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演讲稿 > 正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时间:2021-10-04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试论述邓小平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所做的伟大贡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题目】:试论述邓小平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所做的伟大贡献

    【内容摘要】:从70年代末起,邓小平把握历史和时代的脉搏,把中华民族从过去“左”的路线,特别是从“文化大革命”的梦魇中拯救了出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了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使古老的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全世界所瞩目。他开辟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 改革开放 现代化建设 发展

    【正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持续快速发展的30年,也是解放思想的30年。正是思想的大解放,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在变革、大发展。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邓小平作为解放思想的旗手,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

    一、全面拨乱反正,带领中国走出十年“文革”的迷茫。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成为第二代中共领导集体的核心,带领中国走进一个新的时代。十年“文革”的浩劫,不仅国内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且人们的思想陷入极度的混乱之中。用“百废待兴”来形容当时的情景一点也不为过。社会上,曾经狂热般的极“左”冲动和行为使许多人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曾经扭曲事实的历史冤案使人们产生了众多的疑问,曾经虔诚般信仰的理念受到了普遍的动摇。重新审视历史,固然需要巨大的勇气,但更需要具备高度的理性。邓小平的智慧在时代转换的转折关头充分体现出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所作的努力主要是:

    第一,以政治家的敏锐性,力排障碍,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从而揭开了思想解放的序幕,为重新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第二,力主反对“两个凡是”的观点,提出“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命题,引导党和人民以科学的精神对待自己的领袖。

    第三,全面启动纠错工作,慎重审查历史冤案,不仅为刘少奇等一批“文革”期间被错误打倒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彻底平反,而且也纠正了1957年反右斗争以及后来历次政治运动的各种错误,使民心得到极大的安慰。

    第四,主持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检讨历史,总结经验,承认错误,澄清是非,力求对历史做出经得起检验的结论。这既是对人民负责任的交代,又有助于推动党轻装前进。在时代转换的关头,中国平稳地走出了“文革”的动乱,在一个新的时代获得了新生。邓小平为此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

    二、果断决策,坚决实现党的工作中心转移20世纪末中国社会的变化取决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党的工作中心转移,邓小平作了多方面的说明。第一,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是最大的政治,要从政治高度认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第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三,社会主义的效率和优越性要集中体现在充分发展生产力上。第四,中国的经济搞不上去,就不能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五,经济不发展,人民生活得不到提高,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第六,实现工作中心的转移,“这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第七,要一心一意地搞经济建设,这是大局,要死扭住不放。这些论述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转移党的工作中心的意识牢固地树立起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作为核心内容在党的基本路线中确定下来。20世纪末中国社会的变化直接得益于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邓小平对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倡导解放思想,为中国迎接一个新的时代劈荆开路思想的力量在20世纪末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和飞速进步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从不堪回首的“文革”时代跨进耳目一新的新时代,历史让人们深切感受到解放思想的重要性。邓小平倡导解放思想,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对中国社会变化发生重大影响的有:打破对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盲目迷信,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跳出“姓资姓社”的思维定势,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鼓励冲破思想束缚,大胆试验,不要怕冒风险;提出重新思考社会主义,探索中国自己的道路;指出思想僵化将导致亡党亡国;号召学习国外一切有益的成果,包括向资本主义学习;提倡创新意识,老祖宗不能丢,但要敢于说新话,等等。这些振聋发聩的思想在中国大地吹起阵阵春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由此而获得新的生机。

    四、冲破苏联模式,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转换是20世纪末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关键。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仅表现在一系列重大创新措施的制定上,更主要表现在模式的设计上。在模式的重新设计方面,邓小平首先确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打破了单一公有制的格局。其次,提出改革政治体制任务,从党政分开、机构改革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主张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最重要的是,将计划与市场都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加以定位,通过实践摸索和认识提升,成熟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设想,从而从根本上走出了苏联模式的藩篱。邓小平的这一模式设计的贡献,打开了一条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之路。可以说,假如没有这个模式的转变,中国可能还要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困惑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五、打破平均主义观念,改变了传统的发展思路

    平均主义观念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患寡不患贫”的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承传着一种理想社会模式的蓝图。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以后,历史上的剥削制度被消灭了,人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平等地位,创造了社会发展新的蓝图。但是,在教条主义的影响下,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陷入了思想误区,传统的“患寡不患贫”思想由于计划经济、统一分配、产品调拨等一整套制度性的安排,融入到社会主义的图解之中,大锅饭、铁饭碗的平均主义深深盘踞人们的头脑,并由此形成强行求均衡的发展思路。尤其是在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下,平均主义观念更是被扭曲到荒唐的地步,贫穷反倒成为光荣,富裕却成为资本主义的代名词,严重混乱了人们的思想。20世纪末,中国老百姓中流行过一句话:邓小平使中国富起来。邓小平在这方面的贡献是十分显著的。他首先做的事情是澄清思想,批驳“四人帮”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谬论,明确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观点,将社会主义发展与追求富裕联系起来。其次,邓小平提倡“勤劳致富”,认为

    “致富不是罪过”,不仅不是罪过,而且要树立勤劳致富是光荣的观念,应当鼓励和支持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逐步富裕起来。再者,邓小平主张通过改革,改变大锅饭、铁饭碗的制度,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思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富带穷,最后达到共同富裕。他明确指出:改革的目的不是要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践证明,这个新思路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

    六、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为中国确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

    20世纪末中国社会的变化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起步,逐渐发展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必然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邓小平在领导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及时地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提到日程上来,在社会全面改革中推进中国的发展。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提出了许多极其重要的思想。

    第一,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要深刻认识中国政治制度存在的严重弊端,特别要彻底肃清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

    第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决不能照搬西方的。

    第三,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

    第四,衡量政治体制是否正确有3条标准:是否有利于国家政局的稳定;是否有利于增进人民的团结;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一个最重要的贡献是为中国社会确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方向。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在中国致力于经济改革的20世纪末,具有巨大的社会震撼力,它是以后中共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新概念的思想基础。

    七、强调“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在20世纪末提出的一句至理名言。这句话深含着邓小平对发展中国的一种紧迫意识,以及把握时机的中肯告诫。它犹如一帖清醒剂,给中国社会注入了前进的动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突出地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使中国树立起发展观的新意识。邓小平的发展观思想包括:

    第一,必须清醒地认识“中国在国际上处于落后现状”。首先是“中国太穷”,其次是耽误了发展的时机,“很长时间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人民的生活还是贫困”,还有,“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很大,科学技术力量还很薄弱”。

    第二,周边国家都在发展,东南亚国家都在抓时机,对中国是一个压力。

    第三,发展要加快速度,发展缓慢等于不发展,“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第四,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第五,要树立全面的发展观,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应该说,20世纪末中国之所以能够在风波时起的国际环境中处惊不乱,坚持一心一意搞建设,是与邓小平的这一系列发展观思想紧密联系的。

    八、设计“三步走”战略,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强大生机。

    邓小平著名的“三步走”战略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微观设计,具有务实性、可操作性的特征。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强大生机表现在:其一,明确形成了一步步相互衔接的阶段性目标,有明确的时间表、明确的达标量和实施步骤。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后三十年到五十年,层次清晰,目标清晰,要求也清晰。这就让人民群众心里踏实,实现现代化的较远目标与看得到的近期目标得到了统一。其二,科学定位中国现代化的世界尺度。邓小平认为,到21世纪中叶,完成“三步走”战略,还只是达到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头脑十分清醒的水平定位,避免了过去那种主观盲目的激进错误。其三,以通俗易懂的词汇,如“翻两番”、“小康社会”等名词,使现代化的概念深入百姓,家喻户晓,使人民群众在生动形象的观念接受中提高执著追求现代化的自觉能动性。必须指出的是,经过一场“文革”浩劫的中国人民,能够尽快地复苏现代化的意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是有很大功劳的。20世纪末的最后20年,中国创造出经济持续增长的奇迹自然是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以及人民群众创造性奋斗的结果,但“三步走”战略的决策引导是很关键的。没有这样清晰的战略部署,就不可能迈出这样扎实的步伐。回首过去,世人在惊叹中国的经济奇迹时,对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油然萌发敬佩之意。

    九、确立世界眼光,引导中国融入世界先进潮流

    20世纪末,中国社会变化的两大路径一是改革,二是开放。这两大路径的相同特征就是改变以往闭关自守的局面,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这就需要树立全球的意识和世界的眼光。邓小平的贡献不仅在于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设计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和开放两大路径,将中国引入世界先进潮流。

    他一再强调,世界发展日新月异,嗅觉不灵,脱离世界,中国就会被淘汰。他告诫人们要学会用世界的眼光观察中国的发展,要赶上时代。邓小平强调树立世界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观点上。一是强调中国的发展需要有国际环境的支持。二是强调要学习世界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一定要按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经营方法、先进的定额来管理”。三是主张要积极参与世界活动, 1986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裔学者李政道夫妇和意大利学者齐吉斯教授夫妇时说:你们成立国际科学文化中心——世界实验室,是一个重要的创举,“中国的科学技术人员要积极参加这个世界实验室的工作”。四是要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在高尖科学技术领域要有中国一席之地。这些崭新的思想,带给人们宽广的心怀和开阔的视野,为中国走向世界和融入世界提供了思想指导。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第一人,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这个世界瞩目的名字,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旗帜。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他开辟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他走过的人生历程,为人们奉献了一部厚重的20世纪历史教科书。邓小平理论作为一面新的旗帜,在具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现实中国,树立起时代的风帆。“这一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正如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讲话中评价所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邓小平文选》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看了很多次,想到的越来越多!

    有层次,过度自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民生调查及其简要解析

    摘 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八部分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

    建设。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在中国,民生问题从提出、发展到

    最终解决,也就是从它产生的现实性、进一步演变下去的可能性、解决的必然性,

    将探讨民生、民主和民权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民生—法治国家的建设提出一些

    具体的思路。这不仅需要诸多微观制度创设的智慧,还需要更多的宏观眼光,并

    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

    关键词:民生;法治;社会建设

    主要内容:

    一、调查结果总述。

    目前,中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

    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革局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

    所谓民生问题,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内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人们物质

    文化需求的提高,民生问题有了比温饱问题更广泛的含义。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质

    量和生活环境的新要求,也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民生建设的新要

    求。

    在桂林,居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仍然明显,

    70%100的城乡居民认为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在不断提高.收入分

    配差距较大制约了居民消费.

    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生活压力有所缓解,但物价上涨和就业压力增加。覆盖城乡

    的社会保障体糸初步建立,但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状况有待改善。

    物价、看病、收入差距失业是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大部分居民感知社会群体的

    利益冲突,但39%100的居民认为矛盾不会激化。当前主要的社会群体利益冲突

    主要聚焦于贫富矛盾和干群冲突。社会安全感总体水平较高,但食品和交通的安

    全状况最令人担忧。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等方面的公平感有所提高,但收入差距

    方面的公平感明显下跌。六成城乡居民对当地政府的工作表示基本满意,但在环

    境保护和惩治贪腐等方面对政府有更多期待。

    二、调查数据分析,得出整体有所提高的结论。

    调查显示,无论是从主观感知还是从客观收益方面,都反映出民众的生活

    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有近70%的城乡居民认为生活水平比五年前有所上升,

    只有12.4%的城乡居民认为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以来农

    村居民的受益感要明显高于城镇居民。这种趋势说明,2006年以来取消农业税、

    粮食直补、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推动农村社会保障

    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广大农村居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居民生活的品质在不断提高,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重在逐步减少,居民的

    房产状况和居住条件也得到极大的改观,95.8%的家庭都拥有自有住房,有10%

    的家庭还拥有2套及以上的住房。但是,近两年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仍然十分突

    出。

    调查还表明,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但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劳

    动与社会保障状况亟待加强。城镇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城镇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已

    经超过50%;同年龄段的农业户口居民中,83.8%的人享受到了“新农合”。

    社会保障的享有状况与就业单位的性质有紧密的关联。在城镇人口中,就业于公

    有制机构和三资企业的人员享有各类社会保障的比例较高,私营企业和个体机构

    中就业人员较低。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也呈现类似的状况,企业规避承担劳动者

    权益保障的义务的倾向比较突出。由此可见今后要特别关注非公经济组织中,特

    别是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组织中就业人员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的改善。

    公众在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等方面的公平感有较大提高,但收入差距方面

    的公平感明显下跌。城乡公众对当前的社会公平程度持基本肯定的态度。公平感

    低于5 0%的有选拔党政干部、工作与就业机会、城乡之间待遇、地区之间的发

    展、行业之间的待遇和收入差距6个方面。其中收入差距的公平感比2006年下

    降了11个百分点,意味着贫富分化对社会公正的损害还在加剧。工作与就业机

    会的公平感也较2006年有小幅度的下降,这也和本报告前面所提到的就业压力

    增加、城镇就业形势严峻等现状相呼应。

    调查中对城乡居民询问了人身、个人和家庭财产、个人信息隐私、交通、

    劳动、医疗、食品等7个方面的安全感,发现平均有74.6%的人表示“很安全”

    或“比较安全”。其中人身方面的安全感最高,而食品和交通方面的安全感最低。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在2006年和2008年两期的调查中,食品安全状况都在各类

    安全感中排在倒数第一,这说明公众对食品卫生和安全有着长期的担忧。这种担

    忧在2008年10月份以来曝光的三聚氰胺掺人牛奶和鸡饲料等食品安全事件中得

    到了充分的印证。

    城乡居民对当地政府11个方面职能工作的评价表明,公众的平均满意率接

    近60%。城乡居民对当地政府工作满意度较低的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为中低

    收入者“提供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排在第二位的是“廉洁奉公,惩治腐败”。

    此外还有扩大就业、执法公平、保护环境等。环境保护是公众对地方政府工作评

    价最差的方面,有近40%的城乡居民表示不满,在城镇居民中,甚至达到了

    44.4%。

    三、对调查中人们经济来源的分析。|

    改革开放以前,桂林市农民收入的来源比较单一,当时不提倡外出外工,被

    视为不务正业,搞“野马副业”,参加集体农业生产活动是“第一要务”。因此

    农民收入来源不仅单一,结构也单一,实物收入构成收入的主要部分,主要是口

    粮折价收入,而这部分收入却仅仅是为了吃饭问题。现金收入少得可怜,形象比

    喻就是养个母鸡下蛋换点油盐钱,杀头猪卖可能就是农民现金收入最大的一个来

    源了。

    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收入来源明显拓宽,首先是农产品由自给自足走向市场

    买卖,农产品销售收入越来越多,出售品种从以前单一的畜禽产品(肉猪、蛋等)

    拓宽到余粮、水果、蔬菜、林产品等等。其次农民工外出越来越多,打工挣钱充

    实了农民的钱袋子。三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结构发生变化,乡镇企业发展迅

    速,农民本地就业机会增加,同时,农民家庭自己办

    二、三产业的也越来越多。四是随着农民家底不断殷实,资本不断积累,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多。五是农民受

    到其城市亲友的赠与也越来越多。

    地市合并以来,桂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进入一个快速稳定发展时期,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化。从近七年农民收入的来源看,构成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工资性收入、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表现为“四轮驱动”、共同发展的态势,而且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更快一些。

    四、总结制约民生水平提高的多方面因素。

    一是,预期消费削弱。在城镇就业、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改革实施后,原由政府或企业承担职工福利,现相继转为居民自付,这就影响当前承受改革的 一代当家人,导致居民预期收入削弱,消费扭曲,制约着居民即期消费的主动性,刺激性消费政策措施显得乏力。建议:要加大消费政策的宣传引导,加强诚信与安全体系建设,着力培植绿色环保型消费热点,全力抑制教育、医疗等收费的极度扩张。

    二是,收入差距扩大。据分组显示:去年县城居民中,占20%的低收入组家庭人均收入仅3677元,只有调查户平均数的50%,只占20%的高收入组家庭的29%;高低收入差距由上年的1:3.01继续扩大到1:3.44。影响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受家庭就业人数、行业工资、福利和劳动技能等因素,尤其行业分配不公,待遇偏差过大,攀比现象居多。建议: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步伐,本着“合理、公平、共享”的分配原则,统筹协调,缩小行业差距,尽力倾斜基层。加强“放心工程”建设,让人体验到“老有养、病有医、困有扶”的和谐大家庭的温暖,提高社会和谐氛围。

    三是,就业面临新问题。如今企业改制后,私营企业多,职工劳动时间延长,劳动强度增加,导致就业者换岗频率上升,短期失业人数增加,尤其40、50人员接近退休年龄,劳动技能低,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要进入市场更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只能东打一枪、西放一炮,导致报酬低、强度大、就业不稳定,家庭收入难提高。建议:要建立劳动者“失业救助”机制,千方百计地增加社会公益岗位,加大岗前就业培训,提高专业劳动技能,提高稳定就业面,增强居民家庭造血功能,带动居民整体收入的提高。

    四是,劳动者工资水平低。当前,我县经济发展呈起步阶段,地方财力不足,省市出台工资难兑现,欠账累积多;企业上只见效益提高,“老板”腰包越来越鼓,但工人工资没涨多少;如:去年商业、服务业和生产建筑工人每月平均就业工资为457.8元,比上年人均仅增加49.3元,比机关单位工资低59.6%,如此极低的打工工资哪能大幅提高居民收入。建议:要在提高就业者工资上加大力度,如提升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实施企业一线产业工人绩效奖励制度,建立企业职工养老、劳动安全、医疗等保险机制,加强企业员工工资发放监督与检查,确保工资及时发放;要尽力兑现省、市出台的调资标准,加大低收入群体扶持,保障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五是,“菜篮子”越拎越沉。“菜篮子”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百姓见证政府最直接、最实惠、最见效的焦点。去年我县“菜篮子”价格居高不下,既有气候原因,也有忽视“菜园”建设等因素。如今,城镇大面积开发,一线菜地

    几乎消亡、二线菜地不成规模、三线菜地七零八落,导致集市上自产自销菜越来越少,现有近七成蔬菜靠调进,销售环节多,菜价控制在批销者手中,这是菜价居高之主因。建议:在城镇建设时,不要忽视“菜篮子”工程的规划,加强菜园建设投入,增加蔬菜产销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为打造和谐社会共同努力。

    五、怎样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第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十五”期间,扣除物价因素,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强化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防止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分扩大。第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⑴增加城乡居民居住面积,提高住房和环境质量,千方百计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到2005年力争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增加到18平方米。积极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商品化进程。⑵适应轿车、因特网进入家庭的趋势,加快道路、通信、有线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社区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⑶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吃穿用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拓宽消费领域,增加和扩大居民旅游、文化、娱乐等享受型的服务性消费。⑷采取鼓励消费政策,扩大信贷消费的种类和规模。⑸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医疗保健水平,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⑹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执法守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第三,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适时调整和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线等相关标准,保障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逐步减少低收入面。通过加快卫星城和郊区小城镇开发建设等措施,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逐步缩小城市差距。稳步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中国民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现状与未来

    赵燕编著金城出版社

    中国生活质量报告王建成、戴步效著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赵满华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

    推荐访问:毛泽东思想 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