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演讲稿 > 正文

    人才强校是学校发展必由之路

    时间:2021-07-24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人才强校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各位同事: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从头到尾听了这么多书记、院长、教师、同事们的报告,了解了大家在过去一年做的很多工作

    我今天不算总结,是作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人才强校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主要谈三个方面:第一个,谈对人才的认识;

    第二个,给大家提几点要求。第三个,谈一点体会。

    第一个,谈谈认识。

    我觉得,中大进步依靠的是人才。正如xxx书记刚才讲到的,最近两年,学校的各类数据在不断攀升,教学有了很大改进,科研有了很大进步,可比的办学指标有了大幅攀升;

    刚才xxx校长助理提到了学校在国内高校的几个排名。今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依靠人才,不仅仅是引进的人才,更多依靠的是学校现有的人才;

    中大现有的进步靠的是学校所有人才,不仅仅靠的是近两年引进的2000多人才,那只是一部分增量,只占30%,而70%是学校现有人才做出的。这是我的第一个认识,相信大家一定有同感。

    第二个认识,中大与标杆院校的差距在于人才的差距。学校的面积足够大,五年可实现倍增。但是,这不代表办学水平上去了,不代表人才质量上去了。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我们的质量不够,大师不够,高端人才不够。北大清华的院士都快上百人了,而刚才看到的我们的排名、可比指标等有些不足他们的三分之一。即便我们科研经费明年可到30亿,后年可到40亿,接近清华大学的水平。但是,我们科研的产出、科研的地位、科研的影响力跟他们相比还是差很多。我们跟一流大学、跟标杆大学的最根本的差距是人才,人才队伍的质量没跟上,这个差距不知道会持续多少年。我们要正视差距,要进行置问。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否则就不会有明确的方向,不会有奋斗的精神,不会感到压力,就容易自娱自乐,产生歌舞升平的错觉。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形成共识。

    第三个认识是,中大的希望取决于人才。我们的“中大梦”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国内第一方阵。要实现这个梦想,达到这个目标,在于人才。我们建成了“三校区五校园”的格局,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为提升人才计划和质量、扩大人才队伍数量尤其是质量奠定了基础。但有基础,并不代表有水平。要有水平,真正形成竞争力,实现梦想,达到文理医工融合发展、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我觉得还是在于人才。所以,重视人才,关心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是在座每一位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位所面临的问题。怎么去思考,怎么去落实?当然,有了认识才会有行动,如果没有认识,我们的行动会走样、会走调、会走偏。

    刚才xxx书记作了很好的总结,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思考的问题。中山大学下一步进行“三个面向”、“三大建设”,需要一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建设6000多吨的科考船,是中国高校中最大的科考船。如果建成以后,科考船上没有高水平的学者、研究人员做研究,不是浪费吗?我们有一个二三十亿的“天河二号”,连续五六年位居世界最快超级计算机之列,不进行最高水平的工作,每年耗电都一个多亿,不浪费了吗?我们有很多这样的平台,需要高水平的人去研究、运用,努力使之产生成效。我们很多新建院系的平台、新建的学科、新建的医院,都需要优秀的人才。中大的发展、中大的希望、中大的未来取决于人才。

    刚才,xxx校长助理讲道,人才竞争已经白热化,不仅仅是中国高校的人才竞争,全球的人才竞争都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一个发达国家可持续的发展,关键要依靠人才。国家的大战略、创新驱动也要靠人才。现在,国家的整个经济已从资源驱动变成要素驱动,当今,是智慧、人才决定竞争力。

    第四个认识,中大的政策应该服务于人才。关于中大的政策,我在这里讲“五子”。一是票子。学校要逐步调整政策,实现工资并轨制。以前一签合同,我们有签十年二十年,而相应考核并没跟上,容易养一批懒汉。现在,这种情况要杜绝。第二个方面,要考核绩效,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劳多得的特点。怎么样理顺薪酬体系,让所有人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是我们下一步综合改革的重要工作。第三个方面,要有托底,缩小学校工资之间的差距。有拿一百多万的,有拿十万不到的,这不是正常的现象。我希望,最低的收入能够涨起来。

    我一直在思考中山大学最低和最高的收入要控制在怎样的范围内。去年,学校在工资这块加进去20%。有些教授告诉我,怎么没见自己涨工资,我想你肯定拿多了。有些较低收入的群体甚至涨了50%。今年,学校还要给这个“工资池”加大投入。我希望,通过几年的时间,包括离退休干部、教师、在岗的工作人员,都不去比工资,不再关心工资多少了。纯粹讲工资,我们不能吸引人才,也留不住人才。因为,一方面,到那时我们的工资已经足够高,再谈再比就比较低俗。另一方面,中大人一定不是靠工资能够挖走的,靠工资挖得走的,都不要到中大来。中大是有梦想的地方,要靠事业、文化、追求、梦想来留住人才。校长应该要重视工资问题,要给每个学院、每个教授足够的东西可以比。中大现在的收入,在国内的高校已经有足够的位置。我们希望通过最近五年的努力,将这个位置进一步提升,但会有一定程度的限高。我们不需要逐利而动的人,我们要的是把自己的发展和中大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人。我们讲票子,会有并轨、考核和托底。

    二是房子。已经有房子的当然不会关注,但是新引进的人会关注房子的问题。我们通过两方面解决这一问题,先尽可能想办法拥有公租房。广州校区南校园还有公租房,东校园可能会有一批公租房。我们要跟地方政府去谈,如果能拿到地建公有产权房,就建公有产权房;

    不能建公有产权房,就建公租房。保证学校的引进人才有公租房住,保障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这一点再做不到,我们就想办法给补贴。这是整个配套的政策,以解决大家住房的问题。

    三是孩子。孩子就是解决附中、附小、幼儿园的问题。教育问题我们能够非常好地解决。未来应该没有a岗b岗、博士后等的差别,只要与中大签了合同,就是中大人,他的小孩我们就得给管,就得解决小孩的教育问题。我们的政策必须要有这个导向,这要求我们需要进行综合改革。

    四是帽子。今天张培震院士已经谈了这件事情,我觉得非常重要。在全国竞争中,能拿到“杰青”“长江”等帽子,非常荣耀,代表了水平,也把握了机遇。但有些人的机遇没那么好,可能晚一点点,就没评上。怎么办?学校已经着手设置一系列“帽子”,从大到小、不同学科都有,且很快开始评了。开通渠道,让即便没拿到国家的“帽子”但水平到了的,能得到认可,这一批人可通过这个通道去努力争取。但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比例,从严把关。关键是看贡献,基本准则是不同学科要分类评价、分类考核、分类发展、分类竞争。让所有的人都能看到希望,有发展空间,都能努力去贡献。这样的中大,就是包容的中大。我们要把这份包容发挥得淋漓尽致,真正表现出它的内涵。能把握大学的精髓,才是对文化的理解,对文化的传承,对大学精神的传承。我们不忘初心,无论今后多少人来人往,中大还是中大。

    五是位置。我们选拔人才,不拘一格;

    我们选拔人才,不分彼此;

    我们选拔人才,唯贤是才。只要你能干,我们就用。优秀的,尤其是管理岗位上的,如果在校内有天花板了,我们就想办法送到省里,送到兄弟院校。当年,中山先生对这所大学的期望是做最好的大学。中国最好的大学往外输出干部,是理所应当的。所以,我们输出学者是理所应当的。好干部要输出去,好学者也要输出去。一定要有进有出,不要光进不出,光进不出就会消化不良了。所以,我想,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每一个干部都有上升的空间,这是大学应该做到的。

    关于“五子”政策,我就讲以上体会。政策服务于人才,这是中大的基本原则。我们在制定政策的时候,都要考虑政策怎么服务人才的发展。

    第二个,提提要求。

    在座是学校的骨干,我在这里提四点意识。第一,要有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想起学校的发展,要有忧患意识。现在国内高校的竞争不仅仅是人才的竞争,而是方方面面的竞争。要赶不上这一步,就会落后;

    要抢先一步,就会步步抢先。所以,“丛林法则”对高校也是适用的。我希望大家能有忧患意识,要有认识,有标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差距,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路径,知道怎么去做。这就叫忧患。没有标杆,不知道自己差在哪里,没有明确的方向,不知道怎么去做,这不叫忧患。忧患是要动脑子的。

    第二,要有竞争意识。有竞争意识首先得有心气。中山先生是了不起的伟人,一开始建这所大学的时候就要建最好的大学。我们大家要有他的这种心气。中大的建校历史不是最早的,从最开始也不是最好的。但是,中山先生定位就是要建最好的大学。中大的基因、血脉里就有从中山先生那里一脉相承下来的这种意识。我们如果对“八九不离十”的位置心安理得,最后就要被抛弃。所以,今后,中大要办成最好的大学,就必须要努力前行,要有竞争意识。

    有竞争意识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要有心气,有胸怀,有眼光。怎么竞争?我们在座的院长们都需要认真思考。怎么把学科从十名开外的地方摸爬滚打进前十名,排第十的进到第五位,第五位的怎么进到第三位,怎么从第三位进到第一位……我希望,五年之后,中山大学51个一级学科全部都在前十位。怎么努力?最起码进一位,进两位更好;

    在第一位的,想办法把差距拉大。这就要求我们有竞争意识,要往上走,要自我施压。要竞争,就要有“五略”,要有政略、战略、方略、策略、谋略。

    第三,要有服务意识。院长要有胸怀,要大气。院长不一定是学院学术水平最高的,也肯定做不到比学院的每一个人的水平都高,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长处。但,院长一定要大气,越比自己水平高的人越要找。院长的这种胸怀,体现在服务意识上。院长的位置,不一定是学术带头人,在某种程度上,更有另外的责任,即服务于全学院其他的教师。院长的主要职责是带领学院,需要有战略眼光。我们许多学院正处在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一些新建的学院。所以,这些院长们是开拓者,是缔造者,要做得好,就会留名青史。“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希望不仅我们这代人,更年轻的也是,能够留点东西下来。

    第四,要有规范意识。我们高速发展,需要竞争,但不准乱来。遇事则立,要立规矩,有规矩才成方圆。这点很重要,否则就乱套了。我来到中大后,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方都强调过,要多一些规矩,不是来束缚大家手脚的,而是让一些正确的、好的东西形成习惯,形成文化,才有可能真正得以传承。形成规矩,最后形成文化,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来到中大,能感受到文化对我的约束,文化对我的滋育,文化对我的激励,文化催我奋进!这是我切身的感受。

    最后,谈点体会。

    一是中大作为一所学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人数上的增量不会有太大问题。二是学院蓬勃发展,欣欣向荣。此次新一轮的学科建设调研,我去到的这些部门给我的印象都非常深刻,感觉非常好,学校的精气神都上来了。各个学院都有不一样的思路、不一样的格局。三是学者努力奋进,捷报频传。从眼科中心刘奕志院长、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院长等的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学者们做了很多工作。四是学术渐入佳境。中大的学者都在埋头做学问,厚积薄发。

    同志们,中山大学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未来充满着光明,充满着希望。去实现理想,追逐梦想,让梦想成真,需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中大的每一位一起努力。历史赋予了我们使命,党和国家给了我们重托,中国的高等教育赋予了我们责任。虽然身处在怀士堂,身处在中大的校园,但是我们的所思所想,肩上所担的责任,是党和国家、是人们对我们的期待,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对我们的期待。我跟春声书记经常谈到,我们的责任重大。

    大家看到校长有使不完的劲,实际上压力巨大。我感觉到这份沉甸甸的担子,但我充满信心,因为有在座的各位,有我们全校的教职员工,有我们非常优秀的老师、管理干部、学生。这样一所大学就像一艘航空母舰,没有任何的风浪能够对她产生影响,她一定能够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前行。光明属于中大,胜利属于中大,属于我们每一位!

    叙事方法很清楚!

    讨 论 稿

    如何理解绿色发展不是放弃发展、停止发展,而是坚持绿色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路,既是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的“华山之路”,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光明大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满足群众期盼需要,绿色高质量发展不仅具有重大生态意义,而且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每年,津南区的冬天都会经历2.3次雾霾天,人们呼吸道疾病高发,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路上开车连红绿灯都看不见,有时要开导航回家。所以,当前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必须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从去年开始,最大的感受是随着京津冀的环保治理和环保大督查,津南冬天的空气比原来好了,蓝天白云多了,雾霾少了。今天讨论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就是讲的如何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或者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而是既解决发展的问题,又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走出一条生态环保的新路。

    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追求幸福生活是人民的共同向往,但在不同发展阶段,幸福生活的内涵有所不同。现在,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的新变化新期盼,也迫切需要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通过转变粗放经济增长模式,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空气更好,广大人民群众会有更多的获得感。

    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通过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可以将生态环境上的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通过构建“会展服务业、智能工业、生态文化旅游相融、海河教育园园内园外互动”的绿色产业,那么绿水青山一定可以变成金山银山。

    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是破解发展困境的需要,指引着未来科学发展之路,也为津南迎来后发优势。扎实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加快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使百姓真真切切享受到绿色发展带来的民生福祉,增强绿色获得感幸福感,津南一定能走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文章用很浅显的语言揭示出很深刻的道理。

    推荐访问:必由之路 学校 人才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