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作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实习报告
  • 写作方案
  • 教案反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读书笔记
  • 精美散文
  • 读观后感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博通范文网 > 精美散文 > 正文

    数据资源局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1-09-30 来源:博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博通范文网手机站

    区数据资源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2020年我局主要着眼于推进全区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和发展数字经济三项重点工作。

    (一)市、区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1.大力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实现5G网络布局和商用对园区的全覆盖 积极推进5G基站建设,协调电信、移动等公司优先在迎江区布点。迎江区规划全年5G基站不少于330个。截止10月中旬,全区已建成5G基站310个,完成任务比93.9%。目前已完成人民路、华中路等主要街区的5G网络连续覆盖以及迎江经济开发区的全覆盖。

    2.积极谋划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切实推进产业融合,打造社会发展新引擎 2020年初,区委、区政府积极谋划数字经济工作,设立我局及发改委为区数字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果,具体概括如下:

    (1)完善顶层设计。一是建立组织保障。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双组长制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和迎江区数字经济发展推进专班。二是注重发展规划。4月21日,《迎江区数字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印发,共计8个方面,30项任务;

    7月18日,《迎江区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印发。三是推进战略合作。与三大运营商建立了战略合作框架关系,较好促进我区数字经济招商引资项目融入三大运营商生态。

    (2)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千兆城市”、“百兆乡村”建设。目前“千兆城市”全部覆盖到位、“百兆乡村”覆盖所有行政村,仅剩部分自然村未覆盖到位。

    (3)智慧政务建设。一是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进程。我局长期注重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截止目前我区网上办件已突破40万件。二是推动“全程网办”深度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区97%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其中91%以上的法人事项实现“全程网办”、94%以上的个人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三是加快数字归集,推进大数据指挥运行中心建设。我区采取市县一体化建设、市县两级财政承担建设资金的模式,建设迎江区大数据应用平台。目前已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由市数据资源局对全市城市数据平台建设项目开展招标采购工作。目前我区已率先完成数据归集前期摸底,摸排部门27个,摸排自建系统3个,归集区级自建系统数据,编制区级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目前自建系统数据已100%归集,归集17373余万条数据。

    (4)数字政府建设。一是数字社区、智慧小区建设。目前我区已在宜城路街道及其社区推进数字治理试点、在龙狮桥乡雨润中央新城小区开展智慧小区试点,目前均已投入正常运转。二是数字街区建设。目前安庆古城8个直播点位专线已全部开通、慢直播8个点位已全部衔接到宜城路街道办事处演示大屏,线上同步直播已上线。同时,人民路商圈“芯潮夜市”正在加快推进。三是数字教育建设。截止2020年6月底,华一小已完成“智慧教育”教室服务端设备采购。7月初,区政府常务会议已确定安排900万元资金,拟按“以租代建,分期回购”等模式完成全区智慧学校建设任务。

    四是数字卫生建设。全民健康信息系统和“两卡制”人脸识别系统上线运行,“智医助理”项目完成招投标。

    (5)产业数字化转型。一是农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主推林业PPP和旭海订单农业项目,重点发展农业溯源区块链,以及数字化种植、线上线下融合营销。其中:林业PPP社会资本投资1.56亿元,除打造景观长廊之外,重点建设智慧林区综合监管平台,年内项目建设内容将基本完成;

    我区积极推进农产品溯源数字化建设,搭建平台促企业转型。目前已完成“三品一标”带追溯二维码上市12批次,规模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入驻省追溯信息平台5家。二是工业与数字技术融合。投资1.6亿元,总建筑面积6.1万方的迎江区首个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工建设,预计工期一年;

    智慧园区一期试点完成,正在向数字环保、数字消防等领域拓展;

    企业上云、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完成摸底;

    与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达成“数控机床研究院”合作协议,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提升秦潭湖数控机床产业链数字化水平;

    推动企业智能改造,华茂织染SAP管理系统启动建设,一枝梅公司5G+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启动建设;

    全省首个智慧物流大数据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建设完成,运通达成为全省首批获得网络货运的企业;

    迎江经济开发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苏宁智慧广场等重大平台开工建设。三是现代服务业与数字技术融合。传统商贸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意识增强,吾悦广场、百大百货、地下步行街74.5%的商家开展直播等线上销售,苏宁探索“互联网+零售+配送”新模式,金华联、金商汇转型生鲜板块线上配送,野娃等传统电商与抖音等社交电商战略合作,麦陇香探索直播等线上营销模式。

    (6)数字产业化发展。一是注重项目谋划。我区已谋划编制数字经济项目52个,其中数字政府项目30个、数字社会项目22个,收集在谈的数字经济招商引资项目线索34个,形成初步数字经济项目储备库,为争取市级以上奖补资金提供良好的基础。二是加大数字经济的招商引资力度。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引进包括世界头条、交投物流、装库智能家装、惠国征信等23个数字经济产业项目。三是加大金融服务保障。区属融资担保公司与芜湖惠国征信合作成立安庆惠国信用服务有限公司,累计为14家中小微企业办理贷款4480万元,千年塔担保公司与安庆惠国公司合作“信用贷”担保余额6680万元。四是积极建立支持性政策。区财政局已草拟数字经济发展支持政策。迎江经济开发区出台《2020-2021年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专项政策》,设置2000万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上云、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场景应用、支持企业数字管理系统投入、支持企业在技术改造中加大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占比、支持企业争创示范等8个方面。

    3.创新智慧政务模式,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智慧政务平台,推动更多事项“全程网办”,加快向基层延伸,推进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建设 (1)打造政务服务集成新模式。一是推出“智慧综窗”集成服务。我局继2019年在全市率先实行“智慧综窗”改革试点工作后,于2020年上半年全面推行“智慧综窗”升级建设。实现一窗即可办理全区全部747条事项。

    二是推出“办好一件事”集成服务。依托“智慧综窗”建设推出56件“办好一件事”集成服务。集成服务推出后,平均办理时间精简61%、跑动次数精简81%、递交材料精简44.7%,有效解决了群众重复排队、反复跑动的难题,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切实提高了我区政务服务效率。三是推出“企业开办”集成服务。为有效承接“放管服”改革的权力下放,我局科学规划现有布局,设置“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窗,优化整合市场局、税务局、刻章企业办理流程,实现办照、刻章、领票的一站式服务,确保企业开办当日办结。今年1-9月份,迎江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473户,各类市场主体登记全部实现1日办结,市场主体注册登记时间缩短50%。

    (2)增强线上办理能力。一是打造区三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做到区、乡(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并动态修改不断完善事项要素,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推进线上线下联合办理,开展用户评价,能在网上办理事项超过90%。二是深化网办,落实 “24小时网上办事不打烊”服务。利用安徽省政务服务网和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现“网上办”、“掌上办”、“随时办”。群众和企业可24小时全天候申请办件,提高办事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三是积极推广“四电”应用。为解决跨部门的文件传输、签章、审批等功能,推出电子印章及云签功能,推行不见面审批。同时认可电子证照效力,推动电子证照辅助“减材料”。窗口配备电子证照调用设备并主动向群众推荐使用“四电”。截止9月底,我区电子证照、电子云签分别调用9800次和12207次,实现电子档案归集13457次。

    四是积极推动长三角一网通办。我区目前已建成迎江区长三角地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开通线上专栏和线下专窗。推进首批30项企业服务和21项个人服务试点事项在迎江区内实现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

    (3)推动政务服务“指尖办”。一是开展“皖事通”教育缴费工作。5月及8月,我区本年度启动2次“皖事通”教育缴费工作。全区31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共计17893名学生家庭全部使用“皖事通”客户端进行教育缴费。二是积极上线便民应用。截止目前,本年度我局已借助“皖事通”平台上线3个便民应用。其中,“为民服务掌上平台”一季度访问量在全市所有应用中排名第四。三是推动“安康码”应用。推广使用“安康码”综合服务平台,迎江区安康码申领人数26.9万余人次,占户籍人口的93.94%。设置核验点367个,设置检查人员367人,安康码核验1230000人次。截止目前,已依托“安康码”上架应用3个。在辖区企业、学校、医疗机构等公共场所实行“亮码通行”,做到精准防疫“常态化”,截止目前我区人均亮码次数位列12区县第二、市区第一。中高考前夕,我区成立专班、开通咨询热线,确保中高考考生顺利申请、使用安康码,保证线上申诉当日办结。

    4.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压减行政审批事项,统筹推进“证照分离”改革 今年,为持续优化我区营商环境,按照省《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升级版》明确的总体目标,继续聚焦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报建、纳税服务、政务服务等16个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1.工作清单精准升级。制定并印发《迎江区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升级版工作清单》,致力于有序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加快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工作清单》在区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上通过,共53条具体任务。

    2.“证照分离”持续推进。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涉企(含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下同)经营许可事项全面梳理工作。通过此次梳理县级设定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简约透明的行业准入规则,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准营门槛。

    3.行政审批提质增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升行政审批质效的通知》,在现有行政审批时限基础上,创新工作举措,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申报材料、缩短审批时间、降低办事成本,最大限度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二)取得的突出成绩和工作亮点 1.获得安庆市营商环境先进典型单位称号。

    2.我局继2019年在全市率先实行“智慧综窗”改革试点工作后,于2020年上半年全面推行“智慧综窗”升级建设。实现一窗即可办理全区全部741条事项,有效避免了群众“多头跑”,切实提升了公众获得感。智慧综窗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统一反馈”的集成服务。群众不用需要考虑到底去哪个部门、哪个窗口办,准备几套材料等问题,只需按要求向一个窗口提交1套材料,等待结果即可。既不用“多头”提交材料,也不需要 “多窗跑”,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实实在在地增强了获得感。

    3.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实现了“瘦身”又提速。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升行政审批质效的通知》,在现有行政审批时限基础上,创新工作举措,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申报材料、缩短审批时间、降低办事成本,最大限度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目前,平均办理环节由原来的3.13个优化为2.34个,精简了25.2%;

    平均申报材料由原来的3.94个优化为3.02个,精简了23.2%;

    承诺时限由原来的3.68天优化为2.22天,精简了39.5%,较法定时限精简了86.6%。

    二、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区级政务服务大厅面积有限。区政务服务中心现有面积180平方,包括办公区、等候区、咨询服务区及窗口工作区等。随着公安户政业务、企业开办业务进驻,日均办件量达到300件,日均接待群众500余人次,经常发生人员聚集现象。因受大厅面积的限制,加之要兼顾常态化防疫工作的需要、保证安全的办事环境,大厅承载压力远超负荷、存在隐患。

    2.部门间“信息孤岛”难以逾越。目前各个部门之间服务平台相对独立,办件统计及其他数据获取难度大,为政务服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阻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疫情防控期内政务服务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和共享共用,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信息共享,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高效流动,全面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业务协同,消除“信息孤岛”。

    三、“十四五”工作谋划及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 1.“十四五”工作谋划 (1)着力推进数字迎江、智慧城市建设。极大地改变政府的管理模式,实现科学决策、提高治理能力。建设数字迎江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采取“一网统管”形式,对收集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做到对城市管理的精准预判。发挥数据赋能、信息调度、趋势研判、综合指挥、应急处置等作用。助力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运行智能化、城市管理精细化,有效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推动自助办理服务区向乡(街道)、村(社区)延伸,实现我区“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全覆盖。

    (3)加快智慧政务进程。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功能,融合“皖事通办”等各级政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一次不跑、掌上办好”,助力服务型政府建设。持续优化窗口及网上办事、审批流程,简化办事环节和缩减办理时限。开展事项材料电子化,不断完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提高“不见面审批”事项比例。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工作全覆盖工作,着力实现基层群众办事“大事不出村(居)、小事不出门”,打通基层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4)建设迎江区政府相关主题库,特色应用库,与安庆市大数据中心平台无缝对接,充分利用安庆市城市数据中台能力,展现迎江区特色应用,为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决策依据。

    2.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 (1)持续提升现场办理质效。全面施行“综窗”改革,加强线上线下互联互通,提升办事效率。加强制度规范建设、不断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争取本年度通过市级标准化试点评估。

    (2)不断增强线上办理能力。通过召开专题培训会、实地调研、面对面指导等措施,引导各部门、单位逐步将“互联网+政务服务”云平台作为第一业务平台。加强对“四电”(电子云签、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电子印章)的制作、宣传、推广和调用。积极响应、落实市级要求,持续推出“办好一件事”集成服务事项、着力实现“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目标。

    (3)继续推动政务服务“指尖办”。积极创新思维,上线便民应用,为“安康码”赋能的同时丰富“指尖办”功能。加强宣传推广,常态化推广“皖事通”APP,利用微信、QQ等媒介宣传推广皖事通应用。

    (4)深入优化我区营商环境。积极协调各部门、单位落实《关于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升行政审批质效的通知》的有关要求,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申报材料、缩短审批时间、降低办事成本。加强与辖区企业的互联互通,主动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切实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不断推进我区营商环境向好发展。

    (5)稳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主动学习、积极创新,积极借鉴先进经验,提升数字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规划和设计的科学性、规范性、适用性。主动作为、积极协调,按照《迎江区数字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及《迎江区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及时向各有关部门反馈进度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如期完成阶段性目标。立足本职工作,提升数字治理水平,重视云平台利用率提升、“全程网办”深度增加、“指尖办”创新推广相应工作,助力我区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向更高度迈进。

    用词精妙。

    办公室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一、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全省散装水泥工作在省住建厅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心工作,坚持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突出做好散装水泥立法,狠抓农村散装水泥发展、推进预拌砂浆\"禁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了全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的快速发展。

    (一) 计划目标完成情况

    20xx年,我省水泥总产量14330万吨,较去年增加433万吨,增幅为3.12%,全省散装水泥推广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面对近几年来水泥总产量持续增长和当前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全省散装水泥工作者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坚韧拼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20xx全省累计推广使用散装水泥7022万吨,较上年增加417.8万吨,增幅为6.33%;水泥散装率达到49%,较上年上升1.48个百分点;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量和水泥散装率均稳步上升。

    (二) 立法调研工作情况

    立法工作事关全省散装水泥发展大局,既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也是创新突破的有力支撑。在省散装办的积极争取下,在省住建厅和省人大法制办的大力支持下,20xx年省人大将《四川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条例》列入\"xx\"立法调研规划。省散装办想行业发展之所想,急行业发展之所急,不等不靠,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立法调研工作。一是在全省散装水泥工作会议上组织个市(州)散装主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对《四川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条例》进行了专题讨论;二是在全年开展的各项调查研究工作中充分听取并整理归纳了相关企业对行业发展的建议和呼声;三是以省住建厅名义两次发文征求了相关厅、局的意见;四是将立法调研情况和条例修改稿向省人大城环咨委、省政府法制办和省住建厅法规处做了专题汇报。经充分调研和反复修改,目前《四川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条例》(代拟稿)已臻成熟,争取列入明年省人大立法项目,早日颁布实施。

    (二) 发展预拌砂浆情况

    20xx年,我省将发展预拌砂浆作为减少施工扬尘,防治大气污染,减少雾霾天气的重要措施,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宜宾市、乐山市、雅安市作为新一批划人禁止在城区现场搅拌砂浆的城市,已具备了预拌砂浆生产供应能力,制定了砂浆\"禁现\"政策,为适时实施\"禁现\"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一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免烘干预拌砂浆生产线的建成投产,促进了我省预拌砂浆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升级换代,引领了全省预拌砂浆生产朝着低耗能、低噪音、低粉尘、低排放的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三是在指导和管理全省预拌砂浆推广工作上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一个标准\"。一个原则即\"干湿并举\"原则;一个标准即《四川省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坚持\"一个原则、一个标准\",突出了政策导向,澄清了认识误区,促进了我省预拌砂浆科学合理、健康有序地发展。20xx年,全省\"禁现\"城市增加到12个,预拌砂浆总产能达20xx万吨,较上年增加320万吨,增幅为18.82%;累计供应预拌砂浆520万吨,较上年增加124.7万吨,增幅为31.55%;因发展预拌砂浆使用散装水泥96.22万吨,废弃物综合利用130.22万吨。

    (三) 农村发展散装水泥情况

    20xx是贯彻落实《\"xx\"后期全省农村散装水泥发展工作方案》的关键之年,各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抓住\"百镇建设试点行动\"机遇,进一步加快了农村散装水泥发展步伐。一是以水泥生产企业为依托,以农户聚居区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目标,新建了一批散装水泥配送站和销售网点,进一步提高了农村散装水泥使用率。二是在县城或中心镇新建了一批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既提高了周边农房的建设质量,也拉动了散装水泥的使用量。三是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品牌的移动式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在农房成片建设中发挥出高性能、高机动性优势,引人注目。四是许多适合农村的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储存、运输、使用设备被不断研发出来并应用于实践。20xx年全省农村累计使用散装水泥2236万吨,较上年增加220万吨,增幅为10.91%;散装水泥使用率达到26%,较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

    (四) 发展预拌混凝土情况

    \"规划\"、\"监管\"、\"升级\"是20xx年全省预拌混凝土发展的着力点。一是各地制定和完善了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进行合理的产能布局,将过剩的产能向城市新区和\"百镇建设试点\"的重点镇中转移,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二是各地加强动态监管和核查,依法查处\"禁现\"区域内的移动式混凝土搅拌站。三是各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预拌混凝土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日渐萎缩;技术先进、绿色环保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方兴未艾。20xx年,全省预拌混凝土总产能19860万方,累计供应预拌混凝土8020万方,因发展预拌混凝土使用散装水泥2760万吨,废弃物综合利用1310万吨。

    (五) 基础性工作开展情况

    20xx年,全省各级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和散装办围绕工作重点,在六个方面进一步夯实基础性工作,为推动重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绩效考核方面。省散装办按照《四川省散装水泥工作绩效考核办法》,针对各市(州)不同情况,具体制定了《20xx年散装水泥工作绩效考核分解表》,以绩效考核为动力进一步提高了市、州散装办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是宣传工作方面。今年6月8日至14日,全省各级散装办按照省散装办的统一部署,以\"推广散装水泥,减少粉尘污染\"为主题,开展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宣传周活动,向全社会大张旗鼓地宣传推广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对减少粉尘污染和雾霾天气的重要作用;对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建筑施工水平,促进文明施工,加快城镇化建设,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公众对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认知度。为加强经常性的宣传工作,省散装办与成都汉光公关策划制作公司联合制作了散装水泥专题宣传片《推动生态文明,守护碧水蓝天》,进一步提高了宣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三是行政执法方面。各市(州)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和散装办积极协调和联合相关部门,整合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坚决查处\"禁现\"区域内违规行为。全省散装水泥行政执法工作达到了对新开工项目检查率100%,对违规行为处罚率60%以上的要求。

    四是专资征管方面。全省各级散装办坚持收支两条线,征收的专项资金全部按规定上缴国库,实行预算管理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使用实行项目申报制度,按照\"竞争立项\"原则,结合预拌砂浆和农村推散等重点工作给予全省散装水泥行业2611万元的支持和补助;省散装办严格专项资金督查,确保了专资使用安全,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五是调查研究方面。省散装办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将开展\"走基层\"活动与落实\"三严三实\"要求相结合,围绕全年重点工作精选了6个调研主题,分组赴12个地市调研基层散装办和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议与呼声,撰写调研报告,落实调研成果,服务发展大局。

    六是行业管理方面。省散装办委托四川省散装水泥和预拌砂浆推广发展协会,引导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协调会员关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省散协全年有针对性地举办了3期预拌混凝土专业技术培训和1期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实验室人员培训,共培训全省散装水泥从业人员489人;出台了《四川省预拌砂浆企业实验室行业确认试行办法》、《四川省散装水泥行业优秀企业评选办法(试行)》,评选出了全省散装水泥行业优秀企业40家;组织会员赴江苏省考察了南京天印公司预拌砂浆生产设备,赴山东省考察了农村散装水泥推广和建筑工业化发展情况。

    二、20xx年工作计划

    20xx年是我省实施发展散装水泥\"xx\"规划的收官一年,也是贯彻落实党的xx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精神,\"依法兴散\"的关键之年,散装水泥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将以加倍的努力和坚实的举措,推动我省散装水泥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 全省水泥散装率达到50%以上

    按照我省发展散装水泥\"xx\"规划的要求,全省水泥散装率到\"xx\"末要达到50%。各地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找准本地发展散装水泥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采取有的放矢、注重实效的策略和措施,进一步加大散装水泥推广使用的力度,确保全省水泥散装率50%目标的实现。

    (二) 编制《四川省散装水泥\"十三五\"发展规划》

    为指导全省散装水泥事业在\"十三五\"期间更科学、更健康地发展,省散装办将组织编制《四川省散装水泥\"十三五\"发展规划》,各市(州)也将结合当地实际,组织编制本地散装水泥\"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提高全省散装水泥发展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三) 争取出台《四川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条例》

    20xx年《四川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条例》已列入省人大立法调研论证计划,20xx年省散装办将全力以赴做好立法工作。一方面积极协调省人大、省法制办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做实调研工作;另一方面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完善《条例》草案,积极争取省人大通过《四川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条例》的审批,颁布实施。

    (四) 创新预拌砂浆推广工作局面

    一是全省实施砂浆\"禁现\"的市(州)要在目前12个(成都市、眉山市、德阳市、广元市、泸州市、南充市、自贡市、绵阳市、攀枝花市、宜宾市、乐山市、雅安市)的基础上新增3个(巴中市、广安市、凉山州)。二是认真落实预拌砂浆发展规划,严格掌控预拌砂浆市场准人制度,全力打造健康有序的预拌砂浆产业链。三是发挥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和鼓励预拌砂浆站建设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五) 强化农村推广使用散装水泥措施

    一是要培育更多的农村散装水泥配送站和农村使用散装水泥示范点,加快壮大和完善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二是紧紧抓住\"百镇建设试点行动\"契机,在统规统建的农房建设和县、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中积极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三是发挥散装水泥基金的引导作用,着重在县城和有条件的乡镇大力推行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四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县级散装办机构,落实好农村推广散装水泥职能。

    (六) 落实散装水泥行政执法责任制

    20xx年各市(州)政府所在城市建城区范围内新开工项目的检查率要达到100%;对违规行为的处罚率要达到30%以上,将落实散装水泥行政执法责任制纳入对各级散装水泥办公室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七) 努力提高行业人员业务水平

    \"十三五\"期间将是我省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即从生产普通性能预拌混凝土向生产高性能预拌混凝土发展;从预拌砂浆传统方法施工向预拌砂浆机械化施工发展),为适应散装水泥发展形势提出的更高要求,一是要加强各级散装水泥办公室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二是要加强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施工企业人员的业务培训。

    很赞的切入点。

    推荐访问: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数据

    • 读/观后感
    • 精美散文
    • 读书笔记
    • 演讲
    • 反思
    • 方案
    • 心得体会