确定的工作目标,作为团队的集体愿景,按照确定的大方向、大目标,一如既往地狠抓落实,真正付出艰辛、努力拼搏,蓝图才会变成现实。

    2.大胆地解放思想、打破思想桎梏,真正做到敢想、敢试、敢干。解放思想是永恒的主题,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需要解放思想,不管什么工作只有想到才能干到。要想实现大发展,就必须敢想前人没有想过的事、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在2006年县十五届党代会报告中我们提出的目标是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而五年实际年均增长超过35%;工业各项指标计划年均增长不超过10%,而各项指标年均增长都达到50%以上,税金等指标连续几年实现当年翻番。可以说,我们取得这样的发展成绩,在五年之前,甚至是三年前,提出‚两个前列‛奋斗目标时,都有很多人持怀疑态度。但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自我加压、把握机遇,就能够实现快发展。双流县着眼抢占未来经济发展战略制高点、做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支撑,改变产业顺次发展、梯度转移的传统观念,直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提出全力打造以太阳能、核能、风能为重点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以物联网产业链为核心的新兴电子信息,以临空经济为引领的航空枢纽服务及制造维修‚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这也是双流县在产业基础优势不突出,依靠把握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前沿信号而提出的发展设想。但正因为他们的敢想与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政策方向一致,因此很好地把握了政策机遇,实现了新能源产业和新兴电子信息产业的从无到有、由弱渐强、迅速崛起,实现临空经济优势放大、加快提升、蓄势待发。我们提出建设黑龙江省东部新型化工产业基地,立足于我县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生产要素,确定重点发展硅酸盐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三大产业,虽然现在仅处于起步阶段,但只要我们按照这个方向去努力,也一定会实现这几大产业的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在谋划和推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站位更高,从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度去思考问题,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在谋划项目上拿出更多的精力去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只有敢往这方面想,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在招商时要敢试,敢敲‚大户人家‛的门,主动攀亲结贵,主动与世界500强和全国500强企业谋求合作,要不怕吃闭门羹、不怕丢面子,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不错过每一个发展机遇。当前对于我们已经运作的百万吨焦炭、抽水蓄能电站等百亿级的超大项目,要充分发扬龙虎山精神,敢想、敢试、敢干,盯紧不放松,只要其中一个项目落地,林口经济就会实现一个大飞跃。

    3.以园区为载体,全面加快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各地的发展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要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强力推进,要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就必须有园区来承载。振西工业园目前已完成启动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现在是筑巢引凤,要以一流的环境和服务吸引实力雄厚的投资者。应克服以往招商的盲目性,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宁缺勿滥,园区内坚决不接收高耗能、高污染,低税收的企业,真正做到寸土寸金,最大限度地实现有限土地税收的最大化。林口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加快审批进程,尽早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力争5年之内成为林口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当前,林口的优势产业并不突出,工业经济财源主要还是依靠初级的煤产业,其他资源类企业的税收仍比较零散。铁矿、水泥、石材产业下游产业链条短,要多方攻关尽快协调林地等手续,促进项目早日达产。从长远和现实基础看,在加快煤化工、生物化工等产业招商的同时,要集中主要兵力和主要精力打硬仗,强力推进碳酸钙这个优势产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群化、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要通过实施资源整合开发战略,提高行业门槛,用税费、产能、环保等硬指标,淘汰落后产能,改变县内碳酸钙行业内部的无序竞争,提高产业集聚度和全行业市场竞争力。积极引进国内碳酸钙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纳米级超精细粉,以提高产品精度来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石头造纸等碳酸钙下游产业,以延长产业链来提高附加值。

    4.以产业和制度为突破口,大胆改革创新,实质性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的重要课题。我县由于农业人口众多且居住分散,二三产业不发达,吸纳农民转移的能力不强,使我县的城镇化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我县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难度要远大于其他县市。当前在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同时,要加快区域性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用良好的公共服务来吸引农民。当然要使农民真正地安居在城镇,核心是要解决产业的问题。一方面要大力发展

    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为人口向城镇集中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统分结合中‚统‛的成分,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要以莲花生态搬迁旅游新镇为试点,大胆地探索实践统筹城乡发展‚三换三转‛的机制,即以现有农居及宅基地换城镇住房,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以承包地换股、换租、换设施农业的经营权,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以农民现有宅基地整理后换资金,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同时,研究出台农村居民转籍制度、转籍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土地过渡期制度和居民创业与产业投资的优惠政策等制度与政策,为推进城乡统筹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5.力求突破,打造精品、放大特色,敢于尝试“林口模式”的发展之路。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只要善于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抓住主要矛盾,就能集中优势抓好试点,打造亮点,树立品牌,从而带动全面,打开工作局面。我们要敢于挖掘和包装,善于推介和炒作,集中优势力量主攻精品项目,树立精品工程。工业要叫响资源牌,充分利用煤炭、碳酸钙等资源,招大联强,将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财源,打造黑龙江省东部新兴化工产业基地,利用风能、水能等资源打造新能源产业开发基地;农业要叫响有机绿色牌,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做大做强‚烟、菌、畜、薯、莓‛等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中国优质粉条第一县、中国优质滑子蘑生产基地县、中国红树莓之乡、黑龙江省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县、黑龙江省有机肉牛养殖加工基地县,建设有机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第三产业要叫响物流、旅游牌,要放大黑龙江省东部中心枢纽的区位优势,全力抓好林口镇建筑材料物流和古城粮食物流;紧紧抓住莲花新镇上升为省级战略和‚八女投江‛遗址纪念地景区上升为国家级AAA景区的机遇,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游、红色旅游,把我们自己的品牌打造成省内、国内甚至是国际驰名品牌。 6.实施资源开发与生态恢复双注重,建设生态林口。在增城学习考察期间,感受最深的就是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他们提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提出了保护也是发展的先进理念。同时该市大刀阔斧地淘汰落后产能,治理污染企业,做大绿色生态旅游文章,大力发展吸引‚ABSE‛(ABSE分别为毗邻增城市的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四个城市的车牌字母)休闲旅游,在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中趟出了一条好路子。增城市为了保护生态,仅水泥厂就关停了167家,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产能,要超过我县唯一的森泉水泥厂。当前,我县正处于经济起步阶段,而且我县又是典型的资源型县份,要发展只有向资源要效益。因此,如何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是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要坚决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资源利用中充分考察环境保护的因素,多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林口长远发展着想。要加大对现有企业的环境保护约束力度,采用倒逼机制,促进企业节能减排。要加大对城市内大、中烟囱的烟尘排放监管,科学规划城市供热,消灭小烟囱和分散供热,逐步改善林口冬季空气质量。研究政策、利益引导机制,对县属超坡耕地,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还果、还草。协调森工逐步退耕还林,力争用5年的时间消灭‚开天窗‛、‚挂地图‛等现象,使县域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恢复。

    7.高标准规划建设,拉开城市框架,打造宜居林口。目前‚塞车‛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通病。一方面是因为经济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激增,但最关键的是当初城市规划时,缺少前瞻性,对未来城市的承载能力设计不足。从增城和双流的城市建设来看,后发也是优势。两地在新城规划和建设中,有了很多的反面教材,所以这两地在新城区建设中无论是道路、绿化等各项基础设施水平都很高。当前我县正值棚户区改造的高峰期,城市框架还没有完全拉开。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外出务工人口回流、农民进城、外来务工人口等因素,进一步明确城市功能分区,有计划地拓展城市空间。尤其是在路网建设方面,必须坚持高标准、体现前瞻性,决不能给未来的城市发展留下遗憾。

    8.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让广大干部群众都融入加快林口发展大潮中来。加快发展、关键在人。报告写得再好,不落实就是一纸空文。要通过广泛而生动的宣传,出台一系列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全县广大干部都把心思集中到抓发展上来,让大家真想事、真干事、干成事。要让广大干部通过干事创业不但获得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而且更多地体现人生的价值。要善谋为民之策,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充分考虑到有多少群众从中受益,群众能从中得到多少利益,群众是长期受益还是短期受益,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更多的林口人关心、支持和参与林口的发展。

    语言流畅,不受约束。

    推荐访问:城市建设 考察 报告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