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演讲稿 > 正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

    时间:2021-10-02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本

    教案是重要的课前准备,而在这一课上,你准备了怎样教案呢?下面是由东星资源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本(一)

     [教学目标]

    1、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设想]

    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教学设计]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可让学生回忆

    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共(gōng)其乏困阙(jué)秦

    秦伯说(yuè)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二,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

    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

    本段以简约之笔,涉了人之事。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

    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五、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熟读背诵(以上内容可安排一课时)

    六、在熟读背诵、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

    识。可由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安排为第二课时)教师可以先

    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分类如下: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敝人

    ③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二、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四、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五、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以上知识点可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讨论总结。

    七、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八、扩展阅读

    可选择“读本”中《晋公子重耳出亡》中有关片断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城濮之战”的有关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本(二)

    一、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

    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

    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

    若、夫、微、之。

    2.弄清楚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4.朗诵全文。

    二、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培养阅读能力。

    2.赏析作者刻画和表现烛之武思想性格的艺术手法。

    三、背景分析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学法指津

    学习这篇课文,可用五个字来概括,这就是:读、解、辨、理、诵。

    读:朗读课文,这是最基本的一步。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可多读几遍,把文章读流畅,并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解:理解词语,可与读同步进行。要认真查看课文注释,必要时还应翻阅有关字(词)典,以准确把握有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辨:分辨词义。要利用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具体语境,认真分析比较,对文中的一些多义词作义项归纳。

    理:梳理课文。可根据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据文章顺序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课文题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

    2.主要人物(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是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

    3.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4.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5.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赏:欣赏特色。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处就是描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师的那段话,为此,可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什么水平?

    点拨: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诵:朗诵全文。朗诵既是学习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包括字词句和内容特点等),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要注意,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诵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五、课文研读

    (一)第一段。

    1、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且贰于楚也。(èr)秦军汜(fàn)南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因为)(礼遇,以礼相待。)

    ②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③晋军函陵(军,名词做动词用,驻军。)

    (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什么句式?答:介词结构后置句。

    2、课文分析。

    这一段写秦、晋围郑。共有五个分句,语言简练,从情节发展上看,从两个方面为下文作了铺垫。这两方面的情况是:

    ①这次围郑,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没有多大利害关系,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②两国军队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说服分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第二段。

    1、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y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如,像)

    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如果)

    ③若毒之乎(人称代词“你”)

    ④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推辞)(尚且,还)(同“矣”)

    (3)翻译下面句子。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赶不上别人。)

    2、课文分析。

    这段写烛之武同意“见秦君”。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请说明这一段如何写得波澜起伏,曲折生动的。(字数不超过150个字)

    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说服秦军,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推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感动了烛之武,他终于以国家利益为重,答应“见秦军”。

    (三)第三段。

    1、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夜缒而出(zhu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夫晋,何厌之有(代词,那)

    ②遂子孙荷担者三夫(男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

    ④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啊)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句尾语助词)

    ⑥焉用亡郑以陪邻(何必)

    ⑦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

    ⑧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出使的人)(供,供给)

    (3)说明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当作边邑。

    远:形容词作名词,遥远的地方。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使动用法,使减少。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使动用法,使之为边界。

    2、课文分析。

    (1)烛之武为什么一见到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办法。一开始,烛之武使秦伯认为烛之武完全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这就引起秦伯对烛之武的"好感,愿意听烛之武把话说完,这就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

    (2)烛之武说服秦退兵最重要的理由是什么?请予以概括。(不超过20个字)

    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3)除上述理由之外,烛之武说服秦退兵的理由还有什么?请予以归纳。

    ①保全郑国有利于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晋国曾对秦国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四)第四段。

    1、基础知识。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因为)

    ②以乱易整,不武。(用)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

    ④失其所与,不知(结交)(智)

    ⑤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还是)

    2、课文分析。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进攻秦军?

    晋文公是一个讲恩情、讲仁义、讲智谋的人。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附译文:

    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汜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托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要点

    (一)、词类活用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3)臣之壮也

    (4)今老矣

    (5)越国以鄙远

    (6)邻之厚,君之薄也

    (7)共其乏困

    (8)君亦无所害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0)既东封晋,又欲肆其西封,夜缒而出

    (11)若不阙秦

    (12)与郑人盟

    (13)不仁,不知(智),不武

    (14)唯君图之

    1.名词的活用

    A.名词活用为动词

    (2)军——驻军,驻扎

    (5)鄙——原为名词边邑,此为名词意动用法,以远方为边邑

    (12)盟——订(建)立同盟

    (13)仁——不符合仁道;智——不算明智;武——不是英武

    (14)图——计划、考虑

    B.名词作状语

    (10)东、西——向东、向西

    夜——在晚上

    2.动词的活用

    A.动词活用为名词

    (8)害——害处

    (9)赐——恩惠,好处

    B.动词的使动用法

    (11)阙秦——使秦阙(减少土地)

    3.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4)壮——壮年人,老——老年人

    (5)远——远地

    (6)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

    (7)乏用——缺少的东西

    (二)、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对)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2)且贰于楚[于(对)楚从属——同上]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对)郑伯言——同上]

    2、省略句

    (1)()辞曰:“臣之壮也……”(省主语”烛之武”)

    (2)()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3)夜缒()而出(省宾语“烛之武”)

    (4)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省略介词“于”)

    作为一篇记叙文《烛之武退秦师》故事虽不长,然而记叙文的各个环节却大都具备,给人以美的享受。整个情节发展脉络是:

    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故事的主角是烛之武,因而凡是涉及烛之武的情节都作了详写;其他情节均为略写,而且,用“略”,更凸现了“详”。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本(三)

    【教学目标】

    1、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探究拓展法。

    【教具使用】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我们来看《烛之武退秦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二、第一个人物——郑伯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后让学生说对他的看法。

    (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学生们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让学生们想一想郑伯和勾践有什么共同之处。(二人都是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启发学生思考,找人回答。

    明确: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三、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让学生分析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明确:嫉妒、红眼病。

    四、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关于烛之武

    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2、请学生思考

    ⑴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年近七十,也只是个小小的“圉正”(弼马温)?

    明确: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⑵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烛之武在漫长的岁月里是怎样渴望为国立功,实现自己的报负的。

    可以想象:烛之武向多少人探问过天下的分分合合,路人、行商、政客(其中可能就有佚之狐);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象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能从王宫里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时的焦急与渴盼。

    4、烛之武的闪光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让学生用烛之武的言行来证实这句诗。

    教师阐述: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5、拓展:烛之武这么能干,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如: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在推销自己这点上,春秋之“士”远不如战国之“士”放得开。商鞅、冯谖、范睢、苏秦,哪一个不是在竭力运筹、想方设法(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去干谒王侯,以期受到垂青授以大任,创出一番功业而名垂史册呢?我觉得,在烛之武的心里,更多的还珍藏着做为“士”的标志之一的清高与孤傲。“士为知己者死”,如果碰不上一个敬贤礼士、思贤若渴的开明君主,宁可老死家中、默默无闻,也绝不涎皮赖脸的去求人家赏给自己一个板凳、弯腰低头地做一个平庸的官僚。他们人生最年富力强的岁月在磋砣中消磨逝去,我们可以为他们惋惜,但我们必须向他们那高傲的灵魂敬礼!

    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五、总结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

    烛之武退秦师

    一、目标引领:

    1.了解《左传》的知识。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在本文中的用法。

    3.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培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材引领

    聚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

    破解难点: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三、学法引领

    思想方法:采用学生自学、小组互助和全班交流小结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习。

    关键指点:通过诵读,抓住文中关键词语,领悟烛之武高妙的劝说艺术,感悟《左传》语言的魅力,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四、学程引领

    抓住“利”,抓住各国皆为本国利益着想的心理来游说,游说的技巧就在于此。事实上,一个有个性的外交家,并不只是反复论述自己的观点,而是从各个侧面来映衬出只有自己的战略计划才是可行的,并且指出各种长期与短期的利益回报。

    列出烛之武的游说层次:

    围郑

    郑既知亡

    坦言知亡

    避其锐气

    以退为进 亡郑

    晋厚秦薄

    阐明利害

    动摇秦军

    反面说理 存郑

    君亦无害

    诱之以利

    拉拢关系

    正面说理 援史

    朝济夕设

    揭示矛盾

    瓦解同盟

    明事寓理 看今

    阙秦利晋

    推测未来

    劝秦谨慎

    析事推理

    一利一害、推心置腹、动之以利、晓之以理,而非据理质问、苦苦哀求。 夸张手法突出事态变化之速,如“朝闻道,夕死可矣”。

    烛之武能说服秦伯退兵,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利用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伯欣然接受。烛之武能够说服秦君退师的原因,除了他娴于辞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春秋无义战(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深入作者的精神境界,知其褒贬好恶),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秦国与郑国无怨仇。秦晋联盟基于两个原因,其一是秦晋之好,其二是秦国也想借机扩张土地,而后者是最主要的原因。因而秦伯一旦发现无利可图反而会损害自己时,就必然认识到晋是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

    4.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学程之二:结合原文语句分析本文人物的形象

    明确:烛之武: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他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同时昭示我们应该学习古人那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佚之狐:能洞明事理,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 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 5 -

    实用!

    这篇范文的套路很赞。

    推荐访问:教案 武退秦师 范文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