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精美散文 > 正文

    【桥梁施组】单箱三室直腹板截面箱形桥梁施工组织设计

    时间:2020-08-25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XX 大道 XX 桥工程 施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报送日期:20XX 年 年 XX 月

      目

     录

     1 编制依据

     ................................ ................................ .......

     5 5

     1 1.1 招标文件

     ................................ ................................. .

     5 5

     2 1.2 设计文件

     ................................ ................................. .

     5 5

     3 1.3 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

     ................................ .......................

     5 5

     2 工程综述

     ................................ ................................ .......

     6 6

     2.1 概述

     ................................ ................................ .....

     6 6

     2.3 自然条件

     ................................ ................................. .

     8 8

     4 2.4 外部施工条件

     ................................ ............................

     11

     3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设立

     ................................ ..........................

     12

     1 3.1 组织机构设立

     ................................ ............................

     12

     2 3.2 各部门职责

     ................................ ..............................

     12

     4 4 施工总体部署

     ................................ ................................ ..

     14

     4.1 施工部署和 总的施工安排

     ................................ ..................

     14

     2 4.2 临时设施

     ................................ ................................

     15

     5 5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 ......................

     16

     5.1 测量工程

     ................................ ................................

     16

     2 5.2 粉喷桩施工方案

     ................................ ..........................

     20

     3 5.3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 ......................

     22

     4 5.4 承台施工方案

     ................................ ............................

     27

     5 5.5 灰土处理施工方案

     ................................ ........................

     29

     6 5.6 浇筑混凝土垫层

     ................................ ..........................

     30

     7 5.7 墩台身施工方案

     ................................ ..........................

     31

     8 5.8 箱梁施工方案

     ................................ ............................

     32

     9 5.9 桥面系施工方案

     ................................ ..........................

     39

      6 施工总体计划和保证措施

     ................................ ........................

     47

     1 6.1 施工总体计划

     ................................ ............................

     47

     2 6.2 保证进度计划的措施

     ................................ ......................

     47

     3 6.3 劳动力使用计划

     ................................ ..........................

     50

     4 6.4 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 ........................

     51

     7 新技术、新材料应用

     ................................ ............................

     53

     8 8 重点技术措施

     ................................ ................................ ..

     54

     9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 ....................

     55

     1 9.1 质量目标

     ................................ ................................

     55

     2 9.2 质量保证体系

     ................................ ............................

     55

     9.3 保证质量的措施

     ................................ ..........................

     55

     4 9.4 创优计划

     ................................ ................................

     59

     C 9.5 QC 小组活动计划

     ................................ .........................

     60

     9.6

     质量回访与工程验收的计划

     ................................ ...............

     60

     10 环境管理

     ................................ ................................ .....

     61

     1 10.1 环境保护目标与指标

     ................................ .....................

     61

     2 10.2 环境管理组织体系

     ................................ .......................

     61

     3 10.3 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

     ................................ .....................

     62

     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 .............................

     71

     1 1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 ...................

     71

     2 11.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保证体系

     ................................ ............

     71

     3 11.3 安全管理

     ................................ ...............................

     71

     4 11.4 安全保障措施

     ................................ ...........................

     72

     12

     文明施工管理

     ................................ ................................

     77

     12.1

     文明施工目标

     ................................ ..........................

     77

     12.2

     文明施工措施

     ................................ ..........................

     77

      3 12.3 文物保护的措施

     ................................ .........................

     78

     13 对分包队伍的管理

     ................................ .............................

     79

     13.1 总则

     ................................ ................................ ...

     79

     2 13.2 分包方的选择及管理

     ................................ .....................

     79

     3 13.3 合同要求

     ................................ ...............................

     79

     4 13.4 施工准备工作

     ................................ ...........................

     79

     5 13.5 施工过程监控

     ................................ ...........................

     79

     6 13.6 分包工程的质量考核与奖罚

     ................................ ...............

     81

     7 13.7 文件和资料的管理

     ................................ .......................

     82

     14 计算书

     ................................ ................................ .......

     83

     1 14.1 支架及围堰内地基承载力计算书

     ................................ ............

     83

     15 附图

     ................................ ................................ ........

     100

     附图 1 1 总平面布置图

     ................................ .........................

     100

     附图 2 2 生活设施布置图

     ................................ .......................

     101

     附图 3 3 生产设施布置图

     ................................ .......................

     102

     附图 4 4 围堰纵断面图

     ................................ .........................

     103

     附图 5 5 围堰横断面图

     ................................ .........................

     104

     附图 6 6 桥下粉喷桩布置图

     ................................ .....................

     105

     附图 7 7 金海二桥现浇箱梁纵断面

     ................................ ...............

     106

     附图 8 8 金海二桥现浇箱梁支架横断面图

     ................................ .........

     107

     附图 9 9 金海二桥现浇箱梁支架平面图

     ................................ ...........

     108

     附图 0 10 金海二桥现浇箱梁支架施工方案流程

     ................................ ....

     109

     16 附表

     ................................ ................................ ........

     110

     附表 1 工程进度计划表

     ................................ ......................

     110

     附表 2 2 劳动力计划表

     ................................ .........................

     111

     附表 3 施工机械计划表

     ................................ ......................

     112

      附表 4 工程材料供应计划表

     ................................ ..................

     113

      1 编制依据

     1.1 招标文件 连云港连云新城金海大道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1.2 设计文件 连云新城金海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第二册金海二桥 1.3 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 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

     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6)《公路污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1-2005) 7)《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1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1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JCC2-2008)

     12)其他国颁、部颁相关专业的现行设计标准、规范、规程。

      2 工程综述

     2.1 概述 2.1.1 工程名称 连云港连云新城金海二桥。

     2.1.2 工程地点 连云港连云新城。

     2.1.3 工程规模 连云港位于环渤海湾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边缘地带,也是淮海经济圈的成员。淮海经济圈位于我国大陆的“脐部”,东濒临黄海、西近中原,北连齐鲁、南接江淮。居全国经济东西结合和南北交流的枢纽地带,在全国经济总格局中具重要地位。

     2009 年 6 月 10 日,国务院第 68 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7 月 14 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09]83 号),8 月中旬,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开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付诸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对江苏沿海地区的战略定位:“以连云港港为核心,联合南通港、盐城港共同建设沿海港口群,进一步提高综合服务功能,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陇海兰新沿线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窗口,逐步形成亚欧之间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

     适逢江苏沿海综合开发、沿海铁路建设、东陇海线产业带规划等多种时代发展机遇,连云港市提出“城市东进、拥抱大海”城市发展战略,构建“一体两翼、一心三极”滨海大城市框架,打造真正意义的东方大港。

     由“三极”所围合的海滨新区,将成为连云港城市交响曲中最为华彩的乐章。海滨新区是未来连云港政治、金融、文化、公共活动的中心,成为连云港城市发展的核心和龙头。其各项功能不仅服务于连云港市域,而且辐射整个苏北苏东乃至沿东陇海线地区,引领连云港市成为区域中心城市。

     金海二桥为连续梁桥。纵向采用连续梁体系,全桥 5 孔一联布置,跨径组成为(22.5+33.5+38+33.5+22.5)m,全桥孔跨总长 150m。

     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拱形连续箱梁,左右分幅布置,每幅顶宽 20.5m。

     上部结构单幅箱梁采用单箱三室直腹板截面。每幅箱梁分为 A、B 节段和合拢段。

      合拢段设置在次边跨跨中,长度 2m。

     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实体墩,分幅布置。桥墩下设矩形承台,单个承台下布置双排钻孔灌注桩,桩基按端承桩设计,桩长 34~40m。

     桥台采用一字形桥台,分幅布置。台身下设矩形承台,单个承台下布置双排钻孔灌注桩,桩基按摩擦桩设计,桩长 34~35m。

     2.1.4 工程造价 本工程总造价 13000 万元。

     2.1.5 投资来源 本工程由连云港金海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2.1.6 工程性质 本工程工程性质为市重点工程。

     2.1.7 业主 本工程业主为连云港金海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2.1.8 勘查单位 本工程勘察单位为江苏同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2.1.9 设计单位 本工程设计单位为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1.10 监理单位 本工程监理单位为连云港科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1.11 施工单位 本工程施工单位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2.1.12 质量监督单位 本工程质量监督单位为连云港市开发区质量监督站。

     2.1.13 安全监督单位 本工程安全监督单位为连云港市开发区安全监督站。

     2.1.14 总体工期安排 计划工期要求:2011 年 12 月 1 日开工,2013 年 4 月 20 前完工。

     2.2 工程承包合同的主要内容 金海大道道路工程、金海二桥桥梁工程。

      2. 3 自然条件

     2.3.1 地形地貌 连云港市位于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的结合部,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平原、海洋、高山齐观,河湖、丘陵、滩涂俱备。全市地貌基本分布为中部平原区,西部岗岭区和东部沿海区 3 大部分。东部沿海平原海拔 3.5m,主要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击平原及滨海平原 3 类,总面积 5409km²,约占全市土地面积 70%。西部东海县的丘陵海拔 100~200m。沿主要是 700km²盐田及 480km²滩涂。沿岛礁 21个,其中岛屿 9 个,面积为 6.06km²。具体为:东西连岛、鸽岛、竹岛、羊山岛、开山岛、秦山岛、车牛山岛、达山岛、平岛等,其中东西连岛为江苏第一大岛,面积达5.4km²。

     拟建桥梁位于水中,水深 3.0m 左右,地势较为平坦,道路及桥址区地形略有起伏,地面标高在-1.05m—3.00m 之间。地貌单元属海积平原。

     2.3.2 地质概况 本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剡庐断裂带东侧,基底构造以北东向为主,无活动性断裂,属稳定地块。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我国著名的剡(城)—庐(江)深大断裂,从工作区西侧约80km 左右处通过;据文献记载,在 1668 年间在剡城发生的 8.5 级大地震。本区亦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数百年来该断裂相对稳定,未发现有复活迹象。故亦属稳定构造。因此判定该地区区域稳定性良好,适宜兴建各类建(构)筑物。

     2.3.3 工程地质层特征 (1)、淤泥:饱和,流塑,细腻,高含水量,高压缩性,承载力较低,有摇震反应,属特殊性土层;层厚为7.40-14.20米,层底标高为-13.55m- –8.35m,fk=40kPa,Es=1.40MPa ,该土层分布较均匀,工程性能差。

     (2)、粘土:灰黄色-褐黄色,可塑, 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压缩性,无摇震反应,层厚为 2.0-4.20 米,层底标高为-15.23- -10.65 米。fak=100kPa,Es=5.0MPa。工程性能一般。

     (3)-1、中细砂:黄褐色,中密,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摇震反应迅速,继配较差,主要成飞为石英、长石。层厚为 0.60-3.30 米,层底标高为-14.80--12.10 米,土层分布布局,fak=120kPa,Es=10.0MPa。工程性能一般。

      (4)、粘土:灰褐色-褐黄色,可塑,, 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压缩性,无摇震反应,层厚为 1.70-7.10 米,层底标高为-21.47--13.21 米。fak=100kPa,Es=5.0MPa。工程性能一般。

     (5)、含粉砂粘土:灰褐色-褐黄色,可塑,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压缩性,无摇震反应,层厚为 2.90-8.10 米,层底标高为-29.07--17.11 米。fak=80kPa,Es=4.5MPa。工程性能一般。

     (6)、中细砂:灰褐色-褐黄色,中密,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继配较好,主要成飞为石英、长石。层厚为 0.60-3.30 米,层底标高为-22.90- -19.05 米。fak=150kPa,Es=12.0MPa。工程性能较好。

     (7)、含粉砂粘土:灰褐色-褐黄色,可塑, 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压缩性,无摇震反应,层厚为 1.90-8.70 米,层底标高为-37.23- -21.40 米。fak=100kPa,Es=5.0MPa。工程性能一般。

     (8)、中细砂:

     黄褐色,中密-密实,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继配较好,主要成飞为石英、长石。层厚为 2.20-18.00 米,层底标高为 55.15-24.60 米。fak=180kPa,Es=12.0MPa。工程性能较好。

     (9)、粘土:灰褐色-褐黄色,可塑, 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压缩性,无摇震反应,层厚为 2.00-2.80 米,层底标高为-29.41- -27.40 米。fak=190kPa,Es=7.5MPa。工程性能一般。

     (10)、粗砾砂:黄褐色,密实,稍具层理,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摇震反应迅速,继配较好,主要成飞为石英、长石。层厚为1.30-2.90米,层底标高为-31.20- -29.15米。fak=240kPa,Es=14.0MPa。工程性能较好。

     (11)、强风化片麻岩:灰黄色,局部灰白色,除石英外其他矿物部分砂质化,原岩结构及构造可见,岩芯呈短柱状,局部碎块状,节长 2-20CM,裂隙较发育。层厚为 0.90-11.60 米,层底标高为-66.15- -30.75 米。fak=560kPa。工程性能较好 (12)、中风化片麻岩:灰色,局部灰白色,岩芯呈柱状或短柱状,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22.0MPa,为较软岩。该层未穿透。Frk=20.22MPa。工程性能好。

     2.3.4 水文地质条件 连云港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既有暖温带气候特征,又具有北亚热带气候特征。其基本特征是季风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具有海洋

      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双重特点。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夏季潮湿多雨,气温偏高。据近年来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 14.5℃,最高气温于 8 月份,高达 38.5℃,最低气温于1 月份,达-14.7℃。冬季表土封冻,一般为 0.2~0.3m,局部 0.50m。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年平均降水量为 900mm,主要集中于 7、8、9 三个月,其中 7、8、9 月份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 2/3。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主要受东亚季风进退的影响,夏季降水多而集中,冬季降水稀少。全年降水天数平均为 87.6 天,七月份多年平均降水量达216.3mm,12 月份仅为 13.1mm。年最大降水量 1380.7mm,最小降水量仅 520.7mm,月最大降水量为 519.2mm,最小降水量 10.3mm。各季日降水量大于等于 50mm 的暴雨、大暴雨及特大暴雨的日数多集中在每年的 7-8 月份。日最大降雨量 264.4mm,最长连续雨日 14 天。降雪集中于 12 月至次年 2 月,最大积雪厚度 280mm。本区多风,春季多大风、疾风,一般风向为东-东北风,风力 3 级,最大风力 11 级以上,一般风速4.0 米/秒,最大风速 33.0 米/秒,风荷载 500Pa。

      地下水主要类型为潜水和承压水,潜水主要赋存于上部(1)层杂填土、(2)层淤泥(3)层粘土(4)层粘土(5)层含粉砂粘土孔隙中,承压水主要赋存于(6)层、(8)层中细砂及(10)层粗砾砂中。潜水水位埋深 0.30~32.00m,标高一般在 2.90~-29.07m左右,承压水顶板标高略低于所在地层标高。

      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为 0.30 米左右,稳定水位埋深为 0.50 米左右,标高为2.5 米左右,受季节及降水影响,水位年变化幅度为 0.50 米左右。

     2.3.5 地震 整个连云港市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中朝地台、鲁东古隆起地块。云台山原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一起组成中国东部胶辽古陆,后经断裂作用,云台山与山东丘陵分开,形成一个被断裂所包围的上升地垒山块,在很长的地质历史中,仍然是黄海中的一列孤岛,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主要是第四纪以来,由于黄河泥沙的冲积,逐渐形成黄、淮、海三大平原,使山东半岛与大陆相连,同时山东丘陵南麓的沂、沭、泗河流冲积形成的三角洲不断南伸,逐步向海州湾逼近。1191-1855 年间黄河夺淮入海的大量泥砂淤积,造成了云台山与大陆相连,并形成了现在的苏北平原。

     抗震设防烈度:7 度。

     2.3.6 气象 场地所在地区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季风气候显著,冬冷

      夏热,四季分明。据近年来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 14.5℃,一月平均气温~0.2℃,8 月平均气温 26.8℃,年最高气温 38.5℃,最低气温~14.7℃。冬季冻土层厚度 0.2~0.3m。年平均降雨量 900mm,主要集中在 7、8、9 三个月,约占全年降雨量 2/3.年最大降雨量 1380.7mm,最小降雨量 520.7mm。日降雨量大于等于 50mm 的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的日数多集中在 7~8 月份。日最大降雨量 264mm,最长连续雨日 14 天,最大持续暴雨量 244.2mm。降雪集中于 12 月至次年 2 月,最大积雪厚度 280mm。全年平均风速为 3.1m/s,30 年一遇最大风速 25.3m/s。4~8 月及 10 月多吹东南风,其余月份多静风或东北偏北风,风荷载 450Pa。全年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在最热月份为 80%以上,最冷月份为 60%,日照充足,平均每天近 7 个小时,5、6 月份每天平均在 8小时以上,全年无霜期 216 天。

     2.4 4 外部施工条件

     2.4.1 施工现场的特点 本工程施工场地为填海造地预留水塘,后期规划为泄洪河道。

     2.4.2 当地材料供应情况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自拌混凝土,项目部自建混凝土搅拌站。黄砂采用山东临沭,石子采用大岛山,水泥采用鲁碧;钢材由公司统一购买。

     2.4.3 机械设备 钻机、吊车等由中交三航局江苏分公司统一调运到工地,小型机具直接购买。

     2.4.4 供水供电 生活用水从海郡路自来水管接入,施工养护用水采用附近河水。

     经现场勘察,金海二桥附近有高压电网,从接口处接入一台 750KVA 的变压器,施工正常用电满足要求。

     2.4.5 交通条件 金海大堤便道与海郡路相接,施工车辆均从此处进入,场区临时便道先施打粉喷桩,然后用山场碎石填筑,宽 10m。

      3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设立

     3.1 组织机构设立

     为了确保安全、优质、文明、高效地完成本合同工程的各项施工任务,根据本工程的施工任务和工程特点,我局将本着“精干、专业、高效”的原则,选派一批有资质、有专业技术水平、有组织管理能力、善于指挥,并且以参加过多项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的主要人员,组建精干、高效的施工管理班子,按项目法组织施工,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

     项目部设“五部二室”和 6 个施工作业队,具体见以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

     3.2 各部门职责

     项目经理部的主要职责是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全面履行合同,按工程合同、技术规范、施工图纸和业主的要求,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本标段的施工任务,以优良的工程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详细如下:

     ⑴工程技术部:按合同要求策划、实施工期计划;负责总体施工方案、重大技术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做好与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设计院的联系和沟通工作;提出项目经理 杨金才 项目总工 贾志鸿 项目副经理 付怀卫 项目副经理 张

     斌 工程技术部.叶秋林 物资设备部 包真元 合

     约

     部 李建婷 综合办公室张修铭 试

     验

     室顾波 安 质

     部 王建兵 财

     务

     部 王

     烁 灌注桩施工队 桥

     梁

     施

     工

     队 桥面施工队 伸缩缝安装施工队 粉喷桩施工队 软基处理施工队

      资源配置计划;抓好技术指导和控制工作。

     ⑵安全部:负责安全计划、各项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监督安全生产,防止事故的发生。

     ⑶物资设备部:及时组织落实材料的供应工作并提供完整的原始质保资料;做好材料的核销工;负责机械设备的配置、使用与管理工作,及能源配备,为整个施工过程的顺畅和实现预期的质量、进度目标提供硬件保障。

     ⑷合约部:负责合同管理,对合同履约中可能发生的偏差,提前预防和及时纠正,确保全面履行合同;负责工程报验与计量、变更等工作。

     ⑸财务部:负责项目的日常资金流动运转管理工作,为项目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

     ⑹试验室:负责工程开展过程中各项原材料、混凝土试验、土工等试验及各类相关器具的标定工作。

     ⑺综合办公室:负责本项目部日常行政办公管理,协助经理组织会议;上传下达政令文件与信息;负责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协调;处理好与沿线群众的关系,为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负责项目部的劳动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配置,文件资料管理、后勤保障管理等工作。

     

      4 4 施工总体部署 4.1 施工部署和总的施工安排

     根据总工期要求,结合工程内容和现场条件,本工程的总体施工安排为:优先施工左幅粉喷桩,再施工右幅粉喷桩;灌注桩优先施工左幅桥墩桩基,再施工左幅桥台桩基;右幅灌注桩施工顺序与左幅相同;承台墩身先施工左半幅,再施工右半幅;上部结先施工左半幅,再施工右半幅;箱梁施工也按照先左幅后的顺序施工。

     1 4.1.1 主要工程量

     序号 分项工程名称 工程数量 备注 1 钻孔灌注桩 96 根

     2 承台 12 个

     3 墩身 8 个

     4 台帽 4 个

     5 伸缩缝 4 道

     6 支座 24 个

     7 锚具 368 套

     8 钢筋 1655t

     9 钢绞线 128.6t

     10 砼 15783.7m³

     2 4.1.2 主要施工节点计划

     根据工期要求,针对工程的特点,在统一部署、统一协调、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安排、合理组织,确定本标段各阶段节点工期具体安排如下:

     施工准备及临设建设:2011 年 10 月 1 日~2011 年 12 月 1 日; 围堰及软基处理施工:2011 年 12 月 1 日~2012 年 4 月 24 日; 粉喷桩施工:2012 年 4 月 25 日~2012 年 6 月 18 日; 钻孔灌注桩施工:2012 年 6 月 1 日~2012 年 10 月 17 日; 承台墩台身和台帽施工:2012 年 8 月 1 日~2012 年 11 月 13 日; 上部结构施工:2012 年 11 月 2 日~2013 年 5 月 20 日; 桥面系和附属工程施工:2013 年 4 月 1 日~2013 年 7 月 20 日。

      3 4.1.3 主要施工任务的组织分工及施工队伍的安排

     本工程为金海二桥,主要任务为:围堰及软基处理、粉喷桩施工、钻孔灌注桩、承台、墩身、上部结构、砼铺装、人行道、栏杆、沥青铺装及伸缩缝施工,根据本工程设置以下施工队伍:

     (1)围堰及软基处理施工队一支:

     负责金海二桥围堰及前期软基处理施工; (2)粉喷桩施工队一支:

     负责金海二桥桥下及桥头粉喷桩施工; (3)灌注桩施工队一支:

     负责金海二桥桩基施工;

     (4)桥梁施工队一支:

     负责金海二桥箱梁砼结构施工;

     (5)桥面施工队一支:

     负责桥面沥青的施工,沥青混凝土委托当地专业搅拌站供应; (6)伸缩缝施工队一支:

     负责整个桥梁伸缩缝安装。

     4 4.1.4 施工总流程图

     施工总流程图:施工准备→围堰及前期软基处理→粉喷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承台及墩身施工→上部结构施工→桥面系施工→沥青摊铺→伸缩缝安装 5 4.1.5 施工平面图

     见施工总平面图。

     2 4.2 临时设施

     1 4.2.1 施工便道

     本工程施工便道主便道为金海大堤已有便道,桥位处支便道由我公司负责,支便道下先施打粉喷桩,然后用山场碎石填筑,宽度为 10m。

     2 4.2.2 临时设施

     ⑴办公生活区:位于金海大道东端,金海二桥西侧,布置办公生活设施,场地全部采用混凝土硬化处理。

     办公生活临时设施生活用水从海郡路自来水管接入。

      办公生活临时设施用电利用金海大道已有的高压线接口,采用电缆接入,金海二桥西侧设置一个 750KW 变压器,供应金海二桥施工和项目部生活设施、生产设施用电;

     ⑵生产区:生产设施区占地面积约为 6000 ㎡,内设原材料堆放区、钢筋加工区、半成品堆放区、模板加工区。

     ⑷泥浆池:在桥灌注桩施工点分别设置泥浆沉淀池,用于灌注桩泥浆沉淀需要,泥浆经沉淀后按当地环保部门要求排放到指定地点。

     5 5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5 5 .1 测量工程

     5 5 .1.1 概述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拟采用 GPS 卫星定位与全站仪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平面控制网联测、布设;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仪普通水准测量;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平面系统采用 1957 年城建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5 5 .1.2 测量依据

     测量过程中将严格遵守下列技术规范要求:

     (1)《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99)

     (4)《公路桥位勘察设计规范》(JTJ062-91) 5 5 .1.3 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的配置详见下表:

     测量仪器配置表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国别产地 制造年份 额定功率 生产能力 1 Leica全站仪 TC2003 2 瑞士 2010

      2 GPS测量仪

     1 瑞士 2010

      3 经纬仪 T2 3 国产 2009

      4 自动安平水准仪 NA2 3 国产 2009

      5 54 .1.4 首级平面控制网测量

     1 5.1.4.1 对业主提供平面控制网的复测

     进场后首先对现场进行踏勘,检查业主提供的设计单位控制点埋设情况,对业主

      提供的设计单位控制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成果上报给监理工程师,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作为施工控制网布设依据。

     5 52 .1.4.2 布置施工平面控制点

     根据总平面布置图、施工现场的具体地形及施工便道的布置情况,在桥位两侧埋设控制点。

     经现场踏勘后选择通视条件良好、地基牢固且不易被破坏处埋设控制点。埋设方法为:原地面向下开挖深 80cm~100cm 的土坑后灌入混凝土,混凝土高于原地面10cm~20cm,在混凝土顶埋入刻有十字线的钢筋。

     5 5 .1.4.3 3 施工平面控制网测量

     首先使用 GPS 静态测量的方法对业主提供的 E 级、F 级 GPS 控制点进行复测解算,在各项精度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使用全站仪进行全线一级导线测量。在测量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与相邻标段控制点联测。

     ⑴ GPS 控制点的施测 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等级控制点和业主提供的 E、F 级 GPS 控制点进行静态联测,形成 GPS 控制网,采用 3 台双频 GPS 接收机,在卫星几何强度良好的条件下(截止角度≮15°,卫星数不少于 4 颗,且 GDOP≦8),同步观测时间不小于 1 小时,观测时段不少于两个时段。

     基线验算、平差计算:基线验算采用 Ashtech Solution 2.6 软件解算基线,在WGS84 坐标系中进行最小约束平差,求得各点在 WGS84 坐标系中的精确坐标;然后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的北京坐标系点为已知点,进行 GPS 与地面控制网的约束平差,计算各点的北京坐标。

     ⑵一级导线的施测 使用 Leica 全站仪按一级测量规范进行施测,角度测量采用两个测回,距离测量采用往返测各两次。测距边长必须是经过倾斜改正、温度气压改正、仪器加乘常数改正后的平距,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为起算边,并与 GPS 控制点成果联合平差。测量成果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后,方可作为今后施工控制的依据。

     ⑶施工平面控制网施工期的复测和维护 施工平面控制点每隔六个月复测一次,且在每个分部工程施工前必须复测全线的控制网。每次复测采用与首级控制网同等精度的观测要求和数据处理方案进行观测和

      数据处理,并及时将复测成果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

     每个施工平面控制点四周要埋入钢管围护栅栏,涂上红白相间的油漆,并标注醒目的控制点编号及警示牌。施工期间,控制点附近要尽量避免大型机械设备停靠或行进;要让当地居民清楚测量控制点的重要性。项目部测量人员要定期踏勘每个控制点的状况,一发现异常立即组织人员复测、恢复。

     5 5 .1.4.4 4 首级高程控制网测量

     进场后首先对业主提供的设计水准点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成果上报给监理工程师,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作为施工控制依据。

     ⑴高程控制网布设 高程控制点距路线中轴线 50m 布设,同时要利用上述平面控制点。

     水准点的埋设同平面控制网点的埋设。

     ⑵高程控制网测量、计算 高程控制点使用水准仪按三等水准测量法测量,并附合到首级高程控制点,平差计算后的高程测量成果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后,方可作为今后施工高程控制的依据。

     ⑶高程控制网施工期的复测和维护 施工高程控制点原则上每隔六个月复测一次,且在每个分部工程施工前必须复测全线的控制网。每次复测采用与首级控制网同等的观测要求和数据处理方案进行观测和数据处理,并及时将复测成果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

     高程控制点的维护同平面控制网的维护。

     5 55 .1.5 施工测量方案

     5 51 .1.5.1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

     在桥梁施工前,要根据施工图纸计算所有结构的高程和坐标,并将重要结构物的中心桩号及坐标值、高程数据复核,报监理工程师验算认可后,方可进行桥梁结构物的施工定位。

     本工程测量工作的主要控制要点为桥梁的线形控制,这就要求无论内业计算还是外业测量均要认真仔细,要有专人复核,尽量做到操作定人、计算定人、复核检查定人、测量仪器固定、控制点(测站和后视点)固定,并加强本工程及相邻标段控制网(点)的定期复测。

      (1)桩基施工定位 首先要根据施工图复核计算桩基坐标与高程,与设计坐标及高程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使用全站仪架在控制点上利用极坐标法放出桩位,及桩位的纵横轴线方向上的护桩,护桩采用打入 25cm 钢筋,并埋入砼进行保护。钻机就位过程利用护桩控制钻头位置,就位后采用全站仪复核钻杆中心位置,将高程点引测在钻机平台以及钢护筒顶;成孔钢筋笼安装过程使用护桩控制钢筋笼中心位置,并使用全站仪复测最终钢筋笼中心位置。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钻机施工平台的监测:为保证施工安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对钻机施工平台沉降位移进行监测。

     为控制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无论陆上还是水上桩,在进行桩位放样时,均设两个测站校核,并检测后视角度及距离;高程测量也要使用两个控制点,互相校核后控制桩顶及桩底高程。

     (2)支座的施工放样 支座的施工是关系到全桥线形及结构受力的非常关键的部位,在支座施工前,必须进行控制网点复测、全线的墩柱轴线复测、每座桥墩跨距及墩顶高程复测,复测方法同控制网测量,并与相邻标段联测控制点。

     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测量放出支座垫石的平面位置,并使用钢尺复核相邻支座垫石的间距;支座垫石顶部高程使用水准仪测量控制,将平整度相对误差控制在 2mm以内。

     支座垫石做好后,用上述方法放出支座的中心轴线,并复测垫石的顶部高程。

     (4)桥面铺装的施工测量 为了便于施工测量,在梁顶面布设平面、高程控制网点,测设方法同控制网点的测量方法,成果表报业主或监理,待业主或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利用全站仪架设在附近的控制网点上,采用极坐标法,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对桥面的边线进行放样;再利全站仪架设在附近另一个控制网点上,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校核,以确保桥面位置的准确。

     利用水准仪控制桥面的顶面标高。

     (5)墩台(桥台)沉降观测

      施工期间要加强墩台(桥台)的沉降位移观测,在承台(桥台)顶面沿纵横轴线上布设 4 个沉降位移观测点。

     位移观测使用全站仪,架设于固定的控制点上进行观测,观测精度不低于四等三角网测量。

     沉降观测使用水准仪,采用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水准点要使用固定的两个以上高程控制点。

     每次观测前首先要复测控制点的位置及高程。

     (6)压载施工测量 压载期间在箱梁底板布设沉降观测点,分级进行观测,得出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横桥向沿腹板位置设置 3 个观测点,纵桥向每 5m 设置一个点。预压堆放沙袋时预留出这些点位,在相应位置的模板上钉牢铁钉并保护好,以作立水准尺之用。

     压在前测量初始标高,为第一次观测数据。加载过程中全天候跟踪观测支架变形情况并做好记录。加载完毕后每天测量支架变形量,当连续 3 天变形量小于 3mm,即可认为预压结束。卸载完毕测量底模板标高,并根据设计标高对底模板进行调整。

     2 5.2 粉喷桩施工方案

     5 5. .2 21 .1 概况

     桥位区(K3+260~K3+380)粉喷桩处理宽度 63m,桩径 60cm,桩间距 1.3m,桩顶标高+0.0m,桩底标高-9.3m,桩长 9.3m(进入粘土层 0.5m)。处理区粉喷桩共计5021 根。

     2 5.2.2 粉喷桩施工

     粉喷桩在石粉填筑完成后即可开始施工,施工工艺采用两喷四搅工艺,具体施工流程详细如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钻机就位→钻进、搅拌→提升、喷灰、搅拌→钻进、搅拌、喷灰→提升、搅拌→成桩检测。

     根据处理区地质情况及以往施工经验,水泥参量按照 60Kg/m 进行施工。

     1 5.2.2.1 施工准备

     粉喷桩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场地的整平、桩机的进场及检查、桩位平面图的绘制及桩编号、水泥的进场及检验。

     (1 1 )场地整平:在施工前清除有碍于粉喷桩施工的混凝土块、块石等硬质杂物及场地内杂草、有机质、腐泥等软质杂物,并将凹凸不平的石粉面整平。

      (2 2 )桩机进场及检查: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组织安排搅拌机进场,数量满足总进度计划需要。

     桩机进场后对钻头、钻杆、计量装置、电脑记录及打印装置等进行检查,详细检查内容如下:

      钻头:钻头直径满足设计需要(不小于 60cm)。

      钻杆:钻杆规格满足 125mm×125mm 要求,其长度满足桩长要求:根据最大桩长,钻杆长度至少应为 14m。钻杆验收合格后在其杆身上用油漆每 1m 划出标识线。

      计量装置:计量装置在粉喷桩施工过程中起到质量监测的作用,正式施工前必须进行标定,并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有专人监控记录。计量装置包括深度计、流量计、各种压力表、电压表。

     在以上内容均经检查合格后桩机方可施工。

     (3 3 )确定桩编号、绘制桩位平面图

     为便于施工管理、有效的控制粉喷桩施工质量,在施工前需按照桩间距及处理范围绘制详细的桩位布置图,图中体现每根桩的位置,并对桩逐一进行编号。

     (4 4 )水泥的进场及检验

     本工程粉喷桩采用 42.5 强度等级水泥,根据每延米用量及总延米,计算出总的水泥用量并结合进度计划制定材料进场计划,按期进场,确保现场生产。

     水泥进场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允许用于施工。

     2 5.2.2.2 测量放样

     根据业主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依照经监理审批通过的水泥粉体搅拌桩平面布置图进行放样,放样采用全站仪、钢尺进行,放样桩位偏差不大于 5cm。

     放样时先放出桥梁中心线、处理边线及钻孔灌注桩位置,用竹签和白石灰将双向水泥粉体搅拌桩桩位逐点放样。当在桥台钻孔灌注桩布设桩位时,要保证后期钻孔灌注桩施工空间需要。

     3 5.2.2.3 钻机就位

     在搅拌机进场后,检验钻杆长度、电脑打印仪、合格后按照测量的桩位就位。就位后对钻机钻盘水平度、钻锥中心同桩孔中心重合情况、钻杆垂直度进行检查,确保钻盘水平,桩机对中。

      就位后钻机必须加固牢固,以防止钻机在钻进的过程中出现倾斜或钻进过程中钻机晃动。

     5.24 .2.4 下钻、搅拌

     启动搅拌桩机,钻头正向旋转,实施钻进作业,为了不至于堵塞喷射口,在下钻过程中不喷射水泥,而是喷射压缩空气,可使得钻进顺利。钻进时选择 3-4 档,控制钻进速度,钻至设计标高后停钻。钻进时当搅拌头到达设计标高 1.5m 处时提前开始喷粉。

     在钻进过程中需再次对钻盘水平和钻杆垂直度进行检查,以保证桩身垂直度。

     5 5.2.2.5 提升、喷灰、搅拌

     当到达设计桩底后,反向旋转钻头,边提升边喷灰边搅拌,使土与水泥充分混合,喷射量和提升速度相互匹配,提升的时候选择中、慢档次提升,保证搅拌均匀,喷灰到位。

     5.26 .2.6 复搅、提升

     当钻头到达地面下 0.5m 处时停止喷灰。钻头边旋转边钻进,并保证喷灰连续均匀,直至设计深度,然后钻头反转。

     7 5.2.2.7 成桩检验

     粉喷桩施工完成后进行取芯检查和地基复核承载力检验。取芯抽检频率为 5‰,检验合格后,可进行钻孔灌注桩及下部结构施工。

     3 5.3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5 5. .3 31 .1 概况

     本标段灌注桩分布分散,总数 96 根,桩长为 34m~40m 不等,桩径为φ1.5m 和φ1.2m(其中φ1.5m 共 32 根、φ1.2m 共 64 根)。根据工期要求、工程特点、地质情况及设备的工作效率等,拟配置 10 台冲击钻机及相应配套设备和设施同时施工。

     5 5. .3 32 .2 工艺流程

     钻孔灌注桩施工流程详细如下:施工准备→测放桩位→埋设护筒→钻机就位调试→钻进成孔、钢筋笼绑扎→一次清孔→验孔→安放钢筋笼→安放导管→二次清孔及验收→浇筑水下混凝土→钻机移位。

     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3 5.3.3 施工准备

     场地平整:场地前期已做粉喷桩施工,场地较为平整,桩机在目前现有的场地在每个承台外侧由主便道引出一条支便道,支便道采用山场碎石填筑,厚度 1m。

     导管水密试验:设备进场后,对每套导管进行试拼,并进行水密试验,确保导管接缝严密,接口处不漏水。

     钻机检查:钻机进场后进行拼装,同时对钻头直径钢丝绳长度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允许施工。

     探孔器制作: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前,根据设计桩径制作探孔器,探孔器直径为桩施工测量放样 现场清理 护筒埋设 钻机就位、对中 钻进成孔 第一次清孔 钢筋笼安放 导管安放 第二次清孔 混凝土灌注 桩基检测 泥浆制备 配合比试验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运输到现场 钢筋进场检查 钢筋笼制作

      基钢筋笼直径+100mm,长度为桩径的 4~6 倍。

     4 5.3.4 测放桩位

     施工中采用全站仪测设桩位,然后把桩位利用十字线引到护筒位置以外打设四根木桩,根据四根木桩的交汇点埋设护筒,护筒埋设好后再用全站仪进行复验,以便钻机就位对中。

     5 5.3.5 埋设护筒

     钢护筒采用 10mm 厚钢板卷成,比桩径大 30cm。护筒中心与木桩中心重合,偏差小于 2cm,并垂直。

     护筒顶标高高出地下水位 1.5m 以上,并高出地面 0.5m,护筒长度为 3m。

     护筒采用振动锤振动下沉,下沉过程中控制好垂直度,达到深度后测量复测中心线。

     6 5.3.6 钻机钻进

     本工程采用原土进行造浆护壁,终孔后采用泥浆置换法清孔工艺,并在便道外侧设置泥浆循环池,用 3m 直径钢护筒打入便道外侧淤泥中作为循环池。

     钻机就位后,钻头对准桩位中心开始低锤(小冲程)密击,同时及时输入泥浆护壁。孔深达护筒下 3~4m 时才加快速度,加大冲程,转入正常连续冲击。在造孔时应及时将孔内残渣排出孔外。

     进入砂层钻进时严格控制进尺,增加泥浆的护壁作用。采用小冲程、低档慢速,同时调整泥浆性能指标,增大泥浆的粘度、比重,另外在现场准备一定量的粘土备用。

     进入风化岩层或抛填石时严格控制进尺,增加泥浆的护壁作用。同时调整泥浆性能指标,增大泥浆的粘度、比重,另外在现场准备一定量的粘土备用。

     终孔前 1~2 小时,开始调整泥浆指标,终孔后,采用泥浆置换法进行第一次清孔,时间不得小于 30 分钟,并随时测定进出浆口的泥浆指标,达到标准后,方可提钻。

     冲孔过程中应认真填写好钻孔记录,对各地层地质情况做详细记录,同时与设计所提供的钻孔资料进行对照,如有较大差异,应及时通知监理及设计部门。当钻至桩底设计标高后,应及时报验。

     7 5.3.7 检孔和第一次清孔

     在终孔和灌注砼前各清孔一次。终孔后,停止进尺,并保持泥浆正常循环,注入

      比重为 1.1~1.25、粘度为 18~22s 的较纯泥浆,把钻孔内悬浮钻渣较多的泥浆置换出,用测绳测量孔深,不小于设计深度。

     提钻后采用探孔器检孔径,不可用加重压、冲击或强插检孔器等方法检孔。

     5 5. .8 3.8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1)钢筋进场制作 钢筋进场后,按规范进行抽样检测。根据设计施工图、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本工程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分节进行制作。

     制作时,按照设计尺寸做好定位圈钢筋,标出主筋位置,然后将主筋依此点焊在加劲筋上,确保主筋与加劲筋互相垂直、不变形,并在定位圈钢筋上焊接十字钢筋支撑,同时安装吊装衬套、吊具。钢筋制作过程中严格控制钢筋笼接头安装质量,且钢筋接头错开布置,同一断面接头数不超过该断面钢筋总根数的 50%。钢筋采用焊接连接,焊接长度不小于 10d(d 为主筋的直径),焊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螺旋箍筋采用绑扎。

     加工完毕,将每一节钢筋笼做好编号,再将钢筋笼按编号逐节吊至存放场地存放。钢筋笼加工的同时,在其上安装可靠的符合保护层厚度要求的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其间距竖向为 2m,横向圆周不少于 4 处。同时注意声测管埋设安装,三根管要等边三角形布置,用 U 型钢筋将声测管固定在主筋上。钢筋笼验收合格后,准许安装。

     (2)钢筋笼安放 钢筋笼采用 25t 汽车吊倒运、安装。为保证钢筋笼起吊时不变形,每节钢筋笼采用多点起吊。采用长吊绳小夹角的方法减小水平分力,起吊时顶端吊点采用钢筋笼专用...

    推荐访问:腹板 桥梁 截面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