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工作计划 > 正文

    扇形旋转实验报告

    时间:2021-09-14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一、实验课题

    扇形旋转 二、实验要求 1、把扇形旋转固定角度,并且依标记角度旋转。

    2、掌握几何画板软件的使用技巧 三、实验步骤 1) 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新绘图”选项,打开一个新画板。

    2) 单击菜单栏中的“绘图”选中“定义坐标系”,在 y 轴上任取一点,选中该点左击工具箱中文字工具,在弹出的窗口把标签标为 O 点,选定 y 轴在“构造”菜单栏中选择“轴上的点”,把该点的标签为 P 点,单击该点和 O 点,做两点间的线段 OP,单击菜单栏中的“构造”选中“线段”(或快捷键做线段按住 Ctrl+L 键)。

    3) 双击 O 点做标记中心,选中该线段,单击菜单栏中的“变换”选中“旋转”,在弹出的窗口按照固定角度顺时针旋转 22.5 度,得到线段 OP1,然后以逆时针方向分别点击 O、P1、P,点击“构造”选中“圆上的弧”,再双击 O 点,选中扇形 OPP1,点击“变换”中的“旋转”按钮,依次作四个相同的小扇形,交点分别为 P1

    、P2 、P3,得到 1/4 圆。

    4) 选取作出的 1/4 个圆,点击编辑中的显示隐藏按钮,标签改为 1/4 圆。

    5) 选中 y 轴,点击“构造”中的“轴上的点”把该点标签为 H,选定该点以及 y 轴,作垂线,在垂线上取点 B,以点 H 为圆心,B 为圆上一点作圆 H,隐藏垂线。

    6) 选中圆 H,点击“构造”中的“圆上的点”,选中该点左击工具箱中文字工具,在弹出的窗口把标签标为 L 点,以点 H 为中心,将点 L依次旋转 11.25 度,22.5 度,33.75 度,45 度,得到点 L1,L2,L3, L4。

    7) 在 L3L4 弧上任取点 M, 点击“变换”中的“标记角度”,取∠L3HM为标记角度;双击点 P 将 1/4 圆依标记角度旋转;如图,点击“编辑”中的“显示隐藏“按钮,标签改为显示对象 1。

    8) 在弧 L2L4 上任选点 R, 取∠L2HR 为标记角度;选中右边二个扇形,不包括左边扇形的半径,点击编辑中的显示隐藏按钮,标签改为显示对象 2。双击点 P1 将为标记中心,选中右边三个扇形,包括左边扇形的半径,依标记角度旋转。

    9) 在弧 L1L3 上任选点 S, 取∠L1HS 为标记角度;选中右边一个扇形,包括扇形的半径,点击“编辑”中的“显示隐藏”按钮,标签改为显示对象 3;双击点 P2 为标记中心,选中右边二个扇形,包括左边扇形的半径如图,依标记角度旋转。

    10) 在弧 LL2 上任选点 U, 取∠LHU 为标记角度;双击点 P3 为标记中心,选中扇形,包括扇形左边半径,依标记角度旋转。最后,得到旋转后的四个扇形 。

    四、实验反思 通过这次的实验,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真理来自于不断地实践。同时,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师范类大学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与修养,教师懂得使用多种数学操作软件,会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P 4 P 2 P 1P

    有趣,课堂时间使用的更有效率。几何画板软件作为数学几何中的基本软件,我应该努力的学会它和使用它。

    多读书,才不会言语浅薄。作者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真心喜欢细节。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心理系

    《认知心理学》教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表象心里旋转

    实验时间:2012年12月6日

    姓名

    班级:

    学号:

    1

    表象的心理旋转

    摘要:该试验采用了不同方向和角度的R字符,研究了10名大学生在不同的方向和旋转角度下判断字符正像或镜像的反应时,结果表明:心里旋转是存在的,支持库柏和谢波娜(Cooper & Shepard 1973)的研究结果。不同被试完成任务时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有些被试在反应的时候极可能不是完全的心理旋转。

    关键词:心里旋转、表象、正像、镜像

    1 引言

    表象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表征。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表象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表象的心理旋转就是表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70年初库柏和谢波娜(Cooper & Shepard 1973)用减法反应时实验证明了心理旋转的存在。库柏和谢波娜(Cooper & Shepard 1973)用不同倾斜角度的正的和反的字母,数码,对心里旋转作了进一步研究以R字母所做的实验结果发现,当样本为垂直的正位时,即旋转的角度为0度或360度,不管是正常的正像还是镜像,判定所需要的时间较少,而当样本做了不同角度的旋转,反应时随之增加,当样本旋转了180度时,反应时间最长,随着样本的旋转度数的进一步增加,反应时反而逐渐减少,以180度为界,曲线的两侧是对称的。

    本实验旨在验证Cooper & Shepard的实验。

    2 实验程序

    2.1、实验目的:1.重复Cooper等人的实验,研究不同角度正反字母“R”的心理旋转反应时。 2.通过反应时减数法则,验证表象心理旋转的存在。 3.熟悉和掌握减法反应时测量技术在信息加工研究中的应用。 2.

    2、仪器和材料: 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材料:不同角度的正R和反R(镜像)图片,共有0度、60度、120度、 180度、240度、300度正反共12种不同角度方向的R。 2.3、方法:

    1.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 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双击“电脑实验”,打开 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表象的心理旋转”,右边呈现实验说明。 单

    2

    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练习等,也可以单击“开始实验”按钮直接进行实验。

    2.指导语是:这是一个表象心理旋转的实验。下面屏幕要呈现的是一系列不同角度的字母正R和反R(镜像),请你使用1号反应盒对呈现的R做出反应。如果认为是正R按“+”号键,认为是反R则按“-”号键,反应越快越好。当你明白了操作要求后,请你点击下面的“开始实验”按钮开始。

    3.正式实验开始后屏幕随机呈现不同角度的正向和反向R,被试对呈现的R做出正

    向还是反向的判断。程序将自动记录反应时。

    4.实验结束, 数据被自动保存。实验者可直接查看结果,也可换被试继续实验,

    以后在主界面“数据”菜单中查看。

    三、结果

    1.计算被试对不同角度的正R和反R正确判断的平均反应时和正确百分比。

    平均反应时

    正向R 反向R 0度 563.7 665.8

    60度 646.5 824.1

    120度 809.3 876.4

    180度 1021.8 1120.0

    240度 736.8 969.4

    300度 629.0 764.7 注:单位毫秒

    平均正确百分比

    正向R 反向R 0度 98.3 100

    60度 98.3 96.6

    120度 86.5 88.2

    180度 73.1 88.3

    240度 91.5 91.6

    300度 100 94.9

    注:以上均为正确率

    2.分别以R的旋转角度为横轴,反应时为纵轴,画出正R和反R的角度与反应时

    之间的关系曲线,并做出解释。

    如下图1:蓝线为正向R的平均正确百分比,粉线为反向R的平均正确百分比。由图可以看出,无论是正向R还是反向R,当R的旋转角度达到180度时,他的正确百分比最低。

    下图2:蓝线为正向R的平均反应时,粉线为反向R的平均反应时。由图可以看出,无论

    3

    是正向R还是反向R,当R的旋转角度达到180度时,所需的平均反应时最长。

    由两图可以得出:当R旋转到180度时即旋转的角度为0度或360度,不管是正常的正像还是镜像,所需要的时间较少,而当样本做了不同角度的旋转,反应时随之增加,当样本旋转了180度时,反应时间最长,随着样本的旋转度数的进一步增加,反应时反而逐渐减少,以180度为界,曲线的两侧是对称的。

    图1:R的旋转角度和平均正确率

    图2:R的旋转角度与平均反应时

    3.分别以性别和正反R为因素,对实验结果做2×2的方差分析,并对结果进行

    分析与讨论。

    经计算:男生的正R平均反应时是699.0毫秒;反R平均反应时是868.2毫秒。女生的正R平均反应时是739.2毫秒;反R平均反应时是854.8毫秒。

    4

    由计算得出p<0.05,所以男女生在关于R的旋转角度的反应时上差异不显著。

    四、分析: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旋转的角度为0°或300°,不管是正常的或镜像的,判定所需时间都较少,而当样本作了不同角度的旋转,反应时随之增加,当样本旋转了180°时,反应时为最长,随着样本的旋转度数的进一步增大,反应时反而逐渐减少。因此,实验结果支持心理旋转存在的事实。

    但我们可以发现,结果和 Cooper 和Shepard(1973)的结果并非完全一致。对此,我们可以给出这样的解释:镜像的时间比正像的高出不少,或许是由于正像要比镜像的熟悉度高。

    五、结论:

    1心理旋转是存在的,且基本支持Cooper和Shepard研究的结果。 2 不同被试完成任务时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有些被试在反应的时候极可能不是完全的心理旋转。

    六、参考文献

    1.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45~148 2.王甦.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13~225

    5

    推荐访问:扇形 旋转 实验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