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演讲稿 > 正文

    纪念建国七十周年征文

    时间:2021-08-03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篇一】

    2019年1月1日凌晨,当我们迎接着新年第一份最美好的时刻,习总书记的2019新年贺词:“我们都是追梦人!”在耳边响起。此刻,听着这亲切的话语,我的内心难以平静,想想自己在民盟成长路上留下的脚印,我自豪地对自己说:“我是坚定的追梦人”。尽管这脚印有深有浅,但是我一直在追梦路上执着前行。

    追梦有心

    1988年,我在江苏省天一中学就读,也是在那一年的秋天,天一中学迎来了几个特殊的客人。解放前辗转到台湾的一位老校董趁着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的春风带着家属回到天一村返乡探亲。记得那个秋日的午后,我看到穿着崭新的中山装的李钟模老师(民盟盟员、原锡山市政协副主席)陪着几位穿着风格与我们有些迥异的客人从校门口缓缓走来。他们边走边笑谈着,笑容可掬的画面在蓝天下显得格外亲切与自然。数十年的隔绝让海峡两岸无数家庭与人尝尽了骨肉分离之苦,今天亲情乡情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我正好在路边做着接待服务工作,看到李钟模老师的那份笑容,我心底有些触动,感觉他与其他的一些校领导不一样。那时我还不知道他是民主党派的成员,只是这份感觉与我脑海中平时对他教书育人的记忆重叠在一起,刹那间感到有一种特别的亲和。我心里想:“我要向李老师学习,我也要像李老师一样有风度。”

    逐梦有信

    1998年,已经工作多年的我思想上开始积极向组织靠拢。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锡惠老年大学又一次碰到李钟模老师,此时他已退休多年,在锡惠老年大学帮忙打理老干部的退休学习。这次邂逅让我了解了民盟,了解了民主党派一些先贤的风采故事,促使我勇敢地踏上向民盟靠拢的梦想之路。可是当时的民主党派发展只在锡山市政府所在地东亭和工商业大镇洛社两个地区发展,锡山市的其他地区不做发展,所以这次向组织靠拢最终以碰壁告终,但是我心里始终不肯放弃那份对民盟的渴求。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锡山市撤销县级市变为锡山区和**区。我所在的地区行政上成为**市下辖的**区。李老师第一时间打来电话告诉我可以发展了,我的没有燃尽的信念之火再次熊熊燃烧。我再次向民盟组织积极靠拢,表达自己强烈的入盟愿望。在这期间,我不断地学习,参与**区的教育课程建设,主动承担学校教育的课题,实现合格的教师向优秀的教师的转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不懈的努力与坚定的追求,我正式加入了民盟。

    筑梦有形

    十多年的追梦路终于梦想成真,但是我没有欣喜若狂。我参加了盟市委组织的新盟员培训班。市委统战部和盟市委组织了专家老师进行了授课,我清晰地了解了新中国统战历史、政协历史和民盟的成长史,也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参政党的责任。这期间,盟市委皮何总等领导了解到我是中学语文老师,平时喜欢写写小文章,鼓励我大力写作大胆写作,向《江苏民盟》、《**盟讯》投稿,甚至可以向《团结报》等中央报刊投稿。**民盟的曹敏主委特意补选我为总支部宣传干事,及时报道支部活动采编盟员风采。在他们的鼓励下和多层次的培训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了解了江苏民盟核心价值观,了解到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是参政党的主要职责。2014年1月,我撰写的社情民意《文明城市创建不可忽视广告标语的用词规范》得到了时任**市市委书记黄莉新同志的批示。盟市委第一时间来电祝贺我的社情民意得到市委领导的认可。同时,这条社情民意还被编入市委统战部培训班的教材之中。这一下子让我内心沸腾,我想关注好民生,关注好民情,应该就是我作为民盟盟员的责任吧。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每年都写社情民意,很多都被领导批示和政协采用。2015年12月,**民盟升级为基层委员会,我光荣当选为基层委员会组织委员。除了做好日常组织发展和管理工作,我还经常与三个支部联系,及时采编盟员风采和报道活动信息。多篇盟员风采先后刊登在《江苏民盟》和《**盟讯》。特别是《历史的抉择》一文,在市委统战部举办的纪念中发[2005]5号文件发布10周年征文活动中获得二等奖。我又积极参与市、区的课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2017年1月,所写调研报告在区政协上交流。这些成绩,是我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梦的价值所在,是参政党一员那份铭刻于心的责任。也激励着我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坚定信仰是追梦路上的风向标,务实工作是逐梦路上的助推器,学习创新是筑梦路上的加油站。时间镌刻崭新的年轮,岁月记录前行的足印。我是追梦人,坚定执着的追梦人。追梦的征程向前延伸,追梦的脚步更加铿锵坚定。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拼搏,努力奔跑,以优异的成绩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新篇章!

    【篇二】

    “蛇皮口袋”并不是蛇皮做的,而是用塑料做的,只是做出来的样子有点像蛇皮一样,一条条的有麻麻的花纹,所以叫它“蛇皮口袋”。

    自打记事以来,父亲每次出行都会随身携带一只“蛇皮口袋”,他总是笑呵呵地说:“这东西轻巧方便,装东西又多,还很结实。”

    孩提时期,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种地,种地当然少不了化肥,于是各种各样的化肥被农民买回家,化肥用完了,然后将袋子清洗干净,晾干,再用来装粮食、装被子等,经济又实惠。

    不起眼的“蛇皮口袋”装满了父亲对我的爱。那时家里非常穷,基本上粮食都不够吃,吃饭也限量。想要粮食高产,不用化肥根本不可能,一个连吃饭都有问题的家庭,哪里还有钱买化肥。我外公听到我家过得不好,咬紧牙关,筹集路费,准备送我父亲去成都打工。

    出远门,生活必需品得随身携带,这可愁坏了父亲,不知道应该带些什么东西,怎么带。这时母亲从柜子里拿出洗干净的“蛇皮口袋”,将父亲的衣服、裤子、被子、碗……一一装进“蛇皮口袋”中,然后再用两根绳子从扎紧的袋口,连接到两个袋角,就像背背篓一样往双肩一挎,就这样解决了父亲的行李袋问题。

    父亲背着“蛇皮口袋”,手拉着母亲和我,依依不舍地唠叨着,到点时,一步三回头进了站,坐上了去成都的火车,开始了他长达四十多年的拼搏。刚开始父亲背着“蛇皮口袋”觉得有点丢人,看到路过的人拿着的是布包装的行李,自己的却是“蛇皮口袋”。到了火车站,看到好几个出门打工的人都用的“蛇皮口袋”,心理才踏实了一些。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到成都火车站出站时,父亲发现,几乎人人手里或多或少都拿着一个“蛇皮口袋”,惊讶得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不论是进站候车、出站,还是乘坐三轮车、公共汽车的农民工,他们都随身携带着“蛇皮口袋”,看到这些“蛇皮口袋”就好像看到了家乡的亲人一样,倍感亲切。

    背井离乡总是让人多愁善感,刚开始父亲到城市里还觉得不适应。小学文化的父亲,干工作也只能是一些苦力活,后来开始做小菜生意,生活有了一定的起色,于是父亲开始给我母亲写信,希望母亲也去城里面一起打拼。

    几经折腾,母亲也背着一个沉沉的

    “蛇皮口袋”到城里找父亲去了,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出门挣钱养家。”父亲见到母亲,看到“蛇皮口袋”,非常激动地打开袋子,翻来覆去地看了一遍,把父亲高兴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当时的心情。后来父亲和母亲一起在城里做起了活鸡生意,生活有了很大的起色。

    后来我结婚,在城市买了房,生了孩子。家乡有人组织到城市里集体旅游,问父亲要不要去,一起去不贵。本来,父亲是没兴趣的,但是一听说去的地方正好是女儿所在的城市,顿时来了劲儿。“我也去,我也去,给我留个位置,我赶紧回去收拾收拾!”其实,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去看望外孙和女儿!

    父亲在家里一阵忙活,翻来翻去,把家里所有能吃的都搜了出来,装了满满一大“蛇皮口袋”,准备给女儿送去。那天我回到家,看到父亲站在门口,旁边放着一个蛇皮袋子,知道父亲带了东西来,心里顿时感觉这“蛇皮口袋”装满了父亲的爱。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现在很少有人再使用“蛇皮口袋”装行李,大部分都用拉杆行李箱、旅行袋、双肩背包等,而父亲却总是携带着“蛇皮口袋”。虽然“蛇皮口袋”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那些年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带给人们的欢乐,终将会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行的便利,这些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努力,我们当对党和国家的努力付出铭记于心。

    【篇三】

    我是九零年生人。用老一辈人说的话,我们这辈人没饿过肚子,没吃过苦。老一辈人吃饭有个习惯,就是吃剩菜、隔夜菜。有时候放了三四天的饺子、坏掉了大半的苹果,都舍不得扔。我们看不惯、想不通,他们却自得其乐。随着年事渐长,对过往历史的了解,以及通过父辈们的口述,我方才知道这饭里的春秋大义,一点不比书上的少。

    1.吃不到的年头

    电影《1942》里老东家看到自己的妻子饿死,自己喃喃说道:死了好,早死早超生,希望下辈子不要投到这儿。这儿指的就是我的家乡,河南。

    万恶的旧社会让我的乡人在华夏大地上疲于奔命,只是为了讨一口吃食。时而从河南逃出去,时而又从外省逃到河南。我奶奶的父母,即是在四十年代末,为了免于一场饥荒,从山西逃荒到了河南。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留下了烂摊子,国家积贫积弱、百废待兴。但是党始终记得人民,带领中原大地的乡人艰苦创业。虽然偶有吃不饱的日子,但终究不用为了一口吃食去逃荒逃难。

    人的尊严从肚皮开始,肚皮的问题一解决,日子也就安定了。为了让姑娘过上好日子,曾外祖父把她许给了隔壁村的小伙子。如此,爷爷奶奶成了红旗照耀下的一对小夫妻。

    2.吃不饱的岁月

    爷爷初中毕业,是村上不多的文化人,被分配到乡里抓药。后来响应国家号召,回到村里做了队长,支援农村建设,再次做起了农民。爷爷在农田劳作,家里的事就留给了奶奶。

    那时候家里上有曾祖父母,下有五个嗷嗷待哺的娃娃。奶奶就是得想着法子让一家老小吃上饭,不能饿了肚子。奶奶除了上工外,就围着灶台转圈。

    奶奶不识字,但她有着农村妇女的聪慧巧思。地里的野菜,河里的游鱼,萝卜的缨子,扫帚苗的嫩芽,树上的榆钱、槐花,偷鸡的黄鼠狼,都成了她巧手下的食物。

    只是这些食材,并非经常可以寻到,偶尔也会吃个半饱,但老人们偶尔能吃上肉,孩子们能够茁壮成长,这也就让爷爷奶奶感到知足了。

    3.吃到撑的日子

    改革开放后,爸爸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爸爸当上了教师,吃起了商品粮。姥爷来村里提亲,见面就对爷爷说,你们村真是有钱啊,居然还有大高楼。那大楼是前些年村支书带领村民修的面粉厂,两层高的小楼成了附近村庄中最恢弘的建筑。

    面粉厂建得这么气派,村里人条件自然不差,家里娃娃还是吃商品粮的,姥爷觉得女儿以后能过上好日子,果断把妈妈嫁给了爸爸。姥爷家条件尚可,妈妈又是老小,所以妈妈做饭也就勉强。好在改革春风强劲,也不需要想着法子苦觅食材,妈妈把饭做熟就行。

    爸爸经历过没吃饱的日子,所以无论妈妈做饭好坏与否,他都能一扫而光。所以爸爸迅速从一个瘦子成为一个胖子,而妈妈的厨艺也如此渐入佳境。她不会像姥姥一样,清汤寡水只炒土豆、白菜,或者一顿番茄鸡蛋面做到天荒地老。

    上小学时候,家里的餐桌总会有米饭、汤面、饺子、蒸面轮换。不过我最爱方便面,觉得那是人间美味。读幼儿园时,我淘气磕烂了头在医院住院,家人问我想吃什么,我说出了那个令我魂牵梦绕的名字——菠萝。北方人南下打工,南方水果却北上攻陷了我们的餐桌。

    4.吃得好的时光

    翻阅五千年的时光日历,大概很少有哪个时期会像现在一样——刻意少吃甚至不吃,减少自己的体重。那些饥饿的先祖,一定会惊异于我们看到一碗米饭的无动于衷。

    我依稀记得,我的高中同桌,一个瘦瘦的女生,追求着病态的纤细。她有感于自己的“发胖”,一周七天单靠西红柿胡萝卜黄瓜过活。后来,因为节食过度,她在医院住了一周——抵抗力的下降,让她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

    我则在成为一个胖子的路上狂飙突进。吃饭实在方便,在县里就可以吃上河南的烩面、云南的米线、四川的火锅、天津的包子,甚至韩国的烤肉、日本的寿司、美国的汉堡、印度的咖喱,我大块朵颐、我肆无忌惮。待我读研,外卖让吃饭成了只需敲敲手机的事情。一键下单,送到门口——这让不少去外国教书的同学欣羡不已。

    如今的我肠胃大不如前,大概是前些年吃得太多太勤。现在的我不得不控制食量,管住自己的嘴,少吃肉、多吃菜。绿色有机、健康营养成了我的新选择。坚信“狂吃不胖”的我,体重十斤、二十斤地往上涨,我想这大概就是幸福的烦恼吧。

    七十年来,小小的饭桌承载了太多人、太多家庭的故事。小平同志说过,“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了肚子,一切就好办了。”正是共产党解决了十四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让我们不必为了一个馍馍失去为人的尊严,让我们能够在生存之外,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奋斗,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力量!

    【篇四】

    家乡,是令人牵肠挂肚的避风之港,是令人魂牵梦萦的故乡之地。岁月流逝,光阴似箭,家乡早已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几十年来,家乡的变化我都历历在目,曲折蜿蜒的路,悄然流逝的泥沟,巍然耸立的楼房……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好像一部永远述说不完的电影,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从窄小泥路到标准乡道,浓浓的“公路情”。记得那时读小学一年级时,放眼整个村,印入眼帘的全是各种穿梭于田间的阡陌小道,路面由于辛勤劳作的村民常年累月的“路过”也算是光滑平整,可是遇上雨天,就变得泥泞不堪,放学回家,基本上就成了“泥娃娃”。“天上有多少星,地下有多少坑。”记得有一次雨天,一不小心被凸起的石头绊了一下,猝不及防摔了一跤,裤子开了口,手出了血,至今,手掌上都还有当年的痕迹。几年后,泥泞小路变成泥泞大路,铺上了一层“鹅卵石”,方便了出行人。到现在,路已经变成柏油路,路旁绿树成行。即使乡间小路也变成了水泥社道。公路村村通,户户通,四处铺满了水泥路,长长的、弯弯曲曲的好似玉带铺满了村庄。八十多岁的外婆乐呵呵地跟我说:我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我还能看到水泥路修到咱家门口!看到这些变化,无一不对国家的发展感慨万千,深深被这“公路情”所感动。

    从魅力无限的泥沟到二四渠道,浓浓的“水沟情”。小时候,只要水库放水,亦或大雨过后,小孩子和大人们就忙着去光顾泥沟,泥沟里面随处可见鱼,在拱桥处搭建拦鱼架,在泥沟里摸泥鳅、抓黄鳝,拿着竹篓去抓鱼,不顾身上的泥土,玩得不亦乐乎。岁月如梭,泥泞小沟开始退出舞台,那时的魅力早已悄然消失,我也不再像往日那样时常光顾泥沟。蜿蜒途径小村而过的小溪,村民的吃水用水都离不开它,而今早已不见小溪的踪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党和国家开始重视环境,拿出资金修建标准的二四渠道,让水能够重新活跃起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虽然现在的二四渠道无法让我找到小时候那种兴奋、激动的感觉,但只要肯下功夫,二四渠道也可以散发魅力,重新让人们爱上它。

    从人工手摔到机械横穿,浓浓的“稻香情”。小时候,稻谷熟了,外公和舅舅就拉着那个开天窗的木板框到稻田边,开始一天的工作,一个割水稻,一个手摔稻谷,干得热火朝天。小学三年级时,舅舅家买了收稻机,几家人合作,一起收稻谷。看着舅舅在那机器上跳舞,顿时吸引了小孩子,边踩踏板,边放稻谷进去,就这样有律动地收着稻谷。那时的我也尝试着传稻谷给舅舅,不顾一身泥,亦是玩得不亦乐乎,到晚上,整个人都被泥遮住了。现在,谁家要收稻谷,给专门负责收割的人去个电话,收割机随时候命。收割机一去稻田,呼啦啦转几圈,一亩稻谷就收完了,不得不说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现在种水稻不在像以前那种干非常繁重的劳动,就可以获得非常丰厚的产出。

    从“十一号车”到四轮小车,浓浓的“出行情”。小时候,邻居家的小孩被狗咬伤,需要到医院去打针,那时只能靠着两条腿在泥泞道路上穿梭,没有其他的交通工具。稍大些后开始有两轮自行车、人力三轮车,出行也稍微有点便利。有了自行车,上学、放学、赶集都骑着那辆凤凰牌自行车。上初中以后,出现两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四轮面包车,赶集可以坐车去了,不过他们也只有逢场的那天才拉人。大约在十年前政府实行村村通工程,拉客的车辆全部换成更准时更安全,跑得也更快的中巴车。到了现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几乎都开上了小汽车,出行小汽车代步已经是常见之事。出行越来越方便,不得不归功于这些年党和政府的努力,同样也少不了奋斗的人民群众。

    从土墙瓦顶到二三层小楼,浓浓的“住房情”。小时候,最常见的房屋就是土墙瓦顶,木板房门。傍晚一家人围坐在四合院中间,畅谈着家常,述说的情怀,晚上睡在冬暖夏凉的房子里,好不欢喜。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墙开始逐渐消失,住房开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二三层小楼拔地而起,墙的表面还会用水泥白灰和瓷砖装饰,甚至还有雕栏玉砌、朱甍碧瓦的楼房。这些都预示着人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看电视、吹风扇都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液晶电视、风扇空调、电冰箱、饮水机等都成了生活的必备。住房标配也越来越丰富,居住环境改造也更加优越。

    曾经的“您”,人烟稀少,荒芜的土地支撑着濒临破碎的梦,如今的“您”,大棚草莓、大棚蔬菜、林地果树遍地开花,逐渐走向“辉煌”;

    曾经的“您”,低矮的房屋、狭窄的道路,参差不齐,如今的“您”,二三层小楼林立,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上车水马龙;

    曾经的“您”,经济落后,人们吃肉都是奢侈,如今的“您”,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餐餐有肉成了家常便饭。没有党的领导,哪来幸福的今天;

    没有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之奋斗,哪来和谐安定的家。生活在新时代,当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一番天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

    【篇五】

    依稀还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听妈妈讲故事,仿佛那是每一个夏天的夜晚,我躺在床上,靠在妈妈的身旁,扇子形成那耳边的风呼呼吹过,在温柔的声音中穿梭回往日的时光。

    一、屏幕里的故事

    在妈妈还小的时候,村里还没有普及电视,那时,想要看电影还需要走十几里的路去其他村子,妈妈和她的小伙伴们每次都早早从家里出发,从白天走到晚上,只为了能有一个较佳的观影位置。那时,哪户人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就是全村的宝贝了,每到农闲时间,那户人家必定会被挤得水泄不通,只为了看看那个神奇的盒子,看看那个盒子里村子外的世界。在我儿时,黑白电视已入了家家户户的大门,彩色电视也日益普及,我听得津津有味,心想,在这个环境下成长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呢!

    二、衣服与书包的故事

    在妈妈很小的时候,能穿上一件新衣服是很奢侈的事情,很多时候,一件衣服往往是哥哥穿完妹妹穿,那件衣服都是被补过多次补丁,改了又改的。因为孩子长身体很快,所以每次做衣服时,姥姥总是做大一些,就为了能穿得更久一点。那么孩子上学的书包又是哪儿来的呢?那便是做衣服时的下脚料了,多块多种颜色的小布头,拼接在一起就成了书包,这样的书包便成了当时最为流行的款式。妈妈说,在那时,有那样一件书包别提有开心了。当时的我懵懂地听着这些遥远的故事,心想,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啊!

    三、饭桌上的故事

    在妈妈很小的时候,她就担起了家中做饭的重任。往往白天姥姥、姥爷下地干活,她就需要放学后早早把饭做好,等着姥姥、姥爷回家就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妈妈还说,那个时候小麦面粉并不像现在这么容易吃到,很多时候都是吃玉米面粉做的窝头、面饼,而猪肉、鱼肉这类的食材就更是奢侈了,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够吃到。所以,那时的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了。虽然随着生活越来越好,这些食材都变得不再遥远,但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我想,我们更要记得曾经的那些日子,勤俭节约才是啊!

    这些故事都是岁月里的故事,听着听着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仿若真切地看到那个时候发生的事情。随着时光的流淌,渐渐地我长大了,也见证了更多的变迁,交通、教育、科技、经济、生活等等都在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好。时间如白驹过隙般地向前飞去了,留给我们的是那些闪闪发光的回忆与深埋在心底的温暖,我们都应铭记初心,牢记着中华民族的使命,继续砥砺前行,为了以后更美好的生活,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篇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七十年转眼即逝,但新中国的七十年,却称得上是永载史册、彪炳千秋的七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国家日益强盛,民族走向振兴,人民更加富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国家软硬实力显著提升,更加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要牢记初心、践行使命,以一个个五年计划为遵循,扬帆起航,不断开拓进取,积极创造新中国下一个辉煌的七十年。

    回首七十年,是继往开来的壮丽史诗。国强民富的今天来之不易,从大哥大到5g手机,从黑白电视到数字多媒体,从凤凰自行车到各式各样的小轿车,从煤油灯到光彩夺目的led灯,从羊肠小道到康庄大道……几代人为之呕心沥血,让人倍感珍惜。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大家的生活都在一天天变得更宽裕,兼有扶贫攻坚战的持续深入推进,全国整体脱贫指日可待。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回首七十年,是长风破浪的政治变革。1949年,中国共产党登高一呼,各民主党派纷纷响应,参与协商建国、共创伟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建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亲密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生长于中国土壤的新型政党制度,从幼小树苗成长为枝叶茂盛的常青大树。

    回首七十年,是知耻后勇的家国情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处江湖之远而忧庙堂之高的中华传统人文基因,是责在人先、利居人后的民族优良传统引领,更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之初心使命的高度认同和誓言跟从。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秦汉的开疆拓土、唐宋的大国气象、元明的威加四海到清末的积贫积弱、列强欺辱,再到军阀割据、民国动乱、日寇入侵,直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一洗百年耻辱,走向新的伟大振兴。

    时代以不可抗拒之姿飞速向前,我们的国家正大步走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逐梦前行的道路上,并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磕磕碰碰,难免冰霜雪冻。但我们有五千年生生不息中华文明的滋养,我们从共和国七十年的磨砺中走来,跟定了经风历雨初心不改、伟大坚强的领航者和掌舵人——中国共产党。

    关山万里路,拔剑起长歌。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让我们心连心,手挽手,紧跟中国共产党,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被文字的美丽折服了!

    看了这里的文章,我学到点文字的奥秘!

    纪念建国七十年征文5篇

    【篇1】

    每到国庆节的时候,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十分热闹,我们的城市各处都洋溢着国庆气氛,在我们北京,每天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就会迎来大量的游客,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喜迎国庆而来,为了一睹庆国庆的风采,为了看升旗仪式,为了缅怀历史。国庆节跟过新年一样,都是无比的热闹,节日气氛非常浓厚,人们庆国庆,齐欢乐。

    每年国庆假期我们一家人都会去**看升旗仪式,今年也不例外,我们早早的做好了去北京的打算。每年的国庆节,**广场总是一片人山人海,因为每次来到这里,我们感到更有节日气氛。每次来到**,我们一家人都会留念合影,我家的相册里,有不少照片,都是在**广场上拍的,这些照片散发着浓浓的光阴气息,从照片里人们的穿着上,就能显而易见的看到时代的变化。以前的人们温饱不足,穿的衣服也是千篇1律的,很多人穿的衣服都是带补丁的。姥爷的中山服给我印象最深,在姥爷生活的那个年代,男人们穿着的大多都是中山服款式的衣服,那个时候,还没有羽绒服,人们都穿着自己做的棉裤棉袄。新中国成立70年,一切都有了新的变化。70年前,人们刚从战争中走出来,也刚摆脱了剥削与压迫,获得了解放,新中

    国的成立,让国家获得新生,让人民拥有希望,国家和人民终于扬眉吐气,人们释放了所有的感情,身心愉悦,脸上露出久违的幸福笑容,为拥有一个新中国而感到无比激动。70年后的现在,国家又是一番新的景象,一切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国庆节里,我们人民群众依然比较激动,我们为祖国这70年来的繁荣发展感到自豪。在今天,我们秉承先烈遗志,继承前人的事业,以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不断开拓进取,面向美好未来,夺取伟大胜利。在今天的新时代,幸福无处不在,我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了,我们的精神生活丰富了,我们有选择,有自由,分享着各种有利条件。今天的我们饮食丰盛又健康,穿戴时尚又好看,在家里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交电费,交水费,订外卖,买东西。我们坐着高铁在全国各处,想去哪里就能快速的到达哪里,总之我们现在的生活无比幸福,从新中国百废待兴起步,走到今天的繁荣富强。

    在这70年的岁月里,我们见证了祖国的伟大巨变,在这7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虽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不怕苦,不怕难,迎难而上,攻克难关,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坚强的走向胜利。在今天我们激情满怀,我们对祖国充满了感激之情,有了生机蓬勃的新中国,才有了我们的和谐生活,我们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

    【篇2】

    七十年沧桑巨变,七十年风华秋实,七十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这个时候的中国是一个物质文明极具发达,精神文明高度繁荣的时代。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共同努力,艰苦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都感到震惊的奇迹。中国的发展在国际上是有目共睹的,中国的发展道路也成为了一个又一个想要摆脱贫困的国家模仿的道路。在这建国七十周年之际,为祖国献上七十年的成绩单,我想这是对祖国最好的礼物。

    一、七十年经济跨越,成就魅力中国

    不管是哪一个时代,经济的发展状况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国家来说,只有经济发展好了,其它领域才有足够的后劲。在经济领域,中国用短短七十年的时间,完成西方几百年走过的路程,经济获得了质的提高。在这里我们可以用数据进行对比:1949年,新中国刚刚建立,那时候的中国一穷二白,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整个国家的GDP不过几百亿元,但是时间流转,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使得中国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国家经济总量已经突破九十万亿大关,稳稳的拿下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座位。

    二、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也在不断上升

    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国最屈辱的一段历史,那时候的中国毫无国际地位可言,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但是,今天的中国早就已经摆脱了弱国的帽子,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军事领域的质变,在两次对外战争当中战胜了美帝国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大幅度的上升。再加上1978年,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开始接纳世界,世界人民也开始真正的了解中国,使得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大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文化建设出众,人民的获得感更强

    在我的想法当中,人民精神世界的拓展是要有相应的物质作为保障的,在这一方面国家就做的非常好,中国领导人首先解决的是人民的温饱问题,在这之后逐步的加强人民的精神生活的获得感。根据统计,在2018年当中,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73个,虽然说分布于全国当中还是相对较少,但是这与1949年相比,在数量上已经是翻了56倍。对于文化方面的建设,我还要提及互联网,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大发展,电子书籍已经成为了人们阅读的主要方式,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引导互联网的发展,我相信这对于整体来说是一件福音。

    祖国建国七十周年是一个极具历史性的时刻,我们回首往事,是为了让我们前进的动力更加充足,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的未来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七十年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篇3】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民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我们综合国力变强了,而且人民生活质量更加的富足。在我们享受美好生活,与追求财富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幸福生活是怎样换来的。是我们无数英雄烈士用自己的生命与鲜血换取的。在近代,人民受到三座大山的残酷的压榨,他们共同敲诈人民,人民生活杂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的烈士以解放人民为己任,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前仆后继的奋斗,最终为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近代,我们民族遭遇了很多不幸,实现民族解放,最终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几代人的共同梦想。但是在被动挨打的年代,解放民族与发展民族,需要同强敌进行战斗。无不不甘心民族衰落的英雄,面对着帝国主义屡次如此,前仆后继与敌人进行抗争。当时,中国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在与强敌相抗争的时候,我们伤亡非常惨烈。面对着敌人的疯狂,英雄们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与强敌进行一轮轮艰苦卓越的斗争。

    尤其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候,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渴,虽然中国处于正义一方,但是双方在实力上相差甚远,因此想要击败凶狠的敌人,我们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英雄们面对着敌强我弱的局面,挺身而出,一个个英雄发出了保家卫国的呐喊。在与敌人斗争中,英雄们一个个倒下了,但是他们的正义浩然长存。如果没有这些伟大英雄们艰苦卓越的斗争,那么我们的民族就很难获得彻底解放。所以,英雄报国,使得我们民族从衰落转向复兴。

    在我们庆祝伟大祖国70周年时候,当我们享受富强文明的生活时候,当我们感悟和平美好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来源于无数英雄们的牺牲。英雄们为了我们国家更加美好,他们前仆后继,用自己的血肉,组建了一座新的长城,英雄虽然远离了我们,但是他们的先进事迹依旧被我们怀念。在我们过上幸福生活时候,要知道这些伟大革命烈士就是我们的挖井人,就是我们的奠基人。因此,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些先烈们取得丰功伟绩。

    鲜花赠送英雄,歌声献给烈士。我们以豪迈的心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也要缅怀为创建新中国而英雄献出生命的烈士们。如果不是他们的英雄牺牲,如果不是他们不屈不挠的奋斗,如果不是他们舍小家而顾大家的精神,那么我们民族解放真的是很难。因此,我们要将最美的诗歌给予英雄,将最鲜艳的花朵给予英雄。

    在我们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时候,在我们享受美好生活时候,不要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其实是革命先烈无私牺牲的结果,因此我们要纪念英雄。

    【篇4】

    奶奶家的橱柜上摆着一架座钟,每天上足了发条,到整点时就“当、当”的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听奶奶说,“这是她和爷爷结婚时,娘家陪送的物件”,奶奶视为宝贝,每天打扫房间时,都用抹布小心翼翼地擦了又擦,时间一长,边边角角上的漆都剥落了。

    在我小的时候,由于爸爸妈妈上班,就把我送到奶奶家,等下班后再接回家。小时候的我很淘气,奶奶家的东西让我折腾得到处乱扔。当我听到橱柜上的座钟整点打响时,觉得很好奇,就蹬着凳子爬到橱柜上,打开座钟的门,把那个钟摆给揪了下来拿着玩。等奶奶看见后,赶快把我抱了下来,顺手夺过我手里的钟摆,嘴里还不停地说:“我的小祖宗,你要是摔下可怎办啊?这钟摆还能拿着玩,淘气都淘出圈了”,奶奶边说边又把那钟摆想重新挂上去,却怎么也挂不上去了。等到晚上爸爸妈妈下班后,奶奶向爸爸说明了情况,爸爸拿着揪下的钟摆,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原来是钟摆的连接处已断裂,无法复原。爸爸气得把我叫到跟前,冲着屁股上挥手就打了一巴掌,嘴上还道:“看你还敢不敢再乱动奶奶的东西”。我“哇”的一声哭了,奶奶赶快把我拉到了一边,对爸爸说:“哪有你这样教育孩子的,说两句就得了,还真动手打呀。你小时候淘气谁打过你呀?”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奶奶家买了彩色大电视机,把个橱柜桌面给占去了一大半,奶奶的座钟己经快没有它的位置了。家里人都说,把它干脆卖给收废品的得了,奶奶说“不行,还给我留着吧”,大家拗不过奶奶,只得把那停了摆、断了条的座钟放在桌面上的一角。奶奶每天还是一如既往地,擦了电视机,又擦那老座钟。

    新世纪伊始后,政府为了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大面积的棚户区拆迁改造工程启动,奶奶家也在拆迁改造范围。待搬家时,奶奶看了看老房子,又看了看满屋子的东西,最后说“把那老座钟还给我带上”。在外租房一年多的时间,老座钟给放在了一个纸箱里,搁在壁柜里的一角。奶奶没看见那老座钟,常常问:“咱们家的老座钟怎么没有了”,我们便答:“有,还在那,等搬新楼后,再给您老摆出来”。

    新的楼房终于下来了,奶奶分的是两室一厅,我们把奶奶的房给装修一新,准备给奶奶一个惊喜。爸爸提议说:“是否把奶奶的老座钟也给修理好啊”,大家一听异口同声道:“对!一定把老座钟修好”!

    乔迁新居的那一天,奶奶走进新楼房,看见满屋的新家具,新电器,这也看看,那也摸摸。当走进卧室后,看见摆在桌上的那架座钟时,赶紧向上步,用手摸着那己修好的座钟,此时正好是上午九时整,座钟又敲响了那久违了钟声。奶奶笑了,笑意抚平了脸上、额上那条条沟壑。

    【篇5】

    老座钟,在我爷爷辈的那个年代里还算个稀罕物,也是种奢侈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家庭的人还过着饿肚子的温饱生活,更别提拿钱去买钟表。所以那时候家里有钟表的少之又少,许多人都是“看天吃饭”,或是去邻居家里看看时间就行了。第一次见到那台老座钟,是幼时回老家看望太爷爷太奶奶,在桥头窄窄的小楼里,老座钟稳稳地坐在客厅的桌子上。时间滴答,见证着四代人岁月的流淌。

    这钟是我太爷爷买的,初见它时,它就已然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年龄也比我大了好几倍。木色的钟身上布满了细密的划痕,银色的表盘上印着“三五”牌。听爷爷说,这“三五”牌的名称也是大有来头。查了才知,当时的国产时钟,大多质量都比不上进口钟,一般只能连续走七天。工程师与工厂技术人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经过反复试验、不断改进,制造出鸟笼式齿轮和光洁度高的轴芯,延长走时时间和使用寿命。这样,时钟便能连续走上十五天。为了突出这一性能特点,最终决定采用三个“5”作为产品商标,定名为“三五”牌十五天时钟。“三五”牌时钟一经问世即广受欢迎,迅速成为我国民族工业产品中的佼佼者。

    后来,再长大些,好奇心也强了起来,想看看这钟到底怎么运作的,时不时就去倒弄两下,没过多久这钟就被我弄得“日夜颠倒”。父亲看着我是又好气又好笑,便跟我讲了讲这钟的习性。首先,打开座钟的后门,钟摆钥匙就藏在其中。取下扣在钟机上的橡皮圈,再将钟摆挂在钟机上。开发条时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每隔十五天开一次,二条都要开足。“钟可歪斜走,针可逆顺拨”,对时间的时候,拨动分针,倒顺拨都可以,但不可直接拨动时针。钟放置好后,用手向左右来回稍重推动一下,使钟内钟摆作大幅度摆动,就会正常走动。了解了它的习性之后,我便时不时抢着去上弦,发现老座钟跑得快了,我就把钟摆下的螺丝往下拧一拧,跑得慢了,我就将螺丝往上拧一拧,调整的大致差不多。

    时间迈入二十一世纪,日子渐渐过得好起来,也把太爷爷太奶奶从乡下老家接来了城里住。这台老座钟离开了它稳坐多年的位置,开始了新的生活。家里也换上了石英钟、电子钟,但是老辈还是习惯听着钟声了解时间,那钟声悠远绵长,回荡在房间,一如往常。

    不觉间,太爷爷太奶奶已经离开我们近十年。老座钟也因钥匙的丢失,再也不能准确地报告时间。有一天,不知是什么原因,又突然“嘡、嘡……”响了起来。这钟声唤回了曾经的记忆,在电子时代下重听这齿轮的声音。如今,钟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物,老座钟也成了老古董,时代的洪流裹挟、冲撞着这些脆弱之物,加快了它们归于尘土的步伐。日子过好了,回忆也远了,回望这些渐行渐远及至终于消亡的老物件,除了挂念,还有思思伤感。它沉睡在时光深处,钟声悠悠,时光漫漫……

    推荐访问:征文 建国 十周年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