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精美散文 > 正文

    【《窗》课堂教学实录】 张宏窗课堂实录

    时间:2019-05-02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时间:一课时

    教师:王开东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2002年高考作文,陕西有个考生写了一首诗歌,在网上炒得很火,同学们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高考作文明确规定,不容许写诗歌,可她写了;明确规定不少于1000字,可她只写了209字;然而这首诗却被评为满分。她也因此改变了中国考试的历史——把高考作文不容许写诗歌,送进了坟墓。

    (学生发出了赞叹声)

    师:同学们非常敬佩她的创新精神。确实是这样:创新,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石,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她的这首诗的题目是——《打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生:(小声的,多美的名字)

    师:可我要问的是:打开窗帘,阳光真的只有一种颜色吗?我以为:在有的人眼里,打开窗帘,他的内心不仅阳光灿烂,而且还能把光明播撒到别人的心灵;而在有的人眼里,却永远只能面对一堵光秃秃的墙。正如北岛的一句名诗“卑鄙——”

    生: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师:很好。下面我们共同走进澳大利亚著名作家泰格特的《窗》,一起见证人性的光辉与暗淡!

    (师板书:窗)

    师:同学们预习课文了吗?

    生:预习了。

    师:预习是一个好习惯,孔子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且同学们在预习时,还要善于把握文章学习的重点,现在,我来把本课的学习重点明确一下:

    (师板书:1、概括——情节2、对比——性格)

    师:哪个同学帮我们熟悉一下课文,下面的同学带着思考题的前三题,着重解决第一个学习重点:概括——情节(投影:

    1、文中写了哪两个人?

    2、你认为教参对情节的概括,是以哪个人为角度概括的?有何不妥?

    3、请从另一个人的角度重新概括,并体会作者构思的匠心。)

    生1:我想把课文读一下

    师:有勇气,这不仅是自信的表现,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生读课文)

    师:这位同学读完了,大家评评,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好!

    师:只要你们多读、多练,也一定能读得和她一样好。

    师:这篇课文有三个词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第一是“树阴”的“阴”,不能写成“荫”,前者是名词,后者常用做动词;第二个是“栩栩如生”的“栩”,注意它与“自诩”的“诩”的区别,“自诩”为自夸的意思,所以从“言”旁;第三个是“鸟瞰”和“俯瞰”,谁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异同。

    生:(七嘴八舌,“鸟瞰”和“俯瞰”都是“从上往下看”)

    师:“鸟瞰”是像鸟一样俯视,那么“鸟一样的俯视”,有何特点呢?

    生2:看的范围广

    师:好,这就是说“鸟瞰”是“从上往下整体的看”,而“俯瞰”只能表示“从上往下看”。那么,从窗户向外看,怎么说?

    生2:用“俯瞰”。

    师:好的,读书就要这样“咬文嚼字”。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导读题三分钟。再分组讨论。

    生3:我觉得这篇小说写了两个人物。

    师:哦,哪两个人物,表述能不能再具体一点?

    生3:一个是靠近窗户的人,一个是远离窗户的人。

    师:我们把这两个人简称为近窗和远窗的人,好吗?

    生3:好的。

    师:你觉得教参的概括是从哪个人的角度概括的?

    (投影:教参概括1、两人关系融洽;2、从享受到困扰3、见死不救4、一堵光秃秃的墙)

    生3:是从远窗人的角度概括的。

    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能和我们说说吗?

    生3:我是从“从享受到困扰”和“见死不救”看出的,它们前面省略的主语都是远窗的人。

    师:那您能不能据此修改教参的另两条概括呢?

    生3:我把第一条(两人关系融洽)修改成“与近窗的人关系融洽”,把最后一条(一堵光秃秃的墙)修改成“见到一堵光秃秃的墙”

    师:同学们,你们说改得好不好?

    生:改得好!

    师:我觉得改得不是好,而是——很好!

    生:(笑)

    师:这就是说,只要我们有了科学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挑战权威,就像陕西写诗的那个大胆的考生,这也算是一种创新精神。刚才我们从“远窗的人”的角度,对课文的情节作了概括,那么,现在我们谁能从“近窗的人”的角度概括课文的情节,并分析作者为何不以“近窗的人”角度来行文?

    生4:我把它概括为“与远窗的人关系融洽;编造窗外公园的美景;在冷漠中死去”

    师:概括得很好。这就是说,在我们概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概括的角度一致,角度一致了,就不会像教参上一样顾此失彼。如果我在“近窗的人”概括中,也加上一条“见到一堵光秃秃的墙”,你怎么理解我的这种概括?

    生4:我觉得老师“这地方的墙”不是真正的墙,而是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隔阂,或者是冷漠。

    师:你真的很优秀,一下就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下面,谁来说说作者不用“近窗的人”角度行文的理由。

    生5:我认为作者如果用“近窗的人”角度行文,一开始就失去了悬念,文章就会平铺直叙,不能够跌宕起伏,而“文似看山不喜平”!

    师:我注意到了他的一个词——“跌宕起伏”,这个词用得神采飞扬。只有“跌宕起伏”,小小说才充满悬念,而“悬念”正是小小说艺术上的灵魂。刚才我们一起熟悉了小说的情节。俄国高尔基就曾经说过“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现在,我们一道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同学们看导读题4—6小题,先思考,后交流。

    (没有同学主动回答)

    师:今天是哪一号

    生:“3、15”

    师“3、15”是消费者维权日,现在有很多老师,在课堂上霸占了同学们的话语权,今天我特别希望同学们能大胆的维护自己的话语权。

    (学生笑)

    师:近窗的人死了,医生丝毫没有大惊小怪。我觉得可能是医生见惯了人的生死,所以很平淡,是这样吗?

    生6:不是,是因为近窗的人病得很重,医生对他的死早已有了思想准备。

    师:哦,病得很重,那么你觉得他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可实际上呢?

    生6:他最应该做的是“静养”,而他却不断编造生动、美丽、丰富的公园美景,来减轻病友的疼痛和寂寞。

    师: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一下他的这种精神吗?

    生6:可以,比如说“舍己为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师:你说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让我想起了你们刚刚上的一篇文章《纪念白求恩》,想起了毛主席对白求恩评价的一段话。近窗的人,也可以算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别人’的人。”(师生共同背颂)

    师:小小说一般惜墨如金,这篇小小说为何花费大量的笔墨来写窗外的美景呢?而且在写美景的时候,出现了“照例是……”“有的……有的……”等等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节发展上有何好处?

    生7:我认为这样写,更能够突出近窗的人为别人苦心着想,说明他心地善良,道德高尚。

    师:同样是一个玫瑰园,有人说:这地方不好,因为花下面有刺;有人说,这地方很好,因为刺上面有花。同样是半杯水,悲观的人说,我只有半杯水了;乐观的人说,我还有半杯水呢!这是为什么?

    生8:老师,我明白了。这地方美景的描写,既是近窗的人安慰别人的话,同时也象征着他美好的心灵。因为一个心灵里没有美景的人,不会也不可能编造出如此生动丰富的美景。

    师:同学们体味确实很深,我们看问题就要这样多角度来看,那么这种栩栩如生的虚构,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好处呢?

    生(为难状)

    师:公园美景描绘越生动,我们就越信以为真,我们越信以为真,就越——

    生9:就为下文不是公园,而是一堵光秃秃的墙,加强了悬念,造成了一种落差。

    师:说得好,这就是小小说的第二大特点:先蓄势,然后再陡转。比如有个相声:“口袋里插一只笔,小学;两只笔,初中;三只笔,高中;四只笔,大学;五只笔,——修钢笔的”这种手法就是先蓄势后陡转。文章中先是反复生动细致的描写公园美景,可以看成是蓄势;而最后却是一堵光秃秃的墙,自然可以看成是陡转。但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小小说的技巧不是目的,表现人物的性格才是它的本意。

    师:同学们知道吗?第六题是一个高难度的问题,我本来不敢用,可我突然想到我面对的是梁丰实验中学的学生,我就用了,同学们有信心解决这个难题吗?

    生:(满脸喜色,跃跃欲试)有!

    师:不靠窗的病人病情为何加重?

    生10:他的心事太重了!

    师:什么心事,你能说得明白一点吗?

    生10:对近窗人的嫉妒,就是说他得了“红眼病”。

    师:写他的病因医生不得而知,说明了什么?

    生10:他的病因是嫉妒,医生对他的嫉妒不得而知,是因为——

    师:如果窗外真的有美景呢?

    生10:(恍然大悟)因为窗外本没有美景,所以医生对他的嫉妒不得而知。

    师:说得很好,这就是说这里为下文写窗外不是美景,而是堵光秃秃的墙——

    生11:埋下伏笔,作好铺垫。

    师:由此可见,小小说蓄势之后的陡转,既要出乎意料之外,又要合乎情理之中,如此说来铺垫和伏笔就是显得格外重要了。总的来说:悬念、蓄势和陡转是小小说的几个鲜明的特色。

    师:人们都说“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为”,你如何看待远窗人的见死不救这种行为?

    生12:我认为这种行为是他嫉妒心恶性膨胀的结果,反映了他心灵卑劣、自私冷酷;正好与近窗人“心地善良,道德高尚”形成鲜明对比。

    师:如此两个鲜明生动的形象对比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果让你为他们各选择一种事物比喻他们的心灵,你会选择什么?说说理由。

    生13:我选择公园和墙,公园里阳光温暖,玫瑰花香,空气温柔,自然的美景与人文景观和谐一体,正好用来比喻近窗人美丽的心灵;而光秃秃的墙,它阴暗、潮湿、狭窄,也正好可以用来比喻远窗的人心灵的肮脏和卑劣。

    师:说得很好,这可能就是作者的原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构思的巧妙。当然再好的构思,都离不开精彩的语言,本文的语言,尤其是成语的使用,非常有亮色,课后请同学们慢慢品味。现在如果让你用成语来描绘这两个人的品格,你能运用哪些成语?

    生14:生近窗的人:舍己为人、高风亮节、胸怀坦荡……

    生15:远窗的人,自私自利、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师:成语可能是难了一点,用词语来表达,怎么样?请你回答一下。

    生16:近窗的人无私、关爱、善良、真诚;远窗的人自私、冷酷、残忍、卑劣。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的非常优秀。现在,我们来共同挑战最后一个难题:如果让你为文章续写一个结尾,要求有创意,切合主旨,符合人物性格,你有哪些好的想法,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然后说出来,让我们共同分享。

    生17:我想引用顾城的一首诗。

    师:顾城的诗,我也很喜欢,你说。

    生17:窗外,天空灰暗,大地灰暗,世界灰暗,两个雨点,一个灰暗,一个光亮……”

    师:这个结尾,非常别致,对比的色彩很鲜明。

    生18:我想平淡一点

    师:好,平平淡淡才是真!

    生18:他,无力的躺了下去,窗外,更加安静了……

    师:这个结尾很有意思,静中有动,表面的安静恰恰烘托出人物内心的波动。

    生:(下课了,响起了萨克斯乐曲《回家》)

    师:从好的方面,谁来说一说。

    生19:于是近窗边,又多了一个重症病人,继续为病友们编造窗外的美景……

    师:回答得很好,感觉近窗的人使我们的心灵都受到了一次洗礼。人确实就是这样,比如说我,每次听到《回家》这首乐曲,都深有感触。“回家”,我认为它呼唤的不仅是回到我们身体栖息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呼唤我们回归灵魂升华的家园——那就是人类要永远求真、求善、求美。最后我也想用顾城的一首诗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这堂课:

    “我要在大地上,

    画满窗户。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再一次感谢同学们的精彩配合,谢谢!让我们在《回家》的优美旋律中结束这节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推荐访问:课堂 教学实录 《窗》课堂教学实录 《燕子》课堂教学实录 《西门豹》课堂实录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