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精美散文 > 正文

    蓝色的树叶课文 《蓝色的树叶》问题探讨

    时间:2019-05-24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对待新教材教学,应该本着“小立课程、大下功夫”的精神,进行发现、利用、改造。

    发现,以创新教育的视角去审视课文,而不是用教师备课,以编书人的视角;在“服从”的前提下“如何上好这一课”的理念,永远不会有新的发现。

    利用,“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可以全部利用,也可以部分利用;前提是教材有价值的就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改造,其实就是对教材开发的创新行为。尤其是《语文》,时效性强,一篇文章发表时可能还“时髦”,教这篇课文时也许就“老化”了,要加以改造。

    总之,对待教材,不是传统的“照本宣科”“以本为本”,而应以创新的教育思想去发现、利用、改造它。

    二《蓝色的树叶》写的是李丽小朋友在美术课画树时找不到绿铅笔而向同桌林园园小朋友借,屡遭拒绝而只得用蓝铅笔画树叶的故事。

    一支铅笔,几毛钱,问同桌借却屡遭拒绝,太过分了。

    1.第一次。“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她已经把树画好了”。

    当“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一个借铅笔,“小声”说,一个不愿借铅笔,“吞吞吐吐”说,借口“还没画完”呢。

    孩子纯真的心灵不见了,负面的暗示:就有吝啬到连铅笔都不愿借同桌一下的小朋友,而且有“心计”、会找托词。

    2.第二次。“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等她都画完了”,才第二次开口,“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林园园不说借,也不说不借,只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其实还是不错的借口。

    “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林园园没有退路了)

    3.于是,林园园只得“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她存心不借,早就放好了),但又一连说了“三个不要”,不要削(削短了)、不要用力(弄断了)、不要画得太多(铅笔用多了)。

    编书的简直把林园园这个小学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写成当代难以想像的吝啬“小气鬼”形象,生活中有这样的小女孩吗?

    4.最后李丽借笔失败,与林园园情感“破裂”的一个细节描述:

    “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萆’”,“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萆?”(画小草一大堆,多破费铅笔呀)。

    于是,出现课文标题《蓝色的树叶》,李丽只得用自己的蓝铅笔画树叶。

    5.课文用“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结尾。

    暗示通过显意识进入潜意识,到达意识的深层部分,从根本上影响、折射、塑造着人的生命。

    “林园园”这么多的负面暗示给小朋友什么样的生命形象呢?

    应利用教材,将“负面暗示”作“正面暗示”的调整。

    思路:

    1.第一次。李丽画树叶找不到绿铅笔,同桌林园园发现了,要借她,能设计一段对话吗?

    “你为什么还不开始画?”

    “绿铅笔不见了。”

    “我借给你吧!”

    “你也没画好啊!”

    “没事。我先画别的。”

    李丽第一次感动了。

    2.第二次。李丽过分用力把借的绿铅笔的笔尖弄断了。设计—段情景对话。

    “坏了!”李丽说。

    林园园一看,李丽把笔尖弄断了!

    李丽觉得抱歉,差不多要哭了。

    “对不起,我用力太大了!”

    “没关系,削一下就是了。”林园园一边安慰她,一边削起铅笔,李丽又一次被感动了。

    3.第三次。李丽最后又画了一大堆小草,笔尖又磨平了。设计一段情景对话:

    “不好意思,我画好了,铅笔尖用完了!”“那有什么,再削就是了。”林园园微笑着说。

    4.结尾:李丽望着林园园的笑脸,心里感到:“林园园多么像姐姐呀。”

    摘自《发现利用改造——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分内容的思考》

    推荐访问:树叶 探讨 蓝色 《蓝色的树叶》问题探讨 蓝色的树叶教案 蓝色的树叶ppt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