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演讲稿 > 正文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分析原理题库

    时间:2021-10-10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分析原理题库 一、术语解释 0.1 工程地质学 0.2工程地质条件 0.3工程地质问题 0.4非线性工程地质学 0.5 机制过程分析法 0.6工程地质勘察 1.1 岩体 1.2 结构面 1.3岩体结构 1.4 结构面的连通率 1.5浅表生作用 2.1 自重应力及构造应力 2.2 变异应力 2.3 残余应力 2.4临界应变速率C0 2.5 蓆状裂隙 2.6 岩体的侧压力系数N0 2.7 凯塞尔(Kaiser)效应 3.1 屈服强度 3.2 残余强度 3.3 蠕变和松弛 3.4 超空隙水压力 3.5累进性破坏 4.1 活断层 5.1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5.2 地震基本烈度 5.3 震源机制断层面解 5.4 地基土的卓越周期 5.5 粘滑 6.1 水库诱发地震 9.1弯曲—拉裂 10.1地下洞室围岩 10.2山岩压力(山压) 10.3岩爆 10.4塑流涌出 10.5碎裂松动 10.6新奥法 11.1表层滑动 11.2固结灌浆 13.1渗透变形 15.1水库库岸再造 二、填空    0.1作为一门科学,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是 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以便合理开发和妥善保护地质环境 。

       0.2人类工程活动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 区域稳定问题 、岩体稳定问题 、与地下渗流有关的问题 以及 与侵蚀淤积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 4个方面。

    1.1 岩体结构是 建造  和  改造  两者综合作用的产物。

       2.1 自重应力场条件下,垂直正应力σv等于γh ,水平应力σh=Noσv,其中No叫岩体的侧压力系数 。

    2.2 我国各地最大正应力方向与该点与我国的察隅和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连线的夹角 等分线方向 相吻合,仅两侧边缘地带略有偏转。

       2.3 下图:在图中所示的应力场作用下,两组走滑断裂的交汇处A、B、C、D四区的地面位移:隆升区为(   );

    下降区为(     )。

    3.1 岩体的破坏机制可划分为 张性(拉断)破坏 和 剪切破坏 两类。   3.2 岩体变形破坏过程中,基本的变形破裂单元可分为 拉裂 、 蠕滑(滑移) 、弯曲  和  塑流 四种。

    4.1活断层的主要活动方式是 粘滑 。

    4.2逆断层活动时上升盘发生地表变形,并发育分支或次级 断裂。

    9.1 斜坡变形的主要方式有两种,即 卸荷回弹  和  蠕变 。

    9.2 斜坡失稳的基本方式有3种,即 崩落(崩塌) 、滑落(滑坡) 和(侧向)扩离 。

       9.3 斜坡变形破坏的防治原则是 以防为主  、  及时治理 ,并根据工程的重要性 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

    9.4 在相同应力场作用下,随斜坡坡度变陡,坡面附近张力带范围 增大 。

       10.1常用的地下洞室围岩支护措施有 支撑 、衬砌 、锚杆支护 和喷-锚联合支护 等类型。

    11.1 岩石坝基滑动破坏的类型有3种,即 表面滑动 、浅层滑动  和 深层滑动 。

    三 、正误判断 1.当两结构面相交并与临空面配合构成岩体有效的滑移分离体时,分离体的滑动方向受结构面交线的控制。(  ) 2.活断层是指目前正在活动的断层。(  ) 3粘滑是活断层的主要活动方式。     (  )    4.当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小于坝基岩体的抗剪强度时,坝基易在库水压力作用下产生浅层滑动。(  ) 5.蠕滑—拉裂型斜坡变形过程中,当后缘拉裂缝由拉开转为闭合时,既预示着滑坡的滑面已进入累进性破坏阶段。(  )    6.散体结构岩体由于结构面十分密集,可以将散体介质作为似连续介质对待。(  ) 四、问答 0.1 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可举例说明。

    1.1 岩体结构的研究意义。

    1.2 岩体结构面的成因类型及主要特征。

    1.3 岩体结构分类方案。

    2.1 举例说明研究岩体天然应力状态的意义。

    2.2 分析影响岩体天然应力状态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2.3 阐述我国地应力场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4 局部构造应力集中区的发育与活断层的关系。

    2.5 试述岩体中残余应力的形成机制。

    3.1 解释高地应力区钻进过程中“岩饼”形成的原因。

    3.2 试分析空隙水压力在岩体变形破坏中的作用。

    3.3 岩体变形破坏机制的基本地质力学模式。

    3.4 试分析岩体压致拉裂裂纹的形成过程。

        4.1 活断层的鉴别标志。

        4.2 活断层区规划设计建筑物的原则有哪些?(从规划选场、建筑物类型选择和建筑物结构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4.3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活断层的活动时间? 4.4 论述活断裂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5.1场地地震效应的有哪些类型? 5.2 分析场地条件对震害的影响。

        5.3地震发生时,厚层松软土体上哪类建筑物(高层、中层、低层)遭受的震害最严重?为什么?     5.4 简述地震区抗震设计的原则。

        5.5 分析地震砂土液化的形成机制。

        5.6 震源机制断层面解的应用。

        5.7 我国地震地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8 地震区划、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5.9 地震振害效应有哪些内容     6.1 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

        6.2 水库诱发地震的诱发机制。

        6.3 水库诱发地震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6.4 水库诱发地震工地质研究的基本原则 9.1 斜坡岩体应力场的基本特征。

    9.2 影响斜坡岩体应力分布的主要因素。

    9.3 斜坡变形破坏的地质力学模式及其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     9.4 蠕滑-拉裂型滑坡的演变过程一般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变形特点。

        9.5 滑移-压致拉裂型滑坡的形成条件与演变过程阶段划分。

        9.6 滑移-弯曲型滑坡的形成条件与演变过程阶段划分。

        9.7 弯曲-拉裂型滑坡的形成条件与演变过程阶段划分。

        9.8 地下水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9.9 常用的斜坡稳定性评价与预测方法?     9.10斜坡稳定性的破坏概率计算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9.11斜坡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

        9.12试分析滑移—弯曲型斜坡的形成条件及变形破坏机制。

        9.13 简述斜坡变形破坏各地质力学模式的形成条件及主要特征。

        9.14斜坡岩(土)体稳定的研究意义。

        9.15斜坡变形、破坏的主要方式和基本类型。

        9.16滑坡要素及其研究意义。

        9.17影响斜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

        9.18斜坡变形破坏的评价方法。

        9.19滑坡预测、预报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10.1 地下洞室围岩应力重分布的一般特点。

    10.2 脆性围岩的变形破坏的类型和特点。

    10.3 岩爆的类型及产生条件。

    10.4 塑性围岩的变形破坏的类型和特点。

    10.5 试分析影响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因素。

    10.6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10.7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的方法、步骤。

    11.1 浅层滑动的产生条件。

    11.2 深层滑动的产生条件。

    11.3 改善坝基稳定性的措施。

    11.4 地基岩体稳定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11.5 地基岩体的应力分布特点 11.6 坝基岩体变形破坏的类型及特点 11.7 坝基岩体滑动破坏的形式及发生条件 11.8 坝基(肩)岩体稳定性评价方法     11.9如图所示的坝肩岩体,在结构面的影响下形成的①号块体,如何评价坝肩岩体的稳定性?(说明分析思路)       (平面图)         (剖面图)

    很好的节奏感。

    很多闪光点。

    一、实 1、实习的意义

    习概况 1)、能够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将理论和实际结合。

    2)、通过实习能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3)、能够培养我们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的土木工程专业之间的联系。 2、小组分组情况

    我们班共38人,一共分为6个小组,而我们组的成员有:张曼,吴云鹏,廖明浩,韩柄根,苏锦东,王梦想等一共六人,其中王梦想担任组长一职。

    二、实习的内容与安排 1、2012年6月25日上午8点在北2201教室举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动员大会,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实习内容。

    首先,周二早上8点在罗山油库站集合,观察各类岩石,了解岩性,地层接触关系,岩体结构类型,风化作用。 然后,周三早上8点淮南矿业集团门口集合,进行舜耕山实习,了解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差异风化,地层倒转,学会罗盘使用。

    再次,周四在校园观察地板砖,墙上装饰材料,选出三大岩性的代表性岩石,拍好照片,注明地点,编进实习报告。

    最后,周五早上7:30在北校区大门口准时出发去凤台大桥,茅仙洞,考察边坡稳定性,河流冲蚀作用。

    周六,周日编写实习报告。安排后实习内容后,老师又强调了安全问题,然后便是开始着手准备明天的实习。

    2、时间:2012年6月26日 路线:实习第一站罗山

    6月26日早上8点我们到达工程地质实习的第一站——罗山山脚,

    老师介绍了路边的一块不是很特别的“大石头”,在听了介绍后,才明白这个“大石头”居然是三叠纪的紫红色砂岩,命名为“刘家沟组岩,如上图所示。

    仔细观察刘家沟组岩,发现其表面有黑色的泥皮构造,代表着河流沉积,岩石厚状为1m到2m;刘家沟组岩具有槽状交错层理,由流水造成的切割面可判断岩石新老关系,从而可以得到岩石是正常地层还是倒转地层。而我们观察到的上图所示的岩石便是倒转岩石。

    通过老师讲解使我们了解到舜耕山其实是无根山,由于地球板块运动平推而来,因此存在地质断层。

    告别第一块岩石,我们爬山而上,一路有林荫相伴,为我们减少了不少燥热的感觉,增加了实习的乐趣。不知不觉走到了罗山油库围墙外,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白云岩,岩体的表面有许多刀砍状的条纹,如图所示:

    岩体表面的刀砍状条纹是岩体的风化表面,风化表面越细密说明岩体中的钙离子被镁离子取代的越多。而白云岩是含有杂质的,岩石的强度就与其所含的杂质成分有关,若杂质为泥质,泥质的含量越高,岩体的强度越低;若杂质为碳酸盐,则碳酸盐的含量越高,岩体的强度越高。

    白云岩在某些程度上和石灰岩很难区分出来,经观察和查找资料得知:

    石灰岩 —— 一种以方解石为主要组分的碳酸盐岩,常混入有粘土、粉砂等杂质。呈灰或灰白色,性脆,硬度不大,小刀能刻动,滴稀盐酸会剧烈起泡。按成因可分为粒屑灰岩、生物岩、化学灰岩等。由于石灰岩易溶蚀,所以在石灰岩发育地区,常形成石林,溶洞等优美风景区。它是烧制石灰、水泥的主要原料,冶炼钢铁的熔剂,制化肥、电石的原料,也广泛用于制糖、陶瓷、制碱、玻璃、印刷工业中。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

    石灰岩按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岩和化学、生物化学石灰岩。按结构构造可细分为竹叶状灰岩、状灰岩、团块状灰岩等。石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易溶蚀,故在石灰岩地区多形成石林和溶洞,称为喀斯特地形 当黏土矿物含量达25%~50%时,称为泥质岩。白云石含量达25%~50%时,称为白云质灰岩。

    白云岩 —— 一种以白云石为主要组分的碳酸盐岩。常混入方解石、粘土矿物、石膏等杂质。外貌与石灰岩很相似,滴稀盐酸(5%)极缓慢地微弱发泡或不发泡。白云岩风化面常有白云石粉及纵横交叉的刀砍状溶沟,且较石灰岩坚韧。白云岩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及后生白云岩,后二者称交代白云岩或次生白云岩。按结构可分为结晶白云岩、残余异化粒子白云岩、碎屑白云岩、微晶白云岩等。白云岩在冶金工业中可作熔剂和耐火材料,在高炉炼铁中作为熔剂,部分也用来提炼金属镁;在化学工业中用以制造钙镁磷肥,粒状化肥,硫酸镁等。此外还可做陶瓷、玻璃的配料和建筑石材。

    在野外的鉴定实践中,纯灰岩溶蚀比较均匀,溶蚀面很平整光滑,很多地段形成弧形面。白云质灰岩的溶解面很不平整,局部地段白云石溶解速度小于方解石的速度,形成凹凸不平溶蚀面。

    野外确实不好确定石灰岩和石灰质白云岩,大致用断口和滴5%的稀盐酸可以鉴定:纯灰岩断口为贝壳状,石灰质白云岩断口不平;用5%的稀盐酸滴岩石新鲜表面,石灰岩剧烈起泡,灰质白云岩微弱起泡。

    稍作休息我们便继续向山上走,终于爬上了山顶,有一种开阔的感觉,在山顶老师给我们讲解的罗盘的使用,然后便开始的下山的道路。下山的路很陡,老师让我们拿出罗盘测一下倾角是多少,出乎我们的意料的是,看是有60到70度很陡的坡实际上只有17度的倾角。这让我不禁想到其实很多事情,我们的经验和眼睛看到的现象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必须拿出科学的依据来才行。

    2、时间:2012年6月28日 路线:实习第二站舜耕山 这次实习的天气并不是很好,但是我们依旧早早的来到了集合地点,准备着上山实习。第一站观测的岩石是奥陶系马家沟组岩,经老师介绍,我们观察到岩石厚度大于2米,如图所示

    该岩石是奥陶系马家沟灰岩,是整体状,层状岩体,细细观测,发现奥陶系马家沟组岩是倒转岩体。

    接下来,我们拿出罗盘,各小组散开测岩石的倾向和倾角,我们这组测得的岩石倾向是350度,倾角是40度。在测倾向和倾角时要注意观测的地方一定要是岩体的层面。岩石的层面是在沉积过程中由于环境变换造成的岩石变质。而我们观测的岩石可以看到明显的顺曾滑动的方解石擦痕。

    继续向上走,我们遇到了二叠纪石盒子组岩,萧县组岩,贾汪古组岩,土坝子组岩,崮山组岩。经老师的讲解和我们自己的观测,我们了解到萧县组岩是中厚层状岩石,由白云岩和灰岩交替组成;贾汪古组岩以泥岩和页岩为主,而泥岩是隔水层。 经我们细细观测,眼前的岩石中有细小的晶莹颗粒,如图所示

    老师说这个岩石是蜂窝状白云岩,而它的本质便是不规则石英条带,而肉眼看不到的石英结晶称为碎石。

    接下来遇到的岩石便是崮山组岩了,崮山组岩是由泥质白云岩和鲕状灰岩组成,鲕状灰岩位于崮山组岩的底部。向上走一段路便是葛万藻化石与徐庄组岩,徐庄组岩是由纯净的灰岩位于顶部,砂岩位于中部组成。

    今天的最后一站是采集中华莱的里积虫(三叶虫),由于刚刚下过雨,页岩特别易碎,用手就可以掰开,这为我们找化石提供了便利,几乎每块页岩里都有距今5.7亿年前的三叶虫,也有那时候的植物,很兴奋,感觉好像亲自经历了5.7亿年前的一些事,虽然身上全是泥巴,但是我们依旧很开心。下图便是我们找到的三叶虫化石

    3、时间:2012年6月29日 路线:实习第三站茅仙洞

    很快便到了实习最后一天了,最后一个实习地点是茅仙洞。茅仙洞是道教庙宇,在凤台县三峰山东峰下。洞深万丈许,传说西汉时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曾于此幽居修炼,故而得名。

    查资料得到了茅仙洞的详细资料,其坐落于淮南市西部,距市中心约30 公里。属寒武纪山岳型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综合类风景旅游区。始建于西汉景帝年间(公元前156—公元前143),因陕西咸阳贤士茅氏三兄弟在此修炼得道成仙,故称茅仙洞。1986年重修,设茅仙洞景区。茅仙洞景区面积16平方公里,是 “淮河风情游”凤台集散地,三面环水,淮河绕境而过。紫金山自古城寿春北廓,逶迤而西,宛如巨臂,西揽硖石,造就一派群峰竞秀壮丽景观,素以“淮上胜境” 著称。山中林壑优美,佳树葱茏,花灼草丰;山下淮水如练,山石倒长;斜指南天,登高远眺,淮河唯此一段西流。寿西湖、东风湖、焦岗湖三湖尽收眼底。东、西淝河由此贯通,又称“淝水三湾”自古为佛道两教传承圣地,是淮上名胜风景旅游区。

    在车上,老师讲解了关于茅仙洞的相关地理知识,知道了产生大型溶洞的条件:1)要有比较厚的灰岩。2)构造上的倾角不能太陡(20度左右最好)。3)厚层岩石岩石下要有很好的隔水层。4)一定的气候条件(降雨)。5)在侵蚀基础面上。而茅仙洞不具备比较厚的灰岩和气候条件,因而无法形成大型的溶洞。

    下车后,我们沿着石梯来到了淮河边,仅一眼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好壮观的悬崖,岩石一层一层分开开来,如下图所示,

    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

    而淮河也具有其独特的地方,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八公山是淮河的凹岸,凹岸会发生侵蚀,因而产生了茅仙洞。实习的最后一站便是茅仙洞了,我们观看了这天然形成的溶洞,最后为我们的工程地质实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三、实习的体会及建议 1、实习的体会

    通过一星期的工程地质实习,我们学习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很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不再是“纸上谈兵”,实习结束后,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岩石的各种特征,很准确地分辨出一些常见的岩石,这是实习中获得的很大的收获,而且学会了罗盘的使用。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相互的帮助与协作,小组各成员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而且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实习的过程中天气有时很恶劣,但是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阻止了我们的脚步,相反的我们很开心,对着恶劣的天气,迎难而上,学习的热情高涨。

    2、实习的建议

    关于建议,只有1个:更多的让我们动手实践,遇到一些岩石可以给我们多一些时间,拿锤子捶击几下,感受岩体的强度,我们的锤子在实习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派上用场。

    推荐访问:成都 题库 理工大学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