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精美散文 > 正文

    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9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1、一去二三里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1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表示数的多少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写,也可以用汉字写,以及各自使用的不同场合。

    【教学重点】知道写字的笔顺规则:从上到下。

    【课件设计】课文的插图生活中各种数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

    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

    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

    三、学习古诗

    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

    (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

    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还有什么问题?

    (三)配乐诵读全诗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背诵全诗,并设问:

    (1)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2)这个小山村热闹吗?(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

    (3)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

    (4)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朋友们一起背,就好像走进了小山村。

    四、写字

    这节课我们来写三个字(出示“一、二、三”),这三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1.都是由“横”组成的。

    指导写好“一”(顿一顿,横过去,再顿一顿,回一回。要稍稍往上斜)。

    2.观察“二”字的两横有什么不一样。

    3.观察“三”的三横长短变化,并与“二”中两横间的距离作比较,得出结论:三横之间要稍靠紧些。

    4.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

    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师自言自语)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生发现错误)古时候有个故事,那里面有个人就闹了这么个笑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听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巩固复习生字。

    了解数字的不通用处,了解基数和序数。

    能背诵有关的诗歌、儿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注意纠正四和十的读音。)

    2.听写:一、二、三。

    如果你还能写其他数字也可以写其他数字。

    二、认读笔画“横”

    三、认读儿歌。

    上节课,我们学习十个生字,还会写了三个字,你们真的都学会了吗?

    1.出示绕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练时注音)

    绕口令: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

    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

    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

    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2.先由老师带读,再学生根据刚才学习的情况跟读。同学互读。齐读

    了解数字使用的不同场合。

    3.真是不看不知道,简单的数字也有那么多讲究,我们再来读读《一去二三里》齐读

    你在这诗歌中找到了哪些数字?

    如果我们都把他们改为数学的阿拉伯数字,你看合适吗?(不合适,这是中国古代的诗歌,他已经成为了一种特定的格式。)

    谁知道一般汉字的数字和数学的阿拉伯数字使用在什么不同的场合?(一般在文章中都使用阿拉伯数字,除了在特别庄重的场合,如文件的题目、标语;或者是古诗,古词。)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到街上去看一看。看投影片日常生活中数字的使用。

    了解基数和序数。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必须用汉字的数字,那就是数字是表示事物先后顺序。比如第一、第二等等。

    那么反过来,一般1、3这样的数字就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四、小结知识,拓展课外

    今天,我们学习有关数字的许多知识,其实有关数字的知识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留意周围的生活,就会发现。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一去 一去二三里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